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

nova 数据库中删除虚机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20-03-03 15:45:24
Database changed MariaDB [nova]> SET FOREIGN_KEY_CHECKS=0;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0 sec) MariaDB [nova]> delete from instances; Query OK, 75 rows affected (0.007 sec) MariaDB [nova]> SET FOREIGN_KEY_CHECKS=1;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0 sec)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angjq19920210/p/12402524.html

扩展OpenStack的nova metadata api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3-01 20:47:31
1. 场景 云计算环境中,当虚拟机启动时难免需要做一些初始化配置,这必然涉及到虚拟机如何获取数据,谁又提供这些数据的问题。当然,这里不得不提AWS,他们想到在虚拟机内使用一个固定的IP( http://169.254.169.254 )来获取一些相关数据(metadata:元数据),进而完成一些配置工作。而OpenStack继承了这种设计。自然,这里还有一些很不错的工具,例如: cloudinit ( http://cloudinit.readthedocs.org/en/latest/ )。它被安装在制作好的镜像中,当镜像派生出实例虚拟机时,在虚拟机内的 cloudinit与 元数据服务配合完成初始化工作。 cloudinit 功能很强大,可以分加载层次(可以在boot层次上加载,也可以在操作系统之上加载),还可以分频率(只运行一次,每天......)运行等等,当然在这里它是题外话。 目前cloudinit在windows系的镜像中是不支持的,也许你不需要一个这么大而全的工具的时候,你只想在虚拟机系统启动时通过读取自己的metadata api完成一些小设置,那么这里会告诉你一个基本的例子。 2. 目录结构 假设你已经有一套部署好的OpenStack,这里以单节点OpenStack为例。 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找到nova api源码所在的目录(当然,这里你也可以直接下源码查看)

OpenStack SR-IOV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20-03-01 14:55:18
本文主要介绍SR-IOV及实践openstack的SR-IOV功能的过程。 sriov功能介绍 SR-IOV 使一个单一的功能单元(比如,一个以太网端口)能看起来像多个独立的物理设备,即支持SR-IOV 功能的物理设备能被配置为多个功能单元。 SR-IOV 两种功能(function): 物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s,PF):这是完整的带有 SR-IOV 能力的PCIe 设备。PF 能像普通 PCI 设备那样被发现、管理和配置。 虚拟功能(Virtual Functions,VF):简单的 PCIe 功能,它只能处理I/O。每个 VF 都是从 PF 中分离出来的。每个物理硬件都有一个 VF 数目的限制。一个 PF,能被虚拟成多个 VF 用于分配给多个虚拟机。 Hypervisor 能将一个或者多个 VF 分配给一个虚机。在某一时刻,一个 VF 只能被分配给一个虚机。一个虚机可以拥有多个 VF。在虚机的操作系统看来,一个 VF 网卡看起来和一个普通网卡没有区别。SR-IOV 驱动是在内核中实现的。 网卡 SR-IOV 的例子: 光纤卡 SR-IOV 的例子: OpenStack实践SR-IOV 系统运行环境: 系统:Centos 6.6, Intel 82576 openstack版本: Juno 配置计算节点物理主机: 开启 VT-d #BIOS配置

在ubuntu下选择crontab计划任务的编辑器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20-03-01 07:21:20
在ubuntu下,首次编辑crontab计划任务的时候,会提示让选择编辑器。由于对nano编辑器不是很熟悉,若是选择nova编辑的话,会有些麻烦。 可以重置编辑器,方法如下: [root@wang ~]# select-editor Select an editor. To change later, run 'select-editor'. 1. /bin/ed 2. /bin/nano <---- easiest 3. /usr/bin/vim.basic 4. /usr/bin/vim.tiny Choose 1-4 [2]: 3 //选择3即可,默认为2 再次编辑crontab,就会进入vim编辑模式了。 [root@wang ~]# crontab -e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612404/blog/2875879

Cloudinit如何判断虚拟机为初始化状态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3-01 07:15:03
Cloudinit简介 cloudinit是专为云环境中虚拟机的初始化而开发的工具,它从各种数据源读取相关数据并据此对虚拟机进行配置。常见的数据源包括:云平台的metadata服务、ConfigDrive等,常见的配置包括:设定虚拟机的hostname、hosts文件、设定用户名密码、更新apt-get的本地缓存、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等。 Cloudinit数据源 Cloud-init github仓库地址:https://github.com/cloud-init/cloud-init Cloud-init目前代码库中,已支持阿里云自定义的数据源:[‘http://100.100.100.200‘] Cloudinit 如何判断虚拟机是初始化时的第一次启动? Cloudinit主要通过读取/etc/cloud/cloud.cfg配置文件,来执行相应模块。模块一般位于python第三方包cloudinit目录下:/usr/lib/python2.6/site-packages/cloudinit/config 模块有多种运行模式(frequency),包括PER_INSTANCE, PER_BOOT, PER_ONCE ,PER_ALWAYS,在上述python文件中配置。 模式为per-once的模块,一旦运行完毕会在一个名为sem的目录中创建一个信号文件

openstack基础构架以及服务方式解析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20-02-28 00:53:07
Rackspace是(美国航天局)和NASA(一家公司)共同发起的开源项目,他是一系列软件项目的组合。 这些项目是松耦合的关系,可以进行独立的安装,启动和停止,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通信(优点:扩展性好,安全性高,缺点:安装和配置比较复杂) 一:什么是openstack Rackspace是(美国航天局)和NASA(一家公司)共同发起的开源项目,他是一系列软件项目的组合。 这些项目是松耦合的关系,可以进行独立的安装,启动和停止,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进行通信(优点:扩展性好,安全性高,缺点:安装和配置比较复杂) 二:openstack的主要功能组件 1:简介 主要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16个不同功能模块: Presentation【表示层】:api模块,ui模块 Logic(Control)【逻辑控制层】:Orchostration【编排服务】,Scheduling【调度服务】,Policy【策略服务】,Image Registry【镜像注册服务】,Logging【日志服务】 Resource【资源管理层】:Compute【计算资源管理模块】,Volume【存储资源管理模块】,Network【网络资源管理模块】 Integration【集成层】:Billing【计量模块】,Identity【身份认证模块】 Mabagement【管理层】:Admin【管理api】,Monitoring【监测

nova 注入adminpass 添加用户等设置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20-02-16 10:08:13
compute node install yum install libguestfs python-libguestfs libguestfs-tools-c compute node config [libvirt] inject_password=true inject_key=true inject_partition=-1 restart nova compute systemctl restart openstack-nova-compute 设置root/adminstrator的密码 nova boot --admin-pass 添加新用户 nova boot --user-data user-data example #!/bin/sh passwd ubuntu<<EOF ubuntu ubuntu EOF sed -i 's/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g' /etc/ssh/sshd_config service ssh restart 备注: 1 https://cloud-images.ubuntu.com/ 上的ubuntu vm用该方法设置password 2 如果需要nova set-password起作用,需要image中装有qga,另外制作image时

openstack高可用19-linuxbridge结合vxlan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20-02-09 16:34:27
本文是整个按照neutron网络开始写的文章,如果以前只是使用linuxbridge结合vlan的模式,其实只要在其基础上稍加修改配置文件,并重启网络服务就好。需要修改的配置文件如下: 控制节点: /etc/neutron/plugins/ml2/ml2_conf.ini /etc/neutron/plugins/ml2/linuxbridge_agent.ini 重启服务 # systemctl restart neutron-server.service neutron-linuxbridge-agent.service neutron-dhcp-agent.service neutron-metadata-agent.service neutron-l3-agent.service 计算节点: /etc/neutron/plugins/ml2/linuxbridge_agent.ini 重启服务 # systemctl restart neutron-linuxbridge-agent.service 实验环境: eth0:10.30.1.208 eth1:无IP地址 eth2:192.168.248.1 node1 控制节点 eth0:10.30.1.203 eth1:无IP地址 eth2:192.168.248.3 node3 计算节点 eth0:10.30.1.204

openstack高可用集群18-Ceph和openstack的对接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20-02-05 23:54:22
Ceph对接Openstack 官方文档: https://docs.ceph.com/docs/master/rbd/rbd-openstack/ Ceph的一个使用场景是结合Openstack来提供云存储服务,Openstack到Ceph之间的调用堆栈就是下面这个结构: 三大模块 Openstack对接Ceph,有3大模块可以使用Ceph: 镜像 Openstack的Glance组件提供镜像服务,可以将Image直接存储在Ceph中。 操作系统盘 Openstack的Nova组件提供计算服务,一个虚机的创建必然需要操作系统,也就少不了系统盘,系统盘可以使用Ceph来提供。 非操作系统盘 Openstack的Cinder组件提供块存储服务,也就是我们物理机中的普通磁盘,也可以通过Ceph来提供。 以上3个组件从Openstack角度来说,是不同的3个模块,提供的服务也不同,但对于Ceph来说,都是一个Rbd Image,也就是一个块存储。 走的是同样的API,但是在一些属性和参数间存在一些差异。 在三大模块中增加ceph相关配置 1.Glance配置 # 在运行glance-api服务的节点修改glance-api.conf文件,含3个控制节点,以controller01节点为例 # 以下只列出涉及glance集成ceph的section [root@node1 ~]# v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