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

2019/7/30 作业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1-29 01:55:26
OSI七层模型由下到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Mac{物理地址}, IP{逻辑地址} ipconfig /all查询本机Mac地址 数据链路层作用: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网络层作用: 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TCP/IP 四层和五层模型 五层由下到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四层由下到上: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协议族 应用层: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传输层:HTTP UDP 网络层:IP ARP RARP ICMP IGMP 只有应用层有协议有有协议端口号分别是 HTTP 80 FTP 20/21 TFTP 69 SNMP 161 SMTP 25 DNS 53 口述数据封装与解封过程 PDU代表及过程和实际物品 应用层 原始数据 计算机 传输层 数据段 防火墙 网络层 数据包 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 数据帧 交换机 物理层 比特流 网关 OSI分成意义如下 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 1:整个过程更加清晰,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网线 T568A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T568B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设备连接 一般情况 同种设备用交叉线

【web性能优化】当用户输入网址后发生了什么?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1-28 19:02:30
简单叙述 这个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网络通信和页面渲染。 一、网络通信 互联网内各网络设备间的通信都遵循TCP/IP协议,利用TCP/IP协议族进行网络通信时,会通过分层顺序与对方进行通信。分层由高到低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发送端从应用层往下走,接收端从数据链路层网上走。如图所示: 1. 在浏览器中输入url 用户输入url,例如http:// www.baidu.com 。其中http为协议, www.baidu.com 为网络地址,及指出需要的资源在那台计算机上。一般网络地址可以为域名或IP地址,此处为域名。使用域名是为了方便记忆,但是为了让计算机理解这个地址还需要把它解析为IP地址。 2.应用层DNS解析域名 客户端先检查本地是否有对应的IP地址,若找到则返回响应的IP地址。若没找到则请求上级DNS服务器,直至找到或到根节点。 3.应用层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 HTTP请求包括请求报头和请求主体两个部分,其中请求报头包含了至关重要的信息,包括请求的方法(GET / POST)、目标url、遵循的协议(http / https / ftp…),返回的信息是否需要缓存,以及客户端是否发送cookie等。 4.传输层TCP传输报文 位于传输层的TCP协议为传输报文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它为了方便传输,将大块的数据分割成以报文段为单位的数据包进行管理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盘它”就对了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1-28 18:22:50
计算机网络一直是面试最头疼的问题,在这里,整理一份计算机网络相关的面试题,提高复习效率,节省更多的时间。 1、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OSI分层(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分层(四层):物理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五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各层协议: 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中继器,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PPP、FR、HDLC、VLAN、MAC(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IP、ICMP、ARP、RARP、OSPF、IPX、RIP、IGRP(路由器)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层:JPEG、MPEG、ASCII 应用层: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各层协议: 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19-11-28 14:52:05
链路层的基本服务:将数据报通过单一通信链路从一个结点移动到相邻结点。 链路层的差错检测和纠正比运输层所提供的更为复杂,不仅能检测出帧中出现了差错,还能进行纠正。 链路层的服务多用硬件实现,但一些高级功能由软件实现。 差错检测:奇偶校验(或二维),检验和方法(数据之和的反码形成了报文中的检验和,tcp/udp使用),循环冗余检查,CRC(数据链路层中使用硬件实现) 多路访问协议: 信道划分协议:TDM时分复用,FDM频分复用,码分多址CDMA。前两者缺点:每个结点的带宽被限制为链路的1/n 随机接入协议: 时隙ALOHA:时隙开始时发送->碰撞->下一个时隙概率p重新发送。只有一个活动结点时可全速发送,但所有的结点需要同步时隙开始的时间。碰撞导致最大效率只有37%。 ALOHA:不用在时隙开始时发送,随时可以发送,但碰撞时,每个帧传送所用时间内重传的概率为p。效率仅为时隙版的一半。 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 闲时传输->碰撞时立刻停止->随机等待->重传 轮流协议: 轮询:主结点轮询每个结点,通知它们可传输的数据量。 令牌协议:持有令牌者传输数据,然后把令牌传给下一个结点。 MAC地址(6字节,用12个十六进制数字表示):实质上是主机或路由器的适配器(即网络接口)具有MAC地址。交换机并不具有链路层地址。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ulation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1-28 05:44:16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https://img2018.cnblogs.com/blog/1237308/201908/1237308-20190822160655061-1548852226.png) 💡 指南 学习之前,先看一下入门三问: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摘自百度百科 二、为什么学习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考研必考科目,可见其重要性。作为一名程序员,了解计算机网络,对于 Web 领域,通信领域的开发有莫大的帮助。 在浏览器中访问网页的原理是什么?Wifi 是如何工作的?防火墙是如何保障网络安全的?什么是安全证书?Cookie 和 Session 是什么东西?。。。 如果你接触过这些技术,如果你想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那么你就有必要学习一下计算机网络了。 三、如何学习计算机网络? 本人有 2 年通信领域开发经验,从事通信设备上的协议开发。就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来看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一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19-11-28 01:27:41
概述 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从互联网管理机构获得许多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个人或机构向ISP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接入互联网。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地址数目的不同,ISP也分为不同层次的ISP即:主干ISP、地区ISP以及本地ISP。为了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又出现了IXP主要用于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需要再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连接方式(P2P) 客户-服务器方式(C/S)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对等连接方式(P2P)不区分客户以及服务器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用于电话通信系统,两个用户要通信之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链路,并且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始终占用该链路。由于通信的过程中不可能一直在使用传输线路,因此电路交换对线路的利用率很低,往往不到 10%。 分组交换:每个分组都有首部和尾部,包含了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在同一个传输线路上同时传输多个分组互相不会影响,因此在同一条传输线路上允许同时传输多个分组,也就是说分组交换不需要占用传输线路。 在一个邮局通信系统中,邮局收到一份邮件之后,先存储下来,然后把相同目的地的邮件一起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这个过程就是存储转发过程,分组交换也使用了存储转发过程。 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二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19-11-28 01:27:26
物理层 通信方式: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带通调制: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的信号。带通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使用信道的主要类型:点对点信道以及广播信道 点对点信道: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使用PPP协议进行控制 广播信道:一对多的通信方式,主要使用CSMA/CD协议进行控制 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频分复用: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统计时分复用:是对时分复用的一种改进,不固定每个用户在时分复用帧中的位置,只要有数据就集中起来组成统计时分复用帧然后发送。 波分复用: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由于光的频率很高,因此习惯上用波长而不是频率来表示所使用的光载波。 码分复用:更多的是采用码分多址CDMA。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首部以及尾部用于标记帧的开始和结束。 透明传输:表示无论什么样的比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按照原样没有差错的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 差错检测:目前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检验(CRC

2019-08-20-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1-28 00:00:40
光纤,物理层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进行升级 web服务器,应用层 osi 分层排除网络故障; 1、首先物理层开始 查找》观察发送的包 与 收到的包 有多少,计算机通信,收发故障。 2、数据链路层发生的故障 mac地址,mac地址冲突,数据链路问题   ADSL 故障,重启猫, ADSL拨号上网,欠费,造成数据链路层断开,数据链路层问题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bly2019/p/11381556.html

OSI七层与TCP/IP五层网络架构详解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7 23:49:03
OSI和TCP/IP是很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网络基础知识 (1)OSI七层模型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没有协议 会话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传输层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UDP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数据链路层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层 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 ISO2110,IEEE802,IEEE802.2 (2)TCP/IP五层模型的协议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桥(现已很少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卡(其实网卡是一半工作在物理层、一半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路由器 、三层 交换机 传输层:四层交换机、也有工作在四层的路由器 二、TCP/UDP协议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属于传输层协议。其中TCP提供IP环境下的数据可靠传输

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1-27 19:09:58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一个设备工作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作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作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因此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体说: 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采用广播的形式来传输信息。   交换机就是用来进行报文交换的机器。多为链路层设备(二层交换机),能够进行 地址学习 ,采用 存储转发 的形式来交换报文.。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 连通不同的网络 , 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率。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内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则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