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隔离级别

MySQL事务实现原理

↘锁芯ラ 提交于 2020-03-09 17:32:51
1. 开篇 相信大家都用过事务以及了解他的特点,如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型(Isolation)以及持久性(Durability)等。今天想跟大家一起研究下事务内部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在讲解前我想先抛出个问题: 事务想要做到什么效果? 按我理解,无非是要做到可靠性以及并发处理。 可靠性:数据库要保证当insert或update操作时抛异常或者数据库crash的时候需要保障数据的操作前后的一致,想要做到这个,我需要知道我修改之前和修改之后的状态,所以就有了undo log和redo log。 并发处理:也就是说当多个并发请求过来,并且其中有一个请求是对数据修改操作的时候会有影响,为了避免读到脏数据,所以需要对事务之间的读写进行隔离,至于隔离到啥程度得看业务系统的场景了,实现这个就得用MySQL 的隔离级别。 下面我首先讲实现事务功能的三个技术,分别是日志文件(redo log 和 undo log),锁技术以及MVCC,然后再讲事务的实现原理,包括原子性是怎么实现的,隔离型是怎么实现的等等。最后在做一个总结,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看完 redo log与undo log介绍 mysql锁技术以及MVCC基础 事务的实现原理 总结 2. redo log与undo log介绍 2.1 redo log 2.1.1 什么是redo log redo

请简单介绍spring支持的常用数据库事务传播属性和事务隔离级别

大憨熊 提交于 2020-03-09 11:16:14
事务的属性 propagation:用来设置事务的传播行为 事务的传播行为:一个方法运行在了一个开启了事务的方法中,当前方法是使用原来的事务还是开启一个新的事务 Propagation.REQUIRED:默认值,使用原来的事务 Propagation.REQUIRES_NEW:将原来的事务挂起,开启一个新的事务 isolation:用来设置事务的隔离级别 Isolation.REPEATEBLE_READ:可重复读,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 Isolation.READ_COMMITTED:读已提交,Oracle默认的隔离级别,开发时通常使用的隔离级别 事务的传播简介 当事务方法被另一个事务方法调用时,必须指定事务应该如何传播。例如:方法可能继承在现有事务中运行,也可能开启一个新事务,并在自己的事务中运行。 事务的传播行为可以由传播属性指定。Spring定义了7种类型的传播行为。 传播属性 描述 REQUIRED (默认) 如果有事务在运行,当前的方法就在这个事务内运行,否则,就启动一个新的事务,并在自己的事务内运行 REQUIRES_NEW 当前的方法必须启动新的事务,并在它自己的事务内运行,如果有事务正在运行,应该将它挂起 SUPPORTS 如果有事务正在运行,当前的方法就在这个事务内运行。否则它可以不运行在事务中 NOT_SUPPORTED 当前的方法不应该运行在事务中

MySQL事务的实现原理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3-09 08:47:27
天天用事务,但是你知道MySQL事务的实现原理吗? 1. 开篇 相信大家都用过事务以及了解他的特点,如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型(Isolation)以及持久性(Durability)等。今天想跟大家一起研究下事务内部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在讲解前我想先抛出个问题: 事务想要做到什么效果? 按我理解,无非是要做到可靠性以及并发处理。 可靠性:数据库要保证当insert或update操作时抛异常或者数据库crash的时候需要保障数据的操作前后的一致,想要做到这个,我需要知道我修改之前和修改之后的状态,所以就有了undo log和redo log。 并发处理:也就是说当多个并发请求过来,并且其中有一个请求是对数据修改操作的时候会有影响,为了避免读到脏数据,所以需要对事务之间的读写进行隔离,至于隔离到啥程度得看业务系统的场景了,实现这个就得用MySQL 的隔离级别。 下面我首先讲实现事务功能的三个技术,分别是日志文件(redo log 和 undo log),锁技术以及MVCC,然后再讲事务的实现原理,包括原子性是怎么实现的,隔离型是怎么实现的等等。最后在做一个总结,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看完 redo log与undo log介绍 mysql锁技术以及MVCC基础 事务的实现原理 总结 2 redo log 与 undo log介绍 1. redo

Mysql事务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20-03-08 21:06:12
1.什么是事务 事务是一条或多条数据库操作语句的组合,具备ACID四个特点。 原子性(Atomicity): 一个事务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也就是说一个事务不可能执行到一半就停止了。比如:去超时购买商品,付钱和拿到商品这两步要么同时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一致性(Consistency): 指事务的运行不会改变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比如:a+b=10,a改变了,b也应该随之变化。 隔离性(Isolation): 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并发的其他事务是个例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持久性(Durability): 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当事务提交之后,数据会持久化到硬盘,修改是永久性的。 事务并发会发生什么问题? 脏读 一个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读取到了其他事务还没有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 事务A在读取一条记录时,这个事务还没有结束,事务B对这个记录进行修改,事务A再次读取这条记录时,记录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事务A两次读取到的数据发生了变化成为不可重复读。 幻读 事务A读取表中的数据,事务B在事务A还没有结束时,进行了插入操作,事务A再次读取,发现表中有新的数据,就好像发生了幻觉一样。 事务的隔离级别: 隔离级别分为四种: 读未提交:READ-UNCOMMITTED 读已提交:READ

【Kafka】(二十二)Kafka Exactly Once 语义与事务机制原理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20-03-08 20:18:37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所有Kafka原理性的描述除特殊说明外均基于Kafka 1.0.0版本。 为什么要提供事务机制 Kafka事务机制的实现主要是为了支持 Exactly Once 即正好一次语义 操作的原子性 有状态操作的可恢复性 Exactly Once 《 Kafka背景及架构介绍 》一文中有说明Kafka在0.11.0.0之前的版本中只支持 At Least Once 和 At Most Once 语义,尚不支持 Exactly Once 语义。 但是在很多要求严格的场景下,如使用Kafka处理交易数据, Exactly Once 语义是必须的。我们可以通过让下游系统具有幂等性来配合Kafka的 At Least Once 语义来间接实现 Exactly Once 。但是: 该方案要求下游系统支持幂等操作,限制了Kafka的适用场景 实现门槛相对较高,需要用户对Kafka的工作机制非常了解 对于Kafka Stream而言,Kafka本身即是自己的下游系统,但Kafka在0.11.0.0版本之前不具有幂等发送能力 因此,Kafka本身对 Exactly Once 语义的支持就非常必要。 操作原子性 操作的原子性是指,多个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不存在部分成功部分失败的可能。 实现原子性操作的意义在于: 操作结果更可控,有助于提升数据一致性 便于故障恢复。因为操作是原子的

2. 影响mysql性能的因素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20-03-08 17:32:57
影响mysql性能的几个方面: 1. 服务器硬件 2. 服务器操作系统 3. 数据库存储引擎 4. 数据库参数配置 5. 数据库结构设计和SQL语句 服务器硬件: 1. CPU: CPU密集型的应用,应选用频率更高的CPU而不是更多的CPU WEB类的应用,CPU核心数量比频率重要 2. 内存: 内存越多越好,内存对读、写都有作用 内存频率越高速度越快,应选择主板支持的最大内存频率,单条容量尽可能大 3. 磁盘: 传统机器硬盘:1.存储容量 2.传输速度 3.访问时间 4.主轴转速 5.物理尺寸 RAID(磁盘冗余阵列): 1.RAID 0,2块以上的硬盘组成,没有冗余和错误修复能力 2.RAID 1,磁盘镜像,2块硬盘组成,有冗余 3.RAID 5,分布式奇偶性校验阵列,3块以上的硬盘组成,任意一个盘数据失效时可以重建,更多盘数据失效时无法重建 4.RAID 10,分片镜像,RAID 0和RAID 1组合,4块以上的硬盘组成,对比RAID 5重建更简单,速度更快 固态存储SSD或PCI-E卡: 比机械硬盘有更好的随机读写性能 比机械硬盘能更好的支持并发 比机械硬盘更容易损坏 适用于存在大量随机I/O的场景 适用于解决单线程负载的I/O瓶颈 网络存储SAN和NAS: SAN的随机读写慢,不如本地RAID磁盘 NAS设备使用网络连接,通过基于文件的协议如NFS或SMB来访问

高性能MySQL之锁详解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3-08 12:07:19
原文: 高性能MySQL之锁详解 一、背景 MySQL里面的锁大致可以分成全局锁、表级锁和行锁三类。数据库锁的设计的初衷是处理并发问题。我们知道多用户共享资源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并发访问的时候,数据库就需要合理的控制资源的访问规则,因此,锁就应运而生了,它主要用来实现这些访问规则的重要数据结构。 二、全局锁 顾名思义,全局锁就是对整个数据库实例加锁,可以通过命令 Flush tables with read lock (FTWRL)对整个数据库实例子加锁。让整个库处于只读状态的时候,可以使用这个命令,之后其他线程的以下语句会被阻塞:数据更新语句(数据的增删改)、数据定义语句(包括建表、修改表结构等)和更新类事务的提交语句。 全局锁有一个经典的使用场景就是做全库逻辑备份,也就是说吧整个数据库的每个表都用select 出来存成文本。以前有一种做法是通过FTWRL确保不会有其他线程对数据库做更新,然后对整个库做备份。注意,在备份过程中整个库完全处于只读状态。 你此时是不是觉得很危险? 如果你在主库上备份,那么在备份期间都不能执行更新,业务基本上就得停摆; 如果你在从库上备份,那么备份期间从库不能执行主库同步过来的binlog,会导致主从延迟。 看上去确实很危险,但是我们细想一下,备份为什么要加锁呢?如果我们不加锁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假设你现在要维护京东的购买系统

高性能MySQL之事务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3-08 12:05:01
原文: 高性能MySQL之事务 背景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一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更多。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做自己。人无所舍,必无所成。跌倒了,失去了,不要紧,爬起来继续风雨兼程,且歌且行。 一、概念 事务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想必大家学习的时候也是对事务的概念很模糊的。接下来通过一个经典例子讲解事务。 银行在两个账户之间转账,从A账户转入B账户1000元,系统先减少A账户的1000元,然后再为B账号增加1000元。如果全部执行成功,数据库处于一致性;如果仅执行完A账户金额的修改,而没有增加B账户的金额,则数据库就处于不一致状态,这时就需要取消前面的操作。这过程中会有一系列的操作,比如余额查询,余额做加减法,更新余额等,这些操作必须保证是一个整体执行,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不能让A账户钱扣了,但是中途某些操作失败了,导致B账户更新余额失败。这样用户就不乐意了,银行这不是坑我吗?因此简单来说,事务就是要保证一组数据库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在MySQL中,事务支持是在引擎层实现的。你现在知道,MySQL是一个支持多引擎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引擎都支持事务。比如MySQL原生的MyISAM引擎就不支持事务,这也是MyISAM被InnoDB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接下来会以InnoDB为例,抽丝剥茧MySQL在事务支持方面的特定实现

mysql面试知识点

Deadly 提交于 2020-03-08 10:54:05
1 MyISAM和InnoDB的区别    a 是否支持行级锁 :   MyISAM 只有表级锁 (table-level locking),   而 InnoDB 支持行级锁 (row-level locking)和表级锁,默认为行级锁。    b 是否支持事务和崩溃后的安全恢复:    MyISAM 强调的是性能 ,每次查询具有原子性,其执行速度比InnoDB类型更快,但是不提供事务支持。   但是 InnoDB 提供事务支持事务 ,外部键等高级数据库功能。 具有事务(commit)、回滚(rollback)和崩溃修复能力(crash recovery capabilities)的事务安全(transaction-safe (ACID compliant))型表。    c 是否支持外键:   MyISAM不支持,而InnoDB支持。    d 是否支持MVCC :   仅 InnoDB 支持。应对高并发事务, MVCC比单纯的加锁更高效;MVCC只在 READ COMMITTED 和 REPEATABLE READ 两个隔离级别下工作;MVCC可以使用 乐观(optimistic)锁 和 悲观(pessimistic)锁来实现;各数据库中MVCC实现并不统一。 2 索引   MySQL索引使用的数据结构主要有 BTree索引 和 哈希索 引 。   对于 哈希索引 来说

事务与事务隔离级别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3-08 05:28:49
oracle事务 事务含义:组成单个逻辑单元的一系列操作。 事务特征: 第一、原子性,即不可分割性; 第二、一致性,保证数据更新前后与业务的一致性; 第三、隔离性,多个事务不相影响; 第四、持久性,事务提交后数据将永久存储杂数据库。 隔离级别 : 1.未提交读(read uncommitted):会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脏读的设计只是为了提供非阻塞读,但是对于oracle来说,默认就提供非阻塞读, 即查询不会受到任何增删改操作的影像,因为oracle提供了undo来存放更新前的数据。 2.提交读(read committed):会出现不可重复读和幻读。oracle的默认事务隔离级别。 3.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会出现幻读。 4.串行化(serializable):隔离级别最高,不允许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即一个事务执行结束了另一个事务才能执行。当然并发性也就最差。 除了这四种,oracle还提供read only隔离级别,即只支持读,在该级别中,该事务只能看到事务开始那一刻提交的修改。 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含义 脏读:一个事务可以读物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在一个事务中不同时间段查询出现不同的结果,可能被更新可能被删除。 幻读:在一个事务中不同时间段查询,记录数不同。与不可重复读的区别是:在幻读中,已经读取的数据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