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管理

2019-2020 20191302《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九周学习总结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6 06:27:46
《信息安全专业导论》第九周学习总结 教材知识总结 1、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资源的系统软件的一部分,是人类用户、应用软件和系统硬件设备之间的协调者。 2、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允许在内存中同时驻留多个程序,让它们竞争cpu时间。进程是执行中的程序。操作系统必须执行精细的cpu调度 内存管理和进程管理,以确保访问cpu的公平性。 3、批处理把使用相同或相似资源的作业组织成批。分时技术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虚拟机,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4、任何内存管理技术都必须定义联编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方法。单块内存管理法除了操作系统只允许一个程序驻留永存。分区法是把内存划分成好几个分区,进程要载入这些分区。固定分区法中的分区个数是固定的,动态分区法则是根据载入的进程的需要决定的。页式内存管理法是把内存划分为帧,把程序划分为页。 5、cpu调度算法确定了下一个使用cpu的进程。先到先服务的cpu调度给予最早到达的作业优先权。最短作业优先算法给与运行时间最短的作业优先权。轮询算法让每个活动进程轮流使用cpu,每个进程得到一个小时间片 问题总结 1、如果帧大小是1024,那么逻辑地址<2,85>对应的物理地址是什么? 解答:页式内存管理系统中的逻辑地址与分区系统中的一样,都是从一个相对于程序起始点的整数值开始。但这个地址被转换成两个值————页编号和偏移量。用页面大小除逻辑地址得到的商是页编号

《Glinc内存管理》笔记DAY1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06 05:41:25
x86_64栈和mmap固定映射地址   只需要设置全局变量randomize_va_space 值 为 0 , 这 个 变 量 默 认 值 为 1 。 用 户 可 以 通 过 设 置/proc/sys/kernel/randomize_va_space 来停用该特性,也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sysctl -w kernel.randomize_va_space=0 内存的延迟分配   只有在真正访问一个地址的时候才建立这个地址的物理映射,这是 Linux 内存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Linux 内核在用户申请内存的时候,只是给它分配了一个线性区(也就是虚拟内存),并没有分配实际物理内存;只有当用户使用这块内存的时候,内核才会分配具体的物理页面给用户,这时候才占用宝贵的物理内存。内核释放物理页面是通过释放线性区,找到其所对应的物理页面,将其全部释放的过程。 内核数据结构 mm_struct start_code:进程代码段的起始地址 end_code:进程代码段的终止地址 start_stack:进程堆栈段起始地址 start_brk:进程动态内存分配起始地址(堆的起始地址) brk:是动态内存分配当前的终止地址(堆的当前最后地址) Heap 操作相关函数 #include <unistd.h> 系统调用int brk(void *addr); C库函数void *sbrk

C# 内存管理(一)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2-06 03:27:51
引用地址: https://blog.csdn.net/libohuiyuan/article/details/81030010 一、变量类型 C#的变量类型分为值类型,引用类型、指针类型和指令类型。所有的值类型都继承于System.ValueType,在C#中的值类型包括bool、byte、char、decimal、double、enum、float、int、long、sbyte、short、struct、uint、ulong、ushort等。在引用类型均继承自System.Object,除了Object其自身,引用类型包括class、interface、delegate、objecthe string。 一般通常了解值类型和引用类型,其中引用类型总是在堆上创建,值类型和指针类型总是在它声明的地方创建。 二、程序执行过程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qiupiaohujie/p/11960388.html

ios--内存管理strong和weak的简单理解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2-06 03:18:21
如果在网上搜关于内存管理最多的总结就是谁持有谁释放。但是内存管理往多的说是有好多东西的,我今天只写一下关于strong、weak和autoreleas(以后会写片博客,会介绍到它们的底层运作)。在此也给想更深入了解的伙伴们推荐本书一个日本前辈写的Objective-C高级编程,我自己讲内存管理梳理的差不多清晰的时,多亏了它。 关于内存管理,我原来有一段时间都对strong、weak傻傻的区分不清楚,也没有多少兴趣去了解。直到一天我真的在使用代理中碰到了神奇的内存泄漏,害死我了,经过调查锁定了凶手就是weak,根本的罪魁祸首是我对修饰符使用的一知半解。希望这点理解能起到一点点帮助。 a、区分strong、weak strong:strong为强引用,是id类型对象和对象默认的所有权修饰符(我们平时在@property中指定了属性的修饰strong、weak、或者是assign,但是在创建其他对象的时候,系统帮我们默认加了_strong修饰符进行内存管理),使用strong修饰的对象在超出其变量作用域时,即该变量被废弃时,会释放其被赋予的对象。使用strong会对对象被持有对象的引用计数产生影响,当其持用一其他对象的时候,会将其他对象的引用计数加1,当出作用域强引用失效时,会释放掉对其持有对象的持有。 weak:weak为若引用。weak修饰的对象

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06 02:58:10
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    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007/213585.htm   Python引用了一个内存池(memory pool)机制,即Pymalloc机制(malloc:n.分配内存),用于管理对小块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内存池(memory pool)的概念:   当 创建大量消耗小内存的对象时,频繁调用new/malloc会导致大量的内存碎片,致使效率降低。内存池的概念就是预先在内存中申请一定数量的,大小相等 的内存块留作备用,当有新的内存需求时,就先从内存池中分配内存给这个需求,不够了之后再申请新的内存。这样做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够减少内存碎片,提升效率。 内存池的实现方式有很多,性能和适用范围也不一样。 python中的内存管理机制——Pymalloc:   python中的内存管理机制都有两套实现,一套是针对小对象,就是大小小于256bits时,pymalloc会在内存池中申请内存空间;当大于256bits,则会直接执行new/malloc的行为来申请内存空间。   关于释放内存方面,当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变为0时,python就会调用它的析构函数。在析构时,也采用了内存池机制,从内存池来的内存会被归还到内存池中,以避免频繁地释放动作。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

程序性能优化之内存优化(三)上篇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06 02:45:42
阿里P7移动互联网架构师进阶视频(每日更新中)免费学习请点击: https://space.bilibili.com/474380680 本篇文章将继续从以下两个内容来介绍内存优化: [内存抖动] [内存泄漏] <meta charset="utf-8"> 其实大多数App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内存泄漏情况,这些内存泄漏可能存在于特定的运行环境时才会发生。而内存泄漏堆积会引发严重后果OOM。内存抖动是指内存频繁地分配和回收,而频繁的gc会导致卡顿,严重时和内存泄漏一样会导致OOM。 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该如何查看以及解决这部分问题思路。 一、内存泄漏 内存泄露是指程序中间动态分配了内存,但在程序结束时没有释放这部分内存,从而造成那部分内存不可用的情况,重启计算机可以解决,但也有可能再次发生内存泄露,内存泄露和硬件没有关系,它是由软件设计缺陷引起的。 简单点说:应该被释放的资源没有被释放。 1、内存泄漏的种类 1)常发性内存泄漏 。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会被多次执行到,每次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导致一块内存泄漏。 2)偶发性内存泄漏 。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有在某些特定环境或操作过程下才会发生。常发性和偶发性是相对的。对于特定的环境,偶发性的也许就变成了常发性的。所以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对检测内存泄漏至关重要。 3) 一次性内存泄漏 。发生内存泄漏的代码只会被执行一次,或者由于算法上的缺陷

C#学习系列(一)——C#和C++的区别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19-12-05 22:13:34
C#和C++的区别在于:C#代码首先会被编译为CLR(公共语言运行库),然后由.NET框架解析;它是在虚拟机上执行,会自动进行内存管理,不支持使用指针。C++将会直接被编译为机器代码,允许使用指针,需要手动组织管理内存。 C#和C ++的区别 1、编译区别 C#代码首先会被编译为CLR(公共语言运行库),然后由.NET框架解析。 C ++代码将会直接被编译为机器代码。 2、内存管理的不同 C#是在虚拟机上执行,会自动进行内存管理。而,C ++需要手动组织管理内存。 3、指针使用的区别 C#不支持使用指针,但可以使用一些不安全的类和方法;而,C ++允许使用指针。 4、系统环境(平台)的区别 C#主要用于Windows环境;而,C ++是为基于Unix的系统设计的,但现在可以用于任何平台。 5、应用上的区别 C#的应用涉及基于Web的桌面和移动应用程序;而,C ++的唯一目的就是创建独立的控制台应用程序。 6、速度上的区别 C ++代码更快,因为它不使用重型库;而,C#较慢,因为它会产生开销并使用了类似于java这样的重型库。 C与C++的区别 1. C 语言是面向过程的,而 C++ 是面向对象的。 2,C 语言有标准的函数库,它们松散的,只是把功能相同的函数放在一个头文件中;而 C++ 对于大多数的函数都是有集成的很紧密,特别是 C 语言中没有的 C++ 中的 API 是对

第一章 1.17 内存管理, 拷贝,正则表达式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19-12-05 20:12:34
一. 内存管理 1. C语言中内存管理的概念 内存分为堆区间和栈区间 C的栈区间的内存是系统自动申请和释放(自动管理) C的堆区间的内存需要调用malloc函数申请,调用free函数释放 其他高级语言中的垃圾管理机制是针对堆区间的内存进行管理的 2. python的内存管理机制 1) 内存的申请 python中所有的数据都是存在堆中的,变量是保存在栈区间的,变量中保存的是保存在堆中的数据的地址。 重新给变量赋值,会先在内存开辟新的内存保存新的数据,然后将新的数据的地址重新保存到变量 但是如果使用数字或者字符串给变量赋值,不会直接开辟新的内存,而是先检查内存有没有这个数据,如果有直接将原来的数据的地址给变量 2)内存的释放(垃圾回收机制) 在python中一个数据对应的内存空间是否释放,就看这个数据的引用计数是否为0;如果引用计数为0,数据对应的内存就会被自动释放 循环引用问题: python的垃圾回收机制会自动处理循环引用问题 增加引用计数: 增加数据的引用(让更多的变量来保存数据的地址) 减少引用计数: 删除引用,或者让引用去保存新的数据 3)查看引用次数 导入sys模块中的getrefcount print(getrefcount(list2)) getrefcount函数在调用时会给形参赋值,所以打印的值会比我们需要的值多1 3.循环引用 堆中的数据相互间的引用

使用SQL Server内存优化表 In-Memory OLTP

你。 提交于 2019-12-05 18:57:50
原文: 使用SQL Server内存优化表 In-Memory OLTP 如果你的系统有高并发的要求,可以尝试使用SQL Server内存优化表来提升你的系统性能。你甚至可以把它当作 Redis来使用。 要使用内存优化表,首先要在现在数据库中添加一个支持内存优化的文件组。 Memory Optimized File Group 可以使用下列脚本来向现有数据库添加内存优化文件组: ALTER DATABASE SomeDatabase ADD FILEGROUP Memory CONTAINS MEMORY_OPTIMIZED_DATA; ALTER DATABASE SomeDatabase ADD FILE ( NAME = 'SomeDatabase_InMemory', FILENAME = 'E:\Database\SomeDatabase_InMemory' ) TO FILEGROUP Memory; ALTER DATABASE SomeDatabase SET MEMORY_OPTIMIZED_ELEVATE_TO_SNAPSHOT=ON; GO 创建内存优化表,使用MEMORY_OPTIMIZED = ON来启用内存优化: CREATE TABLE [dbo].[CachedData] ( [Key] [VARCHAR](900) NOT NULL, [Data]

Java的产生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19-12-05 17:19:31
C语言帝国 贴近硬件,运行极快,效率极高。 指针和内存管理 虽然指针强大无比,能直接操作内存,但是没有提供工具去做越界的检查,导致新手程序员很容易出错。 放任内存管理,自己分配的空间自己去释放。 关键这些问题编译期不能发现,运行后才出问题,调试麻烦。 代码的可移植性事实上并不好,需要使用标准库才行。 C++ 特点 添加了面向对象的功能 兼容C 有静态类型检查 性能很好 但是太复杂了 Java 特点 语法像C 没有指针 不考虑内存管理 真正的可移植性,编写一次,到处运行 为了实现跨平台,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增加了一个抽象出:Java虚拟机。除非个别情况,都不用看到操作系统。 面向对象 类型安全 发展 Applet起家 三条腿走路 J2SE Swing界面难看,和原生桌面差距很大,运行需要虚拟机,失败了 J2ME 智能手机(尤其)还没兴起,失败了 J2EE 依靠Web,只有J2EE成功了 WebLogic等中间件(还有IBM的WebSphere、Eclipse) Hadoop Android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yp1988/p/1193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