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

第十四周作业

﹥>﹥吖頭↗ 提交于 2019-12-05 00:28:42
1、 LVS实现nat,dr NAT模式 ``` 1.临时开启转发,(写入内存,在内存中开启)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2.永久开启转发,(写入内核) 在 vim /etc/sysctl.conf 下 加入此行 net.ipv4.ip_forward = 1 ~lvs]# echo net.ipv4.ip_forward=1 >> /etc/sysctl.conf 开启forward转发功能 ~lvs]# sysctl –p 重载 ~lvs]# sysctl –a | grep ip_f 查看状态 ~web27]# echo rs27 > index.html ~web17]# echo rs17 > index.html ~lvs]# yum –y install ipvsadm ~lvs]# ipvsadm –A –t 172.20.0.200:80 –s rr ~lvs]# ipvsadm –Ln 查看状态(注意,ipvsadm -Ln顺序不要变更!!与iptables –vnl的顺序是不一样的) ~lvs]# ipvsadm –a –t 172.20.0.200:80 –r 192.168.30.17 -m ~lvs]# ipvsadm –a –t 172.20.0.200:80 –r 192.168.30.27

Nginx/LVS/HAProxy负载均衡软件的优缺点详解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19-12-04 19:27:53
PS: Nginx /LVS/ HAProxy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三种负载均衡软件,本人都在多个项目中实施过,参考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使用经验,总结一下。 一般对负载均衡的使用是随着网站规模的提升根据不同的阶段来使用不同的技术。具体的 应用需求还得具体分析,如果是中小型的Web应用,比如日PV小于1000万,用Nginx就完全可以了;如果机器不少,可以用DNS轮询,LVS所耗费 的机器还是比较多的;大型网站或重要的服务,且服务器比较多时,可以考虑用LVS。 一种是通过硬件来进行进行,常见的硬件有比较昂贵的F5和Array等商用的负载均衡器,它的优点就是有专业的维护团队来对这些服务进行维护、缺点 就是花销太大,所以对于规模较小的网络服务来说暂时还没有需要使用;另外一种就是类似于Nginx/LVS/HAProxy的基于 Linux 的开源免费的负载均衡软件,这些都是通过软件级别来实现,所以费用非常低廉。 目前关于网站架构一般比较合理流行的架构方案:Web前端采用Nginx/HAProxy+ Keepalived 作负载均衡器;后端采用 MySQL 数据库一主多从和读写分离,采用LVS+Keepalived的架构。 当然要根据项目具体需求制定方案。 下面说说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Nginx的优点是: 1、工作在网络的7层之上,可以针对http应用做一些分流的策略,比如针对域名

Linux web集群知识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04 14:33:38
Linux web集群知识 一、集群的类型1600174884 1、负载均衡集群(LB) 2、高可用集群(HA) 3、高性能集群(HP/HPC) 二、集群的实现 1、负载均衡集群的实现 (1)硬件设备 F5、BIG IP、Citrix、Netscaler、A10等 (2)软件设备 四层:LVS,七层:nginx、haproxy等 2、高可用集群的实现 三、集群的特点 高可伸缩性、高可管理性、高可用性 四、集群的部署 五、LVS集群 1、lvs的三种类型 (1)NAT:地址转换 lvs关联iptables/netfiler(PREROUTING--INPUT--FORWORD--OUTPUT--POSTROUTING) 特点: 集群节点跟director必须在同一个ip网络中; Rip通常是私有地址,仅用于各集群节点间的通信; Dirctor位于client和real server之间,并负责处理进出的所有通信; Real server必须将网关指向dip; 支持端口映射; Real server可以使用任意os; 在较大规模应用场景中,director易成为系统瓶颈; (2)DR:直接路由 特点: 集群节点跟director必须在同一个物联网络中; Rip可以使用公网地址,实现便捷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Director仅负责处理入站请求,响应报文则由director直接发给客户端;

lvs-负载均衡集群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19-12-04 12:05:34
目录 集群 LVS负载均衡集群 LVS三种工作模式 LVS的基本操作 搭建LVS-NAT实践 搭建LVS-DR实践 集群 概述 集群(cluster),也称为群集,表示一群的意思,在服务器领域表示大量的服务器的集合体。将各个主机组成集群,形成一个系统协调工作,其可扩展性、可用性、容量、性能都会有大规模的提升。 企业级集群分类: 负载均衡集群(LB,Load Balance) 高可用集群(HA,High Availability) 高性能集群(HP,High Performance) 负载均衡集群(LB) 在企业网站架构中,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响应能力、尽可能处理更多的访问请求、减少延迟为目标,获得高并发、高负载(LB)的整体能力。LB负载分配依赖于主节点的算法,将来自客户机的访问请求分担给多个服务器节点 负载均衡集群实现方式 硬件方式:F5、A10、Citrix、NetScaler、array、梭子鱼、绿盟 软件方式:LVS、haproxy、nginx 负载均衡集群工作的层次划分 传输层:LVS,haproxy 应用层:haproxy、nginx、ats 高可用集群(HA) 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减少终端宕机时间为目标,确保服务的连续性,达到高可用(HA)的容错效果,例如“故障切换”“双击热备”“多机热备”等都属于高可用群集技术。HA工作方式包括双工和主从两种模式

利用ldirectord实现lvs后端realserver健康状态检查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2-04 08:50:32
ldirectord用来实现LVS负载均衡资源在主、备节点间的故障转移。在首次启动时,ldirectord可以自动创建IPVS表。此外,它还可以监控各RealServer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某RealServer运行异常时,还可以将其从IPVS表中移除。 ldirectord进程通过向RealServer的RIP发送资源访问请求并通过由RealServer返回的响应信息来确定RealServer的运行状态。在Director上,每一个VIP需要一个单独的ldirectord进程。如果RealServer不能正常响应Director上ldirectord的请求,ldirectord进程将通过ipvsadm命令将此RealServer从IPVS表中移除。而一旦RealServer再次上线,ldirectord会将其重新添加至IPVS表中。 例如,为了监控一组提供web服务的RealServer,ldirectord进程使用HTTP协议请求访问每台RealServer上的某个特定网页。ldirectord进程根据自己的配置文件中事先定义的RealServer正常响应结果来判断当前的返回结果是否正常。比如,在每台web服务器的网站目录中存放一个页面".ldirectord.html",其内容为"Nice",ldirectord进程每隔一段时间就访问一次此网页

Ubuntu LVS DR模式生产环境部署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04 05:02:44
1、环境说明   系统版本:ubuntu14.04   LVS服务器:14.17.64.3   真实服务器:14.17.64.4-12   VIP:14.17.64.13   部署目的:用户请求14.17.64.13的报文转发至14.17.64.4-12上进行负载均衡。 2、安装LVS   由于LVS像iptables一样是工作在内核层,所以只需要安装模块ip_vs就可以了,并没有后台进程在跑   #aptitude install ipvsadm   # ipvsadm -v   ipvsadm v1.26   # lsmod |grep ip_vs #查看内核模块,有代表 ipvsadm 加载进内核当中,此时 LVS 安装完毕   ip_vs 136701 0   nf_conntrack 96976 1 ip_vs   libcrc32c 12644 3 xfs,btrfs,ip_vs   # ipvsadm -L -n #查看 lvs 规则   IP Virtual Server version 1.2.1 (size=4096)   Prot LocalAddress:Port Scheduler Flags   -> RemoteAddress:Port Forward Weight ActiveConn InActConn   root@ubun   #

LVS的持久连接、会话保持和高可用介绍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19-12-04 04:43:25
持续连接 1)持久连接(lvs persistence)模板: 实现无论使用任何调度算法,在一段时间内(默认360s),能够实现将来自同一个地址的请求始终发往同一个RS ipvsadm -A|E -t|u|f service-address [-s scheduler] [-p [timeout]] -p # :定义持久时长 2)持久连接实现方式: 每端口持久(PPC):每个端口对应定义为一个集群服务,每个集群服务单独调度,同一服务持久 每防火墙标记持久(PFWMC ):基于防火墙标记定义集群服务,可实现将多个端口上的应用统一调度,即所谓的port Affinity,同一防火墙标记持久 每客户端持久(PCC ):基于0端口(表示所有服务)定义集群服务,即将客户端对所有应用的请求都调度至后端主机,必须定义为持久模式,所有服务持久将vip的端口定义为0,则表示所有请求都将发送后台服务器。 3)具体实现 在VS上进行如下操作 [root@centos7 ~]#ipvsadm -E -f 12 -s rr -p 300 [root@centos7 ~]#ipvsadm -Ln IP Virtual Server version 1.2.1 (size=4096) Prot LocalAddress:Port Scheduler Flags -> RemoteAddress:Port

LVS负载均衡在Ubuntu环境下部署详解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2-04 04:36:38
一、本地环境介绍: 负载均衡的三台机器均为Ubuntu Server 14.04 64位系统,内核中已集成ipvs模块( modprobe -l | grep ipvs 查看 )。为演示LVS负载均衡后的效果,需先在其中两台机器中安装apache服务(apt-get install apache2),并将位置在/var/www/html/目录下index.html文件修改成不同内容(如主机名)。 1 二、部署架构: 主机名 IP 角色 UbuntuServerEn64 192.168.226.149 负载均衡服务器 director UbuntuServerEn64_2 192.168.226.145 真实服务器 real server(已安装apache) UbuntuServerEn64_3 192.168.226.148 真实服务器 real server(已安装apache) VIP为192.168.226.150(VIP为对外提供的IP,并不是真实物理IP) 1 2 3 4 5 6 7 部署成功后,所有发送到VIP的请求包都会由director按照设置的算法分发到不同的real server进行处理。 三、部署过程: 1、负载均衡服务器(director)配置: #由于内核已集成ipvs模块,只需要安装ipvsadm即可 apt-get install ipvsadm

Nginx、LVS、HAProxy负载均衡软件的优缺点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3 21:46:15
PS:Nginx/LVS/HAProxy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三种负载均衡软件,本人都在多个项目中实施过,参考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使用经验,总结一下。 一般对负载均衡的使用是随着网站规模的提升根据不同的阶段来使用不同的技术。具体的应用需求还得具体分析,如果是中小型的Web应用,比如日PV小于1000万,用Nginx就完全可以了;如果机器不少,可以用DNS轮询,LVS所耗费的机器还是比较多的;大型网站或重要的服务,且服务器比较多时,可以考虑用LVS。 一种是通过硬件来进行进行,常见的硬件有比较昂贵的F5和Array等商用的负载均衡器,它的优点就是有专业的维护团队来对这些服务进行维护、缺点就是花销太大,所以对于规模较小的网络服务来说暂时还没有需要使用;另外一种就是类似于Nginx/LVS/HAProxy的基于Linux的开源免费的负载均衡软件,这些都是通过软件级别来实现,所以费用非常低廉。 目前关于网站架构一般比较合理流行的架构方案:Web前端采用Nginx/HAProxy+Keepalived作负载均衡器;后端采用MySQL数据库一主多从和读写分离,采用LVS+Keepalived的架构。当然要根据项目具体需求制定方案。 下面说说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Nginx 的优点 1、工作在网络的7层之上,可以针对http应用做一些分流的策略,比如针对域名、目录结构,它的 正则规则

Nginx/LVS/HAProxy优缺点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2-03 17:36:54
PS:Nginx/LVS/HAProxy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三种负载均衡软件,本人都在多个项目中实施过,参考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使用经验,总结一下。 一般对负载均衡的使用是随着网站规模的提升根据不同的阶段来使用不同的技术。具体的应用需求还得具体分析,如果是中小型的Web应用,比如日PV小于1000万,用Nginx就完全可以了;如果机器不少,可以用DNS轮询,LVS所耗费的机器还是比较多的;大型网站或重要的服务,且服务器比较多时,可以考虑用LVS。 一种是通过硬件来进行进行,常见的硬件有比较昂贵的F5和Array等商用的负载均衡器,它的优点就是有专业的维护团队来对这些服务进行维护、缺点就是花销太大,所以对于规模较小的网络服务来说暂时还没有需要使用;另外一种就是类似于Nginx/LVS/HAProxy的基于Linux的开源免费的负载均衡软件,这些都是通过软件级别来实现,所以费用非常低廉。 目前关于网站架构一般比较合理流行的架构方案:Web前端采用Nginx/HAProxy+Keepalived作负载均衡器;后端采用MySQL数据库一主多从和读写分离,采用LVS+Keepalived的架构。当然要根据项目具体需求制定方案。 下面说说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Nginx的优点是: 1、工作在网络的7层之上,可以针对http应用做一些分流的策略,比如针对域名、目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