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如何才能不死机之内外部时钟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1. 前言 时钟是嵌入式系统中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地方。它的成本只占整个系统的一个零头,但由于时钟的停振,或其它异常最终导致厂商付出高昂代价的案例却并不少见。下面我们看一下在时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2. 寄存器配置 现在单片机一般会支持四种时钟工作模式:内部低频时钟,内部高频时钟,外部低频时钟,外部高频时钟。低频时钟一般可经由单片机内部的锁频环倍频到高频时钟。(为啥这么折腾,不直接用高频时钟呢?a. 用的最多的32.768 kHz 低频时钟,经过15次分频后正好是1 Hz,可以准确的计时。b. 低频时钟功耗更低。c. 提高EMC性能。在低频时钟被瞬间干扰掉几个振荡周期的情况下,锁频环 (FLL) 仍能保证输出稳定,程序运行不受影响。) 一般单片机上电后默认工作在内部时钟,需要通过寄存器配置切换到其它时钟模式。这里需要注意,需要通过查询监控寄存器状态,来确认时钟工作模式。在实际项目中确实发生过电路板上加了外部晶振,但由于寄存器配置错误,系统仍工作在内部时钟的情况。如果配置中有不同的增益模式 (High Gain, Low Gain, or High Drive, Low Drive),要注意在不同模式下,单片机内部时钟电路对外部时钟具有不同的驱动能力。以STM32F030R8为例,在LSE 的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