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70年 高速增长如今才刚要开始
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51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超过2600家。与此同时,AI+制造、交通、商圈、文旅、政务、园区、金融等一批应用场景也在全力打造中。不少人工智能企业正紧抓“AI+新型基建”的契机展开卡位赛。我国逐步走出了一条由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 几年前还经常存在于新闻或者故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现如今已普遍走进的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比如手机中的智能语音助手、解锁时的人脸识别等。 在今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技术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发展明显提速。人工智能测温结合人脸检测和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精确定位人脸满足“大规模人群”的远距离测温,实现快速、大面积安全排查,提升效率、节约人力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一线工作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智能机器人承担部分预诊、巡房、递送、消毒等大量简单却又耗力的流程化工作,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降低医患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也节约了医疗资源;肺炎诊断人工智能系统平台能够快速响应并给出诊断报告,帮助医生更快排查筛选“高度疑似肺炎患者”,减少患者的排队时间和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智能语音外呼平台”帮助基层社区开展疫情排查等工作。一对一电话呼叫、收集信息、形成报告,一小时最多可外呼5000个以上的电 号 ,效率超人工1000倍;科技公司向科学家开放AI算法资源,大大提升了病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