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刚上岗就“翻车” 培养一名合格的AI编辑总共分几步
目前阶段的编辑工作完全依赖AI是不现实的,让AI成为人类编辑的帮手似乎更切实可行。双方协同起来,将使工作更加高效有质量。 日前,微软宣布6月底拟裁撤近80名外包编辑,由AI编辑负责接下来的MSN网站的新闻抓取、排版和配图等工作。但没想到,刚到岗没多久,AI编辑就“翻车”了,而且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AI编辑在寻找配图的时候,把非裔歌手Leigh跟阿拉伯裔歌手Jade弄混了。 针对此次微软AI的配图错误事件,Jade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不满:“正常区分两个不同肤色的人有那么难吗?”为何一向以高识别率著称的AI,这次却“翻车”了? 解决脸盲问题需要不断扩大学习范围 人脸识别技术是目前AI领域公认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圈内人士也热衷像刷分一样把人脸识别准确率屡屡刷出新高,最高的号称准确率可达99.9%。人脸识别技术有如此辉煌的战绩,为何此次AI编辑还会脸盲呢? “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比对五官比例以及面部特征。”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韩亚洪解释,简单说,就是基于人脸图像的大数据,先对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面部各个方面的特征,并通过分层多次提取,寻找对于识别个体人脸最有效的特征表达。 人脸识别技术这些年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已经被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替代。深度学习方法的主要优势是它们可通过大规模数据集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