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持久化

RabbitMq--1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1-29 08:29:47
RabbitMQ是什么 定义 RabbitMQ是一个开源的AMQP实现,服务器端用Erlang语言编写,支持多种客户端,如:Python、Ruby、.NET、Java、JMS、C、PHP、ActionScript、XMPP、STOMP等,支持AJAX。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 AMPQ AMQP,即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是应用层协议的一个开放标准,为面向消息的中间件设计。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组件之间的解耦,消息的发送者无需知道消息使用者的存在,反之亦然。 它可以使对应的客户端(client)与对应的消息中间件(broker)进行交互。消息中间件从发布者(publisher)那里收到消息(发布消息的应用,也称为producer),然后将他们转发给消费者(consumers,处理消息的应用)。由于AMQP是一个网络协议,所以发布者、消费者以及消息中间件可以部署到不同的物理机器上面。 RabbitMQ为何会出现 或者说AMPQ为何会出现,它的应用场景又是什么? 解决什么问题 你是否遇到过两个(多个)系统间需要通过定时任务来同步某些数据?你是否在为异构系统的不同进程间相互调用、通讯的问题而苦恼、挣扎? 在Web应用高并发环境下,由于来不及同步处理,请求往往会发生堵塞。比如说

redis之持久化RDB与AOF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1-29 08:18:44
redis之持久化RDB与AOF redis数据持久化 Redis 是一种内存型数据库,一旦服务器进程退出,数据库的数据就会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Redis 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案,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磁盘中,避免数据的丢失。 RDB持久化 redis 提供了 RDB持久化 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将 redis 在内存中的的状态保存到硬盘中,它可以 手动执行。【手动执行时通过save指令触发的】 也可以再 redis.conf 中配置, 定期执行 。 RDB持久化产生的RDB文件是一个 经过压缩 的 二进制文件 ,这个文件被保存在硬盘中,redis可以通过这个文件还原数据库当时的状态。 rdb配置参数: RDB(持久化) 内存数据保存到磁盘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point-in-time snapshot) 优点:速度快,适合做备份,主从复制就是基于RDB持久化功能实现 rdb通过再redis中使用save命令触发 rdb rdb配置参数: dir /data/6379/ dbfilename dbmp.rdb 每过900秒 有1个操作就进行持久化 save 900秒 1个修改类的操作 save 300秒 10个操作 save 60秒 10000个操作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redis持久化之RDB实践 1

redis持久化方式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19-11-29 06:37:00
1、前言 Redis是一种高级key-value数据库。它跟memcached类似,不过数据可以持久化,而且支持的数据类型很丰富。有字符串,链表,集 合和有序集合。支持在服务器端计算集合的并,交和补集(difference)等,还支持多种排序功能。所以Redis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数据结构服务 器。 Redis的所有数据都是保存在内存中,然后不定期的通过异步方式保存到磁盘上(这称为“半持久化模式”);也可以把每一次数据变化都写入到一个append only file(aof)里面(这称为“全持久化模式”)。 由于Redis的数据都存放在内存中,如果没有配置持久化,redis重启后数据就全丢失了,于是需要开启redis的持久化功能,将数据保存到磁盘上,当redis重启后,可以从磁盘中恢复数据。redis提供两种方式进行持久化,一种是RDB持久化(原理是将Reids在内存中的数据库记录定时dump到磁盘上的RDB持久化),另外一种是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原理是将Reids的操作日志以追加的方式写入文件)。那么这两种持久化方式有什么区别呢,改如何选择呢?网上看了大多数都是介绍这两种方式怎么配置,怎么使用,就是没有介绍二者的区别,在什么应用场景下使用。 2、二者的区别 RDB持久化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实际操作过程是fork一个子进程

Hibernate持久化对象的状态与生命周期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1-29 05:57:41
持久化对象的生命周期 对象在Hiberurnate中的状态有三种 自由态 Object 如果不和 Session 发生关系,则 Object 处于自由态。 new 创建一个 Object 时,为自由态; 当持久态 Object 进行 session.delete(Object) 时, Object 会回到自由态; 持久态 Object 和 Session 发生关系,则 Object 处于持久态。 持久态的 Object 内容发生变化时,会同步到数据库中的相应数据行; 调用 session.get(key) 和 session.load(key) 获得一个 Object 的时候为持久态; 注意 : .get(key) 和 .load(key) 的区别 session.get(key) 会立即执行 select 语句,并返回对应 key 的数据库 Object ; session.load(key) 不会立刻执行 select 语句,会在使用这个 Object 时执行 select ; 如果调用一个没有查询出结果的 session.get(key) 返回对象,会获得 NullPorenterExeption ; 如果调用一个没有查询出结果的 session.load(key) 返回对象,会获得 ObjectNotFoundException ; 调用 session.save

Hibernate一级缓存 & 二级缓存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1-29 05:57:14
一、一级缓存 Session 的操作与维护 1. Hibernate 对象的三种状态 : transient , persistent , detached 1) transient : 瞬时状态 利用 new 关键字创建的对象 , 没有与 Hibernate 实施交互的,也无法保证与数据库中某条记录对应的对象被称为瞬时状态,也就是生命周期非常短的意思,因为没有任何组件管理的对象非常容易被 Java 虚拟机回收。 例 :Customer cus = new Customer();// 瞬时状态对象 2) persistent : 持久化状态 将瞬时状态的对象保存到 Hibernate 缓存中,受 Hibernate 管理的对象被称为持久化状态Hibernate在调用 flush , close , clear 方法的时候会清理缓存保证持久化对象与底层数据库的同步,所有的持久化对象, Hibernate 均会为它设置一个唯一性标识符保证其在缓存中的唯一性,这个标识符可能是 hashCode, 带主键查询的 sql 语句或者其他保证唯一的字符。 save (new object), update (new object), saveorupdate (new object), persisnt (new object) 可以将一个瞬时状态转变为持久化对象 save (new

7.3 redis持久化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1-29 05:49:20
什么是持久化: 将数据从掉电易失的内存存放到能够永久存储的设备上 Redis为什么需要持久化: 基于内存的 --关机数据就消失 Redis持久化方式: RDB(Redis DB) --存数据 有2种形式,save直接持久化,但会阻塞;bgsave不会阻塞 AOF(AppendOnlyFile) --存命令 Redis持久化-RDB: 在默认情况下,Redis 将数据库快照保存在名字为 dump.rdb的二进制文件中 策略: 自动:按照配置文件中的条件满足就执行BGSAV save 60 1000,Redis要满足在60秒内至少有1000个键被改动,会自动保存一次 手动:客户端发起SAVE、BGSAVE命令 redis > save 阻塞Redis服务,无法响应客户端请求 创建新的dump.rdb替代旧文件 redis > bgsave 非阻塞,Redis服务正常接收处理客户端请求 Redis会folk()一个新的子进程来创建RDB文件,子进程处理完后会向父进程发送一个信 号,通知它处理完毕 父进程用新的dump.rdb替代旧文件 SAVE 和 BGSAVE 命令: SAVE不用创建新的进程,速度略快 BGSAVE需要创建子进程,消耗额外的内存 SAVE适合停机维护,服务低谷时段 BGSAVE适合线上执行 RDB优点: 完全备份,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备份可以做到多版本恢复 紧凑的单一文件

redis持久化及主从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1-29 05:49:09
文章目录 1 redis持久化 1.1 RDB快照 1.2 AOF追加 1.3 RBD和AOF如何选择 2 redis主从复制 1 redis持久化 官方文档(很详细) redis安装配置及常见数据类型 Redis 提供了多种不同级别的持久化方式: RDB 持久化可以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point-in-time snapshot)。 AOF 持久化记录服务器执行的所有写操作命令,并在服务器启动时,通过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还原数据集。AOF 文件中的命令全部以 Redis 协议的格式来保存,新命令会被追加到文件的末尾。 Redis 还可以在后台对 AOF 文件进行重写(rewrite),使得 AOF 文件的体积不会超出保存数据集状态所需的实际大小。 Redis 还可以同时使用 AOF 持久化和 RDB 持久化。 在这种情况下, 当 Redis 重启时, 它会优先使用 AOF 文件来还原数据集, 因为 AOF 文件保存的数据集通常比 RDB 文件所保存的数据集更完整。 甚至可以关闭持久化功能,让数据只在服务器运行时存在。 有关RDB和AOF的优缺点详见官方文档,有详细的介绍 1.1 RDB快照 RDB原理: Fork子进程 父进程继续干活,子进程开始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硬盘中的临时文件 当子进程写完数据后,用临时文件替换DRB文件 配置: # RDB快照配置很简单

【Redis】redis持久化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1-29 05:48:57
前言 Redis的所有数据都是保存到内存中的,如果想要持久化数据,可用以下几个方案。 Rdb(默认开启方案,无法关闭) 快照形式,定期把内存中当前时刻的数据保存到磁盘。Redis默认支持的持久化方案,可能会丢失数据。 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配置 这三个配置的意思是,如果900秒之内有一个key发生变化/300秒10个/60秒10000个就保存一次镜像。 Aof(默认关闭) aof形式:append only file。把所有对redis数据库操作的命令,增删改操作的命令保存到appendonly.aof文件中,数据库恢复时把所有的命令执行一遍即可。不会丢失数据。一般不开启,因为会频繁操作磁盘,影响性能。 总结 两种持久化方案同时开启使用aof文件来恢复数据库。 来源: CSDN 作者: 遥寄三山 链接: https://blog.csdn.net/sds15732622190/article/details/80070591

Redis 持久化:RDB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19-11-29 05:48:44
Redis 持久化 Redis 提供了不同级别的持久化方式: RDB持久化方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间隔能对你的数据进行快照存储。 AOF持久化方式记录每次对服务器写的操作,当服务器重启的时候会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恢复原始的数据,AOF命令以redis协议追加保存每次写的操作到文件末尾.Redis还能对AOF文件进行后台重写,使得AOF文件的体积不至于过大。 什么是RDB RDB 相当于一种快照,比如你可以在每个小时报保存一下过去24小时内的数据,同时每天保存过去30天的数据,这样即使出了问题你也可以根据需求恢复到不同版本的数据集。 RDB 怎么生成? RDB 第一种触发机制(save)–不推荐。 SAVE 命令执行一个同步操作,以RDB文件的方式保存所有数据的快照,因为是同步的,它会阻塞所有的客户端的请求。 很少在生产环境直接使用SAVE 命令。 127.0.0.1:6379> save OK RDB 第二种触发机制(BGSAVE)–推荐 当我们执行 BGSAVE 时,Linux 会创建一个子进程Redis forks,后台保存DB,会立即返回 OK 状态码。父进程继续提供服务以供客户端调用,子进程将DB数据保存到磁盘然后退出。如果操作成功,可以通过客户端命令LASTSAVE来检查操作结果。 127.0.0.1:6379> bgsave 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

Redis持久化配置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1-29 05:46:35
对于Redis来说是存储在缓存之中的,因此缓存数据丢失问题一直是程序员们相当关注的话题 因此对缓存中的数据定时进行持久化的必要性就相当突出了,Redis持久化分别有RDB和AOF两种方式, 以下是这两种方式的相关配置: 1 第一种: RDB持久化方式 1.1 概述 默认redis是会以快照的形式将数据持久化到磁盘的(一个二进制文件,dump.rdb,这个文件名字可以指定),在配置文件中的格式是:save N M表示在N秒之内,redis至少发生M次修改则redis抓快照到磁盘。当然我们也可以手动执行save或者bgsave(异步)做快照。 1.2 实现机制 当redis需要做持久化时,redis会fork一个子进程;子进程将数据写到磁盘上一个临时RDB文件中;当子进程完成写临时文件后,将原来的RDB替换掉,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copy-on-write 1.3 相关配置 redis.conf配置文件: 1) 持久化策略: # save ""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2) 文件名称: # The filename where to dump the DB dbfilename dump.rdb 3) 文件存放目录: # Note that you must specify a directoryhere, not a file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