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

浅谈OKR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20-08-13 07:59:15
最近流行搞OKR,之前在架构办、实验室工作时就要求每个季度写一次OKR。每个人在季初的时候各自制定3个左右的OKR记录,在季未各自评价自己的OKR完成情况,然后由领导结合OKR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分。新的工作也开始要求写OKR,并读了一本书《这就是OKR》的书,本文主要是结合个人的经验与书上所讲的说下OKR的见解。 什么是OKR? O是Objectives,KR是Key Results,OKR就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结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被谷歌成功使用,现在逐渐也被很多国内的公司采用。*今日头条的OKR示例: O:今日头条粉丝数量超过10万人。 KR1:每日原创文章规划100个指定选题; KR2:头条问答高质量完成所有邀请回答; KR3:每周完成5个小视频及其他头条视频的制作,多渠道传播; OKR*有什么用? 在《这就是OKR》这本书上说得比较多的案例是google等大公司使用OKR后公司有很好的收益增长,让人觉得OKR是个好东西,用了就像google等公司一样。其实OKR就是一个工具,它能帮助公司或团队明确目标与方向,集中力量向关键的目标前进。使用OKR并不一定就能让你的像google公司这么成功。就像介绍KPI是好东西的书的套路一样,看《没有kpi搞不垮的企业》就知道有很多企业被KPI搞垮了

如何把代码写的更优雅,你需要这一份代码精进书单!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8-13 06:56:15
​ 黄小斜写了一年多的代码,渐渐地代码量也上来了,但是,代码写的多就是好吗,简单的数量堆积似乎并不能起到太好的效果,毕竟我们CRUD写多了,也不怎么需要架构设计,甚至连个设计模式都不怎么需要用到。如何开始代码精进之路,其实有很多的过来人早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几本帮你精进代码的优质书籍,走过路过可不要错过哦~ 代码精进系列书单 ​ 代码精进之路:从码农到工匠 这是一本为专业程序员而写的书,写好代码、追求卓越和工匠精神是每个程序员都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本书共有13章内容,主要分为技艺部分、思想部分和实践部分。技艺部分详细介绍了编程技巧和方法论,并配以详尽的代码案例,有助于读者提高编写代码的能力,优化代码质量。思想部分主要包括抽象能力、分治思想,以及程序员应该具备的素养等内容。实践部分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应用架构模式,以及COLA架构的设计原理。 作者简介 张建飞,阿里巴巴集团高级技术专家,Java全球管理组织(JCP)执行委员会正式会员(Full Member)。2007年计算机工程硕士毕业后,先后在软件公司InfoSys与互联网公司eBay担任高级研发和技术专家的职务。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先后在1688、ICBU和零售通担任技术主管。 作者精通面向对象技术,有丰富的一线编码实战和架构经验。特别是在应用架构、领域建模和复杂度治理领域,自研了COLA框架

如果你对自己有要求 | “回顾,再出发”——记2020软工提问回顾与个人总结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20-08-13 06:50:16
回顾,再出发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季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罗杰 任建)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提问回顾与个人总结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完成一次 完整 的软件开发经历 并以 博客 的方式记录开发过程的心得 掌握 团队协作 的技巧 做出一个优秀的、持久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产品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为自己一学期的努力画上句号 对下一个阶段的展望 作业要求: 链接到以前提问题的博客 请尝试对自己曾经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阐明,是如何通过看书,实践,或者讨论弄清楚的。 是否原来的问题还不明白?如果有,请分析。 是否产生了新的问题?如果有,请提出。 软件工程这门学问有很多 “知识点”, 这门课强调 “做中学” - 在实践中学习知识点。 请问你们在项目的 需求/设计/实现/测试/发布/维护阶段(一共6 个阶段)中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点”,每个阶段只要说明一个知识点即可。 结合自己在个人项目/结对编程/团队项目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理解或心得。 序 ​ 2020年3月3日下午16:48,在博客园发表了本学期软件工程的第零篇博客—— 停下来,回头看 ——记2020BUAA软工第一次作业-热身! ,1万5千字的长文收获了1256次阅读和6个评论,其中ScalersTalk作者Scalers专门注册了博客园在我的评论下方留言回复2500字,令我备受鼓舞,还有 邹欣老师

拿万元月薪必备的书单,学JAVA的程序员必看的5本书!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20-08-13 06:27:55
点击蓝色“程序员黄小斜”关注我哟 加个“星标”,每天带你读好书! ​ 文/黄小斜 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一年的年初都是买书学习热情高涨的时候,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让这些书吃灰还是真的会好好阅读,但是有一些书籍,我还是希望能够推荐给你们。 作为一个自学Java 3年,在阿里工作的资深Java小白,我还是有很多经验和心得想分享给大家的,由于我的水平确实有限,除了分享求职心得和面试经验,能够帮到大家的并不多,而反观一些技术书籍,它们往往是一些大牛或者资深工程师的技术精华,是更加能够帮助到Java学习者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阅读开始,你会发现技术学习之路变得越来越简单。 1. head first Java 推荐指数:⭐️⭐️⭐️⭐️⭐️ ​ 《 head first Java 》** 推荐理由: 说实话,这本书和其他的我Java类型书籍真的大不相同,它不会一本正经地去说技术概念和原理,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去拆解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就好像讲师在讲课的时候,喜欢讲段子而不仅仅扯概念。 不仅这本书,而且本系列的其他书籍也是这么干的,这种用“幼儿园水平”降维分析的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真的是一大福音,五星好评。 作者介绍: 作者叫做Kathy Sierra,她是O'Reilly出版社Head First系列图书策划人之一,也是大型Java开发者社区JavaRanch.com创办人

如何用Postman做接口自动化测试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20-08-13 04:08:28
什么是自动化测试 把人对软件的测试行为转化为由机器执行测试行为的一种实践。 例如GUI自动化测试,模拟人去操作软件界面,把人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本质是用代码去测试另一段代码,属于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已经开发完成的用例还必须随着被测试对象的改变而更新,因此,还有额外的维护成本。 自动化测试有哪些分类 按测试目的分类 功能自动化测试 性能自动化测试 按测试对象分类 Web应用测试 APP测试 接口测试 单元测试 为什么需要自动化测试 可以替代大量的手工机械重复性操作,测试工程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用例设计和新功能的测试上 可以大幅度提升回归测试的效率,非常适合敏捷开发过程 可以更好地利用无人值守时间,去更频繁地执行测试 可以高效实现某些手工测试无法完成或代价巨大的测试类型,例如:7*24小时持续运行的系统稳定性测试和高并发场景的压力测试 可以保证每次执行的操作具有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不会受人的感情因素影响。 Postman自动化测试演示 postman大家都用得挺多的,使用方法就不介绍了 1.新建集合 就是为了给待测试接口统一分类一下用: 2.新建接口 下面是我添加的: 3.填写自动化测试脚本 例如,我需要测试几点: http状态码200 返回的json的code码是0 接口返回时间不小于1000毫秒,脚本如下 //查看 httpCode码tests[ "接口状态码200"] =

[no_code][Alpha]事后分析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0-08-13 03:34:36
$( "#cnblogs_post_body" ).catalog() 设想和目标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我们要解决的目前的手写表单的电子化问题,办公电子化问题的一个key问题。定义十分清楚: 输入: 手写表单的照片或者其他电子格式的手写表单 输出:格式化的电子表单 具有详细的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分析,可以参考我们的[用户分析] 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 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 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目标: 一个完整的OCR后盾 完成情况:初步完成 交付时间:初步完成 用户数量:52/50 达标 和上一个阶段相比,团队软件工程的质量提高了么? 在什么地方有提高,具体提高了多少,如何衡量的? 质量提高了,github pr的使用受到了助教和老师的表扬和支持。 用户量, 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 一致,我们现在距离beta目标更近了。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要做OCR API技术调研 要做OCR技术分析 计划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其实很少,因为我们是敏捷开发 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PM:收集意见 两个组长:提供讨论和最终决策 组员:可以随时与组长以及PM讨论

梦想进大厂 第九次实验【Alpha】Scrum Meeting 4

a 夏天 提交于 2020-08-13 02:41:40
前言 (1)第4次会议在6月15日由PM在10A一楼召开。 (1)主要进一步细化了项目内容和目标功能,进行了任务分工。时长60min 4.1 今日完成任务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姓名 今日完成任务 下阶段任务 鲁斌 化程序框架,完善“首页”和“”我的”部分功能 继续完善自己负责部分“首页”和“”我的”部分功能的功能及美化 李清华 完成活动内部中前6类活动内容的填充 继续完善自己负责部分活动内部中前6类活动的功能及美化 陈正丽 完成活动内部中后4类活动以及情绪部分3类情绪内容的填充 继续完善自己负责部分活动内部中后4类活动以及情绪部分3类情绪的功能及美化 道彤阳 完成身材内部中4类身材内容的填充 继续完善自己负责部分身材内部中4类身材的功能及美化 (1)今天组织了团队会议,讨论功能细化问题,并对一些开发细节做了安排,完成了基础版的小程序。 (2)难题是对某些具体的开发流程不是很熟悉,软件运用不流利,其他的基本没什么问题 。 4.2 成员贡献: 姓名 贡献 时间 (h) 鲁斌 框架细化搭建,功能完善,内容填充 9 道彤阳 功能完善,内容填充 8 陈正丽 功能完善,内容填充 ,博客撰写 8.5 李清华 功能完善,内容填充 8 4.3 明天任务安排: (1)继续完善自己负责部分(详细见4.1)的功能以及积极配合队员,团队成员总结个人前天开发困难和经验, (2)在今天完成的基础上,美化程序

推荐Scrum书籍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8-12 20:48:46
推荐Scrum书籍 直接上干货,推荐书籍清单如下(推荐有顺序的哦) Scrum指南 Scrum精髓 Scrum敏捷软件开发 Scrum捷径 硝烟中的Scrum和XP : 我们如何实施Scrum 敏捷软件开发:Scrum实战指南 Scrum要素 大规模Scrum:大规模敏捷组织的设计 用户故事地图 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 Scrum指南 作者:Ken Schwaber & Jeff Sutherland 出版社:Online 译者:Jiancheng Zhou 链接: https://scrumguides.org/ 内容简介: Scrum 是用于开发、交付和持续支持复杂产品的一个框架。本指南包含了 Scrum 的定义,其中包括 Scrum 的角色、事件、工件,以及把它们组织在一起的规则。Ken Schwaber 和 Jeff Sutherland 创造了 Scrum,Scrum 指南也由他们撰写并提供。总之,他们是 Scrum 指南的后盾。 Scrum精髓 作者:Kenneth Rubin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译者:姜信宝 / 米全喜 / 左洪斌 / (审校)徐毅 链接: https://item.jd.com/11462889.html 内容简介: 短短几年时间,Scrum跃升为敏捷首选方法,在全球各地得以普遍应用。针对如何用好、用巧这个看似简单的框架,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

[no code][scrum meeting] Alpha 1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20-08-12 16:43:22
项目 内容 会议时间 2020-04-06 会议主题 团队任务分析与拆解 会议时长 30min 参会人员 全体成员 $( "#cnblogs_post_body" ).catalog() 个人工作记录 成员 工作内容 工作时长评估 彭毛小民 整理组内工作文档、建立github仓库和team,制作组内展示ppt 8.5h 伦泽标 讨论组内后端记录 9h 叶开辉 整理OCR相关需求 7h 马延 制作后端流程图 6h 黎正宇 制作后端相关技术报告 7h 肖思炀 负责OCR技术踩点 7.5h 赵涛 OCR流程跑通 8h 燃尽图 用github 套件生成的燃尽图 会议截图 腾讯会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有 OCR需求整理文档 OCR技术流程(草拟)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416268/blog/4275692

2020,必备自动化测试 之 “好用例、坏用例”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08-12 15:26:43
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自动化测试又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说完全依赖自动化是不可能的,但完全没有自动化是万万不能。在软件开发项目中,重度依赖人力进行持续回归是一件非常枯燥的重复工作。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维持这样一支队伍以保证产品质量,而队伍中的同学在每天重复劳动的工作之下,也丝毫得不到成长,看不到方向。 尽管自动化测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却拥有一个优势:“Once” Written, Run Anytime as Desired(一旦写好,即可随意重复执行)。所以,自动化测试通常都会跟持续集成系统(比如Jenkins)配合使用,就像“良辰美景”要配上“月光杯”才算的上是极致。这样我们可以避免在软件上线或交付的最后一刻,还深陷软件问题的泥潭中。当然,这也是敏捷开发的关键所在,把问题消灭在过程中,只需持续关注增量内容。另外,在持续集成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确定自动化测试的触发频次和时间,比如“代码提交”、“定时触发”等。 万物皆有阴阳两面,自动化测试有这么多优势,当然也有它的劣势。所以,至今仍然有很多公司自动化水平不高。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劣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测试人员要求相对较高。   2.测试用例需要根据版本迭代进行更新,有一定维护成本。   3.测试结果不一定可靠,测试用例也分“好”、“坏”。 前面两点也是大家公知的问题,每个公司各有自己的情况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