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

从零搭建 Spring Cloud 服务(超级详细)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1-02-07 02:40:37
点击上方 java项目开发 , 选择 设为星标 优质文章,及时送达 作者:Anakki;链接:blog.csdn.net/qq_29519041/article/details/85238270 这里会介绍很多基础知识,直接想开 始搭建微服务的可以看第二章,微服务的搭建。直接看第二章不会有什么影响,可以先学会开车再学习车的构造的,看个人习惯来。 1.什么是SpringCloud? SpringCloud官网:https://spring.io/projects/spring-cloud(个人建议是用谷歌浏览器访问官网打开中文翻译粗略把官网读一遍) 把 Spring 全家桶相关的文章整理成了 PDF,关注微信公众号 Java后端,回复 666 下载这个技术栈手册。 个人理解: 以前的服务器就好像,一个会语数外全能的老师,为学生提供服务,这个老师生病了,那全校停课。现在微服务流行后,学校有了数学教研组,语文教研组,外语教研组,每个教研组有一群老师具体负责某科的教学,缺了谁,学校都照样运转。 而这个变化中,那些改变历史的程序员就是把一个服务器中的众多服务,或好几台服务器中的众多服务,分类出来,解耦合出来,把他们类似的功能交给同一个集群来做,把互相耦合在一起的功能剥离出来,按业务,按功能来把他们作为一个个微服务放在服务器上,而这个服务器就只提供一个服务,或较少的服务。 让一个超大的服务逻辑

SpringBoot引入openfeign 报错: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unknown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21-02-06 20:33:05
现象: 1、maven报错:Cannot resolve org.springframework.cloud: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unknown 解决: 在 https://start.spring.io/中指定与当前SpringBoot相同版本2.2.10.RELEASE 界面选择添加OpenFeign依赖,生成demo工程,并对比demo工程中的pom引用与现有工程中的pom文件的不同 dependencyManagement中少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Hoxton.SR8</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添加以上两项,问题解决 本文作者: 浩子淘天下 本文链接: http://blog.chuangzhi8.cn/posts/10-maven-cannot-resolve-org-springframework-cloud: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unknown.html#more 版权声明:

阿里 P7+,为啥小公司的试用期都过不了?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21-02-06 10:46:15
Java技术栈 www.javastack.cn 打开网站看更多优质文章 本文作者:骆俊武 前阵子,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跟我吐槽,“ 他去年从大厂跳槽到了一家C轮创业公司担任技术leader,今天居然被老板通知试用期没通过! ” 这位同学在加入小厂之前,有过两段大厂经历,P7+的水平,怎么会连小厂的试用期都过不了呢?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有理可循,下面想就这个话题展开聊聊。 大厂高P之所以选择加入小厂,绝大部分人是想通过跳槽往管理转型,毕竟大厂有能力的人居多,但是管理坑位和发挥 空间 有限。 如果眼光独到,小厂发展成了下一个大厂,那么还有机会做到中高层管理。 一条看似不错的路径真的好走吗?我想说:未必。从大厂到小厂, 风格 完全不同的两种环境,你个人的适应能力,小厂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对你持续且高预期的产出,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足以让大部分高P中途下车。 2015年,我从亚马逊离职后,先后在3家创业公司工作过,分别是天使轮、A轮和B轮,团队规模也是从几十人到1000人不等。这5年时间里,我看到了太多高P黯然离开小厂的case。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下个人经验: 「 大厂高P去小厂当leader,到底如何才能生存以及快速脱颖而出呢?」 1、 接地气: 主动适应创业公司的特色 创业公司到底有什么特色?大部分人的印象是:加班、 996 。 工作强度大只是创业公司的一个特点

Spring Boot单元测试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21-02-06 10:44:53
一个测试类包含下面两个注解: @RunWith(SpringRunner. class ) @SpringBootTest 测试类中可直接注入接口: @Resource MyServerMgr myServerMgr; 在方法上加@Test表示它是个测试方法: @Test public void query() { String result = myServerMgr.query(); log.info( "test query result is {}." , result); // 使用断言判断结果 assertEquals(result, "query result" ); } 可以通过@Before和@After注解修饰的方法,来表示测试方法执行前和执行后的行为。 @Before public void setUp() throws Exception { log.info( "Before setUp." ); } @After public void tearDown() throws Exception { log.info( "After tearDown." ); } 至此一个简单的单元测试就完成了。 Spring Mock MVC:模拟Servlet容器里的测试控制器。 下面部分介绍如何测试Spring Controller API。

搞 Java 的年薪 50w 是什么水平?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1-02-06 08:03:27
要我说,现在年薪 50w 真的不难,不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看看招聘的 JD: 月薪能过 3 万、年薪能上 50w 的,比例绝对不低,如果你还没达到,那你工作上很可能会有下面几个问题: 技术不精 :表面上用过很多技术,但对底层和大型架构掌握不深; 职场瓶颈期 :薪资涨不上去,很难升职,只能等着被淘汰; 自学没方法 :市面上太多书籍、视频、课程,完全不知道怎么系统学习; 投完简历就凉凉 :非名校非科班出身,进大厂无望...... 我们再来看看数据,根据拉勾网的调研显示,97% 的技术人都会面临这几个问题。 说白了,要么是因为公司不行,没啥好项目,每天写写业务,没 bug 就万幸了;要么是自己不行,在学习上没啥毅力,就算是底子好,时间久了也要废了。 现在,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帮你搞定进大厂、搞定年薪 50w 。 前两天,我看拉勾教育发起的一项【 人才培养计划 】,拉勾你们都听过,专注做互联网招聘的,在招聘这块很有经验了。 这个计划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加入拉勾的 《Java 工程师高薪训练营》 ,当你学完课程后, 就能拿到互联网大厂的内推 ,是的,学完就内推 。 拉勾和上百家一线大厂深度合作,以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定向培养高级 Java 工程师,学完帮你推到这些企业: 为啥说我敢说它能帮你搞定年薪 50w 呢? 我研究了一下这个课程的学习路线, 从源码剖析、框架优化和定制

小姐姐被掏空了--技术文章总结。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21-02-06 07:57:47
《小姐姐味道》是一个主观性和悲观性很强的公众号。吉祥物是佩奇,然鹅过着不如猪的生活。 本公众号关注的方向有两个。 一个是基础架构。 一个是Linux。 不知不觉写了上百篇文章,感觉被掏空了。总结性的文章果然也就是就那么点料。接下来,可能要写一些系列性的文章。冷门但很重要的那种。 还是先总结一下吧。 Linux 小姐姐比较自豪的就是linux玩的非常6。对了,为了体现自己的博学,还出了个系列。最爱的编辑器当然是vim,这篇文章很受欢迎,你也来看看吧。 Linux生产环境上,最常用的一套“vim“技巧 Java堆外内存排查小结 据说很多人拿来洗稿 Linux五件套↓ Linux之《荒岛余生》(一)准备篇 Linux之《荒岛余生》(二)CPU篇 Linux之《荒岛余生》(三)内存篇 Linux之《荒岛余生》(四)I/O篇 Linux之《荒岛余生》(五)网络篇 LWP进程资源耗尽,Resour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命令行版星球大战 # 挖坟会不会被打? 在终端画画、炒股、玩游戏 与福报厂无因果 小姐姐还是一个阿里黑,甚至是无脑黑。看我的表演 ↓ 坑爹项目「spring-cloud-alibaba」,我们也来一个 阿里开源软件替换指南 当然,也会恬不知耻的继续使用福报厂的一些优秀项目(羞)。 由 Canal 组件分析集成中间件架构的一般过程 高屋建瓴

为什么我会选择Vert.x与Kotlin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1-02-06 00:49:25
为什么要重新选择后端技术 过去的一年2020对笔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年,笔者在公司工作上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基于TypeScript + React的Electron桌面开发及前端开发以及 WorkPlus Lite 移动端开发等工作上。 而在后端方面,2020年笔者在自己的一个业余项目上使用了Spring Boot技术,并整理抽象出了一个基于DDD领域驱动风格的开源框架 mydddd-backend 。 笔者非常清楚,在后端技术方面,Spring仍然是主流,凭借强大的生态及完整的解决方案,Spring依然是大部分公司及团队的第一选择。这也是笔者在整理 myddd-backend 框架时为什么选择基于Spring Boot来实现的原因所在。因为笔者相信它能适合大多数团队。 进入2021年,笔者觉得需要重新关注下后端技术,以思考是否需要选择新的技术做为笔者后端技术解决方案,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也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在使用Spring Boot的过程中,仍然感觉它非常中规中矩,说不上哪不好,毕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及解决方案。但始终感觉不到其的魅力所在。 近些年兴起的一些新的编程理念与语言让笔者一直想尝试下,如 响应式编程 以及 Kotlin 这个号称 Better Java 的语言等。事实上,在Google的推动下,Kotlin被人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使用的程序员也越来越多了。

百度分布式配置中心BRCC正式开源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1-02-06 00:48:14
“ 2021年02月,百度分布式配置中心BRCC,正式开源!” 01. 什么是BRCC BRCC(better remote config center)是一个分布式配置中心,用于统一管理应用服务的配置信息,避免各类资源散落在各个项目中,简化资源配置的维护成本。作为一种轻量级的解决方案,部署简单,同时支持多环境、多版本、多角色的资源管理,可以在不改变应用源码的情况下无缝切换和实时生效配置信息。 02. 技术架构 BRCC由三部分组成:管理端、服务端、SDK,其中: 1)管理端 : 前后端分离,后端基于Spring Boot 2.0开发,支持6个维度(产品、工程、环境、版本、分组、配置项)管理key-value格式的配置;支持细粒度的权限控制层级、操作轨迹等能力。安全易用,支持插件化的扩展轻松集成任何公司/组织的账号管理系统。 2)服务端: 基于spring boot 2.0开发,打包后可以直接运行,支持配置的分发、更新推送。 3)SDK: 支持java、go等多种开发语言和开发框架集成,支持spring注解、配置变更监听和刷新,零业务侵入性,低门槛集成(提供spring boot starter方式接入)。 03. 特性 1)统一管理不同环境、不同产品线的配置 BRCC提供统一界面集中式管理不同环境、不同产品线、不同工程的配置 通过版本的复制,可以高效的完成新业务的配置 2

Java使用OkHttps工具类调用外部接口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21-02-05 10:01:55
前言 现在公司业务已止不是传统的增删改查等简单的业务处理操作,而是对数据各种联调三方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交互等,那么就需要我们在后台java中进行外部接口的调用,本文采用OkHttps工具类对接微信接口为大家简单介绍下,java调用外部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第一步新建接口Demo 本文采用Idea作为开发工具 依次按照 file---new---project 紧接着如下 如果这样写就会提示 因为Idea中创建项目-项目名称必须小写 接着继续勾选Jar依赖 Jar依赖选择完成之后,确认项目名称跟所在目录 更具体的步骤请查看公众号之前写的 学习栈新年献礼-SpringBoot第一弹 项目创建好之后,创建两个package,用来存放我们的工具类,与接口 先引入项目所需jar包依赖 buildscript { ext { springBootVersion = '2.1.2.RELEASE' } repositories { mavenCentral() } dependencies { classpath("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gradle-plugin:${springBootVersion}") } } apply plugin: 'java' apply plugin: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 cloud springcloud spring boot springboot电子商务源码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21-02-04 23:13:08
涉及平台:平台管理(包含自营店面)、商家端(PC端、手机端)、买家平台(PC端、H5/公众号、小程序、APP端(IOS/Android)、微服务平台(业务服务) 核心架构:Spring Cloud、Spring Boot、Mybatis、Redis、SFTP 前端框架:VUE、Uniapp、Bootstrap/H5/CSS3、IOS、Android、小程序 核心思想:分布式、微服务、云架构、模块化、原子化、持续集成、集群部署、前后端分离、支持阿里Docker 开发模式:前后端分离、微服务开发 社交模式:VR全景虚拟现实、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分销分润、代跑腿配送等 JDK/数据库:JDK 1.8+/MYSQL 5.6+ 来源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3613013/blog/494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