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

知善恶树——《人类简史》第二章读书笔记感悟3100字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20-04-07 07:14:52
知善恶树——《人类简史》第二章读书笔记感悟3100字: 智人,也就是我们的祖先,在大约十万年前开始跃跃欲试,迁移到别的地区,摩拳擦掌,去做一番大事业:“造成其他人类物种的灭绝”。(也许刚开始时他们并没有想要屠杀兄弟姐妹的意思,但是要占领人家的底盘,争执与冲突总是难免的,刀光剑影……) 不过,显然祖先们的第一次侵略,并没有成功:在和尼安德特人抢领土的过程中,我们没能攻下他们定居的地方,地中海东部,而是灰溜溜地走了。 可能第一次侵略的失败,会让祖先们冥思苦想,“到底能用什么办法把它们拿下呢?” 虽然十万年前的祖先,在外表上和现代人神似,大脑容量也不相上下,乍一看之下和我们“几乎没有区别”。但是一旦和他们对话,一些显而易见的缺陷就会暴露出来:学习、记忆、沟通能力,实在跟不上节奏。时光荏苒,日月如梭……漫长的三万年过去了,到了公元七万年前,智人们突然脱胎换骨,还记得第一场战争的失败吗?几万年过去了,他们打败了尼安德特人,并陆续踏上征服其他人种土地的征途;这一次,他们的认知能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创造很多新的东西:有证据标明,商业、宗教、社会分层(三教九流)已经出现了,他们还能创造极细的针,和漂亮的艺术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智人发生如此惊人的改变? 前面我们说到,智人的外貌和大脑容量都是非常现代的,但是沟通、学习的能力却是十分的低下,和其他物种几乎无异。而几万年间

也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的智人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20-02-29 19:57:03
一、关于《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原书名为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一部历史学著作,首次出版2012年,已被翻译为27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2015年被中信出版集团引入并翻译为中文版,更难能可贵的是,每翻译一种语言版本出版,作者赫拉利还会对原书进行修改,加入一些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细节作为补充,真的很是令人佩服。   这本书的内容介绍了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历史。赫拉利站在上帝视角,俯视了整个人类如何从一个普通的物种如何经历三次革命,不断地改变自己和世界,从而登上食物链顶端的。除此之外,他还放眼未来进行了一些对于人类未来的思考,似乎已经超越了传统历史学的范畴。看看一些名人对此书的评价,你就知道这真的是一本奇书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这本书十分有趣且令人兴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曾说“你会对这本书难以撒手”。   这本书也是很多同事和朋友跟我推荐过,幸运的是,我的女朋友的书架中刚好就有这么一本,于是我就在春节期间拿来阅读完了。不得不说,在这个“被”延长的春节假期里,阅读这样一本抒写人类发展历程的书籍,也更让我坚定了我们国家 一定能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取得胜利 ! 二、精华总结笔记 三次伟大革命  

《人类简史》读后感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19-12-11 05:38:46
最近两个月,我在读《人类简史》。 这本书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以色列人)还写有此书相关的另外2部作品,按出版时间顺序是:《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 其实我看的这位作者的第一本书是《未来简史》,但是当我看到《人类简史》的时候,我更觉得《人类简史》对我的影响要大于《未来简史》,因为从我个人观点来看,此书提供了一个基于时间轴上的人类 历史世界地图般的鸟瞰全貌 。(觉得比中学历史教材还要写的更有代入感,作者特意为各个不同出版地区的版本做了一些本土化的调整,例如书中举了一些和中国相关的一些例子) 有了这个模糊的世界地图后,日后读到对某一小段有细致描写的作品后,可以往这个框架里插入。并且可以利用这个最大的框架作为插入的详细个案的索引或用作寻找不同个案的联系的线索。 整本书的起点是从人类物种的起源开始阐述起的,融合了一些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描述了除了今天仅剩的智人以外的如尼安德特人等其他人种的迁徙和演化情况。 后面又阐述了人类这种在当时的自然界中处于食物链中间的尴尬位置的物种,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发明并利用了人类独有的制胜法宝:只存在于主体间的 虚构的力量 。(讲故事的能力) 利用这个强大的工具,产生了诸如基于人类的想象力而诞生的 宗教、古代部落等,将众多零散的人拧成一股绳的能力。 狩猎采集时代的人就借助于这股主要力量,在地球上开始向各个地方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