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标签

vue入门笔记(新手入门必看)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1-27 10:24:18
  一、什么是Vue?       1. vue为我们提供了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让我们不再去操作dom元素,直接对数据进行操作,让程序员不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操作dom元素上,解放了双手,程序员只需要关心业务,提高了开发效率。       2. 框架和库的区别          框架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对项目的侵入性较大,项目如果需要更换框架的话,则需要重新架构整个项目          库(相当于是一个插件)提供了某一个功能,对项目入侵性小,如果当前这个库无法满足某些功能的话,可以很容易的切换到其他库,完成该需求       3. vue的基本语句:      var vm = new Vue({/* 根实例 */ el : '#app', // 指向的哪个元素(实例的挂载目标) data : { msg:"你好" }, // 所有根实例下的数据 methods : {} // 所有根实例下的方法区别 });      此时我们如果想要把msg中的数据渲染到页面上 需要用到以下方法:       <div id="app">   <div>{{msg}}</div>   <div v-text="msg"></div>       <div v-html="msg"></div>   </div>       4. {{}} 和 v-text v-html 三者之间的区别:  

PythonWEB框架之Flask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1-27 10:09:16
前言: Django:1个重武器,包含了web开发中常用的功能、组件的框架;(ORM、Session、Form、Admin、分页、中间件、信号、缓存、ContenType....); Tornado:2大特性就是 异步非阻塞、原生支持WebSocket协议 ; Flask: 封装功能不及Django完善 , 性能不及Tornado ,但是Flask的 第三方开源组件比丰富 ; http://flask.pocoo.org/extensions/ Bottle:比较简单; 总结: 都不是我写的!!!不论优劣,不同的工具而已; 小型web应用设计的功能点不多使用Flask; 大型web应用设计的功能点比较多使用的组件也会比较多,使用Django(自带功能多不用去找插件); 如果追求性能可以考虑Tornado; Flask的socket是基于Werkzeug 实现的,模板语言依赖jinja2模板,在使用Flask之前需要安装一下; pip3 install flask #安装flask from werkzeug.wrappers import Request, Response # Flask的socket使用werkzeug实现,所以要导入 werkzeug @Request.application def hellow(request): return Response(

jQuery之属性操作、文档操作、阻止冒泡、事件委托、响应式页面@media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1-27 08:29:15
属性操作 jquery的属性操作模块分为四个部分:html属性操作,dom属性操作,类样式操作和值操作 html属性操作:是对html文档中的属性进行读取,设置和移除操作。比如attr()、removeAttr() DOM属性操作:对DOM元素的属性进行读取,设置和移除操作。比如prop()、removeProp() 类样式操作:是指对DOM属性className进行添加,移除操作。比如addClass()、removeClass()、toggleClass() 值操作:是对DOM属性value进行读取和设置操作。比如html()、text()、va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class="box"> </div> <script src="jquery-3.3.1.js"></script> <script> // js:getAttribute() setAttribute() // jQ:attr()可以设置多个属性建议不要设置class属性容易覆盖,用addClass removeClass toggleClass // removeAttr()移除属性 // 对js对象属性进行操作

前端HTML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1-27 07:35:57
HTML web服务本质 import socket sk = socket.socket() sk.bind(("127.0.0.1", 8080)) sk.listen(5) while True: conn, addr = sk.accept() data = conn.recv(8096) conn.send(b"HTTP/1.1 200 OK\r\n\r\n") conn.send(b"<h1>Hello world!</h1>") conn.close() ​ 浏览器发请求 --> HTTP协议 --> 服务端接收请求 --> 服务端返回响应 --> 服务端把HTML文件内容发给浏览器 --> 浏览器渲染页面 HTML是什么 ​ 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是一种用于创建网页的标记语言。 ​ 本质上是浏览器可识别的规则,我们按照规则写网页,浏览器根据规则渲染我们的网页。对于不同的浏览器,对同一个标签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兼容性问题) ​ 网页文件的扩展名:.html或.htm HTML不是什么? ​ HTML是一种标记语言(markup language),它不是一种编程语言。   HTML使用标签来描述网页。不像python编程语言一样,有逻辑什么的,这个标记语言是没有逻辑的 HTML的文档结构 <!DOCTYPE

HTML标签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1-27 07:14:36
Mate标签: META标签分两大部分:HTTP标题信息( http-equiv )和页面描述信息( name )。 http-equiv http-equiv类似于HTTP的头部协议,它回应给浏览器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帮助正确和精确地显示网页内容。 设置页面编码 charset UTF-8是世界性通用编码,也完美的支持中文编码 GB2312属于中文编码,针对国内用户使用,国外用户访问GB2312编码的网站就会变乱码。 设置页面刷新时间 refresh 让网页多长时间自动刷新,或者多长时间后让网页自动链接到其他网页,单位:秒。不添加URL就本地刷新 设置网页缓存时间 expires 设置网页在缓存时间过期时间,一旦网页过期,就需要在服务器上重新加载 必须使用GMT的时间格式(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或者直接设为0,数字表示多少时间后过期 禁止页面缓存 pragma(cach模式) 禁止浏览器从本地的缓存中调阅页面的内容,网页不保存在缓存中,每次访问都刷新页面,访问者无法脱机浏览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3;url=https://www.baidu.com"> <title>刷新</title>   <meta

【前端基础之HTML】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1-27 02:54:31
原文: http://106.13.73.98/__/9/ 目录 一、HTML介绍 二、head内常用标签 三、body内常用标签 一、HTML介绍 1. web服务本质 from socket import socket, SOL_SOCKET, SO_REUSEADDR sk = socket()sk.setsockopt(SOL_SOCKET, SO_REUSEADDR, 1)sk.bind(('127.0.0.1', 8080))sk.listen() while 1: conn, addr = sk.accept() info = conn.recv(10240) print(info) conn.send(b'HTTP/1.1 200 OK\r\n\r\n') conn.send(b'<h1>Hello world!</h1>') conn.close() 浏览器发请求 --> HTTP协议 --> 服务端接收请求 --> 服务端返回响应 --> 服务端把HTML文件内容发给浏览器 --> 浏览器渲染页面 2. HTML是什么? 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是一种用于创建网页的标记语言 本质上是浏览器可识别的规则,我们按照规则写网页,浏览器根据规则渲染我们的网页(对于不同的浏览器,对同一个标签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CSS属性#1】 -- 2019-08-11 19:39:34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1-27 00:17:29
原文: http://106.13.73.98/__/29/ 目录 一、宽和高 二、字体属性 1. 文字字体 font-famlly 2. 字体大小 font-size 3. 字重(粗细) font-weight 4. 文本颜色 color 三、字符属性 1. 文字对齐 text-align 2. 文字装饰 text-decoration 3. 首行缩进 text-indent 四、背景 五、边框 六、圆形 border-radius 七、 display 属性 一、宽和高 width :设置属性宽度,宽度向右填充空格,块级标签才可设置宽度,内联标签的宽度度由内容来决定. heigth :设置属性高度,高度向下填充空白 . <!DOCTYPE html><html lang="zh-CN"><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60; URL=https://blog.csdn.net/qq_41964425"> <title>CSS</title> <style> #tag { width: 20%; height: 10px;

【CSS属性#1】 -- 2019-08-11 19:09:50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1-27 00:11:13
原文: http://106.13.73.98/__/29/ 目录 一、宽和高 二、字体属性 1. 文字字体 font-famlly 2. 字体大小 font-size 3. 字重(粗细) font-weight 4. 文本颜色 color 三、字符属性 1. 文字对齐 text-align 2. 文字装饰 text-decoration 3. 首行缩进 text-indent 四、背景 五、边框 六、圆形 border-radius 七、 display 属性 一、宽和高 width :设置属性宽度,宽度向右填充空格,块级标签才可设置宽度,内联标签的宽度度由内容来决定. heigth :设置属性高度,高度向下填充空白 . <!DOCTYPE html><html lang="zh-CN"><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harset="UTF-8">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60; URL=https://blog.csdn.net/qq_41964425"> <title>CSS</title> <style> #tag { width: 20%; height: 10px;

前端1-----HTML了解,内联标签(图片,超链接锚点,超链接邮箱)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1-26 23:40:42
前端1-----HTML了解,内联标签(图片,超链接锚点,超链接邮箱) 一丶自定制B/S # -*-coding:utf-8-*- # Author:Ds import socket IP_PORT=('127.0.0.1',9999) #实例化 socket对象 TCP_SERVER=socket.socket() # 绑定 端口和IP TCP_SERVER.bind(IP_PORT) TCP_SERVER.listen(5) try: #等待连接, conn,addr=TCP_SERVER.accept() # 获取连接信息 print(conn) # 接收浏览器通过 http 协议 发送的 request的请求 from_browser_data=conn.recv(1024) print(f'来自浏览器的数据:{from_browser_data.decode("utf-8")}') # 通过http协议 ,向浏览器发送 返回数据 response conn.send(b'HTTP/1.1 200 OK \r\n\r\n') # 发送数据方式一: # conn.send('Hello python and browser'.encode('utf-8')) # 发送数据方式二: 浏览器默认GBK编码 with open('day43.md',encoding='utf-8'

meta标签补充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1-26 21:24:52
shrink-to-fit=no 使用"width=device-width"会导致页面按比例缩小,以适应超出视口边界的内容。 使用将"shrink-to-fit=no"阻止页面缩放以适应视口 viewport-fit=cover 解决刘海屏安全距离问题(白边) https://blog.csdn.net/FireBird_one/article/details/80422835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phjy/p/1133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