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k8s部署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04 06:04:02
1.规划 角色 IP 主机名 master/etcd 10.0.0.115 master node1/master/etcd 10.0.0.116 node1 node2/master/etcd 10.0.0.117 node2 node3 10.0.0.118 node3 2.基础环境设置 2.1设置主机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XXXX 2.2做免密 在master上操作 [root@master .ssh]# ssh-keygen -t rsa [root@master .ssh]# cat id_rsa.pub >authorized_keys [root@master .ssh]# scp id_rsa* 10.0.0.206:/root/.ssh/ [root@master .ssh]# scp id_rsa* 10.0.0.208:/root/.ssh/ [root@node1 .ssh]# cat id_rsa.pub >authorized_keys ##两台node上都要操作 [root@node2 .ssh]# cat id_rsa.pub >authorized_keys 2.3安装ansible(也可以不安装,方便传文件) 这里只需在master1节点安装即可,后续一些操作均在此机器上执行,然后把生成的文件分发至对应节点 yum

Git常用操作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19-12-04 04:52:45
创建新工程 提交代码 git pull origin master //origin是远程仓库的别名,通过git remote命令来定义和查看git Add .git commit -m "commit message"git push origin master 各种查看 git remote -v //查看远程仓库列表,包括和别名的对应关系 版本回退 git loggit revert<版本号>^..<版本号>git push origin master 其他 git pull origin master --allow-unrelated-histories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aoxizhe/p/11832290.html

hbase介绍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04 03:32:49
hbase 什么是hbase 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可以用来在pc server上搭建起大规模的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集群 利用hdfs为其文件存储系统,利用mapreduce来处理数据,zookeeper作为协调工具 hbase应用场景 需对数据进行随机读操作或者随机写操作 大数据量高并发操作,比如每秒对PB级数据进行上千次操作 读写均是非常简单的操作 逻辑数据类型 hbase中的表是稀疏表 逻辑模型会将hbase中的行分割成按照列族存储的模型 行键 只有唯一一个行键 按字典顺序排列 时间戳 是一个六十四位整数 列族:列的集合 支持动态扩展,无需提前定义 所有列均已二进制形式存储,用户需要自行进行类型转换 在物理存储上同一个族的数据是存储在一起的 列 时间戳:记录更新的时间 更新时添加一条记录 查找时取最新的时间的记录 系统架构 client:包含访问hbase的接口,维护着cache来加快对hbase的访问,比如region的位置信息 zookeeper 保证任何时候,集群中只有一个running master 存储所有region的寻址入口 实时监控region server的状态,将region的上线和下线信息实时通知master 存储hbase的schema,包括有哪些table,每个table有哪些column family master

Git常用命令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2-04 02:21:30
Git常用命令 前阵子在字节跳动广告创意中心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对Git不是很精通。因此写下这篇博客,作为一份备忘录,记录本人经常使用的Git命令操作。 git config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xx"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xxx@example.com" git config -l 查看配置信息 解决Github 每次上传都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git branch git branch 查看所有本地分支 git branch -r 查看所有远程分支 git branch -a 查看本地分支+远程分支 git branch xx 创建新分支 git branch -d xx 删除分支 git branch -v 查看各个分支最后一个提交信息 git branch --set-upstream branch-name origin/branch-name 将branch-name分支追踪远程分支origin/branch-name git branch -u origin/xxx 设置当前分支跟踪远程分支origin/xxx git branch -vv 查看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的跟踪关系 git remote git 添加心的远程仓库,删除点现在的 git remote -v 列出远程仓库的详细信息

GitFlow 工作流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19-12-04 02:16:48
1.概述 GitFlow 工作流定义了一个围绕项目发布的严格分支模型。虽然比功能分支工作流复杂几分,但提供了用于一个健壮的用于管理大型项目的框架。 GitFlow 工作流没有用超出功能分支工作流的概念和命令,而是为不同的分支分配一个很明确的角色,并定义分支之间如何和什么时候进行交互。除了使用功能分支,在做准备、维护和记录发布也使用各自的分支。当然你可以用上功能分支工作流所有的好处:Pull Requests、隔离实验性开发和更高效的协作。 2 .工作方式 GitFlow 工作流仍然用中央仓库作为所有开发者的交互中心。和其它的工作流一样,开发者在本地工作并 push 分支到中央仓库中。 1.历史分支 相对使用仅有的一个 master 分支,GitFlow 工作流使用2个分支来记录项目的历史。master 分支存储了正式发布的历史,而 develop 分支作为功能的集成分支。这样也方便 master 分支上的所有提交分配一个版本号。 剩下要说明的问题围绕着这2个分支的区别展开。 2.功能分支 每个新功能位于一个自己的分支,这样可以 push 到中央仓库以备份和协作。但功能分支不是从 master 分支上拉出新分支,而是使用 develop 分支作为父分支。当新功能完成时,合并回 develop 分支。新功能提交应该从不直接与 master 分支交互。 注意,从各种含义和目的上来看

git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4 02:15:39
Git有很多优势,其中之一就是远程操作非常简便。本文详细介绍5个Git命令,它们的概念和用法,理解了这些内容,你就会完全掌握Git远程操作。 git clone git remote git fetch git pull git push 本文针对初级用户,从最简单的讲起,但是需要读者对Git的基本用法有所了解。同时,本文覆盖了上面5个命令的几乎所有的常用用法,所以对于熟练用户也有参考价值。 一、git clone 远程操作的第一步,通常是从远程主机克隆一个版本库,这时就要用到git clone命令。 $ git clone <版本库的网址> 比如,克隆jQuery的版本库。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jquery/jquery.git 该命令会在本地主机生成一个目录,与远程主机的版本库同名。如果要指定不同的目录名,可以将目录名作为git clone命令的第二个参数。 $ git clone <版本库的网址> <本地目录名> git clone支持多种协议,除了HTTP(s)以外,还支持SSH、Git、本地文件协议等,下面是一些例子。 $ git clone http[s]://example.com/path/to/repo.git/ $ git clone ssh://example.com/path/to/repo.git/ $ git

Redis详解与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Deadly 提交于 2019-12-04 01:46:23
Redis简介 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和Memcached类似,它支持存储的value类型相对更多,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链表)、set(集合)、zset(sortedset --有序集合)和hash(哈希类型)。这些数据类型都支持push/pop、add/remove及取交集并集和差集及更丰富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在此基础上,redis支持各种不同方式的排序。与memcached一样,为了保证效率,数据都是缓存在内存中。区别的是redis会周期性的把更新的数据写入磁盘或者把修改操作写入追加的记录文件,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ster-slave(主从)同步。 安装: 安装Redis 官方网站:http://redis.io/ 官方下载:http://redis.io/download 可以根据需要下载不同版本 windows版:https://github.com/ServiceStack/redis-windows 下载安装包: 解压启动Redis 解压redis64-2.8.17版本后,找到redis.windows.conf,修改配置文件内容,内容如下。 支持数据结构 redis提供五种数据类型:String,hash,list,set及zset(sortedset)。 Redis配置文件主要参数配置 1

kubernetes v1.15.4 部署手册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04 01:33:57
kubernetes v1.15.4 部署手册 配置要求 推荐在阿里云采购如下配置:(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虚拟机、私有云等) 3台 2核4G 的ECS(突发性能实例 t5 ecs.t5-c1m2.large或同等配置,单台约 0.4元/小时,停机时不收费) Cent OS 7.6 安装后的软件版本为 Kubernetes v1.15.4 calico 3.8.2 nginx-ingress 1.5.3 Docker 18.09.7 检查 centos / hostname # 在 master 节点和 worker 节点都要执行 cat /etc/redhat-release # 此处 hostname 的输出将会是该机器在 Kubernetes 集群中的节点名字 # 不能使用 localhost 作为节点的名字 hostname # 请使用 lscpu 命令,核对 CPU 信息 # Architecture: x86_64 本安装文档不支持 arm 架构 # CPU(s): 2 CPU 内核数量不能低于 2 lscpu 修改 hostname # 修改 hostname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your-new-host-name # 查看修改结果 hostnamectl status # 设置 hostname 解析 echo "127.0.0.1 $

对Git Flow做点微创新 (2)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2-04 01:29:18
昨天改了git flow feature的实现,提供一个选项,finish时不再保留feature分支上的提交历史( http://www.jiangyouxin.net/2013/02/12/git_flow_1.html )。今天的主题是release分支。 在原版git flow的实现中,release分支与feature分支很像,都是基于develop创建,并在结束时合并回develop。所不同的是,release分支还要合并到master分支并打TAG。注意这里的次序是合并(git merge no-ff)在前,TAG在后,这在两个方面都是有点问题的: (1) 如果master上,存在没有合并到develop和release分支的修改,则会有灾难性后果。 当然,如果所有开发者都严格遵守git flow的规范,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git flow的原版中并没有对此做sanity检查。在准备发布时,release分支上的代码是经过测试的,但这个代码与master(如果master有过修改)的合并结果是未经测试的。在把TAG打在合并结点上,就得保证合并前后代码是一致的,否则就有些草率了。 (2) TAG是极强的标志(在gitk中有醒目的显示),足以区分版本边界;没有必要再单独创建一个merge结点。 在nvie的原文中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释他对--no-ff的偏爱: the

Git Flow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04 01:28:52
Git的优点 Git的优点很多,但是这里只列出我认为非常突出的几点。 由于是分布式,所有本地库包含了远程库的所有内容。 优秀的分支模型,打分支以及合并分支,机器方便。 快速,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Git由于代码都在本地,打分支和合并分支机器快速,使用个SVN的能深刻体会到这种优势。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Git本身的设计,内在的架构体现了很多的优势,不愧是出资天才程序员Linus (Linux之父) 之手 版本管理的挑战 虽然有这么优秀的版本管理工具,但是我们面对版本管理的时候,依然有非常大得挑战,我们都知道大家工作在同一个仓库上,那么彼此的代码协作必然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如下: 如何开始一个Feature的开发,而不影响别的Feature? 由于很容易创建新分支,分支多了如何管理,时间久了,如何知道每个分支是干什么的? 哪些分支已经合并回了主干? 如何进行Release的管理?开始一个Release的时候如何冻结Feature, 如何在Prepare Release的时候,开发人员可以继续开发新的功能? 线上代码出Bug了,如何快速修复?而且修复的代码要包含到开发人员的分支以及下一个Release? 大部分开发人员现在使用Git就只是用三个甚至两个分支,一个是Master, 一个是Develop, 还有一个是基于Develop打得各种分支。这个在小项目规模的时候还勉强可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