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for循环

Python常见面试题

蓝咒 提交于 2020-01-20 02:41:21
1、Python生成随机数 import random random.random() 随机生成0-1之间的数字 random.uniform(1,10)随机生成1-10之间的数字(包括小数整数) random.randint(1,10)生成1-10之间的整数 random.randrange(1,10,2) 生成1-10之间 步长为2的数字 所以只能是奇数。1,3,5,7,9 list=[1,2,3,4,5,6,7] random.choice(list) 从list中随机抽取 random.sample(list,2) 从list中随机抽取2个元素的片段。 2、字符串逆序 a = "abcdefg" 1.切片 a[::-1] 2.t = list(a) t.reverse "".join(t) 3.写函数 def reverseStr(ss): c = [] for i in range(len(ss)): c.append(ss[i]) c.reverse() return ''.join(c) if __name__ == "__main__": s = raw_input("please input str:") print reverseStr(s) 3、判断一个字符串是否为回文字符串 abcdcba 一个字符串从前往后读和从后往前读是一样的。 1.s =

Python求解素数问题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01-19 22:21:27
Python求解素数问题 author: Starry锐 问题描述: 之前看到一道与素数有关的编程题,我一开始把问题分解为 定义一个函数 def is_prime(n): 判断素数并将素数存入list 用一个for循环对符合条件的素数对进行计数 下面说说我是咋想的,一开始我想面向百度编程,直接从网上找现成的判断素数函数,完成第一步。后来找了找发现,好几个网上的函数都有问题,调了半天发现要不是 error 要不就会把一些不是素数的数也放进来。 想了想还是自己写吧 于是。。。我上网复习了一下素数的概念。。。(对不起我菜) 这里用我自己的话来说一下 素数就是除了1和它本身,不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 给出我写的判断素数的函数 def is_prime ( n ) : p = [ 2 , ] #这里要初始化p,由于下边的循环无法将n=2的情况判断为素数,故先加上 if n <= 1 : p = p for i in range ( 2 , n ) : #这里无法判断n=2时是素数,因为range(2,2)无法迭代 for j in range ( 2 , i ) : #j的范围2到i-1 if i % j == 0 : break #break后边不加; if j == i - 1 : #什么原理?? #如果j迭代到i-1,即j从2到i-1都无法满足i%j==0,说明i是素数 p .

Python_九九乘法表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1-19 21:30:14
for循环嵌套的应用 """ 九九乘法表 """ for i in range ( 1 , 10 ) : for j in range ( 1 , i + 1 ) : print ( str ( j ) + '×' + str ( i ) + '=' + str ( j * i ) , end = '\t' ) print ( ) 运行结果 1 × 1 = 1 1 × 2 = 2 2 × 2 = 4 1 × 3 = 3 2 × 3 = 6 3 × 3 = 9 1 × 4 = 4 2 × 4 = 8 3 × 4 = 12 4 × 4 = 16 1 × 5 = 5 2 × 5 = 10 3 × 5 = 15 4 × 5 = 20 5 × 5 = 25 1 × 6 = 6 2 × 6 = 12 3 × 6 = 18 4 × 6 = 24 5 × 6 = 30 6 × 6 = 36 1 × 7 = 7 2 × 7 = 14 3 × 7 = 21 4 × 7 = 28 5 × 7 = 35 6 × 7 = 42 7 × 7 = 49 1 × 8 = 8 2 × 8 = 16 3 × 8 = 24 4 × 8 = 32 5 × 8 = 40 6 × 8 = 48 7 × 8 = 56 8 × 8 = 64 1 × 9 = 9 2 × 9 = 18 3 × 9 = 27 4 × 9 = 36 5

python魔法方法-自定义序列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20-01-19 21:06:29
  自定义序列的相关魔法方法允许我们自己创建的类拥有序列的特性,让其使用起来就像 python 的内置序列(dict,tuple,list,string等)。   如果要实现这个功能,就要遵循 python 的相关的协议。所谓的协议就是一些约定内容。例如,如果要将一个类要实现迭代,可以实现 __iter__() 或者 __getitem__()其中一个方法 。   下面是一下相关的魔法方法: __len__(self) 返回容器的长度。 可变和不可变容器 都要实现它,这是协议的一部分。 __getitem__(self, key) 定义当某一项被访问时,使用self[key]所产生的行为。这也是 可变容器和不可变容器 协议的一部分。如果键的类型错误将产生TypeError;如果key没有合适的值则产生KeyError。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定义当一个条目被赋值时,使用self[key] = value所产生的行为。这也是 可变容器协议 的一部分。而且,在相应的情形下也会产生KeyError和TypeError。 __delitem__(self, key) 定义当某一项被删除时所产生的行为。(例如del self[key])。这是 可变容器 协议的一部分。当你使用一个无效的键时必须抛出适当的异常。 __iter__(self) 返回一个迭代器

Python基础之元组及range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20-01-19 20:31:44
元组 元组 Python中的数据类型之一 元组 -- tuple 元组: tu = (1,2,3,"alex") 支持索引 tu(1) 支持切片 tu[1:3] print(tu.count(3)) #统计 #4 print(tu.index(3)) # 通过元素的名称 获取元素的索引 就是下标 2 # for i in tu: # print(i) 总结:元组是一个有序,可迭代,但不可变数据类型 # a = (10) # 当小括号中没有出现逗号时,数据类型就是括号中数据类型本身 # a = ("alex") # 当小括号中没有出现逗号时,数据类型就是括号中数据类型本身 # a = ("alex",) # 这是一个元组 # a = () # 这是元组 # a = (1,2,3) # 这是元组 # 元组的应用场景: # 不可变: 1.为了防止误操作时修改数据,元组中存放一些重要数据 2.配置文件中存储数据 rang 范围 通过range达到循环数字 for i in range(1,5): print(type(i)) 查看i是什么数据类型 输出结果是 <class 'int'> <class 'int'> <class 'int'> <class 'int'> range( ) 和切片很像 range(起始位置,终止位置,步长) lst = list(range(0,5))

Python_打印编码值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1-19 20:07:03
for循环语句、ord()函数的应用 ''' 在终端中获取一个字符串,打印每个字符的编码值 ''' string = input ( '请输入任意内容:' ) for i in string : print ( ord ( i ) ) 来源: CSDN 作者: Rookie_Max 链接: https://blog.csdn.net/Rookie_Max/article/details/104042539

Python系列之常用语句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01-19 19:06:56
之前介绍了基本函数知识,这次我们一起来看下常用的语句,常用语句大概分为 条件语句 , 循环语句 , 循环控制语句 , pass语句 这几种,我们一一来看: 1、条件语句 说起条件语句,我想学过编程的人会想到if…else…,switch…case…,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 Python不支持switch语句 ,因此判断结果对应多种执行方式时,只能用elif来做。我们来看下具体的代码示例: num = 5 if num == 3 : #判断num的值 print ( 'boss' ) elif num == 2 : print ( 'user' ) elif num == 1 : print ( 'worker' ) 2、循环语句 说起循环语句,我们知道的循环语句有for,while,do…while…,这三种最常见也最常用,但是还需要注意一点, Python中没有do while循环 。 先来说下 while循环 ,这个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但是Python有一点很特别,就是 可以在循环中使用else语句 在给定的判断条件为 true 时执行循环体,否则退出循环体。 在循环中使用else语句,即当条件不满足之后,结束循环,执行else语句,我们来看下具体的代码示例: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 print ( count , " is less than 5"

基础_笔记(python)(二)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20-01-19 15:53:29
1.使用list和tuple list list里面的元素的 数据类型 也 可以不同 ,比如: >>> L = ['Apple', 123, True] list是一种有序的集合,可以随时添加和删除其中的元素。 >>> classmates = ['alice', 'Joker', 'Tracy'] >>> classmates ['Michael', 'Joker', 'Tracy'] 用 len() 函数可以获得list元素的个数: >>> len(classmates) 3 list元素也可以是另一个list,比如: >>> s = ['python', 'java', ['asp', 'php'], 'scheme'] >>> len(s) 4 list 查: 用索引来访问list中每一个位置的元素 #索引是从0开始的,索引不能超出范围 >>> classmates[0] 'alice' >>> classmates[1] 'Joker' >>> classmates[2] 'Tracy' #还可以用-1做索引,直接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 classmates[-1] 'Tracy' list 增: list是一个可变的有序表,所以,可以往list中追加元素: #追加元素到末尾: >>> classmates.append('Adam') >>> classmates

python的循环语句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20-01-19 15:53:07
  python的循环语句有两种:for 和 while,for循环是对可迭代对象进行迭代并处理,因此for的对象是一个可以迭代的对象,而while循环的条件则是一个布尔值可以是一个返回布尔值的表达式。  for循环   for循环是一个有限次的循环,其形式是:for ... in ... , 与保留字in一起使用,用于取出可迭代对象的值。   因为for循环的对象必须是一个可迭代对象,那么怎么确定它是否可以for循环呢?   1、python的一些基本数据类型: str、list、tuple、dict、set   2、对于其他对象,可以使用一下方法: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isinstance('对象',Iterable)   注: isinstance是判断对象是否为该类的实例化,而Iterable这个抽象基类提供了一个 __subclasshook__方法,__subclasshook__方法的作用:只要对象可以有__next__和__inter__就能返回True。所以用isinstance可以判断任何可迭代对象,同时这应该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确定了是可以迭代的对象就可以进行for循环了,其格式如下 for 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 <代码块>   其中变量用于可迭代对象迭代出来的值,变量可以是多个,若变量为多个时

python基础一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20-01-19 12:35:50
一、简介 1、编译型语言 写好代码之后,把代码编译成二进制文件,运行的时候运行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 例如:c,c++,c# 优点:速度快,一次编译,到处运行 缺点:编译过程慢 2、解释性语言(运行速度没有编译型语言快) 运行一行代码编译一行,什么时候运行代码,什么时候编译代码 例如:php ,python, ruby,java,go,JavaScript 缺点:运行速度比较慢 3、脚本语言 功能单一的语言,叫脚本语言 例如:shell,bat,JavaScript,html,vb 4、python可用于:后台服务开发,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自动化运维,自动化测试 二、变量 1、定义变量是为了后面还要用到它的值 2、编程都是和内存打交道的 3、既有单引号又有双引号,则用''' ''' 4、单行注释用# 5、多行注释用成对的三个单引号''' ''' 6、以下单词,定义变量时不能用:'and', 'as', 'assert', 'break', 'class', 'continue', 'def', 'del', 'elif', 'else', 'except','exec', 'finally', 'for', 'from', 'global', 'if', 'import', 'in', 'is', 'lambda', 'not', 'or', 'pass',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