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t

linux常见命令汇总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20-02-20 15:09:57
有网友在问答网站Quora上提问:“有哪些省时小技巧,是每个Linux用户都应该知道的?” Joshua Levy 平常就在 Linux 平台工作,并且他积累了不少实用命令行技巧,他在回复中精选出一部分。对技术用户来说,这些技巧挺重要或实用,但知道的人并不多。下文略有点长,一般来说,用户也不需要对全部内容都了解,但为了达到省时方便的目的,Joshua Levy 仍不遗余力做了校对,以保证列出的每一条都值得一读,前提是你是一位Linux重度用户。 为了获取文中提到的一个命令的更多信息,先试下“man <命令名称>”,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让这条命令可以正常执行,你必须安装相应的包,可以用aptitude 或者 yum。如果失败了,求助Google。 基础篇 学习基础的Bash。事实上,读整个的bash的帮助手册;很容易理解而且篇幅也不算长。其他一些可选的shell外观可能更漂亮,但是bash功能很强大而且总是能用(主要学习zsh或者tcsh在很多情况下你会受到限制)。 学习vim,对于Linux下的随机编辑,几乎没有工具能出其右(即使你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使用Emacs或者Eclipse)。 通过ssh-agent,ssh-add等命令,了解ssh,以及跳过每次登陆时密码验证的基础办法,。 熟悉bash下的工作管理: &,Ctrl-Z,Ctrl-C,jobs,fg,bg,kill, 等等。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5):Pandas (四)基础操作(1)查看数据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02-19 11:03:38
在家为国家做贡献太无聊,不如跟我一起学点 Python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前文传送门: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1):数据分析基础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2):Pandas (一)概述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3):Pandas (二)数据结构 Series 小白学 Python 数据分析(4):Pandas (三)数据结构 DataFrame 引言 最近这个系列有段时间没更新,理由也就不找了,总结就一点,懒!懒得学习! 我就是这么一个能勇于发现并且承认错误的人。 不过从这篇开始,我又恢复更新了,手动滑稽一下:) 接下来小编要分享一些 Pandas 的基础操作,可能会有些无聊,不过还是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对照着代码自己动手敲一下。 闲话不多聊,下面开始正题。 查看数据 前面的两篇内容中,我们介绍了 Pandas 的两种数据结构,本篇的内容将主要介绍一些有关于 DataFrame 的查找操作,毕竟 DataFrame 是一个二维类似于表一样的数据结构,我们平时会更多的使用 DataFrame 。 首先第一部还是导入 Pandas 与 NumPy ,并且要生成一个 DataFrame ,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使用随机数的形式进行生成,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dates = pd.date

php经典算法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20-02-19 10:36:15
本文实例总结了PHP经典算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1、首先来画个菱形玩玩,很多人学C时在书上都画过,咱们用PHP画下,画了一半。 思路:多少行for一次,然后在里面空格和星号for一次。 <?php for($i=0;$i<=3;$i++){ echo str_repeat(" ",3-$i); echo str_repeat("*",$i*2+1); echo '<br/>'; } 2、冒泡排序,C里基础算法,从小到大对一组数排序。 思路:这题从小到大,第一轮排最小,第二轮排第二小,第三轮排第三小,依次类推…… <?php $arr = array(1,3,5,32,756,2,6); $len = count($arr); for ($i=0;$i<$len-1;$i++){ for ($j=$i+1;$j<$len;$j++){ if($arr[$i]>$arr[$j]){//从小到大 $p = $arr[$i]; $arr[$i] = $arr[$j]; $arr[$j]= $p; } } } var_dump($arr); 3、杨辉三角,用PHP写。 思路:每一行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是1,没有变化,中间是前排一位与左边一排的和,这种算法是用一个二维数组保存,另外有种算法用一维数组也可以实现,一行 一行的输出,有兴趣去写着玩下。 1 1 1 1 2 1 1 3

归并排序指针版及链表版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2-19 05:40:22
什么是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MERGE-SORT)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   归并排序比较占用内存,但却是一种 效率高且稳定 的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 O(n log n) ,空间复杂度为 T(n)。其速度仅次于快速排序,为稳定排序算法,一般用于对总体无序,但是各子项相对有序的数列。   个人觉得一般归并排序用于链表的排序有奇效! 思路   归并排序的主要思想是 分治 。   主要过程是: 1.将n个元素从中间切开,分成两部分。(左边可能比右边多1个数) 2.将步骤1分成的两部分,再分别进行递归分解。直到所有部分的元素个数都为1。 3.从最底层开始逐步合并两个排好序的数列为一个有序的数列。 图片取自https://www.cnblog.com/chengxiao/p/6194356.html 指针版: # include <stdio.h> # include <string.h> # include <stdlib.h> void sort ( int x , int y , int * st ) ; //将数组分开 void Link ( int x

python3 对list排序 sort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2-18 19:50:51
转载注明出处csdn bestsort 对字符按ASCII码从小到大排序: l = ['a','Z','w','C','Q','b','t'] l.sort() print(l) 从大到小: l = ['a','Z','w','C','A','b','t'] l.sort(reverse=True) print(l) 按字母顺序从小到大排序: l = ['a','Z','w','C','A','b','t'] l.sort(key=str.lower) print(l) 按字母顺序从大到小排序: l = ['a','Z','w','C','A','b','t'] l.sort(key=str.lower,reverse=True) print(l) 后文反序的同理在sort里面加上 reverse = True 就ok 对list中特殊的terple(dictionary)元素为排序: 按value排序 l = [('Bob', 75), ('Adam', 92), ('Bart', 66), ('Lisa', 88)] l.sort(key=lambda k:k[1]) print(l) 按照key排序 l = [('Bob', 75), ('Adam', 92), ('Bart', 66), ('Lisa', 88)] l.sort(key=lambda k:k[0])

09_python_Bubble Sort and Selection Sort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20-02-18 07:38:39
文章目录 冒泡排序 代码 时间复杂度分析 改进 选择排序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算法思路在于对无序表进行多趟比较交换 每趟包括了多次两两相邻比较,并将逆序的数据项交换位置,最终将本趟的最大项就位 经过n-1趟比较交换,实现整表排序 第n-1趟完成后,最小项一定在列表首位,无需再处理。 第s趟比较交换时,需要排序的数据减少为n-s+1,共有n-s对相邻数据进行比较。 代码 def bubbleSort ( alist ) : for passnum in range ( len ( alist ) - 1 , 0 , - 1 ) : #n-1趟 for i in range ( passnum ) : if alist [ i ] > alist [ i + 1 ] : alist [ i ] , alist [ i + 1 ] = alist [ i + 1 ] , alist [ i ] alist = [ 54 , 26 , 93 , 17 , 77 , 31 , 44 , 55 , 20 ] bubbleSort ( alist ) print ( alist ) [17, 20, 26, 31, 44, 54, 55, 77, 93] 时间复杂度分析 复杂度分析:无序表初始数据项的排列状况对冒泡排序没有影响 算法过程总需要n-1趟,随着趟数的增加,比对次数逐步从n-1减少到1

循序渐进学运维 - sort 命令篇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20-02-17 14:40:23
Linux sort命令 用于将文本文件内容加以排序。 sort可针对文本文件的内容,以行为单位来排序 语法 sort [ - bcdfimMnr ] [ - o < 输出文件 > ] [ - t < 分隔字符 > ] [ + < 起始栏位 > - < 结束栏位 > ] [ -- help ] [ -- verison ] [ 文件 ] 参数说明: - b 忽略每行前面开始出的空格字符。 - c 检查文件是否已经按照顺序排序。 - d 排序时,处理英文字母、数字及空格字符外,忽略其他的字符。 - f 排序时,将小写字母视为大写字母。 - i 排序时,除了 040 至 176 之间的ASCII字符外,忽略其他的字符。 - m 将几个排序好的文件进行合并。 - M 将前面 3 个字母依照月份的缩写进行排序。 - n 依照数值的大小排序。 - o < 输出文件 > 将排序后的结果存入指定的文件。 - r 以相反的顺序来排序。 - t < 分隔字符 > 指定排序时所用的栏位分隔字符。 + < 起始栏位 > - < 结束栏位 > 以指定的栏位来排序,范围由起始栏位到结束栏位的前一栏位。 示例 1.查看/etc/passwd里的内容并且正向排序 [ root@ localhost ~ ] # sort / etc / passwd 2.在输出行中去除重复行; sort的-u选项 [ root@

希尔排序(Java)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20-02-17 01:38:35
希尔排序(Shell’s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种又称“缩小增量排序”(Diminishing Increment Sort),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 ( int [ ] arr ) { int tep = arr . length ; //增量每次减半 while ( tep / 2 > 0 ) { tep /= 2 ; for ( int i = 0 ; i < tep ; i ++ ) { //下面代码就是每组内进行插入排序 for ( int tempIndex = i + tep ; tempIndex < arr . length ; tempIndex += tep ) { int j = tempIndex ; int temp = arr [ j ] ; while ( j - tep >= 0 && temp < arr [ j - tep ] ) { arr [ j ] = arr [ j - tep ] ; j -= tep ; } arr [ j ] = temp ; } } } } 来源: CSDN 作者: 爱宝的李克用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637066/article/details/104346920

the-art-of-command-line 2019-02-15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0-02-15 18:38:02
命令行的艺术 前言 基础 日常使用 文件及数据处理 系统调试 单行脚本 冷门但有用 仅限 OS X 系统 仅限 Windows 系统 更多资源 免责声明 熟练使用命令行是一种常常被忽视,或被认为难以掌握的技能,但实际上,它会提高你作为工程师的灵活性以及生产力。本文是一份我在 Linux 上工作时,发现的一些命令行使用技巧的摘要。有些技巧非常基础,而另一些则相当复杂,甚至晦涩难懂。这篇文章并不长,但当你能够熟练掌握这里列出的所有技巧时,你就学会了很多关于命令行的东西了。 这篇文章是 许多作者和译者 共同的成果。 这里的部分内容 首次 出现 于 Quora , 但已经迁移到了 Github,并由众多高手做出了许多改进。 如果你在本文中发现了错误或者存在可以改善的地方,请 贡献你的一份力量 。 前言 涵盖范围: 这篇文章不仅能帮助刚接触命令行的新手,而且对具有经验的人也大有裨益。本文致力于做到 覆盖面广 (涉及所有重要的内容), 具体 (给出具体的最常用的例子),以及 简洁 (避免冗余的内容,或是可以在其他地方轻松查到的细枝末节)。在特定应用场景下,本文的内容属于基本功或者能帮助您节约大量的时间。 本文主要为 Linux 所写,但在 仅限 OS X 系统 章节和 仅限 Windows 系统 章节中也包含有对应操作系统的内容。除去这两个章节外,其它的内容大部分均可在其他类 Unix 系统或

leetcode刷题_(sort,LinkedList)_code148(链表排序)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20-02-13 22:00:56
code148: Sort List Add to List Share Sort a linked list in O(n log n) time using constant space complexity. Example 1: Input: 4->2->1->3 Output: 1->2->3->4 Example 2: Input: -1->5->3->4->0 Output: -1->0->3->4->5 解答: 看到logn基本确定是有二分的想法在里面 我的想法: 类似快排,每个链的head作为pivot,然后遍历,小的新建链放在左边,大的新建链放在右边。得到三个(left, pivot, right),然后进行整合为新链。内部进行递归细分整合。 代码: class Solution : ###TLE ###quick sort def sortList ( self , head : ListNode ) - > ListNode : return self . sort_node ( head ) def sort_node ( self , node ) : #print('#') if not node : return None else : #print(node.val) new_node1 , new_node2 = ListNode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