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

敏捷软件开发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02-18 19:59:58
敏捷软件开发 (Agile development)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 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敏捷开发小组主要的工作方式可以归纳为:作为一个整体工作; 按短迭代周期工作; 每次迭代交付一些成果,关注业务优先级,检查与调整。   敏捷软件开发要注意项目规模,规模增长,团队交流成本就上去了,因此 敏捷软件开发暂时适合不是特别大的团队开发,比较适合一个组的团队使用 。 与增量开发区别是,敏捷开发需求不明确;与迭代开发区别是,敏捷开发不区分粗细和是否精致。 另:敏捷开发、增量开发、迭代开发区别 传统的 瀑布式开发 ,也就是从需求到设计,从设计到编码,从编码到测试,从测试到提交大概这样的流程,要求每一个开发阶段都要做到最好。特别是前期阶段,设计的越完美,提交后的成本损失就越少。 迭代式开发 ,不要求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做的都是最完美的,而是明明知道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却偏偏不去完善它,而是把主要功能先搭建起来为目的,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损失先完成一个“不完美的成果物”直至提交。然后再通过客户或用户的反馈信息,在这个“不完美的成果物”上逐步进行完善。 螺旋开发

远程办公,提升效率必备软件

喜欢而已 提交于 2020-02-18 03:38:57
新冠疫情的到来,我们注定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为控制新冠疫情的蔓延,各个企业都延迟了开工时间,很多企业便开启了居家远程办公,但是居家远程办公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那远程办公如何更高效?我整理了一些口碑比较好的远程办公软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团队协作” 1、Leangoo https://www.leangoo.com/ Leangoo 是以看板为核心,通过看板共享和实时同步团队工作以实现高效协同。它设计融入了先进的敏捷管理思想;其看板完美支持Scrum敏捷开发。 在完美支持敏捷开发的同时,它也支持传统的项目管理,无论是轻量级看板团队协作、还是敏捷开发(需求管理、迭代管理、缺陷跟踪、)、复杂的阶段式项目或产品研发,都可以完美支持。各个层级的统计,可以随时预警项目风险,成本估算等等。。Leangoo有在线个人版(免费没有任何限制)、在线企业版(SaaS模式)、私有部署版本。 2、Trello https://trello.com Trello 让您能开展更多的协作,完成更多的工作。Trello 看板、列表和卡片使你能够以一种有趣、灵活和有益的方式,组织你的项目并划分它们的优先顺序。无限灵活。使用超级方便。移动应用程序超棒。Trello 能够跟踪一切,大至图片,小至记录细节。 3、钉钉 https://www.dingtalk.com 钉钉,阿里巴巴出品

IT168关于敏捷开发采访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2-10 07:55:57
1.我们知道敏捷开发是一套流程和方法的持续改进,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交付产品,从而控制和降低成本。但是在实行敏捷初期,往往看不到很好的效果。这里面,您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团队应如何去解决问题? 金根:我认为敏捷通过快速交付主要目的之一是快速上市,快鱼吃慢鱼,时间往往能够决定产品的价值,例如很多互联网公司;而国内也有很多企业把敏捷作为质量提 升的重要手段,例如广联达。价值和质量这两点是我认为敏捷最重要的两个目的。当然,成本也是目的之一,在我培训的一些企业中,这往往也是一些领导者最关心 的问题,他们会说我就关心实施敏捷能让我现在省多少钱,然而敏捷带来的效益是需要从长时间来看待的,如果希望马上看到成本下降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开始实 施敏捷之初,大家需要转变开发方式,需要学习适应新的方法,这些都需要时间;也许还需要请专家来配需,还需要购买一些机器硬件之类的,这也需要花钱。所 以,我想说的第一点,敏捷不成效果与上层支持和导向有关,这是需要领导层去重新去理解敏捷的目的。 现在再说说开发团队。技术人员刚开始都是对技术感兴趣,而忽略了开发流程方法之类的,即使很多有工作经验的老手也一样不关心开发方法。对如何能够更好的开 发产品漠不关心是一个团队失败的问题,大家只是去按照敏捷的要求去做,仅仅做了而已,而不是做好了,更不会去思考如何根据当前的团队和环境去灵活应用。碰 到好点的团队,会出现几个敏捷积极者

艾伟也谈项目管理,敏捷实施中的常见错误

橙三吉。 提交于 2020-02-09 08:38:40
  一些评论员写下了敏捷实施中 一些 常见错误和反模式。他们贴出了“Top X”列表,列出了需要避免的事项和他们曾在各种组织实现敏捷时见过的错误。 /*--> */ /*--> */ Target Process 的 Michael Dubakov写了两篇博文:“10个敏捷实施中最常见的错误”( Part 1 ; Part 2 )。 他认为“ 许多公司在敏捷实施中再三犯同样的错误。 ” /*--> */ /*--> */ 他的常见错误列表如下: /*--> */ /*--> */ 1. 从一个工具开始 敏捷开发是不同的。一个工具不会立刻产生影响,不会由于这一工具的存在而解决多数的问题。而且,你由于需要为工具的实施投入精力, 这会 影响更重要的目标--敏捷实施。 /*--> */ /*--> */ 2. 从一个过程开始 多数公司是从一个过程开始的。这错误不是很严重,但更常见。如果你读读Scrum相关资料,会觉得它看起来很容易启动。你实施所有的Scrum实践,在若干sprint后发现开发有 了 点改进,但 远没有达到预期。于是热情开始消退,过程开始退化。任何公司开始尝试任何敏捷过程前做的第一件事 应该 是,专注于敏捷价值,比如:沟通、协作、反馈、信任和热情。 如果你对这些价值中的任何一个做出妥协,就几乎不可能实施一个 良好地 开发过程。 3.开发实践就足够了 有趣的是

敏捷开发简介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2-09 05:28:47
学习网址:http://kb.cnblogs.com/page/107713/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开始谈论敏捷开发、研究敏捷开发,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敏捷开发呢?   简单的说,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 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敏捷开发是由一些业界专家针对一些企业现状提出了一些让软件开发团队具有快速工作、响应变化能力的价值观和原则,并于2001初成立了敏捷联盟。他们正在 通过亲身实践以及帮助他人实践,揭示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概念从2004年初开始广为流行。Bailar非常支持这一理论,他采取了"敏捷方式"组建团队:Capital One的"敏捷团队"包括3名业务人员、两名操作人员和5~7名IT人员,其中包括1个业务信息指导(实际上是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翻译者");另 外,还有一个由项目经理和至少80名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这些开发人员都曾被Bailar送去参加过"敏捷开发"的培训,具备相关的技能。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敏捷指导(Bailar聘用了20个敏捷指导),他的工作是关注流程并提供建议和支持

敏捷开发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20-02-09 05:22:41
简单的说,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敏捷开发是由一些业界专家针对一些企业现状提出了一些让软件开发团队具有快速工作、响应变化能力的价值观和原则,并于2001初成立了敏捷联盟。他们正在通过亲身实践以及帮助他人实践,揭示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概念从2004年初开始广为流行。Bailar非常支持这一理论,他采取了"敏捷方式"组建团队:Capital One的"敏捷团队"包括3名业务人员、两名操作人员和5~7名IT人员,其中包括1个业务信息指导(实际上是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翻译者");另外,还有一个由项目经理和至少80名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这些开发人员都曾被Bailar送去参加过"敏捷开发"的培训,具备相关的技能。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敏捷指导(Bailar聘用了20个敏捷指导),他的工作是关注流程并提供建议和支持。最初提出的需求被归纳成一个目标、一堆记录详细需要的卡片及一些供参考的原型和模板。在整个项目阶段,团队人员密切合作,开发有规律地停顿--在9周开发过程中停顿3~4次

敏捷开发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2-09 05:14:25
简单的说,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敏捷开发是由一些业界专家针对一些企业现状提出了一些让软件开发团队具有快速工作、响应变化能力的价值观和原则,并于2001初成立了敏捷联盟。他们正在通过亲身实践以及帮助他人实践,揭示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概念从2004年初开始广为流行。Bailar非常支持这一理论,他采取了"敏捷方式"组建团队:Capital One的"敏捷团队"包括3名业务人员、两名操作人员和5~7名IT人员,其中包括1个业务信息指导(实际上是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翻译者");另外,还有一个由项目经理和至少80名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这些开发人员都曾被Bailar送去参加过"敏捷开发"的培训,具备相关的技能。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敏捷指导(Bailar聘用了20个敏捷指导),他的工作是关注流程并提供建议和支持。最初提出的需求被归纳成一个目标、一堆记录详细需要的卡片及一些供参考的原型和模板。在整个项目阶段,团队人员密切合作,开发有规律地停顿--在9周开发过程中停顿3~4次

--什么是敏捷开发--转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2-09 05:07:02
简单的说,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敏捷开发是由一些业界专家针对一些企业现状提出了一些让软件开发团队具有快速工作、响应变化能力的价值观和原则,并于2001初成立了敏捷联盟。他们正在通过亲身实践以及帮助他人实践,揭示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概念从2004年初开始广为流行。Bailar非常支持这一理论,他采取了"敏捷方式"组建团队:Capital One的"敏捷团队"包括3名业务人员、两名操作人员和5~7名IT人员,其中包括1个业务信息指导(实际上是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翻译者");另外,还有一个由项目经理和至少80名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这些开发人员都曾被Bailar送去参加过"敏捷开发"的培训,具备相关的技能。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敏捷指导(Bailar聘用了20个敏捷指导),他的工作是关注流程并提供建议和支持。最初提出的需求被归纳成一个目标、一堆记录详细需要的卡片及一些供参考的原型和模板。在整个项目阶段,团队人员密切合作,开发有规律地停顿--在9周开发过程中停顿3~4次

瀑布开发和敏捷开发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20-02-09 04:37:31
一、瀑布开发 定义 :瀑布开发模型以文档为驱动,它的整个开发过程中,要写大量的文档,把需求文档写出来后,开发人员都是根据文档进行开发的,一切以文档为依据。 开发流程 : 需求分析:对于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形成需求分析文档; 设计:技术评估,规划时间节点,形成技术文档以及时间规划; 开发:按照时间规划,进行开发,每个阶段完成一定的内容; 测试:开发完成后,进行测试,有问题就修改,直到可以用为止。 特点 : 最典型的预见性的方法,严格遵循预先计划的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集成、测试、维护的步骤顺序进行。 优点 : 1、步骤清晰明确; 2、文档完整,开发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 缺点 : 1、瀑布开发是从工业发展过来的,不适合计算机软件的开发; 2、开发周期长,花大量时间去编写文档,耗费时间、人力; 3、客户只有在整个项目完成时才可以看到成果,会导致信任问题; 4、风险大,在开发过程中并不能明白最后的结果,同时不能适应变化; 故事场景 : 1、客人到餐馆来点菜(新项目); 2、不确定客户想吃什么的时候,通常选好餐厅后会先看看餐厅的菜单(客户往往提不出具体的需求); 3、根据图文菜单,客人点了十个菜(根据原型和设计稿,基本确定了需求); 4、后厨开始准备(项目启动); 5、根据客人的下单配菜,炒菜(基本上不会主动去了解完整需求); 6、半个小时了,菜还没上桌,客人饿极了

【思维导图】什么是敏捷开发?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20-02-09 04:37:14
0、先来一张导图 1、概念 简单的说,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的构建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集成和可运行的特征。 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敏捷最大的特色是迭代式开发。 2、优势 1、敏捷开发属于增量式开发,对于需求范围不明确,需求变更较多的项目而言,可以很大程度上响应及拥抱变化。 2、对于互联网产品而言,市场风向转变很快,需要一种及时快速的交付形式,而敏捷开发则能更好地适用于此。 3、敏捷开发可最大程度体现80/20法则的价值,通过增量迭代,每次都优先交付那能产生80%价值效益的20%功能。能最大化单位成本收益。 3、误区 4、特点 5、核心原则 6、捷开发与瀑布模型开发 瀑布模型开发 敏捷开发 某博主po的一个很有趣的“敏捷和瀑布”对比例子,给大家作为阅读参考: 6.1、敏捷开发 客人到餐馆来点菜(新项目) 不确定客户想吃什么的时候,通常选好餐厅后会先看看餐厅的菜单(客户往往提不出具体的需求) 根据图文菜单,客人点了是个菜(根据原型和设计稿,基本确定了需求) 后厨开始准备(项目启动) 配菜、炒菜,先上了两盘,让客人尝了尝味道(先提供可用实例给客户用) 客人说还不错,后厨继续准备后面的菜,陆续上菜(不断迭代,不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