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原理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5 23:35:09
1、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协议有停-等流量控制和华东窗口流量控制。 2、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时,若接受窗口W R 的大小为1,则发送窗口W T 的大小和编码二进制数4之间满足 W T <=2 n -1(W R =1) 3、广域网数据链路控制规章有面向字符型和比特型传输。 4、面向比特型传输能用于任何链路结构,采用同步方式传输数据,连续发送方式。 5、数据链路层在信息字段的头尾各加有24Bit的控制信息、在整个帧前后都有标志字段,用于实现帧级同步,以表明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6、HDLC采用了零比特填充法使一帧中两个标志字段之间不会出现6个连续的1。 7、在控制字段,根据该字段最前面两个比特取值的不同,把HDLC分为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码帧。 8、HDLC 的监督帧,因不含Info部分,成为定长帧 为48Bit长,用于实现帧的同步及信息的确认。 9、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有点对点信道(一对一)和广播信道(一对多)。 10、数据链路层有LLC子层和MAC子层。 11、适配器主要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 12、适配器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它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缆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的;与计算机之间是并行传输的。 13、以太网的MAC帧格式,在前面插入七个字节的前同步码(1010)和一个字节的帧开始定界符(011)、目的地址(6字节)、源地址(6字节)、类型(2字节)

OSI参考模型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05 20:45:10
1、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 2、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 流量控制 ,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3、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 4、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 流量控制 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 5、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 6、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

IP知识点4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2-05 20:40:56
以太网原理 1、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协议有停-等流量控制和华东窗口流量控制。 2、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时,若接受窗口W R 的大小为1,则发送窗口W T 的大小和编码二进制数4之间满足 W T <=2 n -1(W R =1) 3、广域网数据链路控制规章有面向字符型和比特型传输。 4、面向比特型传输能用于任何链路结构,采用同步方式传输数据,连续发送方式。 5、数据链路层在信息字段的头尾各加有24Bit的控制信息、在整个帧前后都有标志字段,用于实现帧级同步,以表明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6、HDLC采用了零比特填充法使一帧中两个标志字段之间不会出现6个连续的1。 7、在控制字段,根据该字段最前面两个比特取值的不同,把HDLC分为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码帧。 8、HDLC 的监督帧,因不含Info部分,成为定长帧 为48Bit长,用于实现帧的同步及信息的确认。 9、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有点对点信道(一对一)和广播信道(一对多)。 10、数据链路层有LLC子层和MAC子层。 11、适配器主要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 12、适配器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它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缆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的;与计算机之间是并行传输的。 13、以太网的MAC帧格式,在前面插入七个字节的前同步码(1010)和一个字节的帧开始定界符(011)、目的地址(6字节)、源地址(6字节)

数据链路层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19-12-05 20:24:11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这些协议与被讨论的各种介质有关。示例:ATM,FDDI等。数据链路层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应的功能,主要有:如何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块,在数据链路层中称这种数据块为帧,帧是数据链路层的传送单位;如何控制帧在物理信道上的传输,包括如何处理传输差错,如何调节发送速率以使与接收方相匹配;以及在两个网络实体之间提供数据链路通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管理。 物理链路(物理线路):是由传输介质与设备组成的。原始的物理传输线路是指没有采用高层差错控制的基本的物理传输介质与设备。 数据链路(逻辑线路):在一条物理线路之上,通过一些规程或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以保证被传输数据的正确性。实现这些规程或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物理线路,这样就构成了数据链路,从数据发送点到数据接收点所经过的传输途径。当采用复用技术时,一条物理链路上可以有多条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层主要有两个功能 :帧编码和误差纠正控制。帧编码意味着定义一个包含信息频率、位同步、源地址、目标地址以及其他控制信息的数据包。数据链路层协议又被分为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LLC)协议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 [ 数据链路层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向 该层用户提供透明的和可靠的数据传送基本服务。透明性是指该层上传输的数据的内容、格式及编码没有限制,也没有必要解释信息结构的意义;可靠的传输使用户免去对丢失信息

以太网原理内容提要及重难点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19-12-05 20:12:01
内容提要: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协议、广域网数据链路传输控制规程、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 重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流量控制协议、hdlc协议、局域网各种没退访问控制机制、因特网的接入 难点:链路层协议的控制、窗口滑动机制和窗口大小的选择、HDLC各字段的含义及其控制过程、CSMA/CD访问机制、PPP协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PengCr/p/11944668.html

邓哥奇遇记——初识五层网络模型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05 20:08:06
  大家都经常听到Http协议、TCP/IP协议,UDP协议等等很多协议,这都是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词,很多同学不理解这些协议是做什么的?好吃吗?不用协议行不行?这些协议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为了内容上更趣味性,就说说我身边的人——邓哥。   话说邓哥平生,稳久必浪,浪久必稳。有一天,你们成哥给邓哥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名叫:赵铁锤~邓哥虽然平时抽烟喝酒烫头,但是性格还是比较内向的~所以决定先进行书信交流~   这时邓哥和铁锤妹妹就相当于两个软件或者两个程序,邓哥想给铁锤妹妹送信,就好像是两个软件或程序要进行通信,如果我们就拿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来举例,那么邓哥就相当于是浏览器,铁锤妹妹就相当于是服务器上的程序,这些程序或软件我们称之为应用层   于是邓哥找来了思彤来送信,但是成哥担心思彤把信送错了人,所以提前向邓哥和铁锤妹妹约定了暗号。   这个暗号就好比是应用层协议,比如:Http协议,当然应用层协议还有很多,包括DNS协议(域名解析),FTP协议(文件传输),SMTP协议(邮件传输)等等   如果送信时送错了地方,思彤把信送给铁锤妹妹的隔壁邻居老王,思彤说出暗号的上半句:“天王盖地虎”。对方一定会觉得这人脑子有病,肯定就不会收。只有能够认识这个暗号的人,才会收这封信。   就像是能识别Http协议的程序才能解读Http协议里传输的数据内容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05 19:53:24
1、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 2、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 流量控制 ,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3、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 4、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 流量控制 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 5、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 6、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

osi参考模型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2-05 19:42:10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 数据帧 。 数据帧中包含 物理地址 (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 数据链路 。 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 数据传输速率 ,即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网络层 ( 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 数据包 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 路径 选择算法( 路由 )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 通信子网 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 网络阻塞 ,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 拥塞控制 )。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问题。 传输层 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

以太网原理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05 17:49:25
1、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协议有停-等流量控制和华东窗口流量控制。 2、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时,若接受窗口WR的大小为1,则发送窗口WT的大小和编码二进制数4之间满足 WT<=2n-1(WR=1) 3、广域网数据链路控制规章有面向字符型和比特型传输。 4、面向比特型传输能用于任何链路结构,采用同步方式传输数据,连续发送方式。 5、数据链路层在信息字段的头尾各加有24Bit的控制信息、在整个帧前后都有标志字段,用于实现帧级同步,以表明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6、HDLC采用了零比特填充法使一帧中两个标志字段之间不会出现6个连续的1。 7、在控制字段,根据该字段最前面两个比特取值的不同,把HDLC分为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码帧。 8、HDLC 的监督帧,因不含Info部分,成为定长帧 为48Bit长,用于实现帧的同步及信息的确认。 9、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有点对点信道(一对一)和广播信道(一对多)。 10、数据链路层有LLC子层和MAC子层。 11、适配器主要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 12、适配器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它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缆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的;与计算机之间是并行传输的。 13、以太网的MAC帧格式,在前面插入七个字节的前同步码(1010)和一个字节的帧开始定界符(011)、目的地址(6字节)、源地址(6字节)、类型(2字节)、数据、FCS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