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配置服务器的磁盘阵列并正确分区

﹥>﹥吖頭↗ 提交于 2019-11-26 12:16:13
磁盘阵列,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 (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其实就是一个将多块独立磁盘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I/O性能的技术方案。 常见的方案有: 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 ,具体介绍你们就自己去谷歌了。       一、配置磁盘阵列: 1)启动界面点击F2; 2)当界面出现“configuration Utility”时,按下“Ctrl+R”进入磁盘创建; 3)回车进入Create New CD界面; 4)按需求选择RAID Level和硬盘空间; 5)确认并退出。 Tips:raid1和raid6均不需热备;详情请 点击 。       二、按F11进入Boot Menu,选USB启动;       三、分区: /boot 200m /swap 32768m(=32g) /tmp 10240m / others Tips: 总盘很大时swap则只需16g;tmp不可太大,不然./runInstaller时无法写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oLykos/p/11319526.html

【POJ3714】Raid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1-26 12:12:52
题面 分析 平面最近点对板子题。虽然我是看了lyd大佬的标程才会的......所以代码和标程....... 代码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define il inline #define re register #define tie0 cin.tie(0),cout.tie(0) #define fastio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define File(x) freopen(x".in","r",stdin);freopen(x".out","w",stdout)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long double ld; template <typename T> inline void read(T &x) { T f = 1; x = 0; char c; for (c = getchar(); !isdigit(c); c = getchar()) if (c == '-') f = -1; for ( ; isdigit(c); c = getchar()) x = x * 10 + (c ^

磁盘阵列卡

﹥>﹥吖頭↗ 提交于 2019-11-26 11:53:28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 Array)。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   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 时代。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另外

缓存和RAID如何提高磁盘IO性能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1-26 10:15:47
高速缓存(Cache)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四个性能指标的变化 IO响应时间(IO Response Time) IOPS 传输速度(Transfer Rate)/吞吐率(Throughput) 延伸阅读 从 上一篇文章 的 计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15k转速的磁盘在随机读写访问的情况下IOPS竟然只有140左右,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却能看到很多标有5000IOPS甚至更 高的存储系统,有这么大IOPS的存储系统怎么来的呢?这就要归结于各种存储技术的使用了,在这些存储技术中使用最广的就是高速缓存(Cache)和磁盘 冗余阵列(RAID)了,本文就将探讨缓存和磁盘阵列提高存储IO性能的方法。 top 高速缓存(Cache) 在当下的各种存储产品中,按照速度从快到慢应该就是 内存>闪存>磁盘>磁带 了,然而速度越快 也就意味着价格越高,闪存虽然说是发展势头很好,但目前来说却还是因为价格问题无法普及,因此现在还是一个磁盘作霸王的时代。与CPU和内存速度相比,磁 盘的速度无疑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大的瓶颈了,所以在必须使用磁盘而又想提高性能的情况下,人们想出了在磁盘中嵌入一块高速的内存用来保存经常访问的数据从而 提高读写效率的方法来折中的解决,这块嵌入的内存就被称为高速缓存。 说到缓存,这东西应用现在已经是无处不在,从处于上层的应用

关于RAID与SCSI的一些基本概念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1-26 10:13:43
RAID简介 内嵌微处理器的磁盘子系统通常称为R A I D系统。R A I D阵列的可用容量总小于成员磁盘的总量。 一、RAID 0(分块)是简单的、不带有校验的磁盘分块,本质上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R A I D,因为它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冗余。假如RAID 0的磁盘失败,那么,数据将彻底丢失。为了在RAID 0情况下恢复数据,唯一的办法是使用磁带备份或者镜像拷贝。 二、RAID 1(镜像)是非校验的R A I D级。 三、RAID 2(专有磁盘的并行访问)的定义涉及R A I D控制器中的错误校验电路。这个功能已经被集成到磁盘驱动器中,虽然便宜,但效率却不高。因此, RAID 2没有形成产品。 四、并行访问R A I D都属于R A I D 3。R A I D 3(使用专有校验磁盘的同步访问)子系统将数据分块存放到阵列中的所有驱动器,将校验数据写到阵列中的一个另外的校验磁盘, R A I D 3被认为是校镽 A I D。 五、RAID4(使用专用校验磁盘的独立访问)是一种独立访问的R A I D实现,它使用一个专用的校验磁盘。与RAID 3不同的是,RAID 4有更大量的分块,使多个I / O请求能同时处理。虽然它为读请求提供了性能的优势,但RAID 4的写开销特别大,因为在每次读、修改和写周期中,校验磁盘都被访问两次。 六、RAID 5(使用分布式校验的独立访问

一文学会为华为服务器配置raid1和raid5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1-26 01:52:39
最近写的书中介绍到了在服务器上配置RAID卡,先发出来让大家参考一下。 一、RAID简介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的基本思想就是把多个相对便宜的小磁盘组合起来,成为一个磁盘组, 使其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一个价格昂贵、容量巨大的磁盘。根据选择的冗余阵列模式不同,RAID比单盘有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益处:增强数据整合度、增强容错功能、增加吞吐量或容量等特性。另外,磁盘组对于计算机来说, 看起来就像一个单独的磁盘或逻辑存储单元。常用的磁盘冗余阵列模式分为RAID-0、RAID-1、RAID-10、RAID-5、RAID-50。 RAID-0:这一技术有条带但是没有数据冗余。它提供了最好的性能但是不能容错。 RAID-1:这一个类型也称为磁盘镜像,至少由二个复制数据存储的驱动器组成。没有条带。因为任一驱动器能同时被读,读取性能被改良。写性能和单一磁盘存储相同。在多用户系统中,RAID-1 提供最好的性能和最好的容错。 RAID-5:数据以块为单位分布到各个硬盘上,RAID 5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RAID

在华为RH2288HV3上部署RAID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1-26 01:52:34
一,RAID简介 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即磁盘整列 简单的说,就是将多个物理盘变成一个磁盘组。 优点: RAID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块硬盘的优势,可以提升硬盘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错功能够确保数据安全性,易于管理的优点,在任何一块硬盘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工作,不会受到损坏硬盘的影响。 工作模式: raid0,raid1,raid3,raid5,raid6,raid10等,主要使用raid0,raid1,raid5,raid10。 二,在华为RH2288HV3上部署RAID 硬盘配置:6块2TB机械硬盘,2块240GB固态硬盘 ……………………………… 开机后过过一段时间会看到提示raid初始化的界面,按ctrl+R进入raid配置界面。 注:按照提示输入信息,其他服务器不一定是ctrl+R …………………… 当前页为PD Mgmt(物理磁盘管理) 如图:F2是进入选中条目操作,ctrl+n是下一页,ctrl+p是前一页,当前页是PD Mgmt(物理磁盘管理) …………………… 当前页为VD Mgmt(虚拟磁盘管理) ……………… 从VD Mgmt 选中第一行,按F2,进入如下界面,配置RAID和选取硬盘,当前是配置RAID1,主要是做安装系统盘,选用的两块SSD。(做之前需要先把系统初始化)回车可以选中打叉

raid5磁盘阵列有3块硬盘掉线的解决方案-raid数据恢复案例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1-25 21:35:33
某公司使用了同友存储,采用raid5磁盘阵列,由于未知的原因导致存储忽然崩溃无法启动,raid5阵列中的虚拟机全部丢失,其中3台虚拟机为重要数据,需要主要针对该3台虚拟机进行数据恢复。 一、分析存储底层次结构,制定数据恢复方案。 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及对raid阵列的分析得出故障存储的底层结构为若干物理磁盘组成一个存储池,划分了多个lun,需要进行数据恢复的为lun1,其中包含重点恢复的3台虚拟机。如下图所示: 二、尝试重组raid恢复raid阵列数据。 在对阵列进行分析重组时发现用户原存储中的raid5阵列共缺失2块硬盘,热备盘已经启用。(还原故障过程为:第一块硬盘掉线后系统启动热备盘进行替换,第二块硬盘掉线时raid5处于降级状态,第三块硬盘掉线导致raid阵列崩溃。)这种情况下通常无法通过校验直接获取丢失盘的数据,所以只能使用磁盘同等大小的全0镜像进行重组(由于依赖空镜像组成的raid文件系统结构会被严重破坏,相当于每个条带都会缺失两个块的数据,所以除非常情况下不建议如此)。 三、通过重组的raid阵列提取LUN。 通过对存储结构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存储划分的MAP块,进而对各个LUN的数据块指针进行解析,通过编写数据提取程序(也可借助北亚数据恢复工具)提取LUN碎片。提取完成后进行碎片拼接,组成完整LUN。 四、导出LUN内所有虚拟机,尝试启动。

Raid磁盘阵列数系列问题答疑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19-11-25 20:23:30
[问题] —— 在断电情况下,把已经配置好的RAID中的硬盘盘位互换后,再次开机会不会影响原先存储数据的完整性,是否会导致数据灾难? [回答] —— 这个要取决于RAID控制器的固件设计,一个最重要的根本是,RAID信息(RAID元数据)记录在什么地方?可以记录RAID信息的地方只能有RAID控制器上的存储单元和硬盘上。 —— 如果RAID信息只记录在控制器上,那么配置好的RAID里硬盘盘位互换后,数据一定会受到影响。这种记录方式使用较少,目前只有部分低端控制器采用。 ——RAID信息只记录在硬盘上的情况也不多见,如果RAID信息只记录在硬盘上,控制器便不具备记录RAID配置的能力,完全依赖于硬盘,安全性也较低。如果是这种情况,更换RAID盘位并不会导致数据灾难。 ——目前大多数控制器的实现是将RAID信息同时记录在控制器与硬盘上,这样,当两者中有一出故障,可通过另一份COPY还原。同时,可对RAID信息的正确性进行校验,通过控制器上存储的RAID信息为主信息,当RAID里的信息与硬盘里的信息不相同时,需要手工进行判断处理(比如强制上线)。此类情况更换硬盘盘位后,要么自动调整过来,不影响数据,要么需要手工确认一下。只要正确操作,便不会有数据灾难。 ——但必须指出的是,更换RAID盘位的操作还是相当危险的,安全级别越高的RAID控制器越敏感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1-25 20:18:09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 服务器硬件详解 RAID磁盘阵列详解 阵列卡介绍与真机配置 构建软RAID磁盘阵列 一、服务器硬件详解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RAID是吧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为RAID界别(RAID Levels),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等 RAID 0磁盘阵列介绍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真正的RAID结构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其中的一个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跨区卷:LVM卷 特点:扩展性 组成条件:大小不同的磁盘追加而成 容量:多块磁盘容量总和 带区卷:条带卷 raid0 特点:高度写 缺点:不可靠 组成条件:大小相同的磁盘组成 容量:多块磁盘容量总和 示例: mdadm -D /dev/md0 查看raid磁盘阵列的详细信息 RAID 1 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