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mvc框架

SSM框架原理,作用及使用方法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1-26 13:59:45
作用: SSM框架是spring MVC ,spring和mybatis框架的整合,是标准的MVC模式,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表现层,controller层,service层,DAO层四层 使用spring MVC负责请求的转发和视图管理 spring实现业务对象管理,mybatis作为数据对象的持久化引擎 原理: SpringMVC: 1.客户端发送请求到DispacherServlet(分发器) 2.由DispacherServlet控制器查询HanderMapping,找到处理请求的Controller 3.Controller调用业务逻辑处理后,返回ModelAndView 4.DispacherSerclet查询视图解析器,找到ModelAndView指定的视图 5.视图负责将结果显示到客户端 Spring:我们平时开发接触最多的估计就是IOC容器,它可以装载bean(也就是我们Java中的类,当然也包括service dao里面的),有了这个机制,我们就不用在每次使用这个类的时候为它初始化,很少看到关键字new。另外spring的aop,事务管理等等都是我们经常用到的。 Mybatis:mybatis是对jdbc的封装,它让数据库底层操作变的透明。mybatis的操作都是围绕一个sqlSessionFactory实例展开的

SpringMVC之基本配置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1-26 13:19:51
前言 前面我们了解了MVC模式,本章我们将学习SpringMVC框架的基本使用,掌握SpringMVC的配置方式是使用SpringMVC框架的基础。 SpringMVC的配置流程 导入maven依赖 添加spring的配置 配置web.xml文件 使用注解配置控制器 导入Maven依赖 这里我们需要spring-webmvc包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webmvc</artifactId> <version>4.3.14.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Spring配置文件 在resources目录下添加spring-mvc.xml配置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mlns:mvc="http://www.springframework

SpringMVC入门程序实战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1-26 12:28:55
基本概念 三层架构 我们的开发架构一般都是基于两种形式,一种是 C/S 架构,也就是客户端/服务器,另一种是 B/S 架构,也就是浏览器服务器。在 JavaEE 开发中,几乎全都是基于 B/S 架构的开发。那么在 B/S 架构中,系统标准的三层架构包括: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下面介绍一下每层负责的功能。 表现层 web层,负责接收客户端(比如浏览器)的请求,向客户端响应结果。通常客户端使用 http协议请求web 层, web 需要接收 http 请求,完成 http 响应。 表现层又分为控制层和展示层。 控制层:负责接收请求 展示层:负责结果的展示 表现层依赖业务层,接收到客户端请求一般会调用业务层进行业务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客户端。表现层的设计一般都使用 MVC 模型。( MVC 是表现层的设计模型,和其他层没有关系) 业务层 service层,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实现开发需求。web层依赖业务层,但业务层不依赖web层。 如果要对数据持久化需要保证事务一致性,在业务处理时,依赖持久层。 持久层 dao层。负责数据持久化,包括数据层(数据库)和数据访问层。持久层就是和数据库交互,对数据库表进行曾删改查的。 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持久化的载体 数据访问层:业务层和持久层交互的接口。 MVC模型 全名Model View Controller,是一种用于设计创建 Web

SpringMVC的基本概念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19-11-26 10:34:46
1.1关于三层架构和MVC 1.1.1 三层架构 我们的开发架构一般都是基于两种形式,一种是 C/S 架构,也就是客户端/服务器,另一种是 B/S 架构,也就 是浏览器服务器。在 JavaEE 开发中,几乎全都是基于 B/S架构的开发。那么在 B/S架构中,系统标准的三层架构 包括: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三层架构在我们的实际开发中使用的非常多,三层架构中,每一层各司其职,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每层都负责哪些方面: 表现层: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eb层。它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向客户端响应结果,通常客户端使用http协议请求 web 层,web 需要接收 http 请求,完成 http 响应。 表现层包括展示层和控制层:控制层负责接收请求,展示层负责结果的展示。 表现层依赖业务层,接收到客户端请求一般会调用业务层进行业务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响应给客户端。 表现层的设计一般都使用 MVC 模型。(MVC 是表现层的设计模型,和其他层没有关系) 业务层: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service 层。它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和我们开发项目的需求息息相关。web 层依赖业务层,但是业务层不依赖 web 层。业务层在业务处理时可能会依赖持久层,如果要对数据持久化需要保证事务一致性。(也就是我们说的,事务应该放到业务层来控制) 持久层: 也就是我们是常说的 dao 层。负责数据持久化,包括数据层即数据库和数据访问层

spring理解与springMVC的使用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1-26 08:03:08
本文主要内容: 一:spring的配置准备和注入使用 二:spring的IOC/DI常用注入 三:spring中的AOP 四:springMVC的基本配置与使用 五:springMVC的视图定位、使用注解、客户端跳转、接收表单数据、以及session的获取。 六:springMVC的拦截器的使用、拦截器与控制器的比较 七:springMVC的一些配置问题深入解析 spring框架是一个很NB的框架,它的设计是基于IOC和AOP结构的J2EE系统框架,所谓IOC/DI就是也就是反转控制,什么意思呢,从功能上理解,原本在程序中需要某个类中的一些属性和方法时,我们会去通过调用构造器new一个新对象出来,然后进行使用。现在这件事情交给spring去做了,我们通过spring对某个bean引入类或者对该类中的某些属性注入值的方式,将该类对象new出来,在后台程序中直接调用该bean即可直接使用已经注入值的对象。 那么会有人有疑问,原本一个对象我在后台直接new一下,就完事了,何必这么麻烦spring来做呢?我原本也有类似的疑问,但是当项目的类和接口和实现类足够多时,就会发现spring注入的方便和好处了,我们可以通过对action类中需要用的接口层层对它注入对象,在action中直接使用的方式,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步骤,而且对于自己的项目使用了哪些接口哪些实现类一目了然,很方便追踪和管理。 一

SpringMVC简介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19-11-26 08:01:55
本博客的小目标: 1.重点理解 MVC 思想,能够表达清楚; 2.能够借助 maven 搭建 springmvc 运行环境,理解 SpringMvc 框架内部请求流程; 3.掌握 springmvc 常用注解,掌握请求参数的绑定,页面控制器 Controller的编写与访问请求映射地址的配置。 4.掌握 SpringMvc Json 数据的返回与解析,熟悉拦截器编写与配置 5.熟悉 SpringMvc 文件上传实现 6.SSM 三大框架集成步骤,完成 SSM 框架集成 目录 一、 什么叫 MVC 二、 Spring MVC 的面容 三.Spring Mvc 环境搭建 1.开发环境 2.新建 Maven webApp 3.springmvc 环境 jar 包依赖 4.配置 web.xml (前端控制器配置,老是忘记) 5. servlet-context.xml 配置 6.页面控制器的编写 7.添加视图页面 8.启动 jetty 服务器(至此,springmvc 环境搭建完毕) 四.SpringMvc 注解特性 1.@Controller 控制器定义 2.@RequestMapping 3.参数绑定 五、 请求转发与重定向的问题 六.SpringMvc 之 Json 数据开发 1.添加 json 依赖 jar 包 2.修改 servlet-context.xml 3.Json

myBatis+Spring+SpringMVC框架面试题整理(一)

蓝咒 提交于 2019-11-26 08:01:08
目录 ■ SpringMVC 的工作原理 ■ 谈谈你对SpringMVC的理解 ■ SpringMVC 常用注解都有哪些? ■ Spring 的常用注解 ■​​​​​​​ 如何开启注解处理器和适配器? ■​​​​​​​ 如何解决 get 和 post 乱码问题? ■​​​​​​​ 谈谈你对 Spring 的理解 ■​​​​​​​ Spring 中的设计模式(解释) ■​​​​​​​ 简单介绍一下 Spring bean 的生命周期(11步) ■​​​​​​​ 如何构建一个线程安全的SqlSession ■​​​​​​​ SpringMVC 的工作原理 首先:读取配置文件 1. 用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请求被Spring 前端控制Servelt DispatcherServlet捕获; 2. DispatcherServlet对请求URL进行解析,得到请求资源标识符(URI)。然后根据该URI,调用HandlerMapping获得该Handler配置的所有相关的对象 (包括Handler对象以及Handler对象对应的拦截器) ,最后以HandlerExecutionChain对象的形式返回; 3. DispatcherServlet 根据获得的Handler,选择一个合适的HandlerAdapter。 (附注:如果成功获得HandlerAdapter后

SpringMVC 常用的注解和含义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1-26 07:58:59
• @Controller • @Service • @Autowired • @RequestMapping • @RequestParam • @ModelAttribute • @Cacheable • @CacheFlush • @Resource • @PostConstruct • @PreDestroy • @Repository • @Component (不推荐使用) • @Scope • @SessionAttributes • @InitBinder • @Required • @Qualifier @Controller • 例如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SoftCreateController extends SimpleBaseController {} • 或者 @Controller("softCreateController") • 说明 @Controller 负责注册一个bean 到spring 上下文中,bean 的ID 默认为类名称开头字母小写 @Service • 例如 @Service public class SoftCreateServiceImpl implements ISoftCreateService {} • 或者 @Service("softCreateServiceImpl") • 说明

6、框架-SpringMVC-乱码问题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1-26 07:26:55
表单提交会存在乱码问题,中文: Controller类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 ( "/hello1" ) public String hello ( String name , Model model ) { System . out . println ( name ) ; model . addAttribute ( "name" , name ) ; return "user" ; } } web.xml和springmvc-servlet和之前的一样 index.jsp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language="java" %> <html> <head> <title>乱码问题</title> </head> <body> <%--导包jsp的包--%> <form action="${pageContext.request.contextPath}/hello1" method="get"> 用户名: <input type="text" name="name"> <input type="submit"> </form> </body> </html> <%@ page contentType=

设计模式:与SpringMVC底层息息相关的适配器模式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1-25 18:56:55
目录 前言 适配器模式 1、定义 2、UML类图 3、实战例子 4、总结 SpringMVC底层的适配器模式 参考 前言 适配器模式是最为普遍的设计模式之一,它不仅广泛应用于代码开发,在日常生活里也很常见。比如笔记本上的电源适配器,可以使用在110~ 220V之间变化的电源,而笔记本还能正常工作,这就是适配器模式最直接的例子,同时也是其思想的体现,简单的说,适配器模式就是把一个类(接口)转换成其他的类(接口)。 适配器模式 1、定义 适配器模式,也叫包装模式,指的是 将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个适配器类来解决接口不兼容的问题,而这个适配器类就相当于笔记本的适配器。 根据适配器类与适配者类的关系不同,适配器模式可分为对象适配器和类适配器两种,在对象适配器模式中,适配器与适配者之间是 关联 关系;在类适配器模式中,适配器与适配者之间是 继承 (或实现)关系。 2、UML类图 适配器模式包含了几个角色,它们是: Target(目标角色) :该角色定义其他类转化成何种接口,可以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也可以是具体类。 Adaptee(源角色) :你想把谁转换成目标角色,这个“谁”就是源角色,它是已经存在的、运行良好的类或对象。 Adapter(适配器角色) :适配器模式的核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