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技术

容器基础 001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06 01:59:46
容器技术的兴起源于PaaS 技术的普及 docker项目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容器镜像解决了应用打包这个根本性的难题 容器本身没有价值 有价值的是容器编排 容器其实是一种沙盒技术 不至于互相干扰 边界的实现手段 计算机执行环境的总和是 进程 通过约束和修改进程的动态表现 创造出一个“边界“ cgroups 制造约束的主要手段 namespace技术用来修改进程视图的主要方法 容器只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来源: CSDN 作者: ailinyingai 链接: https://blog.csdn.net/ailinyingai/article/details/104181627

云计算学习路线图素材课件:Docker容器应用场景分析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20-02-05 18:59:09
Docker容器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它能够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例如搭建和配置开发环境,用户可以方便地创建和使用容器,还可以进行版本管理、复制、分享、修改。有很多初学云计算的同学不清楚Docker容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应用场景,接下来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云计算学习路线图素材课件:Docker容器应用场景分析。 Docker是一个使用 Go 语言开发的,并且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基于LXC(Linux Container)内核虚拟化技术实现,提供一系列更强的功能,比如镜像、Dockerfile等; Docker理念是将应用及依赖包打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可发布到任意Linux发行版的Docker引擎上,使用沙箱机制运行程序,程序之间相互隔离; Docker采用C/S架构,Dcoker daemon作为服务端接受来自客户端请求,并处理这些请求,比如创建、运行容器等;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一系列指令与Docker Daemon交互; Docker使用Google公司推出的Go语言进行开发实现,基于Linux内核的cgroup、namespace以及AUFS类的UnionFS等技术,对进程进行封装隔离,属于操作系统层面的虚拟化技术。目前Docker容器的应用场景包括以下几种: Docker部署Mongodb环境 1、远程获取Mongodb镜像 docker pull mongo 2

Docker与KVM的区别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20-02-05 13:28:52
一、Docker简介 Docker 项目的目标是实现轻量级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解决方案。 Docker 的基础是 Linux 容器(LXC)等技术。 在 LXC 的基础上 Docker 进行了进一步的封装,让用户不需要去关心容器的管理,使得操作更为简便。用户操作 Docker 的容器就像操作一个快速轻量级的虚拟机一样简单。 下面的图片比较了 Docker 和传统虚拟化方式的不同之处,可见容器是在操作系统层面上实现虚拟化,直接复用本地主机的操作系统,而传统方式则是在硬件层面实现。 二、Docker与KVM对比 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化方式,Docker 跟传统的虚拟化方式相比具有众多的优势。 Docker 容器的启动可以在秒级实现,这相比传统的虚拟机方式要快得多。 其次,Docker 对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很高,一台主机上可以同时运行数千个 Docker 容器。 容器除了运行其中应用外,基本不消耗额外的系统资源,使得应用的性能很高,同时系统的开销尽量小。传统虚拟机方式运行 10 个不同的应用就要起 10 个虚拟机,而Docker 只需要启动 10 个隔离的应用即可。 虚拟化技术依赖物理CPU和内存,是硬件级别的;而docker构建在操作系统上,利用操作系统的containerization技术,所以docker甚至可以在虚拟机上运行。 虚拟化系统一般都是指操作系统镜像,比较复杂,称为“系统”

《Kubernetes权威指南》01_Kubernetes入门——Kubernetes 是什么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2-05 12:16:59
01_Kubernetes入门 /*--> */ /*--> */ 1.1 Kubernetes 是什么? 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布式架构领先方案。 Kubernetes 是一个完备的分布式系统支撑平台,Kubernetes 具备完备的集群管理能力,包括: 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和准入机制、 多租户应用支撑能力、 透明的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机制、 内建的智能负载均衡、 强大的故障发现和自我修复能力、 服务滚动升级和在线扩容能力、 可扩展的资源自动调度机制、 多粒度的资源配额管理能力。 Service 在Kubernetes中,Service是分布式集群架构的核心,一个Service对象拥有如下关键特征: 拥有唯一指定的名称(比如mysql-server)。 拥有一个虚拟IP(Cluster IP、ServiceIP或VIP)和端口号。 能够提供某种远程服务能力。 被映射到提供这种服务能力的一组容器应用上。 Service的服务进程目前都是基于Socket通信方式对外提供服务,比如Redis、Memcache、MySQL、Web Server,或者是实现了某个具体业务的特定TCP Server进程。 虽然一个Service通常由多个相关的服务进程提供服务,每个服务进程都有一个独立的Endponit(IP + Port)访问点,但Kubernetes能够让我们通过Service

Container/Injection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20-02-05 05:54:09
1.容器的历史 容器概念始于 1979 年提出的 UNIX chroot,它是一个 UNIX 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将一个进程及其子进程的根目录改变到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新位置,让这些进程只能访问到这个新的位置,从而达到了进程隔离的目的。 2000 年的时候 FreeBSD 开发了一个类似于 chroot 的容器技术 Jails,这是最早期,也是功能最多的容器技术。Jails 英译过来是监狱的意思,这个“监狱”(用沙盒更为准确)包含了文件系统、用户、网络、进程等的隔离。 2001 Linux 也发布自己的容器技术 Linux VServer,2004 Solaris 也发布了 Solaris Containers,两者都将资源进行划分,形成一个个 zones,又叫做虚拟服务器。 2005 年推出 OpenVZ,它通过对 Linux 内核进行补丁来提供虚拟化的支持,每个 OpenVZ 容器完整支持了文件系统、用户及用户组、进程、网络、设备和 IPC 对象的隔离。 2007 年 Google 实现了 Control Groups( cgroups ),并加入到 Linux 内核中,这是划时代的,为后期容器的资源配额提供了技术保障。 2008 年基于 cgroups 和 linux namespace 推出了第一个最为完善的 Linux 容器 LXC。 2013

container和injection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2-05 05:21:36
1.容器的历史 容器概念始于 1979 年提出的 UNIX chroot,它是一个 UNIX 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将一个进程及其子进程的根目录改变到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新位置,让这些进程只能访问到这个新的位置,从而达到了进程隔离的目的。 2000 年的时候 FreeBSD 开发了一个类似于 chroot 的容器技术 Jails,这是最早期,也是功能最多的容器技术。Jails 英译过来是监狱的意思,这个“监狱”(用沙盒更为准确)包含了文件系统、用户、网络、进程等的隔离。 2001 Linux 也发布自己的容器技术 Linux VServer,2004 Solaris 也发布了 Solaris Containers,两者都将资源进行划分,形成一个个 zones,又叫做虚拟服务器。 2005 年推出 OpenVZ,它通过对 Linux 内核进行补丁来提供虚拟化的支持,每个 OpenVZ 容器完整支持了文件系统、用户及用户组、进程、网络、设备和 IPC 对象的隔离。 2007 年 Google 实现了 Control Groups( cgroups ),并加入到 Linux 内核中,这是划时代的,为后期容器的资源配额提供了技术保障。 2008 年基于 cgroups 和 linux namespace 推出了第一个最为完善的 Linux 容器 LXC。 2013

Container和Injection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02-05 03:15:42
1.容器(container)的历史 容器(container)概念始于 1979 年提出的 UNIX chroot,它是一个 UNIX 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将一个进程及其子进程的根目录改变到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新位置,让这些进程只能访问到这个新的位置,从而达到了进程隔离的目的。 2000 年的时候 FreeBSD 开发了一个类似于 chroot 的容器技术 Jails,这是最早期,也是功能最多的容器技术。Jails 英译过来是监狱的意思,这个“监狱”(用沙盒更为准确)包含了文件系统、用户、网络、进程等的隔离。 2001 Linux 也发布自己的容器技术 Linux VServer,2004 Solaris 也发布了 Solaris Containers,两者都将资源进行划分,形成一个个 zones,又叫做虚拟服务器。 2005 年推出 OpenVZ,它通过对 Linux 内核进行补丁来提供虚拟化的支持,每个 OpenVZ 容器完整支持了文件系统、用户及用户组、进程、网络、设备和 IPC 对象的隔离。 2007 年 Google 实现了 Control Groups( cgroups ),并加入到 Linux 内核中,这是划时代的,为后期容器的资源配额提供了技术保障。 2008 年基于 cgroups 和 linux namespace 推出了第一个最为完善的 Linux 容器 LXC

Docker容器入门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05 01:00:55
1、什么是Docker?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基于Go语言,并且遵守Apache2.0协议;其可以允许开发者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轻量级、并且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Docker从17.03版本之后分为CE(Community Edition)社区版和EE(Enterprise Edition)企业版,一般我们使用的是免费的社区版; 2、Docker能解决什么问题? 1、我们都知道软件开发最麻烦的是就说环境配置,软件从开发、测试、运维、上线,每个人计算机环境都不一样;我们开发人员必须保证开发出来的软件必须在每一台机器上都能跑起来,因此,Docker技术孕育而生;开发人员可以利用docker来解决“软件在我的机器上能够正确运行”的问题,它允许将程序运行的相关配置打包(打包成一个镜像),然后直接搬到新机器上运行; 3、Docker安装环境 1、从上面这只鲸鱼可以看出来,我们的Docker需要一个宿主机! 2、Docker官方建议是在Ubuntu中安装,因为Docker是基于Ubuntu发布的,而且Docker最先出现的问题Ubuntu是最先更新或者打补丁的,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公司采用的是CentOS,所以我这次给机子安装的环境也是CentOS7; 4、在安装Docker之前,我们需要先安装一个虚拟机(VMware

KubeSphere 云原生开箱即用 属于社区而非青云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2-05 00:02:50
如今,数字化转型逐渐进入平稳期,在这样的新阶段,企业越发依赖 IT 系统,传统的上云模式已经无法应对频繁的业务更迭;面对未来,“云上”成为了最佳的选择,面向云而设计。 于爽认为,云原生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地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若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可帮助工程师够轻松的对系统作出频繁、可预测的重大变更。 近期微信新表情攻陷朋友圈,网络上各类《XXX刷屏了!XXXX微信新增表情包XXX,XXX为啥你没有?》的攻略型文章纷纷来蹭热度。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文章中均提到了“为啥,你的微信表情里就没有呢?”,同时还给出了众多的解决办法,但微信作为社交软件领域的领军者,为何只为一部分人进行了更新? 当然这不是微信的低级失误,只是在升级更新时用到了灰度发布的方式,这种更新方式企业不必一次性中断业务,大家可以看到除表情外微信的功能及样式基本没有变化,同时可以帮助企业灵活的选择用户参与产品更新或测试,迅速获取用户的使用情况,逐步完善产品功能,提升产品质量。 而灰度发布则是云原生平台其中一项重要的业务功能,随着企业上云的普及,数字技术所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常态,云原生作为一项低负担的、敏捷的、可扩展的、可复制和最大化地利用云能力的软件架构方式,已经成为解决企业业务落地数字化、互联网化的新趋势。KubeSphere 容器平台产品经理于爽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Spring框架简介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2-04 19:24:09
1、使用框架的意义与Spring的主要内容 随着软件结构的日益庞大,软件模块化趋势出现,软件开发也需要多人合作,随即分工出现。如何划分模块,如何定义接口方便分工成为软件工程设计中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良好的模块化具有以下优势:可扩展、易验证、易维护、易分工、易理解、代码复用。 优良的模块设计往往遵守“低耦合高内聚”的原则。而“框架”是对开发中良好设计的总结,把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代码独立出来,所形成的一种软件工具。用户遵守它的开发规则,就可以实现良好的模块化,避免软件开发中潜在的问题。广义上的框架无处不再,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PC硬件体系结构,人们只要按照各自需要的主板、显卡、内存等器件就可以任意组装成自己想要的电脑。而做主板的厂商不用关心做显卡厂商的怎么实现它的功能。软件框架也是如此,开发人员只要在Spring框架中填充自己的业务逻辑就能完成一个模块划分清晰纷的系统。 这里主要通过一个银行通知用户月收支记录的小例子来介绍轻型J2EE框架Spring的主要内容、它所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方法。 Spring框架主要可以分为3个核心内容: 容器 控制反转(IoC ,Inversion of Control) 面向切面编程(AOP ,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例子中依次对这些特性进行介绍,描述了软件模块化后存在的依赖与问题,以及Spring框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