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space

对拍程序讲解及源码举例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1-24 15:36:27
对拍程序 一、介绍   在做题或者正式比赛过程中总会把水题做水做乱,但因为样例有坑所以直接过了样例,然后拿去评测结果发现全WA。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检查自己程序或算法的正确性呢?对拍是一个 简便省事 的方案。   所谓“对拍”,顾名思义,就是让两者 相互比对 。所谓“两者”,一是你要 测试的程序 ,二是一个答案在该程序 在一定范围(时间/空间)内结果必定正确的程序 (一般是用暴力求解的程序) 。   两个程序准备好编译好了以后,就可以开始准备测试用的输入样例了。但是输入样例要是人为准备起来的话肯定浪费时间还费脑,更别提在正式比赛的时候了。人脑靠不住,那就靠电脑。   为了让测试的样例 更全面 ,我们可以用 伪随机数 的方法。我们需要用到这几个高贵妖艳的头文件: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time> #include <cstdlib>   在高中数学的统计知识中学过的随机抽样,可以用随机数表法选取一些随机的数值。在生成随机数时也是用这个原理。首先 利用srand()函数 在随机数表中找一个点,作为取随机数的 起始点 。但是如何做到每次选不同的起始点来取数呢? 时间是一直在变化的 ,所以用time(0)取系统时间放入srand()函数中去, 每次取的起始点都不一样 。 如果用固定值的话,每次取得的随机数都会是一样的 。   接下来

c++ namespce命令空间用法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20-01-24 07:14:55
一、为什么使用命名空间 考虑一种情况,当我们有两个同名的人,Zara,在同一个班里。当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区分我们必须使用一些额外的信息和它们的名字,比如这个区域,如果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或者它们的母亲或父亲的名字,等等。 在您的C++应用程序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例如,您可能正在编写一些具有名为xyz()函数的代码,并且还有另一个可用的库,它也具有相同的xyz()函数。现在编译器无法知道您在代码中引用的xyz()函数的哪个版本。 名称空间(namespace)被设计来克服这个困难,并被用作额外的信息来区分类似的函数、类、变量等等,它们在不同的库中具有相同的名称。使用名称空间,您可以定义定义名称的上下文。本质上,名称空间定义了一个范围。 二、命名空间的定义 在C语言中只有一个全局作用域: 1.C语言中所有的全局标识符共享一个作用域 2.标识符之间可能发生冲突 C++中提出了命名空间的概念: 1.命名空间将全局作用域分成不同的部分, 2.不同命名空间中的标识符可以同名而不会发生冲突 3.命名空间可以发生嵌套 4.全局作用域也叫默认命名空间 语法: namespace Name { namespace Internal { /*...*/ } /*...*/ } C++命名空间的使用: 使用整个命名空间:using namespace name; 使用命名空间中的变量:using

C#-命名空间

可紊 提交于 2020-01-24 04:47:23
命名空间提供了一种组织相关类和其他类型的方式。与文件或组件不同,命名空间是一种逻辑组合,而不是物理组合。在C#文件中定义类时,可以把它包括在命名空间定义中。以后,再定义另一个类,在另一个文件中执行相关操作时,就可以在同一个命名空间中包含它,创建一个逻辑组合,告诉使用类的其他开发人员这两个类是如何相关的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namespace CustomerPhoneBookApp {  using System;  public struct Subscriber  {   // Code for struct here...  } }   把一个类型放在命名空间中,可以有效地给这个类型指定一个较长的名称,该名称包括类型的命名空间,后面是句点(.)和类的名称。在上面的例子中,Subscriber结构的全名是CustomerPhoneBookApp.Subscriber。这样,有相同短名的不同的类就可以在同一个程序中使用了。   也可以在命名空间中嵌套其他命名空间,为类型创建层次结构: namespace Wrox {  namespace ProCSharp  {   namespace Basics   {    class NamespaceExample    {     // Code for the class here...    }   }  } }  

[转帖]Mybatis十八连环问!这谁顶得住?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01-24 01:24:04
Mybatis十八连环问!这谁顶得住? http://www.itpub.net/2020/01/19/5130/ 1、#{}和${}的区别是什么? 答:${}是Properties文件中的变量占位符,它可以用于标签属性值和sql内部,属于静态文本替换,比如${driver}会被静态替换为com.mysql.jdbc.Driver。#{}是sql的参数占位符,Mybatis会将sql中的#{}替换为?号,在sql执行前会使用PreparedStatement的参数设置方法,按序给sql的?号占位符设置参数值,比如ps.setInt(0, parameterValue),#{item.name}的取值方式为使用反射从参数对象中获取item对象的name属性值,相当于param.getItem().getName()。 2、Xml映射文件中,除了常见的select|insert|updae|delete标签之外,还有哪些标签? 答:还有很多其他的标签,<resultMap>、<parameterMap>、<sql>、<include>、<selectKey>,加上动态sql的9个标签,trim|where|set|foreach|if|choose|when|otherwise|bind等,其中<sql>为sql片段标签,通过<include>标签引入sql片段,<selectKey

cc41a_demo命名空间c++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20-01-22 19:29:48
//41CppPrimer_命名空间c++ //命名空间也叫名称空间 //命名空间的定义 //-每个命名空间是一个作用域 //-命名空间可以是不连续的-意思可以在头文件里面写MyApp的一部分内容,也可以在程序.cpp里面写一部分内容。两个地方的相同名字的命名空间,c++默认是一个,但你面的类与函数不要重名。调用时与两个部分写在一起是一样的功能。比如bs.h中有MyApp,cc41a_demo.cpp里面也有MyApp //-接口和实现的分离 //-嵌套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成员的使用 //using std::vector; //using primer=cplusplus_primer; //using namespace std; //没有在任何名称空间里面的类,就在全局命名空间里面 //设计自己的命名空间 //41CppPrimer_命名空间c++ //命名空间也叫名称空间 //命名空间的定义 //-每个命名空间是一个作用域 //-命名空间可以是不连续的-意思可以在头文件里面写MyApp的一部分内容,也可以在程序.cpp里面写一部分内容。两个地方的相同名字的命名空间,c++默认是一个,但你面的类与函数不要重名。调用时与两个部分写在一起是一样的功能。比如bs.h中有MyApp,cc41a_demo.cpp里面也有MyApp //-接口和实现的分离 //-嵌套命名空间 //

Serverless Kubernetes全面升级2.0架构:支持多命名空间、RBAC、CRD、PV/PVC等功能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1-22 16:01:45
Serverless Kubernetes概述: 阿里云Serverless Kubernetes容器服务最新开放香港、新加坡、悉尼区域,同时全面开放2.0架构,帮助用户更加便捷、轻松地步入“以应用为中心”的全新架构。通过Serverless Kubernetes,用户50秒内可从零启动500应用容器,而无需关心底层服务器资源。 Serverless Kubernetes 2.0新架构 Serverless Kubernetes 2.0对后台架构进行了彻底升级,从之前的基于Namespace的多租户隔离,升级为租户独占k8s master,极大的增强了安全性和隔离型。每个租户拥有独立的apiserver,避免了共享Apiserver导致的租户干扰问题,同时一个集群中apiserver的安全风险也不会扩散到其他集群。 因为租户拥有完整的k8s master,所以天然支持更完整的原生kubernetes能力,包括多命名空间、CRD、RBAC等,详细对比如下: 通过CRD/RBAC的支持,我们可以在Serverless集群中部署Istio/knative/Argo/Spark/Kubeflow等多种controller,极大扩展了Serverless Kubernetes面向的应用场景,支撑更多云原生应用的Serverless化部署,充分享受Serverless带来的简单、敏捷和弹性能力

Serverless Kubernetes全面升级2.0架构:支持多命名空间、RBAC、CRD、PV/PVC等功能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20-01-22 15:53:58
Serverless Kubernetes概述: 阿里云Serverless Kubernetes容器服务最新开放香港、新加坡、悉尼区域,同时全面开放2.0架构,帮助用户更加便捷、轻松地步入“以应用为中心”的全新架构。通过Serverless Kubernetes,用户50秒内可从零启动500应用容器,而无需关心底层服务器资源。 Serverless Kubernetes 2.0新架构 Serverless Kubernetes 2.0对后台架构进行了彻底升级,从之前的基于Namespace的多租户隔离,升级为租户独占k8s master,极大的增强了安全性和隔离型。每个租户拥有独立的apiserver,避免了共享Apiserver导致的租户干扰问题,同时一个集群中apiserver的安全风险也不会扩散到其他集群。 因为租户拥有完整的k8s master,所以天然支持更完整的原生kubernetes能力,包括多命名空间、CRD、RBAC等,详细对比如下: 通过CRD/RBAC的支持,我们可以在Serverless集群中部署Istio/knative/Argo/Spark/Kubeflow等多种controller,极大扩展了Serverless Kubernetes面向的应用场景,支撑更多云原生应用的Serverless化部署,充分享受Serverless带来的简单、敏捷和弹性能力

Zend Framework学习之Zend_Session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20-01-22 09:31:30
会话命名空间 实现会话 代码: <?php require_once "Zend/Session/Namespace.php"; $myNamespace = new Zend_Session_Namespace('Myspace'); if(isset($myNamespace->numberOfPageRequests)) { $myNamespace->numberOfPageRequests++; }else{ $myNamespace->numberOfPageRequests = 1; } echo "用户的浏览次数为:"; echo "<font size=\"6\" color=\"#ff0000\">"; echo $myNamespace->numberOfPageRequests; echo "</font>次"; 结果: 用户的浏览次数为: 10 次 遍历会话命名空间 代码: <?php require_once "Zend/Session/Namespace.php"; $myNamespace = new Zend_Session_Namespace('Myspace'); $myNamespace->webhost = "127.0.0.1"; $myNamespace->hostname = "localhost"; $myNamespace-

Flask-SocketIO 简单使用指南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20-01-22 00:16:50
技术博客: https://github.com/yongxinz/tech-blog 同时,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AlwaysBeta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Flask-SocketIO 使 Flask 应用程序能够访问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低延迟双向通信。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使用 Javascript,C ++,Java 和 Swift 中的任何 SocketIO 官方客户端库或任何兼容的客户端来建立与服务器的永久连接。 安装 直接使用 pip 来安装: pip install flask - socketio 要求 Flask-SocketIO 兼容 Python 2.7 和 Python 3.3+。可以从以下三个选项中选择此程序包所依赖的异步服务: eventlet 性能最佳,支持长轮询和 WebSocket 传输。 gevent 在许多不同的配置中得到支持。gevent 包完全支持长轮询传输,但与 eventlet 不同,gevent 没有本机 WebSocket 支持。要添加对 WebSocket 的支持,目前有两种选择:安装 gevent-websocket 包为 gevent 增加 WebSocket 支持,或者可以使用带有 WebSocket 功能的 uWSGI Web 服务器。gevent 的使用也是一种高性能选项,但略低于 eventlet。 也可以使用基于

hbase--walgroup源码分析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20-01-21 03:21:02
本文介绍hbase的walgroup原理及实现 开启多wal 默认情况下,一个regionserver只有一个wal文件。 在HBase-5699之后,可以配置多个wal,在hbase-site.xml中,添加以下配置,既可开启多wal(同一个RS服务中): <property> <name>hbase.wal.provider</name> <value>multiwal</value> </property> 具体有几个walgroup,实际是通过 org.apache.hadoop.hbase.wal.BoundedGroupingStrategy#NUM_REGION_GROUPS 的配置值来决定的,默认是 org.apache.hadoop.hbase.wal.BoundedGroupingStrategy#DEFAULT_NUM_REGION_GROUPS=2 。 walgroup的格式为: providerId.regiongroup-0;providerId.regiongroup-1 写入性能较单WAL提升20% hbase.wal.regiongrouping.strategy = bounded(分组策略) hbase.wal.regiongrouping.numgroups = 2(组数量,可以根据盘数设置,默认是2) 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wal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