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git config使用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2-02 07:17:43
我们知道config是配置的意思,那么git config命令就是对git进行一些配置。而配置一般都是写在配置文件里面,那么git的配置文件在哪里呢?互动一下,先问下大家。 你们所知的git配置文件是放在哪里的?git有几个配置文件呢?是的,聪明的你,稍微查查资料就知道咯,git里面一共有3个配置文件,首先是:仓库级配置文 件:该文件位于当前仓库下,路径.git/,文件名为.gitconfig,这个配置中的设置只对当前所在仓库有效仓库级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第二个是全局级配置文件:win7下面路径,在用户目录下,以个人的PC机为例,其路径为:C:\Users\zuoyu.ht,文件名为.gitconfig 全局级配置文件内容如下: 最后是系统级配置文件:本地git的安装目录下,以左御的git安装路径为例:D:\Program Files\Git\etc,文件名为:gitconfig,内容如下: 从三个图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配置项的名称是一样的,比如“core”,在git中,每一项的配置名称又叫做“section”, “section”下面的每一行对应着一个key和一个value。需要注意的是:系统级配置文件不同于另外两个配置文件,是因为他少了 一个点,因此用vim打开的时候,是没有高亮显示的。”core”这个section在每个配置文件中都有,那么它git最终会调用哪个配置

python配置文件configparser详解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2-02 04:44:02
Python中一般需要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一般以.cfg, .conf, .ini结尾。配置文件可以将数据库抽离到以 .ini(Windows)结尾的文件中,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在配置文件中添加多个数据库,方便切换(另外配置文件也可以添加诸如邮箱、url等信息)。 1.配置文件中的符号: (1)[sections] : 表示一个Section,配置文件中可以有多个section (2)# : 表示注释说明 (3)=或: :用来分隔key和value,两侧的空格会被忽略 (4)%(valueName)s :表示 值替换 (注意,值替换需在同一个session,或原值在[DEFAULT]中) 2. 配置文件示例 (1)python使用自带的 configparser模块用来读取配置文件 ,在使用前需要先安装该模块,使用pip安装即可,或者在pycham-setting-project interpreter-中点击右侧‘+’搜索相应模块,即可安装。 (2)创建配置文件 config.ini [myconfig] host=bantunlanwan port=3421 db:institute host_one=%(host)s[Email]host=https://hello.comemail=helloworld.qq.compassword=abc123 (3)读取配置文件

python configparser模块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2-01 22:09:44
ConfigParser模块在python中用来读取配置文件,配置文件的格式跟windows下的ini配置文件相似,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节(section), 每个节可以有多个参数(键=值)。使用的配置文件的好处就是不用在程序员写死,可以使程序更灵活。 注意:在python 3 中 ConfigParser 模块名已更名为 configparser configparser函数常用方法: 读取配置文件: 1 read(filename) #读取配置文件,直接读取ini文件内容 2 3 sections() #获取ini文件内所有的section,以列表形式返回['logging', 'mysql'] 4 5 options(sections) #获取指定sections下所有options ,以列表形式返回['host', 'port', 'user', 'password'] 6 7 items(sections) #获取指定section下所有的键值对,[('host', '127.0.0.1'), ('port', '3306'), ('user', 'root'), ('password', '123456')] 8 9 get(section, option) #获取section中option的值,返回为string类型 10 >>>>

python配置文件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2-01 19:07:06
python有两种配置文件,file.ini和file.json 一、ini文件如下: db_config.ini [baseconf] host=127.0.0.1 port=3306 user=root password=root db_name=evaluting_sys [concurrent] processor=20 对ini文件进行读写: import ConfigParser config =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_file = open("db_config.ini") config.readfp(conf_file) print config.get("baseconf","port") #----------------------------------------------------------------------- config.set("baseconf","port","11223") file_write = open("db_config.ini","w") 16 config.write(file_write) file_write.close() import configparser import os root_dir = 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

ini 文件操作指南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19-12-01 15:46:10
  今天总结一篇工具箱文章。   ini 类型文件通常作为程序的初始化文件。不同于我们常见的配置文件通篇 key-value 的键值对形式,ini 文件在键值对的基础之上还有分类节点,比如我们常见的 Mysql 数据库的初始化配置文件 my.cnf或my.ini,其内容格式通常是如下这样的: [client] port = 3306 socket = /data/3306/mysql.sock [mysqld] user = mysql port = 3306 socket = /data/3306/mysql.sock basedir = /usr/local/mysql datadir = /data/3306/data   对于这种格式的文件的读取操作,Java中常用 Properties 类是不太好使的。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凭着高超的撸码水平去手写工具方法进行读写操作,但肯定还是比较费神的。实际上我们有第三方工具类库可供选择。此处博主分享的类库叫 org.dtools.javaini 。整个工具包很轻便,能够支持基本的读写,格式校验等,官方教程很详细,花很少的时间就能上手。当然,结合项目的使用情况,自己还是需要自己进一步封装些方法以便更好的使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博主也抛转引玉的写了几个: package module.ini; import com.alibaba

ini配置文件必知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01 02:58:55
为什么要用INI文件?如果我们程序没有任何配置文件时,这样的程序对外是全封闭的,一旦程序需要修改一些参数必须要修改程序代码本身并重新编译,这样很不好,所以要用配置文件,让程序出厂后还能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配置;配置文件有很多如INI配置文件,XML配置文件,还有就是可以使用系统注册表等。 本文主要是为读者在实现读写INI配置文件模块之前,提供有关INI文件的格式信息。 在早期的windows桌面系统中主要是用INI文件作为系统的配置文件,从win95以后开始转向使用注册表,但是还有很多系统配置是使用INI文件的。其实INI文件就是简单的text文件,只不过这种txt文件要遵循一定的INI文件格式。现在的WINCE系统上也常常用INI文件作为配置文件,这次研究INI文件的目的就是为了我的GPS定位系统客户端写个系统配置文件。“.INI ”就是英文 “initialization”的头三个字母的缩写;当然INI file的后缀名也不一定是".ini"也可以是".cfg",".conf ”或者是".txt"。 INI文件由节、键、值组成。 节   [section] 参数 (键=值)   name=value 注解   注解使用分号表示(;)。在分号后面的文字,直到该行结尾都全部为注解。 NI文件的格式很简单,最基本的三个要素是:parameters,sections和comments。

GO系列-ini文件处理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1-30 12:10:45
gopkg.in/ini.v1 配置加载 创建一个空的配置 cfg := ini.Empty() 直接加载存在的配置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就会报错 cfg, err := ini.Load("app.ini") 可以同时加载多个配置文件,后面的配置文件键值会覆盖前面一个 cfg, err := ini.Load("app.ini", "app_dev.ini") 不能够确定其中哪些文件是不存在的,可以通过调用函数 LooseLoad() 来忽略它们。 cfg, err := ini.LooseLoad("app.ini", "app_dev.ini") 跳过无法识别的数据行 cfg, err := ini.LoadSources(ini.LoadOptions{SkipUnrecognizableLines: true}, "other.ini") 保存配置 比较原始的做法是输出配置到某个文件: err = cfg.SaveTo("app.ini") 保存时调整缩进 err = cfg.SaveToIndent("app.ini", "\t") 操作分区 获取制定分区的对象 sec, err := cfg.GetSection("db") 如果想要获取默认分区,则可以用空字符串代替分区名: sec, err := cfg.GetSection("") 相对应的,还可以使用 ini

4.7 Moving Cells and Sections in Table Views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1-30 00:20:10
Problem 在表视图里面通过流畅而直观的动画来移动改变cell 和section 的位置 Solution 使用 moveSection: toSection 表视图方法,将部分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您还可以使用moveRowAtIndexPath: toIndexPath: 方法移动表视图单元格从当前位置到另一个新的地方 Discussion 移动表视图细胞和部分不同于交换他们。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将使这个更容易理解。比方说,你有三个部分中的表视图:第A, B和C。如果您移动部分A到C组,表视图会注意到这一举动,然后将B部分转移到A段之前的位置,并将移动C节第B的前面的位置但是,如果B段被移动到C组,表视图不会有移动A节可言,因为它是坐在上面,并不会与重新定位干扰B段和C在这种情况下, B段将被移动到C段和C段第B移动单元格时,同样的逻辑也将使用表格视图。 为了证明这一点,让我么创建一个表视图,并拥有三个section,每个section包含三个预先加载的三个cell。让我们开始我们的视图控制器的实现文件: #import “ViewController.h ” static NSString *CellIdentifier = @“CellIdentifier”; @interface ViewController () <UITableViewDelegate

C#如何读写和创建INI文件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1-29 22:07:49
在做项目过程中,有时需要保存一些简单的配置信息,可以使用xml,也可以使用INI文件。下面是C#中读取INI的方法,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使用过这种方式。 INI文件的存储方式如下, [section] key=value key=value 读取写入方法, [DllImport("kernel32")] private static extern long 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string section, string key, string val, string filePath); [DllImport("kernel32")] private static extern int GetPrivateProfileString(string lpAppName, string lpKeyName, string lpDefault, StringBuilder lpReturnedString, int nSize, string lpFileName); [DllImport("kernel32.dll", CharSet = CharSet.Auto)] private static extern uint GetPrivateProfileSection(string lpAppName, IntPtr lpReturnedString,

C# 读写.ini配置文件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1-29 22:07:37
`class Ini { // 声明INI文件的写操作函数 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DllImport("kernel32")] private static extern long 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string section, string key, string val, string filePath); // 声明INI文件的读操作函数 GetPrivateProfileString()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DllImport("kernel32")] private static extern int GetPrivateProfileString(string section, string key, string def, System.Text.StringBuilder retVal, int size, string filePath); public static bool Write(string section, string key, string value, string sPath) { // section=配置节,key=键名,value=键值,path=路径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