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文件

索引碎片(自己可见)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2-25 10:44:34
这篇文章会解释下不同类型的碎片。理解索引碎片的概念对有效检测和移除碎片非常重要。 什么是碎片 碎片可以定义为:任何情况下,在访问一个表时,造成比适量更多的磁盘IO操作或更长的磁盘IO操作。SELECT查询的最佳操作发生在,表的数据页是尽可能连续的,而且页是尽可能完整打包(fully packed)的。碎片会破坏这个规则,降低查询的性能。碎片可以发生在2个级别。一个是文件系统级,称为逻辑/物理磁盘碎片,还有一个是索引级碎片。在下面会分别介绍。 逻辑/物理磁盘碎片 逻辑碎片是在文件系统里,数据库文件的碎片,这和其他任何文件一样。这在文件系统不能分配给数据库文件连续空间时产生。这会造成磁头从数据库文件读时需要来回移动。SQL Server对此毫不知情,也不能用任何脚本去检查逻辑磁盘碎片。逻辑磁盘碎片可以因下列原因产生: 数据库文件与其它文件(系统文件和其他应用程序文件)放在同个磁盘; 数据库文件以小块大小频繁增长 移除逻辑碎片我们可以使用系统碎片整理工具,但是注意,在进行碎片整理时,我们需要停止SQL Server,不然的话碎片整理工具会跳过数据库文件,因为它正被SQL Server使用。 避免逻辑碎片的最佳方式是: 将数据库文件放在独立的硬盘,与其他应用程序和日志文件分开。 创建新数据库的时候,估计下数据库文件的大小并分配足够的空间避免数据库文件的频繁增长。

oracle11g dataguard物理备库搭建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25 09:34:13
Dataguard 环境: 操作系统:Redhat6.4 Primary数据库 : IP 地址:192.168.1.122 数据库SID:ora11g DB_UNIQUE_NAME:ora11g_primary Standby数据库 : IP 地址:192.168.1.123 数据库SID:ora11g DB_UNIQUE_NAME:ora11g_standby (注:oracle数据库版本是11.2.0.1.0) 1.Primary端的配置 (1).检查数据库是否支持 Data Guard( 企业版才支持 ), 是否归档模式, Enable force logging $ sqlplus '/as sysdba' SQL> select * from v$option where parameter = 'Managed Standby'; 确认主库处于归档模式 SQL> archive log list (先检查是否归档模式,不是则修改) startup mount alter database archivelog; alter database open; (2) 将 primary 数据库置为 FORCE LOGGING 模式 SQL> alter database force logging; ( 强制产生日志 ) 如果主库没有密码文件则建立密码文件,从而可以 OS

Redis配置与优化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19-12-24 20:49:18
Redis配置与优化 Redis概述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 redis的出现,很大程度补偿了memcached这类key/value存储的不足,在部分场合可以对关系数据库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它提供了Java,C/C++,C#,PHP,JavaScript,Perl,Object-C,Python,Ruby,Erlang等客户端,使用很方便。 Redis优点 具有极高的数据读写速 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 支持数据的持久化 原子性 支持数据备份 Redis配置文件(/etc/redis/6379.conf)bind: 监听的主机地址 port: 端口 daemonize yes: 启用守护进程 pidfile: 指定PID文件 loglevel notice: 日志级别 logfile: 指定日志文件 Redis安装部署 #安装编译环境 [ root@localhost ~ ] # yum install gcc gcc-c++ make -y #远程挂载源码包 [ root@localhost ~ ] # mount.cifs //192.168.142.1/redis /mnt Password for root@//192.168.142.1/redis: #解压源码包 [ root@localhost ~ ] # cd /mnt [ root

Django 入门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2-24 18:08:45
Django 入门 实验简介 虽然平台上已经搭建好了Django的环境,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在自己的Linux上怎么搭建Django。 一、Python的版本选择 Django的核心(1.4+)可以运行在从2.5到2.7之间的任何Python版本。Django的可选GIS(地理信息系统) 支持则需要Python 2.5到2.7的版本。 如果你不确定要安装哪个Python版本,并且你也可以随意选择的话,我们建议选择2.x系列中的最新版本: 2.7。 虽然Django在2.5到2.7的版本之间都一样运行良好,但是新版本的Python会有一些性能提升和新增的语言特性,你可以将其用到你 的程序中。另外,一些你可能会用到Django的三方插件可能会要求比2.5更新的Python版本,所以选择较新 的Python版本可以让你由更多选择。 Python3.3已经发布,但是Django对Python3的支持还只是实验性的(django1.5.x)。 因为Python3.x引入了相当多的不向后兼容的更新,目前很多主要的Python类库和框架(包括 Python1.4)都还没能跟上。 二、安装Django 任何时候,都有两个不同版本的Django可供您选择:最新的正式发行版和最前沿的开发版本。安装哪个版本 取决于你。你是想要一个稳定的经过测试的Django还是一个包括最新功能

使用eclipse逆向工程开发hibernate项目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2-24 16:14:19
在项目设计时,要么根据需求分析建立实体类,然后正向生成数据库表;要么先进行数据库表设计,然后逆向生成实体类。也就是说,不会完成一方的设计后再花时间去匹配建立另一方,这么做的原因是: 1、如果不使用正向或逆向工程,则会是1.5倍的工作量,浪费时间 2、无法保证两边的映射一致。因为两边都是自己设计的,就需要人为地保证映射关系的统一,这样会留下隐患 3、开发、维护上都不利,因为如果任意一方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修改,那么经常两边都要修改,这样的话映射不一致的可能性不仅会更大,而且效率地下 在eclipse中连接数据库 虽然eclipse自带了数据库管理器(Data Management),但这里我使用的是插件DBViewer,将该插件下载后放到plugins目录下,重启eclipse,点击Window-Show View-Other-DBViewer Plugin-DB Tree View,如下: 右键DBViewerPlugin-Add,如下: 在"DataBase Define Name"中为要连接的数据库取一个名字,点击JDBC Driver下的Add File选项添加连接数据库的jar包,点击Next,如下: 填写好数据库配置信息,点击Test connection测试是否连接上数据库,如下: 点击Finish即完成数据库连接,如下: 下载并安装hibernate tools插件

InfluxDB基本概念和操作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2-24 15:33:59
InfluxDB基本概念和操作 InfluxDB基本概念 1、数据格式 在 InfluxDB 中,我们可以粗略的将要存入的一条数据看作 一个虚拟的 key 和其对应的 value(field value) 。格式如下: cpu_usage,host=server01,region=us-west value=0.64 1434055562000000000 虚拟的 key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database, retention policy, measurement, tag sets, field name, timestamp。 database: 数据库名,在 InfluxDB 中可以创建多个数据库,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是隔离存放的,存放在磁盘上的不同目录。 retention policy: 存储策略,用于设置数据保留的时间,每个数据库刚开始会自动创建一个默认的存储策略 autogen,数据保留时间为永久,之后用户可以自己设置,例如保留最近2小时的数据。插入和查询数据时如果不指定存储策略,则使用默认存储策略,且默认存储策略可以修改。InfluxDB 会定期清除过期的数据。 measurement: 测量指标名,例如 cpu_usage 表示 cpu 的使用率。 tag sets: tags 在 InfluxDB 中会按照字典序排序,不管是 tagk 还是 tagv

面对HP MSA存储中硬盘掉线的情况,学会这种解决方式至关紧要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24 11:09:22
一、HP MSA存储设备信息 1、存储空间由8块450GB SAS的硬盘组成。 2、7块硬盘组成一个RAID5的阵列,1块作为热备盘。 二、HP MSA存储设备故障描述 1、RAID5阵列中出现2块硬盘损坏,而此时只有一块热备盘成功激活,因此导致RAID5阵列瘫痪,上层LUN无法正常使用。 2、RAID阵列中某些磁盘掉线,导致整个存储不可用。因此需要先对所有磁盘做物理检测,检测完后确认硬盘无物理故障。接着使用坏道检测工具检测磁盘坏道,发现也无坏道。 三、HP MSA存储备份数据 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可还原性,在做数据恢复之前需要对所有源数据做备份,以防万一其他原因导致数据无法再次恢复。使用dd命令或winhex工具将所有磁盘都镜像成文件。备份完部分数据如下图: 四、HP MSA存储故障分析 1、分析故障原因 经推断可能是由于某些磁盘读写不稳定导致故障发生。因为HP MSA2000控制器检查磁盘的策略很严格,一旦某些磁盘性能不稳定,HP MSA2000控制器就认为是坏盘,就将认为是坏盘的磁盘踢出RAID组。而一旦RAID组中掉线的盘到达到RAID级别允许掉盘的极限,那么这个RAID组将变的不可用,上层基于RAID组的LUN也将变的不可用。目前初步了解的情况为基于RAID组的LUN有6个,均分配给HP-Unix小机使用,上层做的LVM逻辑卷,重要数据为Oracle数据库及OA服务端。

mybase 用户教程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23 21:27:05
一、安装、卸载 1、安装 在Mac OS X环境下,可通过打开下载的.dmg文件,再把myBase图标拖到应用程序文件夹即可安装。然后通过双击程序图标运行程序 2、卸载 对于Mac OS X,把myBase图标拖入垃圾箱即可 二、创建数据库 1、菜单路径 文件——>创建数据库 2、输入要创建的数据库信息 输入数据库的文件名,保存路径和密码 3、创建结果 从而创建一个『nyf文件』,通过这个『nyf文件』 ①保存数据 您可以『保存数据』 ②管理数据 使用『树形大纲结构』『管理和组织』这些数据 三、条目信息 1、在哪里添加条目信息 在左侧的大纲视图,可以添加条目信息 2、添加『条目信息』的三种方式 ①添加子条目 ②添加兄弟(前)条目 ③添加兄弟(后)条目 3、『条目信息』关联的『默认内容』 ①存在形式: 每个『信息项』,都会接受一段关联的HTML文本,作为默认内容 ②『默认内容』何时,何地显示? 当你点击大纲视图中的『条目信息』,这个『条目信息』关联的内容,就会在(右侧的)集成的『HTML编辑器』中打开 4、『条目信息』添加的『附件』 ①菜单路径 工具——>导入——>导入文档作为附件 ②添加结果 添加的附件,会以文件的形式,真实地存入mybase数据库 5、『条目信息』添加『文件的快捷方式』 ①区别——相较于『添加附件』 附件会存入数据库,而『添加的快捷方式』,只会存入『对文件的链接

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方法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23 18:54:04
1、引言 Oracle数据库的备份方法很多,无论使用那种备份方法,备份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出现故障后能够以尽可能小的时间和代价恢复系统。比如使用export实用程序导出数据库对象、使用Oracle备份数据库、使用Oracle对称复制、使用Oracle并行服务器、使用Oracle冷备份、使用Oracle热备份等各种备份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适用的场合和相应的软硬件要求。本文主要就用export实用程序导出数据库对象、Oracle冷备份、Oracle热备份这三种最基本的备份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的场合,并给出自动执行这些备份方案的脚本文件。 2、三种备份方案的比较   冷备份 冷备份是Oracle最简单的一种备份;执行冷备份前必须关闭数据库;然后使用操作系统实用工具或者第三方工具备份所有相关的数据库文件。 优点:能简单快速地备份。能简单快速地恢复。执行简单。 缺点:必须关闭数据库,不能进行点恢复。 热备份 热备份是当数据库正在运行时进行数据备份的过程。执行热备份的前提是:数据库运行在可归档日志模式。适用于24X7不间断运行的关键应用系统。 优点:备份时数据库可以是打开的。热备份可以用来进行点恢复。初始化参数文件、归档日志在数据库正常运行时是关闭的,可用操作系统命令拷贝。 缺点:执行过程复杂。由于数据库不间断运行,测试比较困难。不能用操作系统实用工具拷贝打开的文件

Redis配置与优化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23 18:16:18
Redis配置与优化 Redis简介 Redis基于内存运行并支持持久化 采用key-value(键值对)的存储形式 优点: 具有极高的数据读写速度 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 支持数据的持久化 原子性 支持数据备份 Redis和mem的差别 redis:支持持久化,不支持结构化 mem : 支持结构化,不支持持久化 Redis的安装部署 #安装必要安装包 yum install gcc gcc-c++ -y #挂载必要软件包 mount.cifs //192.168.100.3/mem /mnt #解压安装包 cd /mnt tar zxvf redis-5.0.7.tar.gz -C /opt #编译安装 cd /opt/redis-5.0.7/ make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 install #进入util目录,执行脚本 cd utils/ ./install_server.sh #执行后一路回车在这里添加/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一句 Please select the redis executable path [ ] /usr/local/redis/bin/redis-server #创建命令连接 ln -s /usr/local/redis/bin/* /usr/local/bin nets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