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行

XXL-JOB使用命令行的方式启动python时,日志过多导致阻塞的解决方式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04 20:07:58
一、Runtime.getRuntime().exec()的阻塞问题 这个问题也不能算是XXL-JOB的问题,而是Java的Runtime.getRuntime().exec()造成的,BufferedReader的缓冲区大小有限,当不能及时从缓冲区中把输出取走,那么缓冲区满了之后就会导致程序阻塞; 1、如何解决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正常输出和异常输出使用两个不同的线程进行操作 Process process = Runtime.getRuntime().exec(command); StreamOutter errorGobbler = new StreamOutter(process.getErrorStream(), "ERROR"); // any output? StreamOutter outputGobbler = new StreamOutter(process.getInputStream(), "OUTPUT"); // kick them off errorGobbler.start(); outputGobbler.start(); // command exit process.waitFor(); public class StreamOutter extends Thread { InputStream is; String type; public

深入浅出Windows BATCH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04 19:32:33
1.什么是Windows BATCH BATCH也就是批处理文件,有时简称为BAT,是Windows平台上的一种可执行脚本,与*nix(Linux和Unix)上的Shell脚本和其他的脚本(Perl,Python)等是一样的,实质上就是一个文本文件,但是用特定的软件去解释的时候,就变成了可执行脚本。在Windows上,可执行脚本就是BATCH文件,也叫批处理文件,这是从DOS时代遗留下来的名字,意思就是把很多命令放到一起来执行。它的扩展名是*.bat,双击便可直接运行,在命令行(CMD或叫做命令提示符)下面也可以当作一个命令来运行。因为这是Windows支持的东西,所以只能在Windows平台使用。(特殊情况除外,不要钻牛角尖,没意思的)。比如著名的Windows垃圾清理小工具就是一个BAT批处理文件。 2. 为什么需要BAT 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这个解释起来比较费劲,因为在GUI大行其道的今天,再提命令行,很多人会不熟悉,或者认为这是倒退。但是众多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书籍都会提到命令行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因为命令可以方便的直接写路径,而不用在文件浏览器中一层一层的打开,和命令行可以把命令组合起来,也就是把不同的命令组合起来来完成一个任务,而不用打开多个GUI窗口来做(甚至很多时候GUI窗口都是无法完成的)。对于这点*nix的程序猿们应该最有体会,真正的

BAT批处理文件语法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19-12-04 19:31:44
扩展名是bat(在nt/2000/xp/2003下也可以是cmd)的文件就是批处理文件。 ==== 注 ======================================= .bat是dos下的批处理文件 .cmd是nt内核命令行环境的另一种批处理文件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unix的shell脚本以及其它操作系统甚至应用程序中由外壳进行解释执行的文本,都具有与批处理文件十分相似的作用,而且同样是由专用解释器以行为单位解释执行,这种文本形式更通用的称谓是脚本语言。所以从某个程度分析,batch, unix shell, awk, basic, perl 等脚本语言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应用的范围和解释的平台各有不同而已。甚至有些应用程序仍然沿用批处理这一称呼,而其内容和扩展名与dos的批处理却又完全不同。 =================================== 首先批处理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这个文件的每一行都是一条DOS命令(大部分时候就好象我们在DOS提示符下执行的命令行一样),你可以使用DOS下的Edit或者Windows的记事本(notepad)等任何文本文件编辑工具创建和修改批处理文件。 ==== 注 =================== 批处理文件中完全可以使用非dos命令,甚至可以使用不具有可执行特性的普通数据性文件

Windows下的命令行终端 cmder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04 15:40:25
Windows下有很多比系统自带的cmd或者PowerShell好用的命令行工具,cmder是最为推荐的一款。 1、从 cmder官网 直接下载,一般下载full版本,下载完成后解压文件到自己指定的目录,双击Cmder.exe就可以使用。 2、为cmder配置环境变量 打开高级设置,在系统变量里添加, 变量名: CMDER_HOME , 变量值: D:\cmder (文件的路径), 然后在Path中添加路径 %CMDER_HOME% , 接着为cmder创建右键菜单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cmd,输入: Cmder.exe /REGISTER ALL ,回车,之后就可以使用右键快捷打开cmder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ooturbo/p/11871783.html

Mongodb命令行导入导出数据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04 15:09:50
第一步,找到mongodb安装目录 第二步,从命令行进入mongodb安装目录下的bin目录 第三步(1),导出数据命令 (导出的文件有两种格式:json/csv,此处导出的是json文件,对于导出CSV文件是需要额外指定一个变量 -field ‘对于的字段名称’): mongoexport -h 数据库所在主机地址(若是本地则为127.0.0.1,若是远程则写为远程地址IP)-d 要导 出的数据库名称 -c 集合名称 -o 输出多的json文件路径 导出csv文件示例 :mongoexport -h 主机地址 -d 数据库名称 -c 集合名称 --csv --field 字段列表 -o 输出地址 实际示例:mongoexport -h 127.0.0.1 -d test_new -c mycolle -o D:\Database\temp\mycolle.json 第三步(2),导入数据命令 (此处本人使用的是json格式的文件): mongoimport --db 数据库名称 --collection 集合名称(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名) --file json文件具体路径(例如: D:\Company\test\test.json) 实际示例 : mongoimport --db xxx_name --collection mycolle --file d:/Database

windows命令行运行mysql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04 13:42:58
在cmd中输入时一定要保证英文环境. 1. windows命令行运行mysql: 我是将MYSQL安装在C:\Program Files\MySQL所以 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0\bin>mysql –uroot –p 然后看下数据库对应的用户和主机: 2. 当你远程登录MySQL时,使用的账号要有特殊要求。 默认的账号的host属性都是localhost,意思是这个账号只能本地使用,如果要使用某个账号来远程登录,必须将账号的host属性值更改成%(%表示所有IP都有连接权限)。 执行的sql语句如下:update user set host = '%' where user = 'root'; #user为表名 3. 利用.bat文件来安装和卸载数据库服务 安装并启动服务: echo ini path: %~dp0my.ini .\mysqld.exe --install DB_Server --defaults-file="%~dp0my.ini" net start DB_Server 停止并写在服务: net stop DB_Server .\mysqld.exe --remove DB_Server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tephen-Qin/p/11868788.html

Git初探——ubuntu命令行安装git并简单使用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04 12:57:25
Git初探——ubuntu命令行安装git并简单使用 Linux版本14.04 平台:虚拟机 状态:用户态即可,不推荐使用root 1、 git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git 2、 在根目录下新建工作空间并初始化 mkdir hello_git cd hello-git 初始化 3、 在当前工作目录下编辑一个简单的c文件 vim hell.c 4、 提交 git add hello.c (如果为多个文件,可以用git add) git commit –m ”hello” //hello为所提交的文件的一个代号,可以随便起啦 提交成功 5、 查看提交状态 git status 目前已经全部提交。 6、 查看提交日志 git log 7、 修改并提交文件 修改hello.c文件并重新提交 8、 增加文件并提交 编辑新的c文件 vim goodbye.c git add goodbye.c git commit –m “hello” git ls-file (查看已经提交的文件) 9、 查看修改历史 git show 可以看到对所有文件的修改记录 来源: CSDN 作者: _离岛_ 链接: https://blog.csdn.net/haimianxiaodao/article/details/51211376

Mac下Vitual Box安装Ubuntu问题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04 12:46:20
Mac下VirtualBox安装Ubuntu出现问题: The system is running in low-graphic mode Your screen, graphics card and input devices settings could not be detected correctly. You will configure these yourself. 同时按住control + alt + F1 进入命令行界面 解决方法: 01.## sudo apt-get update 02.## sudo apt-get install virtualbox-guest-dkms 03.## reboot 开机按住shift键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313701/blog/714944

【odoo】命令行卸载模块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04 10:15:51
转自   https://blog.csdn.net/qq_42154836/article/details/94451278 ,感谢 在进行odoo模块安装或者更新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系统出错或者崩溃(Internal Server Error)无法进入,又或者模块问题无法在系统应用界面进行卸载,普通方法是查看日志,移除相关模块,修改问题代码,重启系统等。但很多时候往往都不凑效,依然无法进入系统,有时不得不重建数据库,相当头疼。本文介绍另外一种方法,可快捷、利索、干净的解决这个问题。 用odoo shell启动系统 python odoo-bin shell -c odoo.conf -d db (db是你的数据库名) 进入命令行界面,查找要卸载的模块 比如:要卸载模块base_gengo 输入:gengo = env[‘ir.module.module’].search([(‘name’,‘ilike’,‘base_gengo’)] gengo.button_immediate_uninstall() 大功告成,完美卸载,系统恢复!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qq_42154836」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

部署及命令行管理KVM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19-12-04 08:56:31
通过博文 部署及图形化管理KVM 已经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管理KVM平台的虚拟机。本篇博文主要介绍如何通过命令行的方式来管理KVM平台的虚拟机。 博文大纲: 一、环境要求 二、安装方式 三、远程连接KVM虚拟机的方法 四、使用默认的方式使KVM虚拟机可以访问互联网 五、KVM常用命令 一、环境要求 如果是真实服务器,那么就需要在BIOS中开启虚拟化功能(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一般物理服务器,此项功能默认都是打开的。如图: 如果实验环境使用VMware Workstation的情况下,就需要在开机之前开启此项功能。如图: 二、安装方式 最简单的安装方式:在安装系统时,安装虚拟化功能。如图: 如果系统已经安装完成,而且是最小化进行安装的,则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1)安装依赖包: [root@localhost ~]# yum groupinstall -y "GNOME Desktop" //安装GNOME桌面环境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qemu-kvm //安装KVM模块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qemu-kvm-tools //安装KVM调试工具(可以不安装)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virt-inst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