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结构

数字电平标准 TTL CMOS ECL LVDS CML...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1-28 02:37:49
http://hi.baidu.com/hieda/blog/item/4c53ed2b4c4dc7f9e6cd40fe.html 数字电平标准 [部分转帖] 下面总结一下各电平标准。和有需要的人共享一下^_^. 现在常用的电平标准有TTL、CMOS、LVTTL、LVCMOS、ECL、PECL、LVPECL、RS232、RS485等,还有一些速度比较高的 LVDS、GTL、PGTL、CML、HSTL、SSTL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自的供电电源、电平标准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TTL :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三极管结构。 Vcc:5V;VOH>=2.4V;VOL<=0.5V;VIH>=2V;VIL<=0.8V。 因为2.4V与5V之间还有很大空闲,对改善噪声容限并没什么好处,又会白白增大系统功耗,还会影响速度。所以后来就把一部分“砍”掉了。也就是后面的LVTTL。 LVTTL又分3.3V、2.5V以及更低电压的LVTTL(Low Voltage TTL)。 3.3V LVTTL : Vcc:3.3V;VOH>=2.4V;VOL<=0.4V;VIH>=2V;VIL<=0.8V。 2.5V LVTTL : Vcc:2.5V;VOH>=2.0V;VOL<=0.2V;VIH>=1.7V;VIL<=0.7V。 更低的LVTTL不常用就先不讲了

异步FIFO结构及FPGA设计 ---跨时钟域设计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1-28 02:34:21
http://hi.baidu.com/hieda/blog/item/e8f8752465afb337c895593c.html 异步FIFO 结构及FPGA 设计 吴自信,张嗣忠. 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应用,2000 摘要 :首先介绍异步FIFO的概念、应用及其结构,然后分析实现异步FIFO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电路结构并对其进行综合仿真和FPGA实现。 1、异步FIFO介绍 在现代的集成电路芯片中,随着设计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个系统中往往含有数个时钟。多时钟域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设计异步时钟之间的接口电路。异步 FIFO(First In First Out)是解决这个问题一种简便、快捷的解决方案。使用异步FIFO可以在两个不同时钟系统之间快速而方便地传输实时数据。在网络接口、图像处理等方面, 异步FIFO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异步FIFO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电路,使用在需要产时数据接口的部分,用来存储、缓冲在两个异步时钟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异步电路中,由于时钟之间周期和相位完全独立,因而数据的丢失概率不为零。如何设计一个高可靠性、高速的异步FIFO电路便成为一个难点。本文介绍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 由图1可以看出:整个系统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时钟域——读时钟域和写时间域;FIFO的存储介质为一块双端口RAM,可以同时进行读写操作。在写时钟域部分

软件工程作业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1-27 09:15:26
软件工程作业1 (第1 ~4 章) 一、选择题: 1. 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C )。 A. 软件工程 B.软件周期 C.软件危机 D.软件产生 2. 瀑布模型本质上是一种( A )模型。 A. 线性顺序 B.顺序迭代 C.线性迭代 D.早期产品 3. 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是( B )。 A .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缺乏灵活性C.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适用可变需求 4. 螺旋模型是一种将瀑布模型和( A )结合起来的软件开发模型。 A .增量模型 B.专家系统 C.喷泉模型 D.变换模型 5. 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 A )系统。 A .需求不确定性高的 B.需求确定的 C.管理信息 D.实时 6. 下列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属于国际标准的是( D ) A.GB B.DIN C.ISO D.IEEE 7.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基于( D )的方法。 A. 数据结构 B.程序结构 C.算法 D.数据流 8. 软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 A) 需求分析、设计过程。 A 、简化、压缩的 B、详细的 C、彻底的 D、深入的 9.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 D ) A 、分析开发系统的必要性 B、确定系统建设的方案 C 、分析系统风险 D、确定是否值得开发系统 10. 设年利率为i,现存入p元,不计复利

数据结构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1-27 01:25:26
1、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逻辑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分为:   a、集合结构:在同一个集合中,元素之间没关系。   b、线性结构:元素一对一的关系   c、树形结构:元素一对多的关系   d、图形结构:元素多对多的关系 3、物理结构:元素的存放形式   a、顺序存放:元素存放在连续的存储单元里   b、链式存放: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通过指针,知道与自己关联的元素。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nzbbody/p/3386662.html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550081/article/details/99234472

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19-11-27 01:15:25
1、逻辑结构分为集合结构,线性结构(1对1),树形结构(1对多),图形结构(多对多) 2、物理结构分为顺序存储结构(基于连续内存),链式存储结构(基于节点)。 注:B树也是树形结构,是二叉搜索树的扩展。二叉搜索树节点本身只有一个元素,有两个孩子。B树是多路查找树,节点本身有多个元素,交叉有多个指针指向多个孩子节点。B树有个重大的缺陷,中序遍历的时候,在子节点和父节点之间来回切换,效率低。解决办法是B+树,B+树是B树的变形,做法是把父节点的元素值拷贝到子节点中,这样最终的叶子节点包含了所有的元素值,同时前一个叶子节点指向下一个叶子节点,这样的话,在中序遍历的时候,从第一个叶子节点,一次到位遍历了所有的元素值。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nzbbody/p/4278431.html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36089/article/details/99234748

最新逻辑学导论版本二尔雅满分答案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1-27 00:45:39
逻辑学导论版本二尔雅满分答案 文章转载至公众号【多特资料】,已经获得了作者授权 上面的有完整版的,为了省事,我只复制了题目发了上来 以下是题目,希望大家可以点赞 原标题:逻辑学导论版本二尔雅满分答案 逻辑学是什么 1 逻辑系统的四大定理不包括(D)。 A、一致性定理 B、有效性定理 C、可靠性定理 D、不完全性定理 2 四大数学流派不包括(C)。 A、柏拉图主义 B、逻辑主义 C、理性主义 D、直觉主义 3 逻辑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 A、罗素 B、希尔伯特 C、哥德尔 D、布劳威尔 4 逻辑学跟计算机科学没有关系。(错误) 正确答案:× 5 从一般意义上讲,逻辑学是关于推理或论证的学问。() 正确答案:√ 逻辑与法律:普罗泰戈拉悖论 1 古代逻辑的发源地包括()。 A、古希腊 B、中国 C、古印度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2 ()是一个从已确定断言产生出新断言的过程。 A、辩论 B、结论 C、推论 D、论断 正确答案:C 3 概率推理不是逻辑学研究的主题。() 正确答案:× 4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提出者是柏拉图。() 正确答案:× 逻辑学的功能和研究范围 1 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芝诺 B、塞内卡 C、奥勒留 D、泰勒斯 正确答案:D 2 ()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A、柏拉图 B、奥古斯丁 C、亚里士多德 D、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C

权限设计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1-26 21:44:16
前言: 权限往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但也可简单表述为这样的逻辑表达式:判断"Who对What(Which)进行How的操作"的逻辑表达式是否为真。针对不同的应用,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架构,在维护性、灵活性、完整性等N多个方案之间比较权衡,选择符合的方案。g 目标: 直观,因为系统最终会由最终用户来维护,权限分配的直观和容易理解,显得比较重要,系统不辞劳苦的实现了组的继承,除了功能的必须,更主要的就是因为它足够直观。 简单,包括概念数量上的简单和意义上的简单还有功能上的简单。想用一个权限系统解决所有的权限问题是不现实的。设计中将常常变化的"定制"特点比较强的部分判断为业务逻辑,而将常常相同的"通用"特点比较强的部分判断为权限逻辑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 扩展,采用可继承在扩展上的困难。的Group概念在支持权限以组方式定义的同时有效避免了重定义时 现状: 对于在企业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方法,一般有三种: 1.自主型访问控制方法。目前在我国的大多数的信息系统中的访问控制模块中基本是借助于自主型访问控制方法中的访问控制列表(ACLs)。 2.强制型访问控制方法。用于多层次安全级别的军事应用。 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RBAC)。是目前公认的解决大型企业的统一资源访问控制的有效方法。其显著的两大特征是:1.减小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2.灵活地支持企业的安全策略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存取方式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19-11-26 19:25:07
文件的逻辑结构 文件的逻辑结构是用户可见结构。逻辑文件从结构上分成二种形式: ² 一种是 无结构的流式文件 ,是指对文件内信息不再划分单位,它是依次的一串字符流构成的文件。 ² 一种是 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 , 是用户把文件内的信息按逻辑上独立的含义划分信息单位,每个单位称为一个逻辑记录(简称记录)。所有记录通常都是描述一个实体集的,有着相同或不同数目的数据项,记录的长度可分为定长和不定长记录两类 。 在文件系统设计时,选择何种逻辑结构才能更有利于用户对文件信息的操作呢?一般情况下,选取文件的逻辑结构应遵循下述原则: (1) 当用户对文件信息进行修改操作时,给定的逻辑结构应能尽量减少对已存储好的文件信息的变动。 (2) 当用户需要对文件信息进行操作时,给定的逻辑结构应使文件系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查找到需要查找的记录或基本信息单位。 (3) 应使文件信息占据最小的存储空间。 (4) 应是便于用户进行操作的。   显然,对于字符流的无结构文件来说,查找文件中的基本信息单位,例如某个单词,是比较困难的。但反过来,字符流的无结构文件管理简单,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其 进行操作。所以,那些对基本信息单位操作不多的文件较适于采用字符流的无结构方式,例如,源程序文件、目标代码文件等。除了字符流的无结构方式外,记录式 的有结构文件可把文件中的记录按各种不同的方式排列,构成不同的逻辑结构

文件的逻辑与物理结构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1-26 19:24:31
文件的逻辑与物理结构。首先看第一个,这是理解后一个概念的关键。摸机子的人都知道,文件按其逻辑结构可以分为 有结构的文件,这是由若干个记录所构成的,又称为记录式文件;无结构文件,这是直接由字符序列所构成的文件,故又称为流式文件,但是流式文件是记录式文件的特例,即其每个记录中只含有一个字符。所以对于文件,以下只看成有结构的,即由记录构成的。那么现在,我们上升一个层次,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从哲学的角度说逻辑结构,其实说穿了就是相互之间的关系,那对于文件的逻辑结构就是记录之间的相互关系。再上升一个层次就是每个记录在文件中的位置。我们也笼统的称之为顺序,那么如果你要写一个文件,一定有个潜意识的排列顺序(对于记录文件,就是第一个记录是什么,第二个记录是什么,…;对于流式文件也一定有个字符序,总之这样才能有意义),那么这个排列顺序就是逻辑结构。这些顺序是怎么确定的,一般有顺序与索引两种,由这两种方式来决定记录在文件中的位置。逻辑文件的形式主要有 1) 顺序文件,其记录是按某种顺序排列所形成的,记录在文件中的位置由某种顺序决定,第一个位置上的记录,第二个位置上的记录,…,由某种顺序来决定记录在文件中的位置。 2) 索引文件,记录在文件中的位置由索引表来指向,其实是按某个记录键来确定位置的,即第一个位置的记录在哪,第二个位置的记录在哪....。由索引表来决定这些位置上都是哪些记录。 3)

网络协议总结一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19-11-26 16:03:26
网络协议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和规范; 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 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 比如路由器,交换机 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概念清楚,理论也比较完整. 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19960101/p/11325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