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ValueError: Cannot create group in read only mode.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7:01
报错 Using TensorFlow backend.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Charm 5.0.3/WorkSpace/3.Keras/2.Application中五款已训练模型、VGG16框架(Sequential式、Model式)解读/1.py", line 8, in <module> model = load_model(r'..\Model\resnet50_weights_tf_dim_ordering_tf_kernels.h5','rw') File "D:\Anaconda3\lib\site-packages\keras\engine\saving.py", line 419, in load_model model = _deserialize_model(f, custom_objects, compile) File "D:\Anaconda3\lib\site-packages\keras\engine\saving.py", line 221, in _deserialize_model model_config = f['model_config'] File "D:\Anaconda3\lib\site-packages\keras\utils\io_utils.py",

【Rust日报】 2019-06-15:「实录」Rust 和 Go 在图像处理上的性能之争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系列」用Rust写脚本语言 #zhihu #impl_lang 来自国内社区 NameFactory ,他在用Rust实现一门动态语言,并且在知乎里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支持一下。 Read More shattuck 区块链直播讲座: Web3思想简史――致真正的区块链创业者 今晚8点,Random Capital合伙人刘毅老师会有一场关于web3,substrate方面的讲座,敬请期待 开放社会 密码朋克运动 比特币前传 交易成本 为何是比特币? 超越比特币 世界计算机――以太坊 去中心化的三个维度 后斯诺登时代 Web3及其愿景 Web3应用的特性 Polkadot/Substrate 历史的两条线索 Web3创业者的伴手礼 小鹅通手机直播地址:最好微信打开 「源码阅读」qrcode-rs源码学习分享 Read More 「实录」Rust 和 Go 在图像处理上的性能之争 #image #go 这是一次群里讨论的记录。主要问题是:Go和Rust图像处理性能相比如何?(同一场景) 经过作者的测试,发现go的性能更好。 Rust耗时:8 ms (默认release opt-level应该是3) 探究其原因: Go在处理图片的时候是一次性读到内存里。而Rust是根据图片宽度来进行分行读取。 讲道理,Rust的这种处理方式在处理大图片的时候更可取一些。

read和recv等函数的区别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26:52
1 recv和send recv和send函数提供了和read和write差不多的功能.不过它们提供 了第四个参数来控制读写操作. int recv ( int sockfd , void * buf , int len , int flags ) ; int send ( int sockfd , void * buf , int len , int flags ) ; 前面的三个参数和read,write一样,第四个参数可以是0或者是以下的组合 | MSG_DONTROUTE | 不查找路由表 | | MSG_OOB | 接受或者发送带外数据 | | MSG_PEEK | 查看数据 , 并不从系统缓冲区移走数据 | | MSG_WAITALL | 等待所有数据 | MSG_DONTROUTE:是send函数使用的标志.这个标志告诉IP协议.目的主机在本地网络上面,没有必要查找路由表.这个标志一般用网络诊断和路由程序里面. MSG_OOB:表示可以接收和发送带外的数据.关于带外数据我们以后会解释的. MSG_PEEK:是recv函数的使用标志,表示只是从系统缓冲区中读取内容,而不清楚系统缓冲区的内容.这样下次读的时候,仍然是一样的内容.一般在有多个进程读写数据时可以使用这个标志. MSG_WAITALL是recv函数的使用标志,表示等到所有的信息到达时才返回

洛谷P5068[Ynoi2015]我回来了(bfs+bitset)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06:17
洛谷 这题的题目背景又让我想起了被致郁一周的恐惧……然后昨晚在床上就脑中重温了一遍……然后就又抑郁了一晚上…… 首先边权全为 \(1\) ,那么就可以 \(O(n + m)\) 用 \(bfs\) 求单源最短路,每个点跑一遍 \(bfs\) ,就可以 \(O(n(n + m))\) 求出任意两点间距离 直接统计距离小于等于某个值的点不方便,我们考虑先统计恰好等于的点,然后只要前缀和就好了,但是如果只记录点的个数,前缀和就会算重 要想正确求出答案,这个“前缀和”相当于“前缀集合并”,这种集合问题就可以考虑上 \(bitset\) 试试 \(f[i][j]\) 是一个 \(bitset\) ,表示到点 \(i\) ,距离小于等于 \(j\) 的点的集合,每次 \(bfs\) 完统计恰好等于的情况,然后从 \(0\) 开始并上去就行了 我们发现只有最多 \(1000\) 个点,距离也不会超过点数,那么 \(O(\frac{n^3}{8})\) 的空间就开得下了 然后大概 \(O(\frac{n^3}{32})\) 的时间复杂度也是可以过掉这题的 但是此题卡莲式前向星……因为内存不连续导致变慢,不如内存连续的 \(vector\) 快……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bitset>

shell的read用法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03:14
1 read 用法 基本读取 [root@foundation77 mnt]# read a westos [root@foundation77 mnt]# echo $a westos [root@foundation77 mnt]# read -p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密码: [root@foundation77 mnt]# vim read.sh [root@foundation77 mnt]# cat read.sh #!/bin/bash read -p "输入你的姓名:" a echo “出门右转 $a” exit 0 [root@foundation77 mnt]# sh read.sh 输入你的姓名:张 “出门右转 张” [root@foundation77 mnt]# [root@foundation77 mnt]# read -p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密码:^C # 此时如果不输入内容会一直等待 [root@foundation77 mnt]# read -t 3 -p "请输入密码:" #只等待3秒,3秒后自动退出 请输入密码:[root@foundation77 mnt]# -s 隐藏输入:如果输入的内容需要隐藏,可以加-s 不显示。 [root@foundation77 mnt]# read -p "请输入密码:" 请输入密码:1234 [root

python IO操作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6:40
读写文件是常见的io操作,python内置了读写文件的函数,用法与C是兼容的。 读写文件前,我们先必须了解一下,在磁盘上读写文件的功能都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现代操作系统不允许普通的程序直接操作磁盘. 要以读文件模式打开一个文件列表,使用 open() 函数,并传入文件名和标识符: f = open ( r ‘. 1.txt ‘,‘ r ‘) 这是第一个 r 表示引号里面的东西不转义,第二个 r 表示读。 如果文件成功打开,我们调用 read 方法可以一次性读取全部内容: f = open ( r ‘. 1.txt ‘,‘ r ‘) f . read () ------------ ‘ hello , word !‘ 最后一步调用 close() 方法关闭文件。 f . close () try : f = open ( r ‘. 1.txt ‘,‘ r ‘) print ( f . read ()) finally : if f : f . close () 每次这么写就太繁琐了,所以,python引出了 with 语句来自动调用 close() 方法: with open ( r ‘. 1.txt ‘,‘ r ‘) as f : print ( f . read ()) 调用 read 会一次性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如果文件有10G,内存就炸了。 read(size) 每次读取

Python 中对文件的读写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54:36
读取文件 f = open( 'my_path/my_file.txt' , 'r' ) # open方法会返回文件对象 file_data = f.read() # 通过read方法获取数据 f.close() # 关闭该文件 首先使用内置函数 open 打开文件。需要文件路径字符串。 open 函数会返回文件对象,它是一个 Python 对象,Python 通过该对象与文件本身交互。在此示例中,我们将此对象赋值给变量 f 。 你可以在 open 函数中指定可选参数。参数之一是打开文件时采用的模式。在此示例中,我们使用 r,即只读模式。这实际上是模式参数的默认值。 使用 read 访问文件对象的内容。该 read 方法会接受文件中包含的文本并放入字符串中。在此示例中,我们将该方法返回的字符串赋值给变量 file_data 。 当我们处理完文件后,使用 close 方法释放该文件占用的系统资源。 写入文件 f = open( 'my_path/my_file.txt' , 'w' ) f.write( "Hello there!" ) f.close() 以写入 (‘w’) 模式打开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Python 将为你创建一个文件。如果以写入模式打开现有文件,该文件中之前包含的所有内容将被删除。如果你打算向现有文件添加内容,但是不删除其中的内容,可以使用附加 (‘a’) 模式

回滚莫队——不知道为什么起这个名字的莫队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2 22:53:27
有多少人跟我一样看成了滚回莫队的举个爪 先放一道例题: \(JOIAT1219\) 歴史の研究 题意:设 \(Cnt_i\) 为 \(l\sim r\) 这个区间 \(i\) 出现的次数,有 \(m\) 次询问,求 \(l\sim r\) 的 \(max\{Val_i*Cnt_i\}\) 。 直接考虑莫队,因为要统计一种元素出现的个数。 我们发现,增加操作很好做,但是删除时就无法维护 \(max\) 了,这时我们考虑维护答案尽量不用删除操作。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回滚莫队了。 先分块,再排序。如果 \(x.l==y.l\) ,按 \(x.r<y.r\) 排序,否则按 \(x.l,y.l\) 所在的块升序排序。 将每个块分开处理,如果一个询问两端都在块中间,直接暴力即可。 我们接下来就要处理一段在块中间一段不在的询问了。 设 \(l=R[T]+1,r=R[T]\) ( \(T\) 为当前块)显然右端点是单调递增的,直接跑就可以了,全部都是增加操作。 左端点怎么办?它是无序的啊。。。 没事儿,我们先通过增加让左端点到当前询问的 \(l\) (这个过程中维护答案),再用删除操作使之回到 \(R[T]+1\) 即可(这个过程中不维护答案,仅处理信息)。 这样我们就做完了,撒花~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t

python 事务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2:11:45
事务命令 事务指逻辑上的一组操作,组成这组操作的各个单元,要不全部成功,要不全部不成功。 转账实例: 1 2 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balance-5000 WHERE name =”yuan”; 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balance+5000 WHERE name =”xialv”; create table test2(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20))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est2(name) VALUE ("alvin"), ("yuan"), ("xialv"); start transaction; insert into test2 (name)values('silv'); select * from test2; commit; -- 保留点 start transaction; insert into test2 (name)values('wu'); savepoint insert_wu; select * from test2; delete from test2 where id=4; savepoint delete1; select * from test2; delete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