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30条规范
一、基础规范 (1)必须使用InnoDB存储引擎 解读:支持事务、行级锁、并发性能更好、CPU及内存缓存页优化使得资源利用率更高 (2)必须使用UTF8字符集 解读:万国码,无需转码,无乱码风险,节省空间 (3)数据表、数据字段必须加入中文注释 解读:N年后谁tm知道这个r1,r2,r3字段是干嘛的 (4)禁止使用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Event 解读:高并发大数据的互联网业务,架构设计思路是“解放数据库CPU,将计算转移到服务层”,并发量大的情况下,这些功能很可能将数据库拖死,业务逻辑放到服务层具备更好的扩展性,能够轻易实现“增机器就加性能”。数据库擅长存储与索引,CPU计算还是上移吧 (5)禁止存储大文件或者大照片 解读:为何要让数据库做它不擅长的事情?大文件和照片存储在文件系统,数据库里存URI多好 二、命名规范 (6)只允许使用内网域名,而不是ip连接数据库 (7)线上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数据库内网域名遵循命名规范 业务名称:xxx 线上环境:dj.xxx.db 开发环境:dj.xxx.rdb 测试环境:dj.xxx.tdb 从库 在名称后加-s标识, 备库 在名称后加-ss标识 线上从库:dj.xxx-s.db 线上备库:dj.xxx-sss.db (8)库名、表名、字段名:小写,下划线风格,不超过32个字符,必须见名知意,禁止拼音英文混用 (9)表名t_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