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范式

[数据库]数据库范式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20-02-03 02:48:16
什么是数据库范式?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规范。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越高的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作用? 减少数据库中数据冗余的过程; 数据库范式 1、第一范式(1NF): 在关系模式R中,当且仅当所有属性只包含原子值,即每个分量都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则称R满足1NF。 例如表所示的教师职称情况关系就不满足1NF。原因在于,该关系模式中的“高级职称人数”不是一个原子属性,若将其拆分为“教授”和“副教授”两个属性,则就满足1NF。 系名称 高级职称人数 教授 副教授 计算机系 1 2 电子系 3 4 2、第二范式(2NF): 满足1NF的关系模式会有许多重复值,修改数据可能引起疏漏。为了消除这种数据冗余和避免更新数据的遗漏,需要使用更加规范的2NF。当且仅当关系模式满足1NF,且每个非键属性(既不属于任何候选键的属性,也称为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候选键时,则称R满足2NF。 例如,有选课关系模式SC(Sno,Cno,Grade,Credit),其中(Sno,Cno)->Grade,Cno->Credit。因此,SC的候选键为(Sno,Cno)。这样Cno->Credit就构成了Credit对候选键(Sno,Cno)的部分函数依赖。因此,SC不满足2NF。若要将SC转化为2NF,可以将它拆分为SC1(Sno,Cno,Grade)和SC2(Cno,Grade)。 3、第三范式(3NF)

数据库三范式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20-02-01 10:20:01
ps:数据库三范式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一.数据库第一范式,数据列的原子性,即每一个数据列都应该具有唯一性,场景(1.电话--》如果需求是要公司电话和家庭电话则不符合标准.。 2.物品名称1,物品名称2--》数据列意义重复,应该变为物品名称) 二.数据库第二范式,每一个数据列都应该依赖于主键而存在,(oderid,productid,quntity,productname(1,2联合主键)--》第3列依赖于主键,但第4列只依赖于第2列,所以不符合,所以应该分成两张表(oderid,productid,quntity)(productid,productname)) 三.数据库第三范式,不能存在传递依赖的情况,(oderid,productid,productname(1为主键)--》第3列直接依赖于第2列,间接依赖于主键,虽然符合第二范式,但注意,这里的依赖是间接的! 来源: CSDN 作者: houxinhong 链接: https://blog.csdn.net/houxinhong/article/details/104129110

数据库设计的范式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20-01-30 15:44:42
数据库设计的范式 范式顾名思义,即 设计数据库时需要遵循的一些规范 。要遵循后边的范式要求,必须遵循前面所有范式的要求。设计关系数据库时,遵从不同的规范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关系数据库,这些不同的规范要求被称为不同的范式,各种范式呈递次规范,越高范式数据库冗余越小。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SNF,又称完美范式) 对于一般的项目,满足前三项就可以了。下面具体介绍前面三项。 1.第一范式(1NF) 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数据项 怎么去理解呢?其实不难,简单来说就是,必须是一个能存进去数据库的数据表。 2.第二范式(2NF) 在1NF基础上,非码属性必须完全依赖候选码(在1NF基础上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相关概念: 函数依赖:A–>B,如果通过A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唯一确定B属性的值。则称B依赖于A 完全函数依赖:A–>B,如果A是一个属性组,则B属性值的确定依赖于A属性组中所有的属性值。 部分函数依赖: A–>B,如果A是一个属性组,则B属性值的确定只需依赖于A属性组中其中一些的属性值。 传递函数依赖:A–>B,B–>C=>A–>C。如果通过A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唯一确定B属性的值,通过B属性(属性组)的值,可以唯一确定C属性的值

关系型数据库三个范式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1-28 12:17:51
关系型数据库三个范式 相关概念 候选关键字 : ​ 二维表中,能够惟一确定记录的一个字段或几个字段的组合被称为“超关键字”。“超关键字”虽然能唯一确定记录,但是它所包含的字段可能是有多余的。 如果一个超关键字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字段后不再能唯一地确定记录,则称它为 候选关键字。候选关键字既能唯一地确定记录,它包含的字段又是最精炼的。也就是说候选关键字是最简单的超关键字。 主关键字(primary key) : ​ 是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它的值用于唯一地标识表中的某一条记录。 比如在一张成绩表中,有字段:学号,科目,成绩,任课老师。 学号+科目+任何其他字段就是超关键字,但是如果去掉学号或者科目中的一个就无法确定成绩,所以学号和科目是两个候选关键字。 只有知道了学号和科目你才能确定一条记录,所以学号和科目两个字段组成了主关键字 部分函数依赖 ​ 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 ​ 举个例子:学生基本信息表R中(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当然学号属性取值是唯一的,在R关系中,(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学号)->(姓名),(身份证号)->(姓名);所以姓名部分函数依赖与(学号,身份证号); 完全函数依赖 ​ 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但对每一个X’都有X’!→Y

关系数据库的三范式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1-28 00:21:39
简单的说, 第一范式就是原子性,字段不可再分割; 第二范式就是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没有部分依赖; 第三范式就是没有传递依赖,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1) 第一范式(1NF) 1NF的定义为:符合1NF的关系中的每个属性都不可再分。 下表所示的情况,就不符合1NF的要求。 1NF是所有关系型数据库的最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只要在RDBMS中已经存在的数据表,一定是符合1NF的。如下表所示: (2) 第二范式(2NF) 2NF的定义为:在1NF的基础之上,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于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例如: 对于下仅仅符合1NF的下表 仍会存在一些问题: 数据冗余过大: 学号、姓名、系名、系主任这些数据重复多次。每个系与对应的系主任的数据也重复多次 插入异常: 假如学校3月份新建了一个系,等到8月份才招生,那么无法将系名与系主任的数据单独地添加到数据表中去 删除异常: 假如将某个系中所有学生相关的记录都删除,那么所有系与系主任的数据也就随之消失了 修改异常: 假如李小明转系到法律系,那么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需要修改三条记录中系与系主任的数据 改进后如下: (3) 第三范式(3NF) 3NF的定义为:在2NF的基础之上,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于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仅仅符合2NF的要求,很多情况下还是不够的,原因在于仍然存在非主属性(系主任)对于码(学号)的传递函数依赖。改进后如下: 改进

数据库的三范式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01-23 13:40:09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Java蚂蚁-数据库三范式是什么? 什么是范式? 简言之就是,数据库设计对数据的存储性能,还有开发人员对数据的操作都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的数据库是需要满足一些规范的来优化数据数据存储方式。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这些规范就可以称为范式。 什么是三大范式? 第一范式(1NF):强调的是列的原子性,即列不能够再分成其他几列。 第二范式(2NF):首先是 1NF,另外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表必须有一个主键;二是没有包含在主键中的列必须完全依 赖于主键,而不能只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第三范式(3NF):首先是 2NF,另外非主键列必须直接依赖于主键,不能存在传递依赖。即不能存在:非主键列 A 依赖 于非主键列 B,非主键列 B 依赖于主键的情况。注:关系实质上是一张二维表,其中每一行是一个元组,每一列是一个属性 如何理解三大范式? 第一范式(1NF): 1)、每一列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属性值,确保每一列的原子性 2)、两列的属性相近或相似或一样,尽量合并属性一样的列,确保不产生冗余数据 如果需求说要按哪个省哪个市分类,那么显然第一个表格是不容易满足需求的,也不符合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2NF): 每一行的数据只能与其中一列相关,即一行数据只做一件事。只要数据列中出现数据重复,就要把表拆分开来。 一个人同时买几件商品,就会出来一个订单号多条数据,这样子客户都是重复的

数据库建表原则大揭秘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20-01-23 03:05:30
数据库设计器 1. 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据对应且只对应一个实体。在特殊情况下,它们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关系,即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或多张原始单证对应一个实体。这里的实体可以理解为基本表。明确这种对应关系后,对我们设计录入界面大有好处。 〖例1〗:一份员工履历资料,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就对应三个基本表:员工基本情况表、社会关系表、工作简历表。这就是“一张原始单证对应多个实体”的典型例子。 2. 主键与外键 一般而言,一个实体不能既无主键又无外键。在E—R 图中, 处于叶子部位的实体, 可以定义主键,也可以不定义主键(因为它无子孙), 但必须要有外键(因为它有父亲)。 主键与外键的设计,在全局数据库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全局数据库的设计完成以后,有个美国数据库设计专家说:“键,到处都是键,除了键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他的数据库设计经验之谈,也反映了他对信息系统核心(数据模型)的高度抽象思想。因为:主键是实体的高度抽象,主键与外键的配对,表示实体之间的连接。 3. 基本表的性质 基本表与中间表、临时表不同,因为它具有如下四个特性: (1) 原子性。基本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2) 原始性。基本表中的记录是原始数据(基础数据)的记录。 (3) 演绎性。由基本表与代码表中的数据

浅析数据库设计三范式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1-23 02:43:16
在学习数据设计的时候,N种专业术语,看的头疼。但又不能不学,所以只好把它们整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对它们有一个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对三范式(Normal Formal)的理解。 三范式指的是第一(1NF)、第二(2NF)和第三范式(3NF),其作用: 解决数据冗余,为数据有效性检查,提高存储效率考虑。 在了解三范式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这几个概念(键、函数依赖以及其类型): 一、关键码(键): 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在实际使用中,有下列几种: 超键: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 注意 : (属性集,说明可以是多个) 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 主键:用户选作记录标识的候选键 这三个的关系,用数学关系可以做如下表示: 举例:一张学生信息表 问:超键是? 答曰:学号唯一,是超键;姓名唯一,是超键;(学号,年龄)唯一,是超键;(学号、姓名、年龄)唯一,也是超键。 ——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超键的组合是唯一的,但不可能是最小唯一的。 问:候选键是? 答曰: 学号,唯一且没有多余的属性;姓名,唯一且没有多余的属性。 问:主键是? 答曰:既可以选择学号,也可以选择姓名(前提是规定没有重名的)作为主键,所以主键是选中的一个候选键。 数据库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数据冗余,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引起数据冗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答曰:数据依赖。 什么是数据依赖

数据库(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余生颓废 提交于 2020-01-22 07:57:35
一、第一范式 1NF是对属性的 原子性 ,要求属性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解; 表:字段1、 字段2(字段2.1、字段2.2)、字段3 ...... 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如果认为最后一列还可以再分成(出生年,出生月,出生日),它就不是一范式了,否则就是; 二、第二范式 2NF是对记录的 惟一性 ,要求记录有惟一标识,即实体的惟一性,即不存在部分依赖; 表:学号、课程号、姓名、学分; 这个表明显说明了两个事务:学生信息, 课程信息;由于非主键字段必须依赖主键,这里 学分依赖课程号 , 姓名依赖与学号 ,所以不符合二范式。 可能会存在问题: 数据冗余: ,每条记录都含有相同信息; 删除异常: 删除所有学生成绩,就把课程信息全删除了; 插入异常: 学生未选课,无法记录进数据库; 更新异常: 调整课程学分,所有行都调整。 正确做法: 学生: Student (学号, 姓名); 课程: Course (课程号, 学分); 选课关系: StudentCourse (学号, 课程号, 成绩)。 三、第三范式 3NF是对字段的 冗余性 ,要求任何字段不能由其他字段派生出来,它要求字段没有冗余,即不存在传递依赖; 表: 学号, 姓名, 年龄, 学院名称, 学院电话 因为存在 依赖传递 : (学号) → (学生)→(所在学院) → (学院电话) 。 可能会存在问题: 数据冗余:

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NF范式理解

﹥>﹥吖頭↗ 提交于 2020-01-21 00:42:45
复习下数据库的范式。 第一范式 第一范式列不能再分。如一张表里有一个字段是高级职称,但是在高校里高级职称包括副教授和教授,这属于可分的,所以不符合第一范式。 第二范式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 如果关系模型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的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R为第二范式模式(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的一个属性,则称A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的非主属性)。 例如,在 选课关系表(学号,课程号,成绩,学分) ,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 (学号,课程号) ,但由于非主属性学分仅依赖于课程号,对关键字(学号,课程号)只是部分依赖,而不是完全依赖,因此此种方式会导致数据冗余以及更新异常等问题,解决办法是将其分为两个关系模式:学生表(学号,课程号,分数)和课程表(课程号,学分),新关系通过学生表中的外关键字课程号联系,在需要时进行连接。 完全函数依赖 定义: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但对每一个X’都有X’!→Y,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 比如通过学号->姓名 部分函数依赖 定义: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