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ire

webpack第一次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20-02-25 19:26:39
目录 webpack 1.动手实践 1.1动手实践过程 1.2第一次打包 1.2.1 单独的js文件打包 1.2.2 js引用其他文件打包 1.2.3 css文件类型打包 1.2.4 运行html文件 1.2.5 利用webpack命令参数可以提交效率的方式 1.3 webpack基本配置 1.3.1 webpack配置文件 1.3.2 webpack配置文件添加运行命令的参数 1.3.3 webpack配置文件中的entry和output new 1.4 自动化生成项目中的html页面 1.4.1 入门:自动化生成项目中的html页面 1.4.2不同类型的文件生成不同的目录文件 1.4.3 打印htmlWebpackPlugin插件的配置参数 1.4.4 项目上线 webpack 1.动手实践 1.1动手实践过程 1.首先使用node安装npm,去文件目录下面, mkdir zdj cd zdj mkdir webpack-test cd webpack-test nmp init --- 下面会出现package.json文件 npm install webpack --save-dev ---安装webpack 为什么要使用npm init初始化项目 在node开发中使用npm init会生成一个pakeage.json文件,这个文件主要是用来记录这个项目的详细信息的

Ruby require, load include 区别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20-02-24 14:36:57
Require, load用于文件, *.rb require一般用于加载库文件,load加在配置文件,ruquire可省略“.rb",它指挥在第一次时候载入,如在字require就被忽略 load加载多次 include 用于包含一个文件中的模块 require 'webrick' include WEBrick # 可以不用 server = WEBrick::HTTPServer.new(...) server = HTTPServer.new(...) 当你修改一段代码,不用重启服务器,你的代码被reload,这就是load的作用。 如果使用require的话多次require只加载一次并不会起作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iosdev/p/3224709.html

Ruby中Require、Load、Include和Extend的区别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0-02-24 14:36:16
原文: http://ionrails.com/2009/09/19/ruby_require-vs-load-vs-include-vs-extend/ Require: require方法让你加载一个库,并且只加载一次,如果你多次加载会返回false。只有当你要加载的库位于一个分离的文件中时才有必要使用require。使用时不需要加扩展名,一般放在文件的最前面: require ‘test_library’ Load: load用来多次加载一个库,你必须指定扩展名: load ‘test_library.rb’ Include: 当你的库加载之后,你可以在你的类定义中包含一个module,让module的实例方法和变量成为类本身的实例方法和类变量,它们mix进来了。根据锄头书,include并不会把module的实例方法拷贝到类中,只是做了引用,包含module的不同类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如果你改变了module的定义,即使你的程序还在运行,所有包含module的类都会改变行为。 module Log def class_type “This class is of type: #{self.class}” end end class TestClass include Log end tc=TestClass.new.class_type #=>This class is

使用wordpress搭建的网站去掉域名中的wordpess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2-24 07:13:17
在网上看到一个坑爹教程 说在这里去除/wordpress就可以了,结果导致后台无法连接,登陆博客格式全乱了。 正确做法应该是这样的: 进入自己wordpress安装的文件 我的是:/usr/share/nginx/html/wordpress 将文件夹下index.php复制到上层文件夹中 cp index.php .. 回到上一层,打开文件 cd .. vi index.php 把里面的 require ( dirname ( __FILE__ ) . './wordpress/wp-blog-header.php' ) ; 改成 require ( './wordpress/wp-blog-header.php' ) ; 然后保存退出就可以啦! 来源: CSDN 作者: parFu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3552777/article/details/104459250

Gulp自动添加版本号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20-02-23 05:21:18
推荐使用 gulp-rev + gulp-rev-collector 是比较方便的方法,结果如下: "/css/style.css" => "/dist/css/style-1d87bebe.css" "/js/script1.js" => "/dist/script1-61e0be79.js" "cdn/image.gif" => "//cdn8.example.dot/img/image-35c3af8134.gif" 但是由于公司发布系统限制,如果用上面方法实现,每次更新都会积压过多过期无用的文件,我们预期效果是: "/css/style.css" => "/dist/css/style.css?v=1d87bebe" "/js/script1.js" => "/dist/script1.js?v=61e0be79" "cdn/image.gif" => "//cdn8.example.dot/img/image.gif?v=35c3af8134" 怎么破?改上面两个Gulp插件是最高效的方法了。 安装Gulp npm install --save-dev gulp 分别安装gulp-rev、gulp-rev-collerctor npm install --save-dev gulp-rev npm install --save-dev gulp-rev-collector

koa包教不包会

a 夏天 提交于 2020-02-22 20:50:01
koa 基础教学 课程包教不包会 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本人。本人微信公众号"前端攻城狮" 本人邮箱yq979292@163.com 1安装 npm i koa-router -S 路由嵌套 const koa = require ( 'koa' ) ; const app = new koa ( ) ; // Router 实例化路由对象 const Router = require ( 'koa-router' ) ; var router = new Router ( ) router . get ( '/' , async function ( ctx ) { ctx . body = 'koa is ok ' } ) // 实例化子路由; var userRouter = new Router ( ) ; userRouter . get ( '/' , function ( ctx ) { ctx . body = 'user 路由' } ) // 实例化3级路由; var adimin = new Router ( ) adimin . get ( '/' , function ( ctx ) { ctx . body = '三级路由的内容ADMIN' } ) var compony = new Router ( ) compony . get ( '/' ,

node.js-2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20-02-22 15:18:19
用Node.js创建一个静态服务器,然后将二阶段项目部署在这个服务器中 源代码: ```javascript var http = require( 'http' ); var port = 8080 ; var hostname = '127.0.0.1' var path = require( 'path' ) // 磁盘路径处理的模块 var fs = require( 'fs' ) // 操作文件、目录的模块 var url = require( 'url' ) // 处理url var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 function ( request, response ) { var staticPath = path.join( __dirname,'static' ) var urlObj = url.parse( request.url ) /* Url { protocol: null, slashes: null, auth: null, host: null, port: null, hostname: null, hash: null, search: null, query: null, pathname: '/static/css/index.css', path: '/static/css/index.css', href

Nodejs专栏 - Nodejs的模块化(module.exports和exports原理, Nodejs模块化原理)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20-02-22 09:08:15
Nodejs的模块化 在我们日常进行web开发的过程中, 对于模块化总是跑不掉的, 各家的模块化有各家的实现方式, 百花齐放, nodejs遵循commonjs规范的模块化 把每一个文件都看做是一个模块 如果一个模块需要暴露一些数据或者功能供其他模块使用, 需要写上 module.exports = xxx , 该过程称之为模块的导出 如果一个模块需要用到另一个模块导出的代码, 需要使用require(’…’)来引入, require函数的返回值就是索引模块暴露出的内容 模块中的所有全局代码产生的变量, 函数均不会造成全局污染, 仅在模块内使用 模块具有缓存, 第一次导入模块时就会缓存该模块, 之后再次导入同一个模块的时候, 直接使用之前的结果 每个模块可能被其他模块所依赖, 也可能会依赖于其他模块 module.exports和require的使用 我新建一个index.js // index.js const result = require ( './test.js' ) ; console . log ( result ) ; // 输出{ a: 100 } 然后我再新建一个test.js // test.js const a = 100 ; module . exports = { a } 我们进入terminal, 执行index.js文件, 会发现打印出来的

谈谈前端模块化的演变历程

Deadly 提交于 2020-02-21 12:08:23
前言 Javascript不是一种模块化编程语言,它不支持"类"(class),更遑论"模块"(module)了,随着前端发展对 模块需求越来越大,模块也是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模块写法到AMD和CMD规范的出现,再到ES6发布,目前已经可以 很方便的在Javascript中使用"类"和"模块"了。 一、以前的写法 1、原始写法 function m1(){     //...   }   function m2(){     //...   } 缺点 : "污染"了全局变量,无法保证不与其他模块发生变量名冲突,而且模块成员之间看不出直接关系。 2、对象写法 为了解决上面缺点,把模块写成一个对象,所有的模块成员都放到这个对象里面 var module1 = new Object({     _count : 0,     m1 : function (){       //...     },     m2 : function (){       //...     }   }); 使用 module1.m1(); 存在缺点: 但是,这样的写法会暴露所有模块成员,内部状态可以被外部改写。比如,外部代码可以直接改变内部计数器的值。 module1._count = 5; 3、立即执行函数写法 立即执行函数(IIFE),可以达到不暴露私有成员的目的。 var module1 =

vue的接口封装和状态管理

大憨熊 提交于 2020-02-21 05:15:19
1.config index.js下面的跨域代理设置: proxyTable: { '/api': { target: 'http://xxxx', //要访问的后端接口 changeOrigin: true, pathRewrite: { '^/api': 'http://xxx' } }, }, 2.http.js(封装axio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import QS from 'qs' //视情况用于不用; import { Loading, Message } from 'element-ui'; import store from '../store/index' let loading //定义loading变量 function startLoading() { //使用Element loading-start 方法 loading = Loading.service({ lock: true, text: '努力加载中……', background: 'rgba(0, 0, 0, 0.5)' }) } function endLoading() { //使用Element loading-close 方法 loading.close() }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