systemd

CentOS 7/8修改系统运行级别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10-03 01:54:08
CentOS 7/8修改系统运行级别 CentOS 5 、 CentOS 6 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 /etc/inittab 参数,从而修改系统运行级别,切换系统的 runlevel ,但是从 CentOS 7 开始,不能用这个命令了,只能由 systemd 统一管理,并且减少到了两个等级(当然这里不包含 poweroff.target 、 reboot.target 等)。 /etc/inittab 中也明确 inittab 不再使用了。 CentOS 7 下的 inittab 文件 注意: ” systemd uses 'targets' instead of runlevels. By default, there are two main targets “ 这条信息 [root@db-server ~] # more /etc/inittab # inittab is no longer used when using systemd. # # ADDING CONFIGURATION HERE WILL HAVE NO EFFECT ON YOUR SYSTEM. # # Ctrl-Alt-Delete is handled by /usr/lib/systemd/system/ctrl-alt-del.target # # systemd uses 'targets'

如何在Linux中启动时添加服务

﹥>﹥吖頭↗ 提交于 2020-10-03 01:46:06
众所周知 Linux 可以在启动时添加服务。例如,如果要在启动时添加 Apache Httpd 服务,你可以在 chkconfig 和 systemctl 命令 的帮助下完成此操作。 有时你需要在启动时添加自定义 脚本 、 命令 或服务,该怎么做?你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做到。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示例向你展示如何使用这些方法。 方法 1:如何使用 /etc/rc.d/rc.local 文件在重启或启动时运行 脚本 或命令 传统上,/etc/rc.local 文件是在切换到多用户运行级别的过程结束时,在所有正常的计算机服务启动之后执行的。 此方法也适用于 systemd 系统。 你需要将你的脚本位置添加到 /etc/rc.d/rc.local 文件中以在启动时运行。 确保该文件有运行权限: # chmod +x /etc/rc.d/rc.local 作为演示,我们将创建一个简单的示例脚本。你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任何脚本。 # vi /opt/scripts/run-script-on-boot.sh #!/bin/bash date > /root/on-boot-output.txt hostname > /root/on-boot-output.txt 脚本完成后,设置可执行权限: # chmod +x /opt/scripts/run-script-on-boot.sh 最后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start a script in boot time on linux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20-08-24 03:25:21
问题 I want to start a script I have on when the system start and looking for the best way, my way is: vi /etc/systemd/system/myscript.service [Service] Type=simple ExecStart=/usr/bin/myscript CPUSchedulingPolicy=rr CPUSchedulingPrioty=27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graphical.target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enable myscript; systemctl start rmyscript it's working good but just wondered if there another and better way. 回答1: There are a couple of ways to achieve this, but you will

CentOS8安装GNOME3桌面并设置开机启动图形界面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8-20 07:30:00
本篇文章介绍如何在 CentOS 8 Linux 操作系统中安装GNOME3桌面环境和GDM(GNOME Display Manager)现实环境管理器。 环境 CentOS8 Minimal 安装GNOME3 首先列出网络源中可以使用的Groups: [root@localhost ~]# yum grouplist 下一步我们需要“Available Environment Groups”下面的“Server with GUI”,这个“Server with GUI”环境包使用的桌面环境就是GNOME3。下面进行安装,下载大约1GB的安装包: [root@localhost ~]# yum groupinstall "Server with GUI" 安装完成! 设置GDM开机启动 查看 gdm.service 是否启动,发现gdm服务没有启动。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tus gdm ● gdm.service - GNOME Display Manager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gdm.service; enabled; vendor preset: enabled) Active: inactive (dead) 下面设置 gdm 开机启动,并立即启动该服务: [root

一文了解什么是MicroK8s、k3s、Katacoda?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08-20 04:47:46
导语 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以下3部分服务:MicroK8s、k3s、Katacoda。MicroK8和k3定位在轻量级的Kubernetes环境中,不仅有望用于学习,而且还将用于各种环境,例如容量有限的IoT环境。Katacoda是一个免费的综合学习站点,您可以在其中基于浏览器学习云原生技术,不仅可以运行Kubernetes,还可以提供免费的学习课程。 MicroK8s MicroK8s是一个轻量级的Kubernetes环境。与Minikube不同,它不需要VirtualBox,因此可以在虚拟服务器上运行。它是一个轻巧的单节点,并具有Istio,Knative和Kubeflow等全面功能,非常适合学习Kubernetes。 现在,让我们使用Micro K8。转到官方网站,然后单击“入门”按钮。 在这里,选择“ macOS”,然后单击“为macOS下载Multipass”按钮以下载安装程序。 从控制台启动multipass,然后输入multipass。然后使用snap安装microk8s。 $multipass launch --name microk8s-vm --mem4G --disk40GLaunched: microk8s-vm$multipass shell microk8s-vm Welcome to Ubuntu18.04.3LTS (GNU/Linux4.15.0

influxdb centos --> yum install 安装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20-08-19 20:30:55
命令行运行: cat <<EOF | sudo tee /etc/yum.repos.d/influxdb.repo [influxdb] name = InfluxDB Repository - RHEL \$releasever baseurl = https://repos.influxdata.com/rhel/\$releasever/\$basearch/stable enabled = 1 gpgcheck = 1 gpgkey = https://repos.influxdata.com/influxdb.key EOF 然后安装influxdb ` sudo yum install influxdb sudo service influxdb start Or if your operating system is using systemd (CentOS 7+, RHEL 7+): sudo yum install influxdb`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17662/blog/4514692

七层负载均衡-------nginx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20-08-19 18:49:41
文章目录 nginx简介 http服务器的发展 nginx的优点 nginx应用场景 nginx下载及安装 安装包内的目录及文件的介绍 auto CHANGES CHANGES.ru conf configure contrib html LICENSE man README src 编译和安装: 编译 安装 nginx的运行: nginx的更新与回退 nginx版本的查看 nginx版本的更新 nginx版本的回退 nginx的日志切割 nginx的压缩功能 配置gzip压缩 设置nginx使用systemd的启动方式 关于nginx的配置文件 nginx的常用配置 实现后端负载均衡及健康检查 开启nginx的用户及worker进程的数量 最大连接数的修改 nginx的一些并发优化 修改网络内核对TCP连接的有关限制 修改限制接受新TCP连接侦听队列的大小 启用tcp连接timewait快速回收和利用 使用epoll多路复用IO模型 开启文件高效传输模式 限流 限制并发连接 带宽的限制 限制在单位时间内的连接请求 ssl: 自动索引 解决在访问nginx中碰到的中文乱码问题 缓存配置 禁用在nginx发布目录中的脚本 访问限制 限制某个ip的访问 重定向 防止域名恶意解析到服务器ip 80重定向到443 网页重定向 防盗链 盗链 防盗连 nginx简介

Prometheus监控神器-Alertmanager篇(一)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8-19 17:28:59
警报一直是整个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rometheus监控系统中,采集与警报是分离的。 警报规则在 Prometheus 定义 ,警报规则触发以后,才会将信息转发到给独立的组件Alertmanager ,经过 Alertmanager r对警报的信息处理后,最终通过接收器发送给指定用户,另外在 Alertmanager 中没有通知组的概念,只能自己对软件重新Coding, 或者使用第三方插件来实现。 注意,这个通知组不是Alertmanager中的group概念,下面会详细讲 Group ,不要混淆哦。 前面已经介绍过一些关于 Alertmanager 知识点,本章开始针通过安装 Alertmanager 组件,对配置文件做详细说明,同时介绍 Prometheus 的警报规则的定义,最后使用Email、Wechat(Robot)、Dingtalk(webhook)来接受警报通知。 一、Alertmanager工作机制 在Prometheus生态架构里,警报是由独立的俩部分组成,可以通过上图很清晰的了解到 Prometheus 的警报工作机制。其中 Prometheus 与 Alertmanager 是分离的俩个组件。我们使用Prometheus Server端通过静态或者动态配置 去拉取 pull 部署在k8s或云主机上的各种类别的监控指标数据,然后基于我们前面讲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