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

三.Windows I/O模型之事件选择(WSAEventSelect )模型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20-03-19 02:52:28
1.事件选择模型:和异步选择模型类似的是,它也允许应用程序在一个或多个套接字上,接收以事件为基础的网络事件通知。对于异步选择模型采用的网络事件来说,它们均可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事件选择模型。事件选择模型和异步选择模型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网络事件会投递至一个事件对象句柄,而非投递至一个窗口例程。 2.创建事件对象:事件选择模型要求应用程序针对打算使用事件选择模型的每一个套接字,首先创建一个事件对象。创建方法是调用WSACreateEvent函数,它的定义如下:WSAEVENT WSACreateEvent(void); 3.绑定事件对象与套接字: int WSAEventSelect( SOCKET s, WSAEvent hEventObject, long lNetworkEvents//网络事件,就是异步选择中的网络事件,用法完全相同 ); 对于事件来说,他有两种类型,自动事件和人工事件。有两种状态,未触发状态和触发状态。使用WSACreateEvent函数创建的事件默认为人工事件且处于未触发状态。随着网络事件触发了与一个套接字关联在一起的事件对象,工作状态便会从未触发状态转变成触发状态。由于事件对象是在一种人工重设模式中创建的,所以在完成了一个I/O请求的处理之后,我们的应用程序需要负责将工作 状态触发状态更改未触发状态。 4.重置事件为未触发状态: BOOL

Java NIO1:I/O模型概述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20-03-19 02:34:41
I/O模型 在开始NIO的学习之前,先对I/O的模型有一个理解,这对NIO的学习是绝对有好处的。我画一张图,简单表示一下数据从外部磁盘向运行中进程的内存区域移动的过程: 这张图片明显忽略了很多细节,只涉及了基本操作,下面分析一下这张图。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一个计算机通常有一定大小的内存空间,如一台计算机有4GB的地址空间,但是程序并不能完全使用这些地址空间,因为这些地址空间是被划分为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 程序只能使用用户空间的内存 ,这里所说的使用是指程序能够申请的内存空间,并不是真正访问的地址空间。下面看下什么是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 1、用户空间 用户空间是常规进程所在的区域,什么是常规进程,打开任务管理器看到的就是常规进程: JVM就是常规进程,驻守于用户空间,用户空间是非特权区域,比如在该区域执行的代码不能直接访问硬件设备。 2、内核空间 内核空间主要是指操作系统运行时所使用的用于程序调度、虚拟内存的使用或者连接硬件资源等的程序逻辑。内核代码有特别的权利,比如它能与设备控制器通讯,控制着整个用于区域进程的运行状态。和I/O相关的一点是: 所有I/O都直接或间接通过内核空间 。 那么,为什么要划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呢?这也是为了保证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用户程序不可以直接访问硬件资源,如果用户程序需要访问硬件资源,必须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

Java NIO:浅析I/O模型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20-03-19 02:33:30
以下是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什么是同步?什么是异步?   二.什么是阻塞?什么是非阻塞?   三.什么是阻塞IO?什么是非阻塞IO?   四.什么是同步IO?什么是异步IO?   五.五种IO模型   六.两种高性能IO设计模式 一.什么是同步?什么是异步?   同步和异步的概念出来已经很久了,网上有关同步和异步的说法也有很多。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   同步就是:如果有多个任务或者事件要发生,这些任务或者事件必须逐个地进行,一个事件或者任务的执行会导致整个流程的暂时等待,这些事件没有办法并发地执行;   异步就是:如果有多个任务或者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可以并发地执行,一个事件或者任务的执行不会导致整个流程的暂时等待。   这就是同步和异步。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个任务包括两个子任务A和B,对于同步来说,当A在执行的过程中,B只有等待,直至A执行完毕,B才能执行;而对于异步就是A和B可以并发地执行,B不必等待A执行完毕之后再执行,这样就不会由于A的执行导致整个任务的暂时等待。   如果还不理解,可以先看下面这2段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void fun1() { } void fun2() { } void function(){ fun1(); fun2() ..... ..... }   这段代码就是典型的同步

Java NIO:浅析I/O模型

烈酒焚心 提交于 2020-03-19 02:32:43
转载: Java NIO:浅析I/O模型 一.什么是同步?什么是异步?   同步和异步的概念出来已经很久了,网上有关同步和异步的说法也有很多。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   同步就是:如果有多个任务或者事件要发生,这些任务或者事件必须逐个地进行,一个事件或者任务的执行会导致整个流程的暂时等待,这些事件没有办法并发地执行;   异步就是:如果有多个任务或者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可以并发地执行,一个事件或者任务的执行不会导致整个流程的暂时等待。   这就是同步和异步。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个任务包括两个子任务A和B,对于同步来说,当A在执行的过程中,B只有等待,直至A执行完毕,B才能执行;而对于异步就是A和B可以并发地执行,B不必等待A执行完毕之后再执行,这样就不会由于A的执行导致整个任务的暂时等待。   如果还不理解,可以先看下面这2段代码: void fun1() { } void fun2() { } void function(){ fun1(); fun2() ..... ..... }   这段代码就是典型的同步,在方法function中,fun1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导致后续的fun2无法执行,fun2必须等待fun1执行完毕才可以执行。   接着看下面这段代码: void fun1() { } void fun2() { } void function(){ new Thread()

Java NIO:浅析I/O模型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20-03-19 02:31:59
学习Java的同学注意了!!! 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想获取学习资源的话,欢迎加入Java学习交流群:618528494 我们一起学Java!   也许很多朋友在学习NIO的时候都会感觉有点吃力,对里面的很多概念都感觉不是那么明朗。在进入Java NIO编程之前,我们今天先来讨论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I/O模型。下面本文先从同步和异步的概念 说起,然后接着阐述了阻塞和非阻塞的区别,接着介绍了阻塞IO和非阻塞IO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同步IO和异步IO的区别,接下来介绍了5种IO模型,最后介绍了两种和高性能IO设计相关的设计模式(Reactor和Proactor)。   以下是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什么是同步?什么是异步?   二.什么是阻塞?什么是非阻塞?   三.什么是阻塞IO?什么是非阻塞IO?   四.什么是同步IO?什么是异步IO?   五.五种IO模型   六.两种高性能IO设计模式   若有不正之处,请多多谅解并欢迎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同步?什么是异步?   同步和异步的概念出来已经很久了,网上有关同步和异步的说法也有很多。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   同步就是:如果有多个任务或者事件要发生,这些任务或者事件必须逐个地进行,一个事件或者任务的执行会导致整个流程的暂时等待,这些事件没有办法并发地执行;   异步就是:如果有多个任务或者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可以并发地执行

socket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20-03-18 18:01:05
1是物理层:双绞线、光纤、无线电 发射高低信号,也就是一堆二进制 2是链路层:进行数据包的分组,数据包就有意义了。以太网协议报头和数据部分。理论上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可以借助以太网协议(ethernet)进行通信,相当于全世界在一个局域网当中 3是网络层:ip协议,用来找到网络地址(例外一个局域网),相当于表示教室在哪里,标识子网在哪里 4是传输层:tcp和udp协议,都是基于端口,应用程序会把端口和ip进行绑定(就是监听) ip和端口的绑定就是为了定义互联网中唯一的一个程序 socket是什么 所以我们只需要了解socket的使用方法就可以,不用去管传输层以下的协议。 端口号范围0--65535 0-1024是系统应用的端口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h2020/p/12518691.html

socket、tcp/ip协议、udp协议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20-03-18 17:35:50
原文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xiaowenshu/p/9916755.html socket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socket起源于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一切皆文件”,对于文件用【打开】【读写】【关闭】模式来操作。 socket就是该模式的一个实现,socket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一些socket函数就是对其进行的操作(打开、读/写IO、关闭)。 socket和file的区别: 文件是都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两个进程之间传输数据。 socket可以实现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也就是网络传输数据。比如说qq、打开一个网页,这些都是socket来实现通信的。 那网络通信呢又要说到tcp/ip协议和udp协议,socket里面已经封装好了upd和tcp/ip协议,直接使用就可以了。 简单说下tcp/ip协议是干嘛的,网络刚出来的时候,一片混乱,那要传输数据就得大家都遵守一个规则,大家都按照这个,然后就出现了tcp/ip协议。也许你听过3次握手,4次断开,说的就是tcp/ip连接的一个过程。加入a计算机要和b计算机通信,过程是这样的 a:在吗,我可以连你吗 b:在,你连吧 a:好的,我要给你发数据了 #这就是3次握手

chapter 16 网络编程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20-03-18 17:18:19
3 月,跳不动了?>>> 套接字:通讯端点 什么是套接字? 书上说的端口是数据结构和I/O缓存区”是指硬件端口,网络编程里的端口可以理解为应用程序的ID。 说得形象点,套接字就类似我们人类的门 我们打开门,通过门外面的人可以进来 我们推开门,里面的人也可以出去 同样,外面的数据可以通过socket把它存储在本地机器的缓冲区里等待本地机器接收 本地机器的数据可以通过socket放在缓冲区里等待发送到对方机器上 当我们把门给关上时,就拒绝了和外面世界的交往。 套接字是一种具有之前所说的“通讯端点”概念的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网络化的应用程序在开始任何通 讯之前都必需要创建套接字。就像电话的插口一样,没有它就完全没办法通讯。 套接字有两种,分别是基于文件型的和基于网络型的。 基于文件型的: Unix 套接字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一个套接字家族。其“家族名”为AF_UNIX,由于两个进程都运行在同一台 机器上,而且这些套接字是基于文件的。所以,它们的底层结构是由文件系统来支持的。这样做相当有道 理,因为,同一台电脑上,文件系统的确是不同的进程都能访问的。 基于网络型的 它有自己的家族名字:AF_INET,或叫“地址家族:Internet”。 Python 只支持AF_UNIX,AF_NETLINK,和AF_INET 家族。由于我们只关心网络编程,所以在本章的大部分 时候,我们都只用AF_INET。

centos7单机上搭建mysql5.7一主多从模式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3-18 08:03:47
虽然只是一名撸码小哥,但是毕竟常常和数据库要打交道,免不了多少得知道些数据库的配置和架构只是,所以自己参考官方文档在单机上搭了个mysql的主从,当作笔记,避免年纪大了不记事儿。 本文只写如何搭建主从的结构,不涉及原理和应用场景,内容浅显,不喜勿喷。 基本环境: centos7 x64 mysql 5.7.20(压缩版) 下载mysql 5.7.20(去官网下载了传到linux或直接wget),如图 wget https://dev.mysql.com/get/Downloads/MySQL-5.7/mysql-5.7.20-linux-glibc2.12-x86_64.tar.gz 添加用户组mysql: groupadd mysql 添加用户mysql且该用户不能登陆: useradd -g mysql mysql -s /bin/false 创建用户组和用户非强制性要求,可以直接用root搞,不过还是养成良好习惯,不同用户干不同事儿,免得一直用着root为所欲为,稍微手滑一切go die... 新建一个文件夹,待下载完成后解压到里面,并复制两份,做一主两从用,新建data目录,conf目录,logs目录,sock目录(建立这四个目录非强制要求,这里仅仅是为了区分各文件,便于管理),如图: 进入conf目录,新建3306.cnf,3307.cnf,3308.cnf,如图:

网络连接中的长连接和短链接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20-03-18 04:26:41
首先介绍下短链接和长连接的区别: 短连接 连接->传输数据->关闭连接 比如HTTP是无状态的的短链接,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 具体就是 浏览器client发起并建立TCP连接 -> client发送HttpRequest报文 -> server接收到报文->server handle并发送HttpResponse报文给前端,发送完毕之后立即调用socket.close方法 ->client接收response报文->client最终会收到server端断开TCP连接的信号->client 端断开TCP连接,具体就是调用close方法。 也可以这样说:短连接是指SOCKET连接后,发送接收完数据后马上断开连接。 因为连接后接收了数据就断开了,所以每次数据接受处理不会有联系。 这也是HTTP协议无状态的原因之一。 长连接 连接->传输数据->保持连接 -> 传输数据-> ...........->直到一方关闭连接,多是客户端关闭连接。 长连接指建立SOCKET连接后不管是否使用都保持连接,但安全性较差。 HTTP在短链接和长连接上的选择: HTTP是无状态的 ,也就是说,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如果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的某个HTML或其他类型的 Web页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