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请求

Flask拾遗总汇1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05 07:33:14
目录 1.flask的路由分发方式 2.请求响应相关 3.flask配置文件拾遗(config) 4.路由系统参数配置 4.1 可传入参数: 4.2 常用路由系统有以上五 5.反向生成URL: url_for 6.flask路由系统的正则匹配配置 7.Flask中的CBV模式 8.Flask中的FBV模式 9.Flask中的请求与相应 10.Flask模板语法(jinja2) 11.session 12.闪现 : flash flask依赖wsgi,实现wsgi的模块:wsgiref,werkzeug,uwsgi 1.flask的路由分发方式 路由分发的本质:将url和视图函数封装成一个Rule对象,添加到Flask的url_map字段中 方式一: @app.route('/xxxx') # @decorator def index(): return "Index" 方式二: def index(): return "Index" app.add_url_rule('/xxx', "n1", index) #n1是别名 2.请求响应相关 - request - request.form #POST请求 - request.args #GET请求 字典形式的 - request.querystring #GET请求,bytes形式的 - response - return

day 80 视图家族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19-12-05 07:24:30
1、View:将请求方式与视图类的同名方法建立映射,完成请求响应 # 将所有 请求方式 与 响应方法名 的映射关系交给用户自己配置url(r'^v5/students/$', views.StudentModelViewSet.as_view({ 'get': 'list', 'post': 'my_post'})),url(r'^v5/students/(?P<pk>\d+)/$', views.StudentModelViewSet.as_view({ 'get': 'retrieve', 'put': 'update', 'patch': 'partial_update', 'delete': 'destroy'}))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ets import ModelViewSetclass StudentModelViewSet(ModelViewSet): queryset = models.Student.objects.all() serializer_class = serializers.StudentModelSerializer def my_post(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Response('my post ok') 2、APView: 1)View的所有功能; 2

如何简单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基于 python)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5 06:24:30
GitChat 作者:饿了么技术社区 原文: 如何简单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基于 python) 关注微信公众号:GitChat 技术杂谈 ,这里一本正经的讲技术 一、简介 本文从一个简单的登录接口测试入手,一步步调整优化接口调用姿势,然后简单讨论了一下接口测试框架的要点,最后介绍了一下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接口测试框架 pithy 。期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对接口自动化测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引言 为什么要做接口自动化测试? 在当前互联网产品迭代频繁的背景下,回归测试的时间越来越少,很难在每个迭代都对所有功能做完整回归。但接口自动化测试因其实现简单、维护成本低,容易提高覆盖率等特点,越来越受重视。 为什么要自己写框架呢? 使用requets + unittest很容易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而且requests的api已经非常人性化,非常简单,但通过封装以后(特别是针对公司内特定接口),再加上对一些常用工具的封装,可以进一步提高业务脚本编写效率。 三、环境准备 确保本机已安装python2.7以上版本,然后安装如下库: pip install flask pip install requests 后面我们会使用flask写一个用来测试的接口,使用requests去测试。 四、测试接口准备 下面使用flask实现两个http接口,一个登录,另外一个查询详情,但需要登录后才可以

从壹开始前后端分离【 .NET Core2.0/3.0 +Vue2.0 】框架之二 || 后端项目搭建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05 04:15:32
本文梯子 前言 1、.net core 框架性能测试 2、.net core 执行过程 3、中间件执行过程 4、AOP切面 5、整体框架结构与数据库表UML 一、创建第一个Core 1、SDK 安装 2、新建项目 2、新建项目(3.0SDK) 3、项目整体结构分析 二、重要文件说明 1、Program.cs 2、Startup.cs 3、调试方法 三、注册并使用MVC 四、核心知识点 1、Routing 路由 2、内容协商 Content Negotiation 3、创建Post Action 4、Validation 验证 5、PUT请求 五、结语 Github && Gitee 正文 前言 至于为什么要搭建.Net Core 平台,这个网上的解释以及铺天盖地,想了想,还是感觉重要的一点,跨平台,嗯!没错,而且比.Net 更容易搭建,速度也更快,所有的包均有Nuget提供,不再像以前的单纯引入组件, 已经没有了之前的Assemblies和COM的引入,初次使用感觉会很别扭,不过使用多了,发现还是很方便的,所以你一定要会使用Nuget,真的很强大,这点儿设计思路感觉更像Linux了。 下边这三点,是先对 .net core 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看得懂或者看不懂都没有关系,以后大家肯定都会明白的: 1、.net core 框架性能测试 http://www.techempower

PHP实现微信提现功能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2-05 03:05:46
提现必须得用双向证书、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微信的商户平台找到相应的地方去设置、因为做这个提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设置微信商户平台的那几个地方没有图的情况、也说不清楚、下次再做提现的时候、给大家分享如何设置商户平台那几个地方、不是很难、下面贴代码 注意事项:商户打款时是从商户可用余额中减钱,所以确保商户可用余额充足,同时注意官方文档中的付款规则; 封装提现的方法 1 function tixian($money){ 2 $appid = "################";//商户账号appid 3 $secret = "##########";//api密码 4 $mch_id = "#######";//商户号 5 $mch_no = "#######"; 6 $openid="123456789";//授权用户openid 7 8 $arr = array(); 9 $arr['mch_appid'] = $appid; 10 $arr['mchid'] = $mch_id; 11 $arr['nonce_str'] = ugv::randomid(20);//随机字符串,不长于32位 12 $arr['partner_trade_no'] = '1298016501' . date("Ymd") . rand(10000, 90000) . rand(10000, 90000

AJAX-前后端交互的艺术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2-05 03:05:26
AJAX-前后端交互的艺术 为什么要用AJAX? 当我们通过提交表单向服务器提交内容,或者进行一些其他操作,均涉及到了与浏览器之间的交互,传统的方式与AJAX方式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传统方式 :用户触发一个HTTP请求到 Web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并处理传来的数据,然后回送一个新的页面 分析1:这种方式浪费了很多资源和带宽,很多情况下,返回的页面大部分HTML代码是一致的 分析2:客户在服务器处理请求期间,只能等待,不能进行操作 AJAX方式 :AJAX可以只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且取回必要的数据,客户端采用 JavaScript 的方式处理来自服务器的回应 分析1:大大的减少了数据量,服务器回应速度更快,部分处理转移到了客户端,减轻了服务器的负荷 分析2:可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异步通讯方式(后面说) 举个例子: 如果我们通过 “传统方式” 对这个页面中的内容分页,这样的话,每次分页都会刷新整个页面,导致已经成功显示的头部信息,以及左侧固定信息,重新从服务器中获取,造成了带宽和服务器资源的孙欢,同时用户也增加了等待时间, 如果我们通过 “AJAX方式” 实现内容分页,AJAX只需要从服务器中获取到 需要的这些信息也就是图中的红色区域内的数据,这样就不需要刷新整个页面,只需要局部刷新就可以了,既能节省资源,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什么是 AJAX AJAX(Asynchronous

请求模块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2-05 01:43:15
请求模块 CBV源码分析 # 视图层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class CBVTest(View): # 通过调度(dispatch)分发请求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pass super().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pass def get(self, 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 'cbv.html') def post(self, 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cbv post method') <!-- 模板层 --> <form action="/cbv/" method="post"> {% csrf_token %} <input type="text" name="usr"> <button type="submit">提交</button> </form> # 路由层 from app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r'^cbv/', views.CBVTest.as_view()), ] 请求模块 models

Flask基础之返回值三剑客与form表单提交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2-05 00:25:14
一、Python 现阶段三大主流Web框架 Django Tornado Flask 对比   1.Django 主要特点是大而全,集成了很多组件,例如: Models Admin Form 等等, 不管你用得到用不到,反正它全都有,属于全能型框架 Django 通常用于大型Web应用由于内置组件足够强大所以使用Django开发可以一气呵成 Django 优点是大而全,缺点也就暴露出来了,这么多的资源一次性全部加载,肯定会造成一部分的资源浪费   2.Tornado 主要特点是原生异步非阻塞,在IO密集型应用和多任务处理上占据绝对性的优势,属于专注型框架 Tornado 通常用于API后端应用,游戏服务后台,其内部实现的异步非阻塞真是稳得一批 Tornado 优点是异步,缺点是干净,连个Session都不支持   3.Flask 主要特点小而轻,原生组件几乎为0, 三方提供的组件请参考Django 非常全面,属于短小精悍型框架 Flask 通常应用于小型应用和快速构建应用,其强大的三方库,足以支撑一个大型的Web应用 二、Flask的安装 pip install Flask 三、Flask的第一个简单应用   实现一个简单的web程序: 1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导入Flask类 2 3 # __name__指定当前文件名flask1.py 4 app

WebAPI学习笔记(6)HttpStatusCode枚举值列表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19-12-04 23:43:55
public enum HttpStatusCode {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100。System.Net.HttpStatusCode.Continue 指示客户端可能继续其请求。 Continue = 10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101。System.Net.HttpStatusCode.SwitchingProtocols 指示正在更改协议版本或协议。 SwitchingProtocols = 10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0。System.Net.HttpStatusCode.OK 指示请求成功,且请求的信息包含在响应中。这是最常接收的状态代码。 OK = 200,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1。System.Net.HttpStatusCode.Created 指示请求导致在响应被发送前创建新资源。 Created = 201,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2。System.Net.HttpStatusCode.Accepted 指示请求已被接受做进一步处理。 Accepted = 202, // // 摘要: // 等效于 HTTP 状态 203。System.Net.HttpStatusCode

RESTful

Deadly 提交于 2019-12-04 23:28:47
Rest风格 建议使用请求方式对数据库中的资源进行何种请求,传递id值使用路径占位符方式传递。 删除数据: DELETE 添加数据:POST 修改数据:PUT 查询数据:GET 原来: RESTful : 查询:/getPersonById?id=3 get /person/3 GET风格 删除:/deleteById?id=3 post /person/3 DELETE 添加:/addPerson?name=张三&age=12 post /person post 修改:/update?id=1&name=张三 post /person/1?name=张三 PU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ch961107/p/1188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