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缓存总结:淘汰机制、缓存雪崩、数据不一致....
越努力,越幸运, 本文已收藏在Gitee中 JavaCommunity , 里面有面试分享、源码分析系列文章,欢迎收藏,点赞 https://gitee.com/JavaCommunity/JavaCommunity 在实际的工作项目中, 缓存成为高并发、高性能架构的关键组件 ,那么Redis为什么可以作为缓存使用呢?首先可以作为缓存的两个主要特征: 在分层系统中处于内存/CPU具有访问性能良好, 缓存数据饱和,有良好的数据淘汰机制 由于Redis 天然就具有这两个特征,Redis基于内存操作的,且其具有完善的数据淘汰机制,十分适合作为缓存组件。 其中,基于内存操作,容量可以为32-96GB,且操作时间平均为100ns,操作效率高。而且数据淘汰机制众多,在Redis 4.0 后就有8种了促使Redis作为缓存可以适用很多场景。 那Redis缓存为什么需要数据淘汰机制呢?有哪8种数据淘汰机制呢? 数据淘汰机制 Redis缓存基于内存实现的,则其缓存其容量是有限的,当出现缓存被写满的情况,那么这时Redis该如何处理呢? Redis对于缓存被写满的情况,Redis就需要缓存数据淘汰机制,通过一定淘汰规则将一些数据刷选出来删除,让缓存服务可再使用。那么Redis使用哪些淘汰策略进行刷选删除数据? 在Redis 4.0 之后,Redis 缓存淘汰策略6+2种,包括分成三大类: 不淘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