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

Windows程序设计3(资源、绘图、坐标系)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19-12-01 02:12:13
一、 RC 资源的使用 资源相关 资源脚本文件: *.rc 文件 编译器: RC.EXE 菜单资源的使用 1 添加菜单资源:通过菜单栏中插入( rc )菜单资源。或直接添加资源脚本到工程中。 2 加载菜单资源 2.1 在注册时设置菜单资源 2.2 加载菜单资源,设置到窗口 HMENU LoadMenu( HINSTANCE hInstance, // 应用程序句柄 LPCTSTR lpMenuName // 菜单字符串资源(或菜单资源 ID ) ); MAKEINTRESOURCE 宏,可以使得数字形式的资源 ID,转化为字符串形式的资源ID。 宏原型: LPTSTR MAKEINTRESOURCE( WORD wInteger // 转化的整数 ); 使用地方: 1. CreateWindow/Ex 创建窗口时。 如:wndclass.lpszMenuName =MAKEINTRESOURCE(IDR_MENU1); 2. 在WM_CREATE时,通过SetMenu(): 函数原型 :BOOL SetMenu( HWND hWnd, // 窗口句柄 HMENU hMenu // 菜单句柄 , 可以通过 LoadMenu() 获得。 ); 如: HMENU hMenu=LoadMenu(g_hInstance,MAKEINTRESOURCE(IDR_MENU1)); SetMenu

Windows程序设计3(资源、绘图、坐标系)

﹥>﹥吖頭↗ 提交于 2019-12-01 01:44:42
一、RC资源的使用 •资源相关 资源脚本文件:*.rc文件 编译器:RC.EXE •菜单资源的使用 1 添加菜单资源:通过菜单栏中插入(rc)菜单资源。或直接添加资源脚本到工程中。 2 加载菜单资源 2.1 在注册时设置菜单资源 2.2 加载菜单资源,设置到窗口 HMENU LoadMenu( HINSTANCE hInstance, //应用程序句柄 LPCTSTR lpMenuName //菜单字符串资源(或菜单资源ID) ); MAKEINTRESOURCE宏,可以使得数字形式的资源ID,转化为字符串形式的资源ID。 宏原型: LPTSTR MAKEINTRESOURCE( WORD wInteger // 转化的整数 ); 使用地方: 1.CreateWindow/Ex 创建窗口时。 如:wndclass.lpszMenuName =MAKEINTRESOURCE(IDR_MENU1); 2. 在WM_CREATE时,通过SetMenu(): 函数原型:BOOL SetMenu( HWND hWnd, // 窗口句柄 HMENU hMenu // 菜单句柄,可以通过LoadMenu()获得。 ); 如: HMENU hMenu=LoadMenu(g_hInstance,MAKEINTRESOURCE(IDR_MENU1)); SetMenu( hWnd , hMenu );

上下文管理协议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1-30 23:51:40
一、上下文管理协议其实就是 with obje as f 在文件操作时用过,with open("a.txt","r") as f: 当时的好处就是不用手动关闭文件了 学到现在我们知道了,其实open也是一个类,之所以能用 with as 是类里做了“小手脚”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执行enter")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print("执行exit") with Foo('a.txt') as f: print(f) print(f.name) print("======>") print("======>") print("000000000000000") 上述过程: 1. with obj ------->触发 obj.__enter__(), 拿到的返回值赋值给 f (with obj as f 等同于 f= obj.__enter__()) 2. with obj as f 内的代码执行完毕后触发 __exit__() 二、__exit__中的异常处理 先了解下异常 分为:异常类,异常值,追踪信息 ①没有异常的情况下

从0开始学架构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1-30 19:43:43
微服务架构实战160讲 其它学习课程目录: 从0开始学微服务 面试官绝杀:系统是如何支撑高并发的? 分布式技术原理与算法解析 消息队列高手课 从0开始学架构 微服务 一种架构模式,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与服务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RESTful API)。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的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另外,应尽量避免统一的、集中式的服管理机制,对具体的一个服务而言,应根据业务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语言、工具对其进行构建。 结构图: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it-chen/p/11637928.html

【论文阅读】Where Is My Mirror?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1-30 18:00:53
Where Is My Mirror?(ICCV2019收录) 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pdf/1908.09101.pdf 1. 研究背景 目前存在的计算机视觉任务都没有考虑镜像的问题,而在实际中由于镜像反射内容的混淆,极易导致性能下降。如图1所示,通常会造成(b)图错误的深度估计。(c)图中Mask RCNN错误的分割镜像中的反射物体。 将镜像外部的真实内容与镜像内部的反射内容分离开来并不容易。关键的挑战在于,镜像通常会反射与其周围环境相似的内容,这使得区分两者非常困难。 2. 贡献点 1.构建了第一个大规模的镜像数据集mirror segmentation dataset (MSD),其中包含取自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的4018张图片,包括镜像图片和对应的手工标注的镜像掩码。 2.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上下文对比特征提取模块的镜像分割网络,通过学习对镜像内外的上下文对比进行建模。 3.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网络优于许多从最先进的分割/检测方法得到的baseline。 3. 方法细节 3.1 设计思想 研究人员观察到,人们识别镜像中的内容,通常会从边界入手,观察其不连续性。因此,这个问题的一个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应用低层次的特征,比如颜色和纹理变化,来检测镜像边界。但是如果一个镜像前面有物体遮挡,如图1中(c)图第二行所示

Flash 上下文管理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19-11-30 16:58:56
1、Local() 作用:为每个协程或线程创建一个独立的内存空间 储存格式: { 唯一标识: {'stack': []} } 代码 try: from greenlet import getcurrent as get_ident except: from threading import get_ident class Local: __slots__ = ('__storage__', '__ident_func__') def __init__(self): # __storage__ = {1231:{'stack':[]}} object.__setattr__(self, '__storage__', {}) object.__setattr__(self, '__ident_func__', get_ident) def __getattr__(self, name): try: return self.__storage__[self.__ident_func__()][name] except KeyError: raise AttributeError(name) def __setattr__(self, name, value): ident = self.__ident_func__() storage = self.__storage__ try:

flask中经典错误 working outside application context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1-30 16:01:23
在没有获取到应用上下文current_app的情况下,进行了current_app上下文操作,会报错 working outside application contex。 current_app 类型是LocalProxy, 像全局变量一样工作,但只能在处理请求期间且在处理它的线程中访问。 有两种方式来创建应用上下文。第一种当一个请求上下文被压栈时, 一个应用上下文会被一起创建。 第二种是显式地调用 app_context() 方法: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 current_app app = Flask ( __name__ ) with app . app_context (): print current_app . name 应用上下文会在必要时被创建和销毁。它不会在线程间移动,并且也不会在不同的请求之间共享。 上下文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就是用来缓存一些我们需要在发生请求之前或者要使用的资源。举个例子,比如数据库连接。当我们在应用上下文中来存储东西的时候你得选择一个唯一的名字,这是因为应用上下文为 Flask 应用和扩展所共享。 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把资源的管理分成如下两个部分: 一个缓存在上下文中的隐式资源 当上下文被销毁时重新分配基础资源 更多技术资讯可关注:gzitcas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

理解 JS 回调函数中的 this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19-11-30 13:42:39
理解 JS 回调函数中的 this: https://www.cnblogs.com/gavinyyb/p/6286750.html 原文链接: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z2Yvaq 任何变量或对象都有其赖以生存的上下文。如果简单地将对象理解为一段代码,那么对象处在不同的上下文,这段代码也会执行出不同的结果。 例如,我们定义一个函数 getUrl 和一个对象 pseudoWindow 。 function getUrl() { console.log(this.document.URL); } var pseudoWindow = { document: { URL: "I'm fake URL" }, getUrl1: getUrl, getUrl2: function (callback) { callback(); this.func = callback; this.func(); } } 执行 getUrl() ,打印出当前页面的 URL。 执行 pseudoWindow.getUrl1() ,打印出 I'm fake URL 。 执行 pseudoWindow.getUrl2(getUrl) ,先打印出当前页面 URL,后打印 I'm fake URL 。 下面让我们用最简单粗暴的语言来解释以上代码。 概念 什么是 this?

并发编程之上下文切换学习笔记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1-30 11:52:35
介绍上下文切换之前先介绍一下进程、线程的相关概念,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上下文切换 进程:在操作系统中的定义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在早期的操作系统中,确实是由进程直接执行程序的,所谓程序就是数据、指令及其组织形式的描述。进程拥有自己独立的堆和栈,既不共享堆,亦不共享栈,进程由操作系统调度 线程:早期的操作系统程序是由进程执行,现在的操作系统就是由线程执行的,进程是线程的容器,每一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地址空间,一般情况下,包括文本区域(text region)、数据区域(data region)和堆栈(stack region)。文本区域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数据区域存储变量和进程执行期间使用的动态分配的内存;堆栈区域存储着活动过程调用的指令和本地变量。线程拥有自己独立的栈和共享的堆,线程是共享堆,不共享栈的,线程同样由操作系统调度 协程:协程与子例程类似。协程(coroutine)也是一种程序组件。协程和线程一样共享堆,不共享栈。协程由程序员代码控制是否调度,代码控制得好的话,是可以避免无意义的调度的,所以协程是可以用于避免 在java原生的jdk没有提供对应的api,只能通过第三方组件来做,github上有两个是支持的框架, https://github.com/offbynull/coroutines,https:/

最近几个模块的共性问题

杀马特。学长 韩版系。学妹 提交于 2019-11-30 11:50:19
登录上下文的处理死板,无法适应未来的需要 太依赖框架的其他组件了,强制依赖的组件,很难整体迁移。 解决思路: 提高内聚性,一个模块能完成所有的功能,而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模块。 上下文的单独绑定 既能支持springboot,又能支持传统的spring MVC项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eiguangyue/p/1158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