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回滚

spring中的事务回滚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13 02:28:16
1.定义 事务的提交是指事务里的所有操作都正常完成。 事务的回滚是指程序或数据处理错误,将程序或数据恢复到上一次正确状态的行为。 2.代码中事务控制的3种方式 编程式事务:就是直接在代码里手动开启事务,手动提交,手动回滚。优点就是可以灵活控制,缺点就是太麻烦了,太多重复的代码了。 声明式事务:就是使用SpringAop配置事务,这种方式大大的简化了编码。需要注意的是切入点表达式一定要写正确。 注解事务:直接在Service层的方法上面加上@Transactional注解,个人比较喜欢用这种方式。 3.事务不回滚的原因 在工作中,看过别人写的代码出现了事务不回滚的现象。当然,事务不回滚的都是采用的声明式事务或者是注解事务;编程式事务都是自己写代码手动回滚的,因此是不会出现不回滚的现象。 再说下声明式事务和注解事务回滚的原理:当被切面切中或者是加了注解的方法中抛出了RuntimeException异常时,Spring会进行事务回滚。默认情况下是捕获到方法的RuntimeException异常,也就是说抛出只要属于运行时的异常(即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都能回滚;但当抛出一个不属于运行时异常时,事务是不会回滚的。 下面说说我经常见到的3种事务不回滚的产生原因: (1)声明式事务配置切入点表达式写错了,没切中Service中的方法 (2)Service方法中

service的异常处理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19-12-13 01:41:04
问题---面对Servcie层对捕捉的异常不回滚的处理方案: .1.* 默认spring事务只在发生未被捕获的 runtime excetpion()时才回滚。 2.* * spring aop 异常捕获原理:被拦截的方法需显式抛出异常,并不能经任何处理,这样aop代理才能捕获到方法的异常,才能进行回滚, 默认情况下aop只捕获runtimeexception的异常,但可以通过配置来捕获特定的异常并回滚,换句话说在service的方法中不使用 try catch 或者在 catch中最后加上 throw new runtimeexcetpion(),这样程序异常时才能被aop捕获进而回滚 * 解决方案: ## 方案1: * 例如service层处理事务,那么service中的方法中不做异常捕获,或者在catch语句中最后增加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语句,以便让aop捕获异常再去回滚, 并且在controller层要继续捕获这个异常并处理 ## 方案2: 在service层方法的catch语句中增加:TransactionAspectSupport.currentTransactionStatus().setRollbackOnly();语句,手动回滚,这样上层就无需去处理异常(现在项目的做法) * 来源: https://www.cnblogs

spring学习12-声明式事务管理

瘦欲@ 提交于 2019-12-12 01:27:36
目录 Spring:声明式事务 回顾事务 Spring中的事务实现的几种方式 转账的事务管理 思考问题? Spring:声明式事务 回顾事务 事务在项目开发过程非常重要,涉及到数据的一致性的问题,不容马虎! 事务管理是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中必备技术,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事务就是把一系列的动作当成一个独立的工作单元,这些动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起作用。 事务四个特性ACID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是原子性操作,由一系列动作组成,事务的原子性确保动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完全不起作用 一致性(consistency) 一旦所有事务动作完成,事务就要被提交。数据和资源处于一种满足业务规则的一致性状态中 隔离性(isolation) 可能多个事务会同时处理相同的数据,因此每个事务都应该与其他事务隔离开来,防止数据损坏 持久性(durability) 事务一旦完成,无论系统发生什么错误,结果都不会受到影响。通常情况下,事务的结果被写到持久化存储器中 spring中的事务 Spring事务管理的实现有许多细节,如果对整个接口框架有个大体了解会非常有利于我们理解事务,下面通过讲解Spring的事务接口来了解Spring实现事务的具体策略。 Spring事务管理涉及的接口的联系如下: 事务管理器 Spring并不直接管理事务,而是提供了多种事务管理器

MySQL事务,这篇文章就够了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2-11 21:27:53
原文链接: https://blog.ouyangsihai.cn/ >> MySQL事务,这篇文章就够了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前面的几篇关于MySQL的系列文章,应该对你读下面的文章有所帮助。 InnoDB与MyISAM等存储引擎对比 面试官问你B树和B+树,就把这篇文章丢给他 MySQL的B+树索引的概念、使用、优化及使用场景 MySQL全文索引最强教程 MySQL的又一神器-锁,MySQL面试必备 0 什么是事务 事务(Transaction) 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所谓的事务,它是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 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是数据库维护数据一致性的单位,在每 个事务结束时,都能保持数据一致性。 同时,事务有着严格的地定义,必须满足四个特性,也就是我们一直说的ACID,但是,并不是说各种数据库就一定会满足四个特性,对于不同的数据库的实现来说,在不同程度上是不一定完全满足要求的,比如,Oracle数据库来说,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是 READ COMMITTED ,是不满足隔离性的要求的。 下面我们趁热打铁,介绍一下事务的必知必会的四大特性,这几个特性也是在面试中,面试官面试MySQL的相关知识的时候,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所以,这几个特性务必需要理解并且透彻的记在心里,开个玩笑,被火车撞了,也不应该忘记这四个特性! 1 事务的四大特性

MySQL的事务隔离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2-11 01:04:34
提到事务,你肯定会想到ACID(Atomicity、Consistency、Isolation、Durability,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其中I,也就是“隔离性”。 数据库上有多种事务同时执行的话,可能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幻读是指当事务不是独立执行时发生的一种现象,例如第一个事务对一个表中的数据进行了修改,比如这种修改涉及到表中的“全部数据行”。同时,第二个事务也修改这个表中的数据,这种修改是向表中插入“一行新数据”。那么,以后就会发生操作第一个事务的用户发现表中还存在没有修改的数据行,就好象发生了幻觉一样. 一般解决幻读的方法是增加范围锁RangeS,锁定检索范围为只读,这样就避免了幻读。 SQL标准的事务隔离级别包括: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 读未提交是指,一个事务还没提交时,它做的变更就能被别的事务看到。 读提交是指,一个事务提交之后,它做的变更才会被其他事务看到。 可重复读是指,一个事务执行过程中看到的数据,总是跟这个事务在启动时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当然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未提交变更对其他事务也是不可见的。 串行化,顾名思义是对于同一行记录,“写”会加“写锁”,“读”会加“读锁”

Redis的事务回滚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2-10 07:51:57
概述 对于 Redis 而言,不单单需要注意其事务处理的过程,其回滚的能力也和数据库不太一样,这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一Redis 事务遇到的命令格式正确而数据类型不符合 ,如下所示。 场景一: 命令格正确,数据类型错误 127.0.0.1:6379> FLUSHDB OK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key1 value1 QUEUED 127.0.0.1:6379> SET key2 value2 QUEUED 127.0.0.1:6379> INCR key1 QUEUED 127.0.0.1:6379> DEL key2 QUEUED 127.0.0.1:6379> EXEC 1) OK 2) OK 3) (error) ERR value is not an integer or out of range 4) (integer) 1 127.0.0.1:6379> GET key1 "value1" 127.0.0.1:6379> GET key2 (nil) 127.0.0.1:6379> 我们将 key1 设置为字符串,而使用命令 incr 对其自增,但是命令只会进入事务队列,而没有被执行,所以它不会有任何的错误发生,而是等待 exec 命令的执行。 当 exec 命令执行后

Spring、SpringMVC中常用注解含义及用法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09 00:53:36
1、@Controller (注入服务) @Component扩展,被@Controller注解的类表示Web层实现,从而见到该注解就想到Web层实现,使用方式和@Component相同; 在SpringMVC中只需要使用这个标记一个类是Controller,然后使用@RequestMapping和@RequestParam等一些注解用以定义URL请求和Controller方法之间的映射,这样的Controller就能被外界访问到。此外,Controller不会直接依赖于HttpServletRequest 和HttpServletResponse 等HttpServlet 对象,他们可以通过Controller的方法参数灵活的获取到。 举个例子: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 ( "/showView" ) public ModelAndView showView() {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 new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setViewName( "viewName" ); modelAndView.addObject( " 需要放到 model 中的属性名称 " , " 对应的属性值,它是一个对象 " ); return

AOP实现LCN分布式事务手动回滚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08 14:34:04
由于项目用了较为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导致微服务在抛出异常时,立即被@ExpectionHandler捕捉掉了,造成LCN分布式事务无法捕捉到异常而无法回滚的情况。在查看LCN原理的时候,偶然发现可以获取LCN管理事务的事务组代号groupId,由此想到能不能通过这个ID来手动回滚达到目的。 原理 1. 在被调用服务异常抛出后,ExceptionHandler进行捕捉并会返回这些错误信息给被服务调用者,如果微服务调用成功,信息中错误码等于10000,如果不成功,那么错误码是不会等于10000的。那么在服务调用者将这些信息return之后,可以用aop来判断信息是否等于10000,如果不等于,拿到事务组groupId进行手动回滚。 2.如果获取LCN的groupId?LCN源码里有一个 MQTxManagerService 直接注入它: @Autowired MQTxManagerService mqTxManagerService; 然后TxTransactionLocal.current().getGroupId()拿到groupId,向tx-manager发送关闭事务的请求。 @AfterReturning(value = "firstPointCut()",returning = "result") public void rollback(JoinPoint

android sqlite *.db-journal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07 17:38:56
这两天由于项目需要开始使用sqlite数据库,可是在操作过程中,在databases文件下生成*.db的同时总会对应生成一个*.db-journal。刚开始在网上查找原因,网上有人说是数据库操作错误时生成的日志,可是再怎么仔细检查,都发现我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不会有异常,而且*.db-journal文件的大小一直是0. 后来看了下sqlite的官方文档,发现该文件是sqlite的一个临时的日志文件,主要用于sqlite数据库的事务回滚操作了。在事务开始时产生,在事务操作完毕时自动删除,当程序发生崩溃或一些意外情况让程序非法结束时,此文件便保存在了磁盘上,以便下次运行时进行事务回滚。 而android自己的一些机制,又使*.db-journal一直存在。即第一次操作数据库时,*.db-journal文件会被自动创建,且是永久的保存在磁盘中,不会被自动清除的,如果没有操作异常或者不需要事务回滚时,此文件的大小为0。这种机制避免了每次生成和删除*.db-journal文件的开销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1434977/blog/212182

oracle ITL(事务槽)的理解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19-12-07 16:45:41
一、ITL描述: ITL(Interested Transaction List)是Oracle数据块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数据块头(block header),itl由xid,uba,flag,lck和scn/fsc组成,用来记录该块所有发生的事务,一个itl可以看作是一条事务记录。当然,如果这个事务已经提交,那么这个itl的位置就可以被反复使用了,因为itl类似记录,所以,有的时候也叫itl槽位。如果一个事务一直没有提交,那么,这个事务将一直占用一个itl槽位,itl里面记录了事务信息,回滚段的入口,事务类型等等。如果这个事务已经提交,那么,itl槽位中还保存的有这个事务提交时候的SCN号。 ITL个数其最小值为1,由参数initrans控制(由于兼容性的原因,oracle会在对象的存储块分配两个itl,所以initrans的最小值实际上为2),最大值为255,由参数maxtrans控制,最大值参数在10g以后不能被修改,itl是block级的概念,一个itl占用块46B的空间,参数initrans意味着块中除去block header外一部分存储空间无法被记录使用(46B*initrans),当块中还有一定的free space时,oracle可以使用free space构建itl供事务使用,如果没有了free space,那么,这个块因为不能分配新的i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