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HBase] ERROR:org.apache.hadoop.hbase.PleaseHoldException: Master is initializing

瘦欲@ 提交于 2019-12-04 16:28:03
[HBase] ERROR:org.apache.hadoop.hbase.PleaseHoldException: Master is initializing 转自: http://blog.csdn.net/mango_song/article/details/8505535 mango@master:~/hadoop-1.0.4/hbase-0.94.2/bin$ jps 31789 HMaster 17931 JobTracker 17450 NameNode 18112 TaskTracker 32025 HRegionServer 32216 Jps 17833 SecondaryNameNode 30639 Main 27183 QuorumPeerMain 17631 DataNode mango@master:~/hadoop-1.0.4/hbase-0.94.2/bin$ hbase shell HBase Shell; enter 'help<RETURN>' for list of supported commands. Type "exit<RETURN>" to leave the HBase Shell Version 0.94.2, r1395367, Sun Oct 7 19:11:01 UTC 2012 hbase(main):001:0>

01:k8s 安装部署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19-12-04 16:19:36
k8s 官网详解: https://www.kubernetes.org.cn/k8s 准备环境:三台centos7 服务器 192.168.6.129 k8s-master(主) 192.168.6.130 k8s-node-1(节点) 192.168.6.131 k8s-node-2(节点) #kubernetes(k8s)的安装方法 五种方法: kubernetes 二进制安装 (配置最繁琐,不亚于安装openstack) kubeadm 安装 (谷歌推出的自动化安装工具,网络有要求) minikube 安装 (仅仅用来体验k8s) yum 安装 (最简单,版本比较低====学习推荐此种方法) go编译安装 (最难) 我们采用yum安装,学习怎么使用k8s才是重点。 1:修改主机和host 解析 #请在129-130-131三台机器都执行如下操作 vim /etc/hosts: 192.168.6.129 k8s-master 192.168.6.130 k8s-node-1 192.168.6.131 k8s-node-2 修改主机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k8s-master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k8s-node-1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k8s-node-2 2: 安装docker

mysql主从复制笔记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04 16:10:50
mysql主从复制笔记(2台阿里云服务器 centos系统 mysql版本最好一致)1 配置Master主服务器在Master MySQL上创建一个用户‘dog’,并允许其他Slave服务器可以通过远程访问Master,通过该用户读取二进制日志,实现数据同步。<pre>CREATE USER 'dog'@'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dog'@'localhost';</pre> ps:先localhost 然后再改成%, 然后从数据库登陆master数据库测试下 能不能连接上 2 找到MySQL安装文件夹修改my.cnf文件。mysql中有好几种日志方式,这不是今天的重点。我们只要启动二进制日志log-bin就ok。<pre>server-id=1 //给数据库服务的唯一标识,一般为大家设置服务器Ip的末尾号 这个地方要注意不能出现relay-loglog-bin=master-binlog-bin-index=master-bin.index</pre> 然后重启mysql 运行如下<pre>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k8s部署容器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04 16:07:26
一. k8s节点部署 1. 环境规划 系统环境概述 系统环境说明 操作系统 Ubuntu16.04 or CentOS7 选的是CentOS7        -        Kubernetes版本 v1.14.3 -        -        Docker版本 19.03.1 yum安装        -        组件服务TLS证书对应关系表 集群部署-自签TLS证书 组件 使用的证书        -        etcd ca.pem, server.pem,server-key.pem        -        kube-apiserver ca.pem, server.pem, server-key.pem        -        flanneld ca.pem, server.pem, server-key.pem        -        kube-controller-manager ca.pem, ca-key.pem        -        kubelet ca.pem, ca-key.pem        -        kube-proxy ca.pem, kube-proxy.pem, kube-proxy-key.pem        -        kubectl ca.pem, admin.pem,

HBase管理与监控——HMaster或HRegionServer自动停止挂掉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2-04 16:01:16
问题描述 HBase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以下2种情况: 1、HMaster节点自动挂掉; 通过jps命令,发现HMaster进程没了,只剩下HRegionServer,此时应用还能正常往HBase写入数据 此时以下界面无法打开: 2、HRegionServer节点自动挂掉 通过jps命令,发现HRegionServer进程没了,此时应用往HBase写入数据时不报错 问题排查 查看HMaster节点的日志,出现一些异常信息,且跟zk有关。 以下标红的字说明: 休眠了64293ms而不是3000ms,这可能是因为垃圾收集暂停时间太长 2019-11-16 15:44:41,142 WARN [ResponseProcessor for block BP-2026369791-127.0.0.1-1560926807945:blk_1085889831_12149164] hdfs.DFSClient: Slow ReadProcessor read fields took 30161ms (threshold=30000ms); ack: seqno: 130 reply: SUCCESS reply: SUCCESS downstreamAckTimeNanos: 18446744073486914000 flag: 0 flag: 0, targets:

mysql主从复制报错解决方案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04 15:57:56
mysql主从复制报错解决方案 我先制造个错误 在slave删除个info3字段 然后在master 在info3插入数据 报错如下 <pre> Last_SQL_Errno: 1054 Last_SQL_Error: Error 'Unknown column 'info3' in 'field list'' on query. Default database: 'test1'. Query: 'INSERT INTO `test1`.`wef` (`id`, `info1`, `info2`, `info3`) VALUES (NULL, '12', '1', '1')' </pre> 这种错误 解决方法比较简单 直接把master表导出来 然后清空slave表 再导入就可以了 然后 <pre> stop slave; </pre> <pre>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21.41.35.30',master_port=3306,master_user='dog',master_password='123456',master_log_file='master-bin.000002',master_log_pos=787554; </pre> //重新设置读取master正确二进制文件的位置 <pre> start slave </pre>

kubeadm快速搭建k8s集群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2-04 15:27:48
kubernetes是google开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统,提供应用部署、维护、扩展机制等功能,利用kubernetes能方便管理跨集群运行容器化的应用,简称:k8s(k与s之间有8个字母) Pod:若干相关容器的组合,Pod包含的容器运行在同一host上,这些容器使用相同的网络命令空间、IP地址和端口,相互之间能通过localhost来发现和通信。另外,这些容器还可共享一块存储卷空间。在k8s中创建,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就是Pod,而非容器,Pod通过提供更高层次的抽象,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部署和管理模式; k8s的基本操作单元,一个Pod由一个或多个容器组成,通常pod里的容器运行的相同的应用; 同一pod包含的容器运行在同一host上,作为统一管理单元: 同一pod 共享着相同的volumes, network命名空间, ip和port空间,这是通过Mapped Container做到的; pid ns:处于同一pod中的应用可以看到彼此的进程 network ns:处于同一pod中的应用可以访问一样的ip和port空间 ipc ns:处于同一pod的应用可以用systemV ipc 或者posix消息队列进行通信 UTC ns:处于同一pod应用共用一个主机名 ReplicationController (RC) RC是用来管理Pod的,每个RC由一个或多个Pod组成

git廖雪峰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19-12-04 15:06:28
所有的控制版本系统,只能跟踪文本文件的改动( TXT文件,网页,程序代码等) 而图片,视频这些二进制文件,虽然可由版本控制系统管理,但没法跟踪文件的变化。 创建版本库 mkdir learnGit cd learGit pwd git init 通过 ls -ah 查看隐藏文件,可看到 .git文件 把文件添加到版本库: 先写好一个readme 文件放到 learnGit 文件夹下 git add readme.txt git commit -m “wrote a readme file ” 其中 -m 后面输入的为本次提交说明,可输入任何内容,要有意义 Git支持一次提交多个文件 git add file2.txt file3.txt git commit -m “add 2 files ” 时光机穿梭 查看都有说明文件被修改了 git status 查看目标文件修改的具体内容, wq可直接退出,键盘上下键可翻页 git diff readme.txt 知道了具体的修改内容后,再将它提交到仓库中 git add readme.txt 不会有任何回应,再次查看状态,将看到修改后的文件,此文将将被提交 git status 最后使用 commit提交文件 git commit -m “changed my readme file ” git status 随时查看状态

合并已存在的git仓库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4 14:50:56
转自: https://github.com/deercoder/0-tech-notes/blob/master/Git/git_merge_local_repos.md 合并已存在的git仓库 需求 :有两个本地的版本库,都是基于一个远程的版本库做开发,现在想将一个版本库的修改合并到另外一个版本库上去,但是不适用服务器端(安全问题)。 问题 :如何操作本地的两个版本仓库? 解决办法 总体思路:将本地的一个版本库作为远程版本库,合并到另外一个版本库上。 前期准备: 有2个git仓库:repo1、repo2; 想将repo1中的文件移入repo2; repo1的历史日志要保留; 具体操作如下: mkdir repo1 cd repo1 git init echo "repo1.txt" > repo1.txt git add repo1.txt git commit -m "init repo1" mkdir repo2 cd repo2 git init echo "repo2.txt" > repo2.txt git add repo2.txt git ci -m "init repo2" 建库完成后,目录如下: repo1/ repo1/repo1.txt repo1/.git repo2/ repo2/repo2.txt repo2/.git 具体操作: 在一个版本库中

Git使用入门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2-04 14:26:31
这篇笔记是我看尚硅谷的教程边看教程边总结下来的,有些地方写的很浅,之后会慢慢补充 git同SVN一样,也是一个版本控制软件,实现了版本控制软件具有的「协同修改」、「数据备份」、「权限控制」、「历史记录」、「分支管理」等功能 git最大的优势是拥有SVN没有的「 对团队外开发者贡献的代码进行合并审核 」的功能,这使得不仅是团队成员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项目中,这也是GitHub等网站现在如此流行的原因 Git 结构 git分为本地库和远程库,其中远程库在 代码托管中心 上,可以是GitHub、码云,或者我们自己建的 GitLab私服 之前工作也只是在一个 master 分支下改动,没有用到git最强大的分支管理功能,每次也只是「提交并推送」,可以说和SVN没有区别 这个流程是个轮廓,不保证细节全部准确 Git 本地库 git 在本地库有3个区域,分别是:工作区(working tree)、暂存区(index)、本地仓库 graph LR 工作区 -- 1: git add --> 暂存区 暂存区 -- 2: git commit --> 本地仓库 Git 远程库 如果这个库只是团队内成员操作: graph TD 组长 -- 1 git push 将初始版本提交远程库 --> 代码托管中心 代码托管中心 -- 2 git clone 克隆初始化本地仓库 --> 程序员1 程序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