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MySQL死锁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11-24 13:23:04
点击上方蓝色“ 方志朋 ”,选择“设为星标” 回复“ 666 ”获取独家整理的学习资料! 来源:r6d.cn/qDxd Mysql 锁类型 一、锁类型介绍: MySQL有三种锁的级别:页级、表级、行级。 表级锁: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行级锁: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页面锁: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一般 算法: next KeyLocks锁,同时锁住记录(数据),并且锁住记录前面的Gap Gap锁,不锁记录,仅仅记录前面的Gap Recordlock锁(锁数据,不锁Gap) 所以其实 Next-KeyLocks=Gap锁+ Recordlock锁 二、死锁产生原因和示例 1、产生原因: 所谓死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表级锁不会产生死锁.所以解决死锁主要还是针对于最常用的InnoDB。 死锁的关键在于:两个(或以上)的Session加锁的顺序不一致。 那么对应的解决死锁问题的关键就是:让不同的session加锁有次序 2、产生示例: 案例一 需求

MySQL 是怎么死锁的?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11-24 13:22:22
Java技术栈 www.javastack.cn 关注阅读更多优质文章 最近总结了一波死锁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Mysql 锁类型和加锁分析 MySQL有三种锁的级别:页级、表级、行级。 表级锁: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行级锁: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页面锁: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 算法: next KeyLocks锁,同时锁住记录(数据),并且锁住记录前面的Gap Gap锁,不锁记录,仅仅记录前面的Gap Recordlock锁(锁数据,不锁Gap) 所以其实 Next-KeyLocks=Gap锁+ Recordlock锁 死锁产生原因和示例 产生原因 所谓死锁 <DeadLock>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表级锁不会产生死锁.所以解决死锁主要还是针对于最常用的InnoDB。 死锁的关键在于:两个(或以上)的Session加锁的顺序不一致。 那么对应的解决死锁问题的关键就是:让不同的session加锁有次序 产生示例 案例一 需求

MySQL 死锁是怎么产生的?6 个案例分享!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20-11-24 12:49:18
最近总结了一波死锁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Mysql 锁类型和加锁分析 MySQL有三种锁的级别:页级、表级、行级。 表级锁:开销小,加锁快;不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并发度最低。 行级锁: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页面锁: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 算法: next KeyLocks锁,同时锁住记录(数据),并且锁住记录前面的Gap Gap锁,不锁记录,仅仅记录前面的Gap Recordlock锁(锁数据,不锁Gap) 所以其实 Next-KeyLocks=Gap锁+ Recordlock锁 死锁产生原因和示例 产生原因 所谓死锁 <DeadLock>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表级锁不会产生死锁.所以解决死锁主要还是针对于最常用的InnoDB。 死锁的关键在于:两个(或以上)的Session加锁的顺序不一致。 那么对应的解决死锁问题的关键就是:让不同的session加锁有次序 产生示例 案例一 需求:将投资的钱拆成几份随机分配给借款人。 起初业务程序思路是这样的: 投资人投资后

自动拆装箱与遍历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20-11-24 12:49:07
一、实例 源码: List<Integer> list = Arrays.asList(1, 2); int sum = 0; for (int i : list) {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sum); 编译后: List<Integer> list = Arrays.asList( new Integer[] { Integer.valueOf(1), Integer.valueOf(2) }); int sum = 0; for (Iterator localIterator = list.iterator(); localIterator.hasNext(); ) { int i = ((Integer)localIterator.next()).intValue();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sum); 二、陷阱(源码) Integer a = 1; Integer b = 2; Integer c = 3; Integer d = 3; Integer e = 321; Integer f = 321; Long g = 3L; System.out.println(c == d); System.out.println(e == f); System.out.println(c == (a+b

Oarcle数据库学习总结大全(1)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20-11-24 12:30:48
1.数据库 1.登陆数据库 使用windows+r健,然后输入cmd,进入命令框,连接用户,sqlplus+用户名/密码 把会话环境改成中文模式: alter session set nls_language = 'simplified chinese' ; 把会话环境改成英文模式: alter session set nls_language = english ; 然后导入数据表: @表名.sql. sql语句的分类: 1.DQL:主要是查询语句语言———主要是select语句 2.DML:数据操纵语言———改变数据库中的是数据, 主要是insert,update,delete语句 3.DDL:数据定义语言———主要是建立修改删除数据库中的对象, 主要是create,alter,drop,truncate语句 4.TCL:事物控制语句,用来维护事物的一致性, 主要是commit,rollback,savapoint语句 5.DCL:数据控制功能 用来执行权限授予和权限收回操作, 主要是grant,revoke语句 1.单行函数 select语句基础 举几个例子: 1.查看s_dept中所有的记录 select * from s_dept ; 2.查看s_dept中的指定字段 select id , name , salary from s_dept ; 2.运算: 1

MySQL锁读这篇就够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11-24 12:28:10
MySQL语句加锁分析 前言:锁是为了解决并发带来问题而设计的, 阅读本文需要知道数据页 和 B+tree的知识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Mysql索引调优 1. 锁的基本模式 1.1 共享锁S和排他锁X S -共享锁:又叫读锁,其它事务可以继续加共享锁,但是不能继续加排他锁 X -排他锁:又叫写锁,一旦加了写锁之后,其它事务不能加锁了 兼容性:是指事务A获得一个某行某种锁之后,事务B同样的在这个行上尝试获取某种锁,如果能立即获取,则称锁兼容,反之叫冲突。 锁模式的兼容性汇总在以下矩阵中: X S X 冲突 冲突 S 冲突 兼容 1.2 意向锁(表锁) 意向锁 是表级锁,指事务稍后对表中的行需要加哪种类型的锁(共享锁或排他锁) 有两种类型的 意向锁 : 意向共享锁( IS ):指一个事务将在表中某行加共享锁 意向排他锁( IX ):指一个事务将在表中某行加排他锁 ​ InnoDB支持多种粒度锁,允许行锁和表锁并存。为了使多个粒度级别上的锁变得切实可行,InnoDB使用了 意向锁 。 ​ 加入意向锁的目的 : 意向锁 仅仅用于表锁和行锁的共存使用, 意向锁 是为了提高锁的兼容性判断效率。如果我们的操作仅仅涉及行锁,那么意向锁不会对我们的操作产生任何影响。在任一操作给表A的一行记录加锁前,首先要给该表加意向锁,如果获得了意向锁,然后才会加行锁,并在加行锁时判断是否冲突

Hexo + Github Pages搭建的个人博客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20-11-24 05:51:40
这个不算是新手的搭建流程,如果你恰巧看见这篇文章,希望你已经安装好node、git等软件,因为第一步的环境搭建准备并没有详写,默认都会了。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步骤: 一、 搭建环境准备 二、安装hexo 三、配置hexo,将其与github page 联系起来 四、发布文章 五、更换主题及简单配置 一、 搭建环境准备 这里包括node.js的安装、git的安装、git账号注册和新建git项目 <font color="red">注意:</font> 新建项目的时候,项目名称也就是Repository name的格式必须是:yourgithbuName.github.io,这里的yourgithbuName必须和你的github名称保持一致 这个问题下面会说到,因为我没注意,也踩了这个坑了。 二、 安装hexo cnpm install hexo -g 安装完毕后,不确定是否安装成功,可以通过 hexo -v 查询,会出现下面信息: 之后新建一个空的文件夹,暂且叫mjblog吧,在mjblog文件夹下使用gitbash初始化项目 hexo init 。 过程中,如果遇到网络不好,可能会出现超时的问题,问是否要尝试删除你新建的文件夹,填n(NO)就好了。 Start blogging with Hexo! 成功,并且文件夹里多了hexo相关文件. scaffolds # 模板文件

基于 Hexo + GitHub Pages 搭建个人博客(二)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20-11-24 04:58:16
在 基于 Hexo + GitHub Pages 搭建个人博客(一) 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如何使用 Hexo + GitHub Pages 搭建一个个人博客,GitHub 为我们提供了免费的域名和服务器,非常方便,无需我们费心。但是 Hexo 博客的原生主题并不符合大众的风格,那么如何为 Hexo 博客更换成我们喜欢的主题呢?下面这篇就来详细解答如何配置博客个人信息以及更换博客主题,以很多人都在使用的 NexT 主题为例。 一、配置博客个人信息 1、打开博客目录,如下图所示,打开 Hexo 全局配置 文件 _config.yml <!--more--> 2、在 Hexo 全局配置 文件中,具体配置和如下,配置后面有详细注解说明: # Hexo Configuration ## Docs: https://hexo.io/docs/configuration.html ## Source: https://github.com/hexojs/hexo/ # Site 站点信息配置 title: compassblog #站点名 subtitle: 刻苦学习,解决眼前的苟且,追寻诗和远方... #站点副标题 description: 微信公众号:compassblog #站点信息简介 author: 孔乙己 #站点作者 language: zh-Hans #站点语言,default

python入门 -- 学习笔记4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20-11-24 04:42:42
习题38:列表的操作 当你看到像 mystuff.append('hello') 这样的代码时,你事实上已经在 Python 内部激发了一个连锁反应。以下是它的工作原理: 1. Python 看到你用到了 mystuff ,于是就去找到这个变量。也许它需要倒着检查看你有没有在哪里用 = 创建过这个变量,或者检查它是不是一个函数参数,或者看它是不是一个全局变量。不管哪种方式,它得先找到 mystuff 这个变量才行。 2. 一旦它找到了 mystuff ,就轮到处理句点 . (period) 这个操作符,而且开始查看 mystuff内部的一些变量了。由于 mystuff 是一个列表,Python 知道mystuff 支持一些函数。 3. 接下来轮到了处理 append 。Python 会将 “append” 和 mystuff 支持的所有函数的名称一一对比,如果确实其中有一个叫 append 的函数,那么 Python 就会去使用这个函数。 4. 接下来 Python 看到了括号 ( (parenthesis) 并且意识到, “噢,原来这应该是一个函数”,到了这里,它就正常会调用这个函数了,不过这里的函数还要多一个参数才行。 5. 这个额外的参数其实是…… mystuff! 我知道,很奇怪是不是?不过这就是 Python 的工作原理,所以还是记住这一点,就当它是正常的好了

linux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树(1)-dtb转换成device_node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11-24 03:55:00
linux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树(1)-dtb转换成device_node 本设备树解析基于arm平台 从start_kernel开始 linux最底层的初始化部分在HEAD.s中,这是汇编代码,我们暂且不作过多讨论,在head.s完成部分初始化之后,就开始调用C语言函数,而被调用的第一个C语言函数就是start_kernel,start kernel原型是这样的: asmlinkage __visible void __init start_kernel(void) { ... setup_arch(&command_line); ... } 而对于设备树的处理,基本上就在setup_arch()这个函数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分析的方法就是持续地跟踪linux源代码,但是鉴于linux源代码的复杂性,只将程序中相关性较强的部分贴出来进行分析,因为如果去深究细节部分,那只会自讨苦吃。 博主为整个函数调用流程画了一张思维导图,结合思维导图阅读更加清晰, 点此下载 ,博主也将其贴在了文章最后,需要下载查看,网页上查看可能不清晰。 setup_arch 可以看到,在start_kernel()中调用了setup_arch(&command_line); void __init setup_arch(char **cmdline_p) { const struct machine_d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