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

“新基建”战场,深信服亮出云计算新“装甲”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20-10-28 12:08:46
科技云报道原创。 经过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云计算在国内市场的“筑底”已基本完成。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312亿元,较2018年增长36.3%;其中,私有云市场规模达644亿元,较2018年增长22.6%,预计2022年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172亿元。 在中国各个行业全面上云的浪潮中,云化已经不是最终目标,如何通过云计算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才是现阶段行业用户的关注点。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数据中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提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就不得不关注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即使云计算在中国发展多年,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企业,其云化程度和IT水平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和速度也是千差万别的。 对于相对传统的中小型企事业单位而言,信息化程度较低,快速上云是下个阶段的IT需求。 对于一二线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初创企业而言,天生就是互联网化的,公有云成为其起步构建小型云数据中心的首选。 还有大量的企业和机构,处在更为复杂的IT环境中,在业务创新的驱动下进行IT转型,那么私有云、混合云等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选择,就成为其建设云数据中心的基础。 处于数字化程度不同阶段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是各不相同的。在深信服看来,这些不同的挑战,已经不是传统数据中心架构或是初阶的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能去应对的了。

企业微服务架构转型-关键诉求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20-10-28 07:29:02
微服务架构这个概念出来也有2-3年的时间了,从最开始在互联网企业的广泛应用,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希望尝试使用微服务架构。 对于企业从传统IT架构到微服务架构的转型,绝对不是盲目的跟风互联网企业,而是企业的业务规范,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IT成熟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比如诉求,那么这些关键的诉求究竟有哪些? 从系统规划建设期到IT管控治理和运维期 首先可以看到当企业的信息化和IT系统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会从IT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期发展到后期的IT系统管控治理和运维期。到了后期不会再有大量的新系统规划建设,而更多的都是为了业务流程优化进行的IT系统需求变更,优化和功能改造。那么关键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快速的响应业务需求变化并发布系统,同时如何又以最小的代价和影响来发布系统? 传统的IT架构模式可以看到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每次需求或功能变更的发布周期相当长,同时由于是一个大单体应用全部发布,往往增加了一个新功能反而导致多个老功能出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其核心的原因就是原来我们管理的业务系统本身的颗粒度太大了,其次就是从需求到开发到测试到发布整个过程如何自动化衔接。第一点涉及到微服务架构,第二点涉及到PaaS和DevOps方面的内容。 在微服务架构下,我们管理的单位从原来的大单体应用变化为了细粒度的微服务模块,自然在变更和发布的时候影响单位也相应变小到各个业务模块粒度

Azure Web App (一)发布你的Net Core Web 项目

我的未来我决定 提交于 2020-10-28 00:21:51
一,引言   今天我们看一下Azure上的一个服务-----Web 应用,我们都知道云计算的三大模式: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   Iass,其实就是虚拟主机,现在各大云平台厂商都提供Iaas服务,而且我在西安所知道的大多数的上云的公司(提前声明,1,没有带任何歧视。2,我接触的所了解的这些公司只占西安很少一部分),都是在直接买了几台云主机,把项目部署上去,再买一些MySql,Redis的中间件服务,就完成了上云的操作。😭😭😭😭😭 但是不管是国内的公有云平台:阿里云,腾讯云;还是说国外的:Azure,AWS,都提供了其他Pass服务,与管理物理服务器相比,使用 Azure 应用服务托管 Web 应用可以大大简化 Web 应用的部署和管理。 同时我们也不需要去维护服务器。 所以,我们今天就开始讲一下Auzre的一项Paas 服务----- Web App ----------我是分割线------- Application Insihts: https://www.cnblogs.com/AllenMaster/p/13173853.html 二,正文 1,什么是 Web App?     Web App 是一项基于 HTTP 的服务,用于托管 Web 应用程序、REST API 和移动后端 。简单讲,我们在Auzre

在家办公的我,砍需求砍得更狠了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10-27 11:30:55
在家办公的我,砍需求砍得更狠了 收录于话题 #程序人生 13个 △Hollis, 一个对Coding有着独特追求的人△ 这是Hollis的第 251篇原创分享 作者 l Hollis 来源 l Hollis(ID:hollischuang) 最近全民开始了在家办公模式,目前看来这种模式还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至少要到3月份才能有可能回到公司办公了。 其实,在哪办公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实差别并不是很大,无非就是在哪敲代码而已。 时间很快,从在家办公开始,一直想说点什么,但是一直都没落笔,现在已经两周多了,是时候写点什么了,这两周给我最大的感受有两点。 一、会议比以前多了 在家办公之后,每天都是各种电话会议、视频会议、语音会议等等。 在公司办公的时候,只有有一些大事,如需求评审、设计评审之类的才需要开会,还有就是项目晨会或者团队周会之类的。 但是在家办公之后,每天会被拉着参加各种会议,以下是我某一天的会议日程: -w877 从早上9点,到晚上8点,一直都有会议,甚至有时候还有很多会议时间是重合的。 这时候就体现出在家办公的好处了,我就可以同时参加多个会议。钉钉视频会议开一个,手机电话会议开一个。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把我的麦禁掉。 比如有些会议,我只是负责把相关人员拉在一起,大家讨论下,最终得到一个结果,我发个邮件出来就好了。这种我就不需要发言,只需要听着就行了。 还有的一些会议

工业互联网十大平台谁是大赢家?| 十问2021中国企业服务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20-10-27 03:30:14
尽管不平凡的2020已进入Q4,但无论是新基建的到来还是疫情期间线上技术的应用给企业带来的便利,这些无不让企业认识到数字化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且企业对数字化的渴望随着疫情的逐渐消散越演越烈。 也正是如此,数字化转型在今年真正从互联网、金融这些前沿行业扩散到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也真正进入深水区。其中,传统工业、制造业是无疑是重要参与者之一。 这是因为,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无疑将帮助传统工业、制造业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良率,并降低生产成本,这在人工红利消散的当下是传统工业、制造业决策者最想解决的三大问题。 而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便是传统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依托工具。 事实上,早在2015年,国务院便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文件,明确表示全面推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因此,在去年9月,工信部便公布了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为:海尔COSM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东方国信Cloudiip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INDICS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云In-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华为FusionPlant工业互联网平台、富士康BEACON工业互联网平台、阿里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具体来看: 海尔 COSMOPlat

WMS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10-24 08:51:52
 当年国外 WMS系统 进入中国市场时,标准化、智能化、可配置性的理念在整个物流软件市场起到了某些教育性作用。例如,系统指导上架与拣货的可调配逻辑,在当年看来是先进时髦的,在仓库物流中心里哪些操作可以采用系统指导、哪些工作搭配人工处理、KPI应该监控哪些关键点,都由国外软件的导入慢慢普及到整个市场,也让一个专业仓储管理系统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了来。 一、WMS在中国的发展   与1980年国外开发的物流软件相比,成熟的仓储管理系统的产品和概念在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经过十多年的蓬勃发展,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仓储系统的认知和定位,能够理解仓储系统的管理范围和重要目标;从“仓库管理系统是管理仓库中的一切事物”到“所有与库存相关的业务都属于仓库管理系统”,逐渐明确了仓库管理系统的定位是以“商品”、“仓库中的实物库存”、“高效的出入库操作”为重点。   国内厂家开发的仓库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更换和迭代,从收货、质检、上架、提货、包装、装车、发货到仓库,管理仓库中的标准功能。基本上随着在线客户数量的增加,功能也越来越齐全,这些基本功能与国外软件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如果观察得很浅,可以说没有国外系统有而国内系统没有的非常特殊的功能。况且有了本地化的实施和支持,一些特殊的功能也不是不可以开发,那为什么还宁愿放弃百万人民币以内的解决方案,选择百万国外的大型解决方案呢?   可以总结出几个原因:   

在J2Paas低代码平台上开发软件,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20-10-24 05:50:05
信息技术是21世纪翻天覆地的一项革命技术之一,不管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是大到人类科技的发展,它都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其中,信息科技对使用者的产物,就是“系统”“软件”“APP”“小程序”!但此前,我们也仅仅只是一个产品使用者。 然而,如果今天我说,一个从来没有学过编程的人也能开发出一个APP/小程序,你相信吗? 你肯定觉得难以置信,但是新风口已经不用质疑的出现了—“J2Paas低代码平台”,凭借极少的代码量甚至没有代码量成功的成为了应用程序开发的未来,“全民开发”成为了必然! 为了搞清楚J2Paas低代码平台与全民开发,我们可以深入看下J2Paas有哪些开发特性及使用它去开发软件将给我们带来哪一些变化: 平台显著特性 J2Paas平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J2Paas上构建应用程序非常简单,快速且直观,借助模型驱动及可视化开发,IT技术人员和业务领导者可以共享语言来快速构建应用程序;它也是少数支持多系统同步的平台,可轻松与现有系统集成,为中小规模的企业带来了很多优势! 开发效率提高 通过一些实践你可能会发现,更多的人可以使用J2Paas平台参与到应用程序开发当中,其中不仅包含具有专业编程能力的程序员,非技术背景的业务人员与职能人员同样可以4倍速的构建应用;对于IT团队来讲,J2Paas还可以有效降低开发培训与技术部署的初始成本!

技术人的持续学习成长之路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20-10-22 17:53:43
近期有几位童鞋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希望我指点一下如何从码农进阶为大佬。我想说的是,我不是大佬,因此无法给你建议。但是,对于学习成长提高自己这方面,我想我应该还是有一点发言权。因此,我录制了一期骚年快享的视频《 技术人的持续学习成长之路 》,本文是该视频的文字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1、技术人成长之路是什么样的 理想中的样子 大多数技术人理想中的进阶路线都会像上图一样,从毕业之后的初级码农、中级码农、高级码农 再到 技术经理 甚至CIO/CTO。不过,正如这个圆圈一样,越往上进阶圈子越小,里面的人也就越少。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在外层的三个圈子(初级、中级、高级码农)里边奋斗。 现实中的样子 现实中呢,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时间管理的效率也随之降低,伴随而来的就是学习提高的欲望逐渐消灭。所以,可能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有35岁的危机焦虑,因此可能会选择去送外卖、摆地摊之类的。 虽然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程序员的自嘲打趣,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本质上还是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技术人们充满了焦虑,不时发出:“我太难了”! 2、你的焦虑,企业早就在经历 其实你的这些焦虑,大部分的企业早就开始在经历了。近年来,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不断冲击各个行业的企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们焦虑倍增。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之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高官们比你还难。但是,他们越来越发现在企业前方市场和企业内部支撑之间的一个冲突

流程运维开发受制于人?云流程平台为企业破局 | 有问必答Vol.4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10-22 17:45:55
Q1:我们公司5年前基于开源引擎自研了一套流程平台,后来又采购了一套国内的流程平台。几年过去,两个平台上都运行了大量流程,但随着公司规模逐渐扩大,流程平台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业务需求变更也越来越频繁,运维的压力山大。 平台运维能力不足,新需求开发受制于人,开发效率低,业务部门需求得不到满足,双方怨声载道。。。IT部门两头受气。 这些问题不止您一个客户在咨询,业务流程本身的使命就是连接不同的业务,所以从BPM项目实施的那天开始,就要面对不断的变化,而且变化可能来自任何一个方面——组织架构、人员、业务、政策、标准等等。所以 在BPM系统建设之初,不仅要从功能层面去考虑,还要考虑架构问题,为未来需求变化设计充足的余量。 Q2:我们原先选型重功能,的确忽视了流程平台的架构。你有什么解决方案? 我们提供以PaaS架构为基础的企业BPM平台解决方案——Nebulogy BPM PaaS(NBS) , NBS基于云原生理念,对BPM平台进行了微服务化重构,保证未来性能的灵活扩展,同时以服务为中心,兼顾未来的持续成长。 基于服务化和开放的标准,NBS将BPM平台类应用进行充分解耦,以一组通用组件服务的方式,将BPM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最佳实践呈现给用户,这些组件服务即可融入其他架构,也可以将平台本身的服务替换为其他产品。 开发运维层面,NBS通过 低代码开发、流程模拟测试、可视化流程配置运维

构筑新基建算力底座,腾讯安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10-22 02:40:38
在漫威宇宙那场著名的终局之战中,奇异博士通过时间宝石,仅在转瞬即逝间就算出了这场战争存在14,000,605种结局,并算出了唯一能获胜的结局是哪一个。放在现实科技文明中,这个超能力有另一个名字——算力。 物联网、5G网络、IPv6的发展,为实时性要求高、带宽需求量大的企业业务带来更多可能性,同时也对底层算力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基建时代,算力的佼佼者,能获得的不仅是测算未来的能力,它更是黏合时间空间的强大能量,是科技产业战场的超级燃料。 数据大爆发 网络安全须“深图远算”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用户、设备、企业、行业、地域间的物理边界逐渐消失,数据总量呈指数级速度增长,数据跨界流转传输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个背景下,企业算力所面临的挑战尤其突出。对于对计算性能有着高要求的业务,如果底层平台算力跟不上,就如同让F1赛车手去开公交车,能力难以施展,业务发展也会碍手碍脚。 相较于一般业务,网络安全因其独有的攻防对抗属性,对算力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说白了,搞安全,就是无穷无尽的“计算”与“算计”。尤其在新基建时代,面对如海啸一样扑面而来的数据, 网络安全的对抗思路和防护体系必须转变和升级,企业需要具备处理海量数据并发、高实时性、复杂度计算等强韧能力,而算力就是这些能力的基座。 目前,腾讯服务的业务规模、承载的网络流量量级均位列全球第一梯队,在如此大体量的分布式计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