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1-28 07:30:44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 服务器硬件详解 RAID磁盘阵列详解 阵列卡介绍与真机配置 构建软RAID磁盘阵列 一、服务器硬件详解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RAID是吧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为RAID界别(RAID Levels),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等 RAID 0磁盘阵列介绍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真正的RAID结构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其中的一个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跨区卷:LVM卷 特点:扩展性 组成条件:大小不同的磁盘追加而成 容量:多块磁盘容量总和 带区卷:条带卷 raid0 特点:高度写 缺点:不可靠 组成条件:大小相同的磁盘组成 容量:多块磁盘容量总和 示例: mdadm -D /dev/md0 查看raid磁盘阵列的详细信息 RAID 1 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

raid卷构建精华(raid0、raid1、raid5、raid6以及raid10)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1-28 05:21:34
今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学习raid卷如何建立以及各个raid卷的特点 一、构建高度写、安全性不高的RAID 0卷 1.我们先来构建raid0卷(条带卷),构建是有前提的,要将格式设置成raid所能识别的格式(linux raid;ID为fd),且至少需要两块磁盘。为达到实验要求,我们把磁盘sdb和sdc拿过来构建raid0卷。 2.磁盘创建在之前的博客文章中已教会大家,接下来将两块磁盘改为linux raid格式,以下是sdb1更改格式的实验图,sdc1更改方法雷同(这里不再赘述) 3.格式创建后,还需安装软raid工具,功能为通过命令来控制磁盘阵列。用rpm -q mdadm查看是否安装,若没有安装,先用yum安装工具安装起来(yum安装之前已教过,不再赘述,如果有不会的小伙伴,可阅读本人之前发布的yum安装博客文章) 4.输入创建命令,其中命令-C为创建、-v是显示详细过程、/dev/md0是所构建raid0的目录、-l0指得是级别为raid0卷(l为小写字母,并非数字1)、-n2为已准备的2块磁盘数、/dev/sd【b-c】1为2块磁盘设备目录 5.输入命令回车后,用”mdadm -D /dev/md0”命令(只能显示详细信息,不会显示过程)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6.现在来介绍另一种查看命令“cat /proc/mdstat”,此为查看状态的命令,可见创建成功 7.查看

Linux就该这么学07学习笔记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1-28 04:04:49
参考链接: https://www.linuxprobe.com/chapter-07.html RAID磁盘冗余阵列 RAID 0 RAID 0技术把多块物理硬盘设备(至少两块)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卷组,并将数据依次写入到各个物理硬盘中。这样一来,在最理想的状态下,硬盘设备的读写性能会提升数倍,但是若任意一块硬盘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系统的数据都受到破坏。通俗来说,RAID 0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硬盘数据的吞吐速度,但是不具备数据备份和错误修复能力。如图所示,数据被分别写入到不同的硬盘设备中,即disk1和disk2硬盘设备会分别保存数据资料,最终实现提升读取、写入速度的效果。 ​ RAID 1 尽管RAID 0技术提升了硬盘设备的读写速度,但是它是将数据依次写入到各个物理硬盘中,也就是说,它的数据是分开存放的,其中任何一块硬盘发生故障都会损坏整个系统的数据。因此,如果生产环境对硬盘设备的读写速度没有要求,而是希望增加数据的安全性时,就需要用到RAID 1技术了。 RAID 1把两块以上的硬盘设备进行绑定,在写入数据时,是将数据同时写入到多块硬盘设备上(可以将其视为数据的镜像或备份)。当其中某一块硬盘发生故障后,一般会立即自动以热交换的方式来恢复数据的正常使用。 ​ ​ 优缺点:​ RAID 1技术虽然十分注重数据的安全性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1-28 03:53:10
本章和各位小伙伴分享的是服务器ying件及RAID的配置内容,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学习 1.服务器ying件详解 2.RAID磁盘阵列详解 3.阵列卡介绍与真机配置 首先是RAID磁盘阵列介绍 1.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2.RAID是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xing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3.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等 RAID 0磁盘阵列介绍 RAID 0 1.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真正的RAID结构 2.RAID 0只是单纯的提高型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xing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3.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型要求高的场合 RAID 1磁盘阵列介绍 RAID 1 1.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承兑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2.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卷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xing能 3.RAID

DNS解析综合学习案例实验详细代码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1-27 21:33:09
[root@localhost ~]# fdisk -l |grep "/dev/sd*" 磁盘 /dev/sda:42.9 GB, 42949672960 字节,83886080 个扇区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83886079 40893440 8e Linux LVM 磁盘 /dev/sdb:21.5 GB, 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 磁盘 /dev/sdc:21.5 GB, 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 磁盘 /dev/sdd:21.5 GB, 21474836480 字节,41943040 个扇区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23.2)。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Device does not contain a recognized partition table 使用磁盘标识符 0x5e4aae7f 创建新的 DOS 磁盘标签。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RAID及磁盘配额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27 20:52:26
RAID的对比: 版本 特点 磁盘个数 可用空间 故障磁盘数 应用环境 RAID0 读写速度快,数据容易丢失 两个 全部 一块 测试,临时性 RAID1 读写速度慢,数据可靠 至少两个,可以2的倍数 总容量的一半 一块 装系统 RAID5 读写速度提高,可靠性提高 至少3个 (N-1)s 一块 网站 RAID10 读写速度较快,性能高,可靠性高 最少四块 容量是n/2 两个 放入数据,放入数据库的数据 RAID50 最少六块 (n/2)S 两个 R AID4 缺点:最后一个硬盘损坏 至少三块或更多的磁盘 (n -1 )* s 可以是一个 R AID6 读取速度快,可靠性高 最少四块 (n -2 )* s 可以两个 1. 置软件 RAID mdadm 命令 作用:实现软件R AID ,跟随不同选项作用不同 格式:m dadm [ 选项]参数 常用选项 - C 或 —create: 创建一个新的软 RAID, 后面接 raid 设备名称。例如:/ dev/md0, /d e v/md1 等 -A 或 —assemble :加载一个已存在的阵列,后面跟阵列以及设备的名称 - S 或 — stop:停止指定的 RAID 设备 -D 或 — detall:输出指定 RAID 设备的详细信息 -s 或 –scan :扫描配置文件或/ proc/mdstat 文件来搜索软 RAID 的配置信息

ESXI 监控raid状态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1-27 19:29:36
为了保证服务器上的数据安全,一般阵列卡会做raid5,或者raid6等等。但是这避免不了可能存在某个磁盘损坏的情况。 ESXI 6以前的版本可以用 MegaCli监控raid状态 [root@CTAPACVM2:~] esxcli software vib install -v /tmp/vmware-esx-MegaCli-8.07.07.vib --no-live-install (安装发现有冲突) [DependencyError] File path of '/opt/lsi/MegaCLI/MegaCli' is claimed by multiple non-overlay VIBs: set(['LSI_bootbank_vmware-esx-MegaCli-8.04.07_8.04.07-01', 'LSI_bootbank_vmware-esx-MegaCli-8.07.07_8.07.07-01']) File path of '/opt/lsi/MegaCLI/libstorelib.so' is claimed by multiple non-overlay VIBs: set(['LSI_bootbank_vmware-esx-MegaCli-8.04.07_8.04.07-01', 'LSI_bootbank_vmware-esx-MegaCli-8

学习笔记4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1-27 18:23:22
一 RAID 作用 提高IO能力 磁盘并行读写 提高耐用性 磁盘冗余来实现 RAID实现的方式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安装OS前在BIOS里配置 软件RAID:通过OS实现 常用级别: RAID-0, RAID-1, RAID-5, RAID-10, RAID-50, JBOD RAID-0: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 无容错能力 最少磁盘数:2, 2+ RAID-1: 读性能提升、写性能略有下降 可用空间:1*min(S1,S2,...) 有冗余能力 最少磁盘数:2, 2N RAID-5: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1)*min(S1,S2,...) 有容错能力:允许最多1块磁盘损坏 最少磁盘数:3, 3+ RAID-10: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2 有容错能力:每组镜像最多只能坏一块 最少磁盘数:4, 4+ RAID-50 多块磁盘先实现RAID5,再组合成RAID0 JBOD:Just a Bunch Of Disks 功能:将多块磁盘的空间合并一个大的连续空间使用 可用空间:sum(S1,S2,...) 二 逻辑卷管理器LVM 逻辑卷:允许对卷进行方便操作的抽象层,包括重新设定文件系统的大小 ,允许在多个物理设备间重新组织文件系统

第四周知识小分享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1-27 18:06:55
第四周知识小总结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第四周了,我们又学了哪些新知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一 源码编译安装 1 程序包编译 程序包编译安装: Application-VERSION-release.src.rpm --> 安装后,使用rpmbuild命令制作成二进制格式的rpm包,然后再安装 源代码-->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执行 源代码组织格式: 多文件:文件中的代码之间,很可能存在跨文件依赖关系 C、C++:make 项目管理器 configure脚本 --> Makefile.in --> Makefile java: maven 编译安装 C语言源代码编译安装三步骤: 1、./configure (1) 通过选项传递参数,指定启用特性、安装路径等;执行时会参考用户的 指定以及Makefile.in文件生成Makefile (2) 检查依赖到的外部环境,如依赖的软件包 2、make 根据Makefile文件,构建应用程序 3、make install 复制文件到相应路径 开发工具: autoconf: 生成configure脚本 automake:生成Makefile.in 注意:安装前查看README,INSTALL 编译安装 编译C源代码: 准备:提供开发工具及开发环境 开发工具:make, gcc等 开发环境:开发库,头文件 glibc

ccf损坏的RAID5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1-27 12:24:28
提交了只得了60分,应该是最后的大数据样例没过 先放在博客里 1 #include<iostream> 2 #include<string> 3 #include<cstring> 4 #include<cstdio> 5 6 using namespace std; 7 char disk[1000][85000]; 8 9 int main() 10 { 11 int n, s, l; 12 cin >> n >> s >> l; 13 for (int i = 0; i < l; ++i) 14 { 15 int k; 16 cin >> k; 17 scanf("%s", disk[k]); 18 } 19 20 //计算block所在的位置 21 int m; 22 cin >> m; 23 for (int i = 0; i < m; ++i) 24 { 25 int block,level,diskn,index; 26 int level_block_number = (n - 1) * s; 27 cin >> block; 28 level = block / level_block_number; 29 diskn = (n-level+(block % level_block_number) / s ) % n; 30 index = block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