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

直播报名 | 微服务架构下,流程平台解耦的最佳实践_Nebulogy纳比云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20-04-06 13:55:29
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以高效、敏捷的速度在数字化浪潮中成长壮大,从而能有条不紊地应对诸如疫情等突发事件,是CIO必须关心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云化的普及,微服务已经成为企业应用服务化架构最流行的设计理念,然而企业对推行微服务架构的认知各有不同。 Nebulogy纳比云特邀K2中国研发副总裁焦锟,为您带来 《微服务架构下,流程平台解耦的最佳实践》 的主题分享。赶快报名吧! 直播时间:2020年4月10日(周五)15:00-16:00 直播方式:45分钟左右的直播+互动交流 01 主题简介 本期直播将从微服务架构和传统平台架构的区别讲起,通过企业流程平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推行微服务架构后带来的改变,向听众介绍微服务架构的优势。进而从流程平台解耦的应用场景为企业推行微服务带来借鉴思路。 02 扫码报名 Nebulogy 品牌介绍 Nebulogy致力于通过云原生理念,帮助企业构建PaaS平台,提高开发资源利用率,满足应用快速上线和迭代需求,助力企业实现真正应用云化、业务互联网化。 网站: http://www. nebulogy.com 邮箱:service@nebulogy.com 电话:400-105-0300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Nebulogy/blog/3215416

五分钟学后端技术:一篇文章告诉你如何学习云计算!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4-06 11:14:06
作者:刘超 转自【刘超的通俗云计算】 什么是云计算 早在十年前,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和云计算相关的岗位,当时正是云计算技术最火热的时代,不管是BAT还是华为等企业都开始布局云计算,于是OpenStack研发、容器研发、底层开发等相关岗位相应地也越来越多,虽然这几年大数据和AI的风头已经完全压过了云计算,但是这一门技术仍然在现如今的技术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到底什么是云计算,就是我们每一个要学习云计算技术的朋友要了解的事情了,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 大数据(big data),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 [1] 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2] 思维导图 云计算的发展史 物理机时代 云计算的整个过程,用一个词来讲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云计算其实主要解决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计算,网络,存储,应用。前三者是资源层面的,最后是应用层面的。 计算是CPU和内存,为啥

【Q&A干货分享】敲重点,企业必须关注的等保灵魂20问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20-04-06 03:33:40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等保合规也重新提上重要日程。自去年12月1日,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正式进入2.0时代,但目前传统的等保安全产品,市面上产品繁多,且施工复杂、交付周期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让有过保需求的客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当前的等保测评机制、以及针对性进行等保合规建设,网银互联安全专家服务团队梳理了等保常见20个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Q1:什么是等级保护? 答:等级保护是指对国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 Q2:什么是等保2.0? 答:“等级保护2.0”或“等保2.0”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指按新的等级保护标准规范开展工作的统称。通常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实行后提出,以2019年12月1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测评要求和设计技术要求更新发布新版本为象征性标志。 Q3:为什么要做等保? 答:主要有三大原因:法律法规要求、行业要求、企业系统安全需求。但严格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律法规要求——《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如果拒不履行,将会受到相应处罚

第三届搞搭建|月飞-如何设计实现中后台搭建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20-04-06 02:01:31
前言 Hi,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作为讲师,来给大家分享关于《如何设计实现中后台搭建 PaaS 平台》这个话题。今天的分享将围绕阿里淘系技术部飞冰系列产品中的中后台搭建产品 iceluna 来进行展开。 个人介绍 在正式分享之前,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阿里淘系营销中后台团队的月飞,负责中后台搭建产品 iceluna,以及《阿里集团中后台搭建协议标准规范》的推广和落地。2013 年加入阿里巴巴聚划算,负责 PC & 无线详情。2016 年加入天猫,带领营销玩法团队,负责玩法、互动类型业务。2019 年加入淘系技术部,带领营销中后台团队,负责中后台业务,专注于中后台搭建产品建设。 话题介绍 今天的话题是搭建,以面向角色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面向运营和面向研发两类搭建产品。面向运营的搭建产品主要是以可视化配置 ( No-code ) 的方式进行完整页面搭建,如营销活动页面搭建。面向研发的搭建产品主要以低代码开发 ( Low-code ) 的方式,搭建“中后台系统”或者“无线模块”,如商家、小二后台系统的搭建,无线 Rax 模块的搭建。今天我这边的话题是中后台系统搭建,跟营销活动类页面的搭建在面向角色和搭建模式上是非常不同的,接下来主要围绕 “ iceluna 产品 ” 和 “ PaaS 平台建设 ” 2 个维度来展开分享。 分享大纲 这是我分享的大纲,我会先对 iceluna

SaaS(软件即服务) 的架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4-05 15:14:48
来源: https://juejin.im/post/5cf45fc151882502f9490639 作者:谭朝红 1、介绍 从计算机诞生开始,就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演变。简短的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应用程序发生的巨大变化。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个人PC机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程序员的崛起,让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大跨越的提升,个人PC机上可以运行非常复杂的应用程序。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Bulletin Board System(简称:BBS)电子公告板系统的兴起,它可以为广大PC机用户提供基本的在线服务,如在线聊天、电子邮件、消息发送和文件下载。由于受到那个时代计算机网络传输速度的限制,在线服务的响应速度慢,交互体验差是最大的通病。 进入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万维网的出现,计算机的计算能开始进入快速提升阶段,加之网络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这让Web网站可以提供功能多元化和更为复杂的在线服务,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互联网(或云)开发的在线服务应用程序。 在这段计算机技术快速成长的时间里,计算机软件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从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应用程序本身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程序=数据结构+算法),变化的是软件的供需方式发生了改变。现在,应用程序消费者不需要再在他们的PC机上下载和安装特定的应用程序,即可获得软件所提供的计算服务

五分钟学后端技术:一篇文章告诉你如何学习云计算!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04-02 22:50:00
作者:刘超 转自【刘超的通俗云计算】 什么是云计算 早在十年前,市场上就出现了很多和云计算相关的岗位,当时正是云计算技术最火热的时代,不管是BAT还是华为等企业都开始布局云计算,于是OpenStack研发、容器研发、底层开发等相关岗位相应地也越来越多,虽然这几年大数据和AI的风头已经完全压过了云计算,但是这一门技术仍然在现如今的技术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到底什么是云计算,就是我们每一个要学习云计算技术的朋友要了解的事情了,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 大数据(big data),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 [1] 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 [2] 思维导图 云计算的发展史 物理机时代 云计算的整个过程,用一个词来讲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云计算其实主要解决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计算,网络,存储,应用。前三者是资源层面的,最后是应用层面的。 计算是CPU和内存,为啥

aPaaS成为行业主角,凭什么?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20-03-27 09:36:05
3 月,跳不动了?>>> 众所周知,云服务分3种类型: IaaS: 基础即服务 PaaS: 平台即服务 SaaS: 软件即服务 aPaaS是什么鬼? 为啥能成为2020的行业主角? aPaaS是什么呢? 可以将aPaaS理解为PaaS的一种形式,aPaaS( application Platform as a service,应用程序即服务 )。 基于aPaaS的解决方案,支持应用程序在云端开发,部署和运行,提供软件开发中基础工具用户,数据对象,权限管理,用户界面等功能。 aPaaS的特点: 提供应用的快速开发环境,用户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应用开发,测试,部署,并可以随时调整和更新代码。 低代码或者零代码,非技术人员可以完成开发。 PaaS和aPaaS之间的区别: 两者都支持软件的开发和部署,支持云端访问,差异主要体现在用户和使用人群不一样。 PaaS: 是平台即服务,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地完成代码编写和应用开发及数据提供,之后部署到PaaS平台,之后分发应用。 aPaaS: 面对非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在云端完成应用程序的搭建,部署,使用和更新管理。 aPaaS主要特点是快速,低成本开发,非技术人员可以自行开发一套商业系统,开发过程所见即所得,便于快速调整。 以JEPaaS为例,比如我要搭建一个工作流程,只需通过点选、拖拽增加开始、结束以及节点,即可完成了。如下图演示:

阿里巴巴副总裁肖力:云原生安全下看企业新边界——身份管理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03-25 15:31:15
3 月,跳不动了?>>> 在 Gartner 的《2020 年规划指南:身份和访问管理》报告中,我们看到了 IT 必须推进 IAM(身份和访问管理)计划,而身份治理和管理、混合/多云环境作为可预见的趋势,更是已经在风口蓄势待发。 人、身份和云端,这三者之间的角力、千丝万缕和无限可能,正是此次采访的最大收获。 Human Element:了解人的脆弱性 我们常常谈起,“安全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对抗。” 从攻防对抗的视角来看,人的因素使得攻防对抗成为一个动态的持久过程。攻击者的手段、工具和策略都在发生变化,而防御者的安全防护能力也在提升,两者之间持续对抗,安全水位线一直动态变化。 在整个攻防对抗过程中,人,既是防御者,也可能成为攻击者,而对抗不仅会发生在企业与外部的对峙中,很多时候也发生在企业内部。 人,是绝对的安全核心,这是今年 RSAC 大会传递给我们的讯息。而在关注人的安全技能与能力建设之余,也要清晰地认知:人的脆弱性使人本身成为安全中薄弱的一环。因此,企业在应对来自外部攻击的同时,如何防范来自企业内部人员的威胁同样关键。 2017 年卡巴斯基的调查报告中提出,46% 的 IT 安全事故是由企业员工造成的。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上升至 70%~80%,譬如内部开发者由于未遵守安全规范或自身安全能力不足,而导致所研发的应用在设计之初就留下了漏洞,亦或是在职

华为云PaaS首席科学家:Cloud Native +AI,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拍档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3-23 00:17:16
近日,在2019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期间,华为云PaaS首席科学家熊英博士在+智能,见未来(华为云&大数据)的分论坛上,从云计算行业发展谈起,深入云原生发展趋势,对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做了深度解读。 熊英博士为大家分享了云原生技术和平台发展的新趋势,重点介绍了华为云智能应用平台。熊英博士提出云原生技术使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点:多云解决方案、泛在的容器和智能边缘。 IT投资投资趋势 数字化转型取代传统应用 云原生技术成为技术驱动力 根据市场调查和预测,企业近些年来在传统应用程序方面的投资正在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对云原生应用的投资。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新一轮的数字化转型,即由传统IT应用时代进入云原生应用时代。 开源社区洞悉 云原生技术惠及企业数字化转型 关注度骤升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dation,CNCF)2018年报数据显示: • 2018年,云原生技术在生产中的使用翻了一番; • 2018年,正评估及准备使用云原生的企业用户增长了3倍以上; • 从2016年到2018年,CNCF主办的云原生技术大会KubeCon + CloudNativeCon的出席人数,增长了近3倍。 熊英博士表示:在我20余年的IT从业经验中,以上这种增长无疑是少见的,由此可见云原生技术受企业的欢迎程度。 另一份来自CNCF的调查数据表明

决战工业云平台2.0时代,研华的“产业思维”是什么?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20-03-21 02:45:53
3 月,跳不动了?>>> 工业互联网的提出,让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面临严峻考验的制造业看到了进入下一个快速增长期的希望。同时,也让不少人嗅到了新的商机。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10月21日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公布数据显示,仅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数量已经超过1300多家。 具体到当下备受关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陈肇雄指出,“目前,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了50个,重点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已经突破65万台套,工业APP达1950多个,涵盖细分行业达100多个。” 尽管如此,具体到实际应用实践中,仍是问题重重。 行业是蓝海,工业互联网也是行业大势所趋,然而, “「工业」与「互联网」如何结合,如何找到真正价值点? 如何提高工业企业对当下数以百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工业互联网企业的接受度?” 这仍是身处这波大潮中的众多工业互联网企业,尤其初创企业面临的焦虑。 面对这样的产业焦虑,研华(中国)工业物联网事业群总经理蔡奇男告诉雷锋网,“过去的互联网思维是传统的IT思维,这一次的工业互联网不可以完全用互联网思维来考虑,必须是产业(互联网)思维。” 对于一家成立35年、尤其专长于工控设备的传统工业企业,研华同样极度重视此次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与转型机遇。 当雷锋网就“研华在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思维」是什么”这一问题,向在研华有超过20年从业经验的蔡奇男寻求答案时,他告诉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