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AOP小记
一、概述 在通常的开发过程中,我们调用的顺序通常是controller->service-dao,其中,service中包含着太多的业务逻辑,并且还要不断调用dao来实现自身的业务逻辑,经常会导致业务耗时过久,在aop出现之前,方式一般是在函数中开始写一个startTime,结尾再写一个endTime来查看执行该函数的耗时,过多的使用此类方式会导致代码的耦合性太高,不利于管理,于是,AOP(面向切面)出现了。AOP关注的是横向的,而OOP的是纵向。 Spring自2.0版本开始采用@AspectJ注解非常容易的定义一个切面。@AspectJ注解使用AspectJ切点表达式语法进行切点定义,可以通过切点函数、运算符、通配符等高级功能进行切点定义,拥有强大的连接点描述能力。 1.1 特点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横向多模块统一控制的一种技术。AOP是OOP的补充,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AOP可以分为静态织入与动态织入,静态织入即在编译前将需织入内容写入目标模块中,这样成本非常高。动态织入则不需要改变目标模块。Spring框架实现了A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