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仿真入门到精通(十) S函数
10.1 S函数概述 S函数也称为Simulink中的系统函数,是用来描述模块的Simulink宏函数,支持M、C等多种语言。当Simulink默认的模块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时,用户可以通过S函数自己打造一个模块,实现自定义的算法或期待的动作。 10.2 S函数的类型 S函数有多种类型,按照语言分类有M、C、C++、Fortran等编写的; 按照所支持功能多少分类,包括Level1和Level2; 按照执行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接解释运行的M S函数和编译为Mex文件后执行的C Mex S函数。 Level1 M S函数输入输出端口最多位1且数据维数固定,Level2 M S函数的输入输出端口个数可以为多个,数据维数也可以动态改变。 编写一个既能用于仿真又能用于代码生成的算法时,需要给S函数编写同名的TLC文件。 由于M语言需要调用MATLAB解释器,故C Mex S函数运行速度比M S函数更快。 10.3 S函数的要素 一个Simulink模块包括输入、输出以及内部的状态量。除了3要素之外,还有一个无处不在的时间量。 所谓状态量,根据系统性质分为连续系统中的微分量和离散系统中的差分量。 dx/dt=f(t,x,u) y=g(t,x,u) 10.4 S函数的组成及执行顺序 执行顺序: main { 初始化模型; 计算下一个采样时间点(大步长); while(未到达仿真终止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