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二)
计算机网络性能 速率 bit/s 带宽 数字信道所能传输的速率 时延 / 延迟 结点处理延迟(路由器) 排队延迟(路由器) 传输延迟 传播延迟(物理链路长度,信号传播速度) 时延带宽积 = 带宽 * 传播速度 丢包率 = 丢包数 / 已发送分组数 吞吐量/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应用层 提供用户使用网络服务 FTP(文件传输),SMTP(电子邮件),HTTP 2.表示层 处理两个系统间交换信息的语法和语义问题 加密、加密 压缩、解压缩 3.会话层 对话控制 同步 4.传输层 负责源-目的(进程间)的数据传输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端口号) 连接控制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5.网络层 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数据分组交付 逻辑寻址(全局唯一,IP地址) 路由 分组转发 6.数据链路层 负责结点-结点数据传输 组帧(增加头部与尾部) 物理寻址(帧头增加源和目的物理地址)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接入控制 7.物理层 单一bit传输 传输模式 单工 (电视) 半双工 (对讲机) 全双工 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 HTTP 运输层 TCP,UDP 网际层 IP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 5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HTTP,FTP,SMTP) 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IP) 数据链路层(物理寻址) 物理层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