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测试

unittest-每个模块用例一条一条跑,模块都合在一个表格里面统计的方法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1-28 20:52:41
文件目录 文件里面的结构就是常规的 unittest框架的写法 总执行文件 # #coding=utf-8 import unittest, time, os, multiprocessing import unittest #引入框架 import HTMLTestRunner_Chart import sys reload(sys) sys.setdefaultencoding('utf8') #创建一个测试套件 testunit=unittest.TestSuite() #把测试用例目录里面 test开头的测试用例文件提取出来,并获取了里面的测试用例 n='/Users/lucax/Desktop/工作/自动化覆盖/codemao_request_houtai/script/user_manage/old_Cat_mange/' discover=unittest.defaultTestLoader.discover(n,pattern ='old_Cat_mange*.py',top_level_dir=n) #下面通过不断筛选提出不要的部分,最后剔除到只有模块名.类名.测试用例名称 for test_suite in discover:   for test_case in test_suite:     testunit.addTest(test_case) n='

史上最全的后端技术大全,你都了解哪些技术呢?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1-28 15:43:30
| 导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后台开发作为互联网技术领域的掌上明珠,一直都是开发者们的追逐的高峰。 本文将从后台开发所涉及到的技术术语出发,基于系统开发、架构设计、网络通信等几个方面让大家对后台 开 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讲解全面易懂。 系统开发 1.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指一个软件模块是由相关性很强的代码组成,只负责一项任务,也就是常说的单一责任原则。 模块的内聚反映模块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 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尽可能的使其独立存在。 通常程序结构中各模块的内聚程度越高,模块间的耦合程度就越低。 2. 过度设计 过度设计就是进行了过多的面向未来的设计或者说把相对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过度追求模块化、可扩展性、设计模式等,为系统增加了不必要的复杂度。 3. 过早优化 过早指的不是在开发过程的早期,而是在还没弄清楚需求未来的变化的走向的时候。你的优化不仅可能导致你无法很好地实现新的需求,而且你对优化的预期的猜测有可能还是错的,导致实际上你除了把代码变复杂以外什么都没得到。 正确的方法是, 先有质量地实现你的需求,写够testcase,然后做profile去找到性能的瓶颈,这个时候才做优化。 4. 重构

部署LAMP动静分离以及部署Discuz论坛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1-28 14:07:58
通过 LAMP平台部署及应用 已经可以部署出LAMP平台,来面对客户端的请求,但是由于这些组件都是在一台服务器上进行安装,如果出现问题,将导致LAMP平台的瘫痪。在实际环境中,不可能将LAMP平台都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这就需要使用到LAMP动静分离的技术。 博文大纲: 一、LAMP动静分离的相关概念 1.PHP的工作模式 2.FastCGI模式的工作机制 二、实现LAMP动静分离 1.FastCGI方式编译安装php 2.搭建Apache并配置通过fastcgi协议调用php 搭建Mysql数据库 4.ab压力测试工具 5.安装php加速软件Xcache 三、部署Discuz论坛 一、LAMP动静分离的相关概念 要想实现LAMP动静分离,最主要的还是PHP,因为我们需要使用PHP解释器来解析动态页面,然后向Web服务器传输解析后的网站内容。我们下面重点介绍一下PHP。 1.PHP的工作模式 PHP在在LAMP环境下共有三种工作模式: CGI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运行PHP,性能不是很好; apache模块: 在这种模式下运行PHP,在 LAMP平台部署及应用 就是使用的这种模式,使用apache调用php完成工作; FastCGI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运行PHP,PHP就是一处独立的进程,所有的PHP子进程都由PHP的一个叫做php-fpm的组件负责管理; 2

开发神技能 | Python Mock 的入门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1-28 05:05:11
Mock是什么 Mock这个词在英语中有 模拟的 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可以猜测出这个库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一些东西。准确的说,Mock是Python中一个用于支持单元测试的库,它的主要功能是使用mock对象替代掉指定的Python对象,以达到模拟对象的行为。简单的说,mock库用于如下的场景: 假设你开发的项目叫a,里面包含了一个模块b,模块b中的一个函数c( 也就是a.b.c )在工作的时候需要调用发送请求给特定的服务器来得到一个JSON返回值,然后根据这个返回值来做处理。如果要为a.b.c函数写一个单元测试,该如何做?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搭建一个测试的服务器,在单元测试的时候,让 a.b.c 函数和这个测试服务器交互。但是这种做法有两个问题: 1. 测试服务器可能很不好搭建,或者搭建效率很低。 2. 你搭建的测试服务器可能无法返回所有可能的值,或者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那么如何在没有测试服务器的情况下进行上面这种情况的单元测试呢?Mock模块就是答案。上面已经说过了,mock模块可以替换Python对象。我们假设 a.b.c 的代码如下: import requests def c(url): resp = requests.get(url) # further process with resp 如果利用mock模块,那么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pytest跳过指定的测试或模块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1-27 16:07:09
参考 pytest常见用法 , pytest官方文档 1.运行带指定标记的测试 @pytest.mark.tags ,这里的tags可以自定义 命令行执行:pytest -v -m 'tags' 2.跳过指定的测试 @pytest.mark.skip(reason="过期")#跳过该测试 def test_app_logic(): ''' 用例描述:逻辑测试 ''' print('逻辑测试') time.sleep(1) assert 1==1 3.跳过指定的模块 实际测试时,当 @pytest.importorskip("模块名",minversion="1.5")这个装饰器在哪个模块,哪个模块就会被跳过,模块名随便写都没影响。 @pytest.importorskip("test_ltcs",minversion="1.5") @allure.step('检查UI名:{0}打开了') def ui_check(tips): return tips 4.条件跳过指定的用例 @pytest.mark.skipif(条件)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c912/p/11369651.html

Video Restoration with Enhanced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论文翻译(具有增强的可变形卷积网络的视频恢复)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1-27 07:39:36
摘要 视频恢复任务,包括超分辨率,去模糊等,正在计算机视觉社区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NTIRE19挑战赛中发布了名为REDS的具有挑战性的基准。这个新的基准测试从两个方面挑战现有方法:(1)如何在给定大运动的情况下对齐多个帧,(2)如何有效地融合具有不同运动和模糊的不同帧。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恢复框架,其具有增强的可变形卷积,称为EDVR,以应对这些挑战。首先,为了处理大运动,我们设计了金字塔,级联和可变形(PCD)对准模块,其中使用可变形卷积以粗到细的方式在特征级别完成帧对齐。 其次,我们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注意(TSA)融合模块,其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用注意力,以便强调后续恢复的重要特征。 得益于这些模块,我们的EDVR赢得了冠军,并且在NTIRE19视频恢复和增强挑战的所有四个轨道中都大幅超越了第二名。 EDVR还展示了最先进的视频超分辨率和去模糊方法的卓越性能。代码可在https://github.com/xinntao/EDVR找到。 1.介绍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我们在NTIRE 2019视频恢复和增强挑战中的成功解决方案。 该挑战为上述任务发布了一个有价值的基准,称为REalistic和Diverse Scenes数据集(REDS)。相比下,对于现有数据集,REDS中的视频包含更大且更复杂的内容动作,使其更具现实性和挑战性

软件单元测试之我见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1-27 01:35:49
本文是个人对于UT的一些想法和总结,参考时建议请查阅官方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sizzle/p/4476392.html 测试思想 编写UT测试代码,通常是为了达到下面几个目的: 在程序可以运行前确认部分模块的正确性。 实行自动测试,减少人力成本。 增加测试手段,降低bug到下游的概率。 明确变更代码时产生的影响。 但是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UT做成后很难达成以上目标,反而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UT代码难于编写导致成本增加。 使用UT检测出的bug量少,甚至在初期检测出的bug都是UT编写错误而引入的无效bug。 以上问题发生的原因是开发人员在设计和编码时没有考虑可测试性,导致UT容易发生弊大于利的情况。 在设计和编码时充分考虑可测试性,需要具备丰富的测试经验,而且难于达成,因此产生了”测试驱动开发“(Test Driven Development,简称TDD)。 TDD的测试做成过程很简单,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 根据需求和接口式样书编写测试代码,验证接下来编写的功能代码是否满足期待实现的需求点(此时的测试结果是NG)。 编写功能代码。 确认测试结果,如果NG需要修改功能代码或测试代码,如果OK则从1步骤开始实现下一个需求点或完善功能代码。 总之,TDD过程就是先写期待实现功能的测试代码,然后实装代码使测试通过的。当然

软件测试之-单元测试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19-11-27 01:35:24
1、单元测试概念 1)单元测试是对软件基本组成单元进行的测试,如函数(fuction或procedure)或一个类的方法(method)。这里,基本单元不一定是指一个具体的函数(fuction或procedure)或一个类的方法(method),在具体实现时,也可能对应的是多个程序文件中的一组函数。 2)在软件系统中,单元也具有一些基本属性,如:明确的功能、规格定义、明确的与其他部分的接口定义等,可清晰的与同一程序的其他单元划分开来。 2、单元测试的目的 1)单元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各模板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主要是基于白盒测试。 2)软件产品不仅仅包含代码,还包含各种文档,因此测试应从三方面考虑: a.针对文档的测试; b.针对代码的测试; c.针对文档和代码是否一致的测试。 3)单元测试阶段,对应的文档时详细设计说明书,对应的代码是单元代码,因此单元测试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 a.验证单元代码和详细设计文档的一致性; b.跟踪详细设计文档中设计的实现,发现详细设计文档中存在的错误; c.发现在编码过程中引入的错误(编码过程中引入的错误包含两类:和设计不符引入的错误;和设计相符但由于编码出现疏漏导致错误),这里其实是针对文档和代码是否一致的测试。 3、单元测试中常见错误(单元测试关注重点) 单元的常见错误一般出现在5个方面:代码的稳定、易读、规范、易维护、专业。 因此

使用Spock框架进行单元测试

佐手、 提交于 2019-11-26 16:34:11
1. 关于单元测试 很多人一谈到单元测试就会想到xUnit框架。对于一些java新人来说,会用jUnit就是会写单元测试,高级点的会捣鼓一下testng,然后就认为自己掌握了单元测试。 而实际上,很多人不怎么会写单元测试,甚至不知道单元测试究竟是干什么的。写单元测试要比写代码要难上许多,而这里说的难度跟框架没什么关系。 所以,在开始介绍spock之前,需要先抛开框架,谈谈单元测试本身的事情。在理解了单元测试之后才能更清楚spock框架是什么,以及它否能够更优雅的解决你的问题。 1.1.1. 单元测试是什么 写代码免不了要做测试,测试有很多种,对于java来说,最初级的就是写个main函数运行一下看看结果,高级的可以用各种高大上的复杂的测试系统。每种测试都有它的关注点,比如测试功能是不是正确,或者运行状态稳不稳定,或者能承受多少负载压力,等等。 那么所谓的单元测试是什么?这里直接引用维基百科上的词条说明: 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 Unit Testing)是针对程序模块(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来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程序单元是应用的最小可测试部件。在过程化编程中,一个单元就是单个程序、函数、过程等;对于面向对象编程,最小单元就是方法,包括基类(超类)、抽象类、或者派生类(子类)中的方法。 所以,我眼中的“合格的”单元测试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测试的是一个代码单元内部的逻辑

测试用例,模版

a 夏天 提交于 2019-11-26 12:57:26
转载: https://blog.csdn.net/a823080387/article/details/55100730 该范例已经包含一个测试用例的模板。 项目/软件 技术出口合同网络申领系统 (企业端) 程序版本 1.0.25 功能模块名 Login 编制人   xxx 用例编号- TC-TEP_Login_1 编制时间   2002.10.12 相关的用例 无 功能特性 用户身份验证 测试目的 验证是否输入合法的信息,允许合法登陆,阻止非法登陆 预置条件 无 特殊规程说明 如数据库访问权限 参考信息 需求说明中关于“登陆”的说明 测试数据 用户名=yiyh 密码=1 操作步骤 操作描述 数 据 期望结果 实际结果 实际结果 测试状态(P/F) 1 输入用户名称,按“登陆”按钮。 用户名=yiyh,密码为空 显示警告信息“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2 输入密码,按“登陆”按钮。 用户名为空,密码=1 显示警告信息“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3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登陆”按钮。 用户名=yiyh,密码=2 显示警告信息“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4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登陆”按钮。 用户名=xxx,密码=1 显示警告信息“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5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登陆”按钮。 用户名=xxx,密码=2 显示警告信息“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6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按“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