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使用RAID与LVM磁盘阵列技术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19-12-01 04:58:43
RAID磁盘冗余阵列   RAID技术通过把多个硬盘设备组合成一个容量更大、安全性更好的磁盘阵列,并把数据切割成多个区段后分别存放在各个不同的物理硬盘设备上,然后利用分散读写技术来提升磁盘阵列整体的性能,同时把多个重要数据的副本同步到不同的物理硬盘设备上,从而起到了非常好的数据冗余备份效果。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RAID技术确实具有非常好的数据冗余备份功能,但是它也相应地提高了成本支出。就像原本我们只有一个电话本,但是为了避免遗失,我们将联系人号码信息写成了两份,自然要为此多买一个电话本,这也就相应地提升了成本支出。RAID技术的设计初衷是减少因为采购硬盘设备带来的费用支出,但是与数据本身的价值相比较,现代企业更看重的则是RAID技术所具备的冗余备份机制以及带来的硬盘吞吐量的提升。也就是说,RAID不仅降低了硬盘设备损坏后丢失数据的几率,还提升了硬盘设备的读写速度,所以它在绝大多数运营商或大中型企业中得以广泛部署和应用。 出于成本和技术方面的考虑,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在数据可靠性及读写性能上作出权衡,制定出满足各自需求的不同方案。目前已有的RAID磁盘阵列的方案至少有十几种,而刘遄老师接下来会详细讲解RAID 0、RAID 1、RAID 5与RAID 10这4种最常见的方案 RAID 0    RAID 0技术把多块物理硬盘设备(至少两块)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

ESXI 6.7u3 部署实施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01 00:03:18
近期公司要把部分环境从云迁到机房,以节约成本。想规划3套环境,esxi6.7u3 kvm openstack + ceph 结构 ESXI6.7-u3 安装部署 1、raid规划:根据硬盘数量,raid5,6 都可以~或者系统盘与存储盘各单独做raid 2、开始exsi6.7-u3的安装 键入Enter F11 接受 选择要安装的分区 选择覆盖原有系统 通用键盘 创建root密码 F11选择安装 网上随便找个密钥授权 web页面登陆 存储扩展可以通过iscsi,fcoe,fc扩展,网络可以通过绑channel增加带宽。有钱的主可用主,备,共享存储模式,以实现vmotion 秒级切换,实现业务冗余~ dell poweredegr730服务器,刻录安装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 使用rufus3.6 刻录就可以成功引导安装 rufus3.6下载地址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bS-aYITlX1i71oknu1UmA 提取码: gkhs 来源: 51CTO 作者: X糊涂仙儿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keep11/2454933

RAID技术详解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1-30 23:00:45
RAID,为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在1987年由美国柏克莱大学提出RAID(Redundant Arrayof Inexpensive Disks)理论,作为高性能的存储系统,巳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AID阵列技术允许将一系列磁盘分组,以实现为数据保护而必需的数据冗余,以及为提高读写性能而形成的数据条带分布。RAID最初用于高端服务器市场,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RAID技术已经渗透到计算机遍布的各个领域。如今,在家用电脑主板中,RAID控制芯片也随处可见。 RAID的级别从RAID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巳经发展了多个级别,有明确标准级别分别是0、1、2、3、4、5等。但是最常用的是0、1、3、5四个级别。其他还有6、7、10、30、50等。RAID为使用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执行效率,并提供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标准的RAID写操作,包括如:RAID4或RAID5中所必需的校验计算,需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以校验盘中读取数据 (2)以目标数据盘中读取数据 (3)以旧校验数据,新数据及已存在数据,生成新的校验数据 (4)将新校验数据写入校验盘 (5)将新数据写入目标数据盘 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

linux磁盘阵列raid 5的搭建教程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1-30 19:49:29
一、RAID磁盘阵列介绍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是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常用的RAID级别有以下几种: RAIDO,RAID1,RAID5,RAID6,RAID1+0等 二、RAID 5磁盘阵列 RAID 5磁盘阵列由N(N>=3)块盘组成阵列,一份数据产生N-1个条带,同时还有1份校验数据共N份数据在N块盘上循环均衡存储 N块盘同时读写,读性能很高,但由于有校验机制的问题,写性能相对不高。 磁盘为(N-1)/N,可靠性高,允许坏1块盘,不影响所有数据。 实验步骤环境准备: 1.准备三个以上并且大小相同的硬盘,做好分区(fd),检查是否安装了mdadm安装包 2.命令: mdadm -C -v /dev/md5 -l5 -n3 /dev/sd[b-d]1 -x1 /dev/sde1 3.查看同步进程 命令: cat /proc/mdstat 4.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命令 mdadm -D /dev/md5 5执行 “mdadm -f /dev/md5 /dev/sdb1” 命令卸掉磁盘来模拟一块磁盘挂了。

linux下磁盘rRAID介绍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1-30 18:09:01
Raid0描述:最大能力保证速度 Raid0又称为stripe(条带化)或striping(条带模式),他在所有RAID级别中具有最高的存储性能 Raid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读写请求就可以再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读写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要制作raid0要求至少1块物理磁盘,一般用来做RAID的不同磁盘大小最好一样(可以充分发挥并行优势);而数据分散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再读写的时候可以实现并发,所以,raid0读写性能最好,但是没有容错功能,即任何一个磁盘的损坏会导致整个raid的全部数据丢失;生产中使用单盘,要做成raid0,否则无法使用。 Raid0的缺点是不具备数据冗余,因此一旦用户数据损坏,损坏的数据将无法的到恢复,raid0具有的特点:使其特别使用户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不太在乎的领域。 生产场景: 1、 负载浚航集群下面的多个相同的RS节点服务器 2、 分布式文件存储下面的主节点或CHUNK SERVER 3、 Mysql主从复制的多个slave服务器 4、 对性能要求很高,对冗余要求很低的相关业务。 关注点 描述 容量 是四块盘加起来的容量,再raid级别中具备最该的存储性能,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 性能

磁盘阵列是什么,主要做什么用?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1-30 14:55:47
磁盘阵列是什么,主要做什么用? 1 、磁盘阵列 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能利用同位检查( Parity Check )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2、作用 作用是把相同的 数据存储 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 ),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拓展资料 1 、分类 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来仿真。 2 、原理 磁盘阵列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磁盘阵列有多个端口可以被不同主机或不同端口连接。一个主机连接阵列的不同端口可提升传输速度。 和当时 PC 用单磁盘内部集成缓存一样,在磁盘阵列内部为加快与主机交互速度,都带有一定量的缓冲存储器。主机与磁盘阵列的缓存交互,缓存与具体的磁盘交互数据。 或许对于一直都只用一块硬盘或者一块硬盘搭配一块 SSD的人来说,磁盘阵列RAID是基本不会被接触到的东西。而且随着SSD的不断发展,读写速度的不断提升,需要使用RAID来提升性能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raid讲解 转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1-30 11:52:57
最近发现某国外网友制作的一张 RAID讲解图 不得不佩服这位网友的奇思妙想 几个饮水机和桶 就把复杂问题生动形象地化解了 ▼▼▼ >>>> 1. Standalone: 第一张图很好理解,我们日常使用的PC就采用这样的数据读取方式。数据存放在一块硬盘里,且只有一块硬盘,那么自然我们的数据只能从该硬盘中读取。 >>>> 2. Hot swap: 第二张图也不难理解,看地上那个水桶。所谓Hot swap概念上来说类似于热备份。它的数据读取方式类似于Standalone,唯一不同的是,有一块备用的硬盘在时刻准备着。一旦正在使用的硬盘出现了问题,那么备用硬盘就要及时更换上,以免造成损失。但这样的方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硬盘更换需要时间,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 3. Cluster: 第三个图是什么意思呢?Cluster是集群的意思。你可以看作两台独立的PC, 用户可以到左边的饮水机来取得数据,也可以到右边的饮水机来获得数据,但是这样比较浪费硬件资源,在企业级里不可能让多台服务器提供同样数据和同样服务的。 >>>> 4. RAID 0: 通常称为带区,是利用带区数据映射技巧的特定性能。它的优势就是数据的读写速度较快,但是没有冗余功能,如果一个磁盘(物理)损坏,则所有的数据都无法使用。 >>>> 5. RAID 1: 是一种称为“磁盘镜像”的容错配置

云数据中心:(二)RAID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19-11-30 10:34:18
1 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 RAID 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技术将多个单独的物理硬盘以不同的方式 组合成一个逻辑硬盘,从而 提高了硬盘的读写性能和数据安全性。 1.2 数据组织 分块:将一个分区分成多个大小相等的、地址相邻的块,这些块称为分块。它是组成条带的元素。 条带:同一磁盘阵列中的多个磁盘驱动器上的相同“位置”(或者说是相同编号)的分块。 2 RAID技术 RAID0 以条带形式 将RAID组的数据均匀分布在各个硬盘中,RAID 0 缺少非常重要的功能:数据保护。如果一个硬盘故障,那么所有数据都变得无法访问。 RAID1 所有数据写入阵列中的每个磁盘,所以 RAID 1 提供增强的数据安全性。如果单个磁盘发生故障,阵列中其他磁盘上的数据保持可用。但是,由于多次写入数据所需的时间,性能会降低。此外,RAID 1 将磁盘容量削减 50%,因为数据的每一位都存储在阵列中的所有磁盘上。 RAID5 RAID 5 跨阵列中的所有硬盘以及每个数据块的同等块写入数据。如果一个物理硬盘驱动器出现故障,该硬盘驱动器上的数据可以重建到更换硬盘驱动器上。需要至少三个硬盘驱动器才能创建 RAID 5 阵列。 当一个硬盘驱动器发生故障时,存储在 RAID 5 阵列上的文件会保持不变

Dell服务器制作硬RAID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19-11-30 09:30:06
3、创建RAID5 (1)将服务器连接上,通电,开机。按照系统提示,在出现图示界面时,按照引导按CTRL+R进入RAID的配置界面。 (2)进入RAID配置界面后,删除原来存在的所有RAID,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将光标移动到上层,按 F2 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选择Create New CD,创建新的虚拟磁盘。 (3)在RAID Level处按回车,可以显示能够出现的RAID级别,通过上下键选择,回车键确认选择。 (4)确认了RAID级别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动到Physical Disks处选择硬盘,按回车选中,选中后硬盘前方的【】会出现【x】,配置RAID5,我选择三块硬盘。 (5)按Tab移动到VD Name给RAID起名为raid5,选择Advanced Settings下的Initialize设置磁盘格式化,前边的【】会变成【x】,选择完之后按Tab键选择OK,回车确定。 (6)RAID5创建成功。 (7)将一块空闲盘设为备用盘,光标移动到下图位置,回车键选择,进去之后选择一块硬盘作为备用盘。 4、创建RAID1 (1)移动光标选择下图位置,按F2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RAID。 (2)光标移动到RAID Level按回车再下拉菜单中按上下键选择RAID-1 (3)确认RAID级别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动到Physical

RAID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1-30 03:47:20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1]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1]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0 将文件分散存入磁盘中,多个磁盘共同存储一份文件,没有数据冗余,当某个磁盘坏掉,数据就丢失了 RAID1 将文件完整的存入磁盘,相当于做多个备份,每个磁盘中都是完整的数据,有了数据冗余,在某块磁盘发生故障的时候,其他磁盘中的数据就能使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0916m/p/1155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