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内存数据库解析与主流产品对比(一)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11-17 02:58:55
作者: 实验室小陈 / 大数据开放实验室 8月26日,星环邀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宫学庆教授带来《数据库前沿技术系列讲座》,分享数据库业内前沿发展和研究热点。现将宫学庆教授的培训第一讲内容:内存数据库的技术发展分享给大家。 — 基于磁盘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通常是采用基于磁盘的设计,原因在于早期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时受到了硬件资源如单CPU、单核、可用内存小等条件的限制,把整个数据库放到内存里是不现实的,只能放在磁盘上。由于磁盘是一个非常慢的存储设备(相对于CPU的速度),因此学术界和工业界发展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架构上都必须适应当时的硬件条件,沿用至今的Oracle和My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仍然采用的是这种架构设计。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内存已经越来越便宜,容量也越来越大。单台计算机的内存可以配置到几百GB甚至TB级别。对于一个数据库应用来说,这样的内存配置已经足够将所有的业务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进行使用。虽然大数据处理的数据量可能是PB级别的,但那些数据一般是非结构化的数据。通常来讲,结构化数据的规模并不会特别大,例如一个银行10年到20年的交易数据加在一起可能只有几十TB。这样规模的结构化数据如果放在基于磁盘的DBMS中,在面对大规模SQL查询和交易处理时,受限于磁盘的I/O性能,很多时候数据库系统会成为整个应用系统的性能瓶颈。

Unity 操作快捷键(全)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20-11-16 04:19:33
Q Hand(手形)工具 可以平移整个Scene视图 W Translate(移动)工具 移动所选择的游戏对象 E Rotate(旋转)工具 按任意角度旋转游戏对象 R Scale(缩放)工具 缩放选中的游戏对象 T 横切面工具 可以沿着横截面缩放,沿着横截面的中心点旋转 Z Center工具 改变游戏对象的轴心点 X Local工具 改变物体的坐标 Ctrl N New Scene 新建场景 Ctrl O Open Scene 打开场景 Ctrl S Save Scene 保存 Ctrl Shift S Save Scene as 保存场景为 Ctrl Shift B Build Settings... 编译设置... Ctrl B Build and run 编译并运行 Edit 编辑 Ctrl Z Undo 撤消 Ctrl Y Redo 重做 Ctrl X Cut 剪切 Ctrl C Copy 复制 Ctrl V Paste 粘贴 Ctrl D Duplicate 复制并粘贴 Shift Delete Delete 删除 F Frame selected 选择的帧 Ctrl F Find 查找 Shift F Lock view to Selected 锁定搜索到的物体 Ctrl R Refresh 刷新场景 Ctrl Shift N Create Empty

数据结构——单链表(singly linked list)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20-11-16 03:00:05
/* singlyLinkedList.c */ /* 单链表 */ /* 单链表是一种链式存取的数据结构,用一组地址任意的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bool.h> /* 节点结构 */ /* head ———————————————— | value | next | -> ... ———————————————— */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value; /* 节点的值 */ struct node *next; /* 指向下一个节 */ } Node; /* 链表函数声明 */ void interface ( void ); void addNode(Node **head, int number); int findNode(Node *head, int number); bool deleteNode(Node **head, int number); void traverseNodes(Node * head); int lengthNodes(Node * head); bool clearNodes(Node ** head); /* 程序主函数入口 */ int main( int argc, char *

201772020113李清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第十周学习总结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20-11-16 00:44:04
1 、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理解泛型概念; (2) 掌握泛型类的定义与使用; (3) 掌握泛型方法的声明与使用; (4) 掌握泛型接口的定义与实现; (5)了解泛型程序设计,理解其用途。 2、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 1 : 导入第8章示例程序,测试程序并进行代码注释。 测试程序1: l 编辑、调试、运行教材3 11 、 312 页 代码,结合程序运行结果理解程序; l 在泛型类定义及使用代码处添加注释; l 掌握泛型类的定义及使用。 1 package pair1; 2 3 /** 4 * @version 1.00 2004-05-10 5 * @author Cay Horstmann 6 */ 7 public class Pair<T> // Pair类引入了一个类型变量T,用尖括号括起来 8 9 { 10 private T first; 11 private T second; 12 // 指方法的返回类型以及域和局部变量的类型 13 public Pair() { first = null ; second = null ; } 14 public Pair(T first, T second) { this .first = first; this .second = second; } 15 16 public T getFirst() { return

[.NET开发] C#实现发送手机验证码功能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20-11-16 00:32:25
之前不怎么了解这个,一直以为做起来很复杂。 直到前两天公司要求要做这个功能。 做了之后才发现 这不过就是一个POST请求就能实现的东西。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下,有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废话不多说 直接上代码。 1.先获取一个随机数字验证码(这里是6位数),然后编辑好需要发送的内容。 这里还做了个手机号码合法性的验证。 public string VerificationCode(string mobile) { if (IsHandset(mobile)) { string code = new Random().Next(111111, 999999).ToString(); string content = "亲,本次操作的验证码为:" + code + " 切勿泄漏此验证码信息给他人,如非本人操作,请忽略此条信息。【唐江巴巴】"; bool ret = SendFast(mobile, content); if (ret) { return code; } else { return "发送失败"; } } else { return "手机号码格式不正确"; } } /// /// 验证手机号码是否合法 /// /// /// public bool IsHandset(string str_handset) { return System.Text

李清华20177202011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第二周学习总结

折月煮酒 提交于 2020-11-16 00:24:31
李清华 20177202011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java )》第二周学习总结 第一部分 理论知识 第三章 本章主要讲了 java 基本知识中的标识符,关键字,注释,以及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类型转换,字符串,输入输出,控制流程,大数值,数组等内容。 标识符:由字母、下划线、美元符号、和数字组成,且第一个符号不能为数字。例如: Hello 、 $1234 、程序名、 WWW_123 。标识符可用作类名、变量名、方法名、数组名、文件名等。 关键字: Java 中已经被赋予特定意义的一些单词,例如: class 、 public 、 try 、 catch 、 if 、 float 、 import 、 void 等。这些关键字不能做变量名。 注释: 1.// 。 2./* 到 */ 。 3./** 开始, */ 结束。这种方法可自动生成文档。 数据类型: java 是一种强类型语言,每一个变量必须声明为一种类型。 Java 共有 8 种基本类型,其中有 4 种整型( int , short , byte , long )、二种浮点类型( float , double )、一种用于表示 Unicode 编码的字符单元的字符类型 char 和一种用于表示真值的 boolean 类型。 Java 中整型的范围与运行 java 代码的机器无关。 Java 没有任何无符号(

C. Anadi and Domino 《 Codeforces Round #588 (Div. 2) 》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20-11-16 00:14:24
Anadi has a set of dominoes. Every domino has two parts, and each part contains some dots. For every a a and b b such that 1 ≤ a ≤ b ≤ 6 1≤a≤b≤6, there is exactly one domino with a a dots on one half and b b dots on the other half. The set contains exactly 21 21 dominoes. Here is an exact illustration of his set: Also, Anadi has an undirected graph without self-loops and multiple edges. He wants to choose some dominoes and place them on the edges of this graph. He can use at most one domino of each type. Each edge can fit at most one domino. It's not necessary to place a domino on each edge of

Vue2.0-token权限处理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20-11-16 00:11:09
token一种身份的验证,在大多数网站中,登录的时候都会携带token,去访问其他页面,token就想当于一种令牌。可以判断用户是否登录状态。本次页面是通过Element-ui搭建的登录界面 当用户登录的时候,向后端发起请求的时候,后端会返回给我一个token,前端可以进行校验,进行处理token 当前端拿到后端返回的token,可以通过localStorage存储到本地,然后通过jwt-decode对token进行解析,jwt-decode是一种对token的解析包,通过npm install jwt-decode 设置好存储方式后,当用户再次登录的时候,在浏览器段可以看点用户存储的token。 当页面很多地方需要用到token的时候,用户必须携带token才能访问其他页面,可以通过请求拦截和响应拦截设置,并且在响应拦截的时候处理token是否过时,过期时间是通过后端设置的,前端需要判断token的状态码是否过时就行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import { Loading ,Message} from 'element-ui' //引入了element-ui框架库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index.js' let loading; function startLoading() { loading =Loading

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线性表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11-15 19:16:02
定义 线性表的定义 是描述其逻辑结构,而通常会在线性表上进行的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 线性表作为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类型,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映象(或表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顺序映象,一种是链式映象。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1.定义:若将线性表L=(a0,a1, ……,an-1)中的各元素依次存储于计算机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这种机制表示为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特点: 逻辑上相邻的元素 ai, ai+1,其存储位置也是相邻的; 存储密度高,方便对数据的遍历查找。 对表的插入和删除等运算的效率较差。 3.程序实现 在Python中,list存放于一片单一连续的内存块,故可借助于列表类型来描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而且列表本身就提供了丰富的接口满足这种数据结构的运算。 1 L = [1,2,3,4 ] 2 L.append(10) # 尾部增加元素 3 # [1, 2, 3, 4, 10] 4 5 L.insert(1,20) # 插入元素 6 # [1, 20, 2, 3, 4, 10] 7 8 L.remove(3) # 删除元素 9 # [1, 20, 2, 4, 10] 10 11 L[4] = 30 # 修改 12 # [1, 20, 2, 4, 30] 13 14 L.index(2) # 查找 15 # 2 顺序存储代码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1.定义: 将线性表L=(a0

链表逆序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20-11-14 12:24:40
Leedcode 206 链表逆序I 从头逆序 图解步骤 备份head.next(原下一节点),修改head.next指向新头,移动修改两链表的头指针(新指向新的节点(原头节点),原再指向下一节点[备份点]) 迭代法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public class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int x) { val = x;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 ListNode curr=head; ListNode newHead=null; while(curr!=null){ //备份next ListNode bak=curr.next; //修改next指向,既将head与newHead连接 curr.next=newHead; //移动head和newHead newHead=curr; curr=bak; } return newHead; } } 递归法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 //递归到最下一层获得末尾节点 if (head == null || 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