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K8s命令汇总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30 19:50:08
#查询相关命令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nodes #查看各节点的状态 [root@master ~]# kubectl api-versions #查看API的所有版本 [root@master ~]# kubectl explain deployment.metadata #查看Deployment资源对象对应的API版本 KIND: Deployment 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root@master ~]# kubectl explain pod #查看pod资源对象对应的api版本 KIND: Pod VERSION: v1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查询pod的简略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o wide #查询pod的详细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explain service #查看service资源对象对应的api版本 KIND: Service VERSION: v1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n kube-system #查询kube-system名称空间中的pod资源对象 #配置群集 [root@master ~]# kubectl

[Redis]Redis高级特性的配置及使用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30 18:41:14
---------------------------------------------------------------------------- 【Redis安全性】 一 . 默认我们进入Redis客户端是不需要密码的,但是在使用任何命令前保证已授权,这在一个你不信任其它人的环境里可能有用。   1. 按照如下方式可设置密码:   ① 修改配置文件(默认为/usr/local/etc/redis.conf),找到requirepass foobared,默认已注释掉; 将密码设为123456只需要这样,requirepass 123456,然后重启服务。 (杀掉主进程:kill -9 进程号,启动:/usr/local/bin/redis-server /usr/local/etc/redis.conf)   ② 此时/usr/local/bin/redis-cli进入到客户端 就需要获取权限,没有将提示:(error) NOAUTH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2. 输入密码有两种方式:   ① 输入任何命令前,在客户端界面执行:auth 123456   ② 进入客户端时输入密码:/usr/local/bin/redis-cli -a 123456   其实auth本来应该一直被注释掉,因为向后兼容性并且大部分人不需要权限(例如

centos6.4下安装php7+nginx+mariadb环境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2-30 16:59:37
一,安装php7 1,创建php用户和用户组,并在github下载php7源码 #新建php用户和php组 # groupadd -r php && useradd -r -g php -s /bin/false -d /usr/local/php7 -M php ######从GitHub下载php7安装包 # wget -c --no-check-certificate -O php7-src-master.zip https://github.com/php/php-src/archive/master.zip ######开始解压php7包 # unzip -q php7-src-master.zip && cd php-src-master #####安装编译php7时需要的依赖包 php-src-master]# yum -y install libxml2 libxml2-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curl-devel libjpeg-devel libpng-devel freetype-devel libmcrypt-devel 2,编译安装php ./buildconf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php7 --exec-prefix=/usr/local/php7 \ --bindir=/usr

k8s上的基础概念和术语

Deadly 提交于 2019-12-30 10:30:05
kubernetes基本概念和术语 kubeernetes中的大部分概念如Node,Pod,Replication Controller ,Serverce等都可以看作一种“资源对象”,几乎所有的资源对象都可以通过 kubernetes提供的kubectl工具(或者API编程调用)执行增删改查等操作并将其保存在etcd中持久化存储。从这个角度来看,kubernetes其实 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资源控制系统,它通过跟踪对比etcd库里保存的“资源期望状态”与当前环境中的“实际资源状态”的差异来实现自动控制 和自动纠错的高级功能。 Master Master:集群控制节点。每个Kubernetes集群里需要有一个Master节点来负责整个集群的管理和控制。基本上Kubernetes所有的控制命令都是 发给它,它来负责具体的执行过程,我们后面所有执行的命令都是在Master节点上运行的。Master节点通常会占据一个独立的X86服务器(或者 一个虚拟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它太重要了,它是整个集群的“首脑”,如果它宕机或者不可用,那么我们所有的控制命令都失效。 在Master节点上运行着一下一组关键进程: Kuberneres API Server(kube-apiserver),提供了HTTP Rest 接口的关键服务进程,是Kubernetes里所有资源的增删改查等操作的唯一入口,也是

redis缓存技术学习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2-30 08:40:53
1 什么是redis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 list(链表)、set(集合)和zset(有序集合)。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 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 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2 性能怎么样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内存数据库。官方性能测试结果: set操作每秒110000次,get操作每秒81000次。 3 可不可以存对象 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和zset(有序集合)。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 4 Redis与memcache的最大区别 Replication(树形) data types(String、Lists、Sorted Sets、Hashes) persistence (snapshot

Elasticsearch之elasticsearch5.x 新特性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29 21:58:57
  其实,elasticsearch5.x 和 elasticsearch2.x 并不区别很大。   是因为,ELK里之前版本各种很混乱,直接升级到5.0了。   其实,elasticsearch5.x 按理来说是elasticsearch3.x,只是为了跟随ELK整体版本的统一。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5.0 版里面的一些新的特性和改进   5.0 ? 天啦噜,你是不是觉得版本跳的太快了。   好吧,先来说说背后的原因吧。            相信大家都听说 ELK 吧,是 Elasticsearch 、 Logstash 、 Kibana 三个产品的首字母缩写, 现在 Elastic 又新增了一个新的开源项目成员: Beats。              有人建议以后这么叫: ELKB ?   为了未来更好的扩展性:) ELKBS?ELKBSU?.....   所以我们打算将产品线命名为 ElasticStack   同时 由于现在的版本比较混乱,每个产品的版本号都不一样 , Elasticsearch和Logstash目前是2.3.4;Kibana是4.5.3;Beats是1.2.3;            版本号太乱了有没有,什么版本的 ES 用什么版本的 Kibana ?有没有兼容性问题?    所以我们打算将这些的产品版本号也统一一下 ,即 v5.0

Redis-cluster集群【第四篇】:redis-cluster集群配置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2-29 21:23:05
Redis分片: 为什么要分片:随着Redis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庞大,会导致Redis的性能越来越差! 目前分片的方法: 1、客户端分片 在应用层面分片,程序里指定什么数据存放在那个Redis 优势:比较灵活 缺点:加个节点扩容就很费劲 2、代理Proxy分片 第三方的Twemproxy 使用代理的缺点,你代理什么性能,那么你整个Redis的性能就是什么样的! 3、redis cluster 4、codis (豌豆荚)开源 Redis cluster: 这里摘录:http://redisdoc.com/topic/cluster-tutorial.html#id2 集群分片: Redis 集群使用数据分片(sharding)而非一致性哈希(consistency hashing)来实现: 一个 Redis 集群包含 16384 个哈希槽(hash slot), 数据库中的每个键都属于这 16384 个哈希槽的其中一个, 集群使用公式 CRC16(key) % 16384 来计算键 key 属于哪个槽, 其中 CRC16(key) 语句用于计算键 key 的 CRC16 校验和 。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负责处理一部分哈希槽。 举个例子, 一个集群可以有三个哈希槽, 其中: * 节点 A 负责处理 0 号至 5500 号哈希槽。 * 节点 B 负责处理 5501 号至 11000 号哈希槽。

无法实现主从复制 Slave_IO_Running: Connecting Slave_SQL_Running: Yes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29 16:03:00
问题: 无法实现主从复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网上找了,试了 都不行,求教一下,谢谢! Slave_IO_State: Connecting to master Slave_IO_Running: Connecting Slave_SQL_Running: Yes 排除了如下的问题 a、网络主从是互通的 b、主服务器上的slave账号密码也是ok的(admin/admin) c、防火墙已关闭 (永久关闭) 下面是我的配置 主设置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admin'@'192.168.30.131' identified by 'admin'; 从设置: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 '192.168.30.128', master_user='admin', master_password='admin', master_log_file='mysqlbin.000007', master_log_pos=595; 主服务器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G *************************** 1. row *************************** File: mysqlbin.000007 Position: 595 Binlog_Do_DB:

Git 的origin和master分析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29 11:33:32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首先要明确一点,对git的操作是围绕3个大的步骤来展开的(其实几乎所有的SCM都是这样) 1. 从git取数据(git clone) 2. 改动代码 3. 将改动传回git(git push) 这3个步骤又涉及到两个repository,一个是remote repository,再远程服务器上,一个是local repository,再自己工作区上。其中 1, 3两个步骤涉及到remote server/remote repository/remote branch, 2涉及到local repository/local branch。git clone 会根据你指定的remote server/repository/branch,拷贝一个副本到你本地,再git push之前,你对所有文件的改动都是在你自己本地的local repository来做的,你的改动(local branch)和remote branch是独立(并行)的。Gitk显示的就是local repository。 在clone完成之后,Git 会自动为你将此远程仓库命名为origin(origin只相当于一个别名,运行git remote –v或者查看.git/config可以看到origin的含义),并下载其中所有的数据

Git 的origin和master分析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29 11:27:36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首先要明确一点,对 git 的操作是围绕 3 个大的步骤来展开的(其实几乎所有的 SCM 都是这样) 1. 从 git 取数据( git clone ) 2. 改动代码 3. 将改动传回 git ( git push ) 这 3 个步骤又涉及到两个 repository ,一个是 remote repository ,再远程服务器上,一个是 local repository ,再自己工作区上。其中 1, 3 两个步骤涉及到 remote server/remote repository/remote branch , 2 涉及到 local repository/local branch 。 git clone 会根据你指定的 remote server/repository/branch ,拷贝一个副本到你本地,再 git push 之前,你对所有文件的改动都是在你自己本地的 local repository 来做的,你的改动 (local branch) 和 remote branch 是独立(并行)的。 Gitk 显示的就是 local repository 。 在 clone 完成之后, Git 会自动为你将此远程仓库命名为 origin ( origin 只相当于一个别名,运行 git rem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