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排序

数据结构和对应的集合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20-02-26 22:18:11
栈结构和队列结构 栈: 先进后出。 队列: 先进先出。 6.数组和链表 数组: 在内存中是一片连续的空间。 查询快,增删慢。 查询快:因为可以通过数组的地址值和索引直接定位到某个元素。 增删慢:因为数组不可变,每次要添加或者删除都要创建一个新的数组。 把老数组中的元素赋值给新数组。 链表: 是多个节点组成的。 每一个节点都是单独new出来的对象,在内存中链表不是一个连续的空间。 是通过互相记录地址值实现的。 单向链表: 前一个记录后一个地址值。 但是后一个不会记录前一个地址值。 双向链表 也是由节点组成的。 前一个记录后一个地址值。 后一个也会记录前一个。 7.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ArrayList : 底层是一个数组。 特点:查询快,增删慢 LinkedList : 底层是一个双向链表。 特点:查询慢,增删快 总结: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基本使用是一模一样的。 增 删 改 查,所写代码几乎一样。 但是在底层数据结构是不一样的。 8.LinkedList void addFirst(E e) 向集合中第一个位置添加元素 void addLast(E e) 向集合中最后一个位置添加元素 E getFirst() 获取集合中第一个元素 E getLast() 获取集合中最后一个元素 E removeFirst() 删除集合中第一个元素

假设有两个数组,其中的元素都是数字,现在要对其排序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20-02-26 18:51:21
假设有 number,group,两个数组,其中的元素都是数字,现在要对其排序排序的规则如下: 1.如果 group里面元素,存在于numbers了里面 2.要把出现在 group 内的数字 放在 number 的那些数字之前,注意排序 numbers = [8, 3 ,1, 2, 5,4,7,6] group = {2,3,5,7} 分析了下,应该是优先级的问题,这里使用了元组排序的方法: numbers = [8, 3 ,1, 2, 5,4,7,6] group = {2,3,5,7} tmp = [] for x in numbers: if x in group: tmp.append((0, x)) else: tmp.append((1, x)) tmp.sort() print(list(map(lambda x:x[1], tmp)))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经典的代码: def sort_priority(values,group): def helper(x): if x in group: return (0, x) return (1, x) values.sort(key=helper) numbers = [8, 3 ,1, 2, 5,4,7,6] group = {2,3,5,7} sort_priority(numbers, group) print

jqGrid 各种参数 详解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2-26 06:22:40
JQGrid是一个在jquery基础上做的一个表格控件,以ajax的方式和服务器端通信。 JQGrid Demo 是一个在线的演示项目。在这里,可以知道jqgrid可以做什么事情。 jQgrid 使用详细说明请查看:http://blog.mn886.net/jqGrid/ 下面是转自其他人blog的一个学习资料,与其说是学习资料,说成查询帮助文档更加合适。 jqGrid学习之 ------------- 安装 jqGrid安装很简单,只需把相应的css、js文件加入到页面中即可。 按照官网文档: /myproject/css/ ui.jqgrid.css /ui-lightness/ /images/ jquery-ui-1.7.2.custom.css /myproject/js/ /i18n/ grid.locale-bg.js list of all language files …. Changes.txt jquery-1.3.2.min.js jquery.jqGrid.min.js 在页面中写法: Java代码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Strict//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strict.dtd"> <html xmlns="http:/

[golang] 数据结构-鸡尾酒排序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2-26 05:05:21
吐个槽 又是一个不正经取名的排序算法。真要说和鸡尾酒间的关系,大概就是想喝到鸡尾酒(得到排序好的队列)就要摇晃酒杯让不同的成分混合均匀(向两个方向冒泡排序) 原理 鸡尾酒排序(Cocktail Sort)是 冒泡排序 的一种优化算法。原本的冒泡排序只能在一轮中挑出一个值移动到最后,而鸡尾酒则可以在一轮里挑最大的移到最后,再挑最小的移到最前面。实际上就是先正向进行一轮普通的冒泡排序,然后再逆向进行一轮反向冒泡,每轮冒泡都缩小一点范围。 复杂度 最好情况是正序排列的数列O(n),最坏情况是逆序O(n^2),平均还是O(n^2)。空间复杂度都是O(1)。 排序过程 特别找来一张图,方便理解。注意看图中红色标记的元素,每次向右都是把最大的元素交换到后面,向左都是把最小的交换到前面。 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time" "fmt" "math/rand" ) func main() { var length = 10 var list []int // 以时间戳为种子生成随机数,保证每次运行数据不重复 r := rand.New(rand.NewSource(time.Now().UnixNano())) for i := 0; i < length; i++ { list = append(list, int(r.Intn(1000))) } fmt

Java8中的Streams用法解析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2-26 02:39:33
原文出处: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java8streamapi/index.html 为什么需要 Stream Stream 作为 Java 8 的一大亮点,它与 java.io 包里的 InputStream 和 OutputStream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也不同于 StAX 对 XML 解析的 Stream,也不是 Amazon Kinesis 对大数据实时处理的 Stream。Java 8 中的 Stream 是对集合(Collection)对象功能的增强,它专注于对集合对象进行各种非常便利、高效的聚合操作(aggregate operation),或者大批量数据操作 (bulk data operation)。Stream API 借助于同样新出现的 Lambda 表达式,极大的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可读性。同时它提供串行和并行两种模式进行汇聚操作,并发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的优势,使用 fork/join 并行方式来拆分任务和加速处理过程。通常编写并行代码很难而且容易出错, 但使用 Stream API 无需编写一行多线程的代码,就可以很方便地写出高性能的并发程序。所以说,Java 8 中首次出现的 java.util.stream 是一个函数式语言+多核时代综合影响的产物。 什么是聚合操作

JAVA SE基础提要--12:List,Set接口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20-02-25 19:33:17
0x01.List接口 概述: java.util.List 接口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是单列集合的一个重要分支,习惯性地会将实现了 List 接口的对象称为List集合。 它是一个元素存取有序的集合。 集合中可以有重复的元素。 它是一个带有索引的集合,通过索引就可以精确的操作集合中的元素。 常用方法: public void add ( int index , E element ) //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该集合中的指定位置上。 public E get ( int index ) //返回集合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public E set ( int index , E element ) //用指定元素替换集合中指定位置的元素,返回值的更新前的元素。 public E remove ( int index ) //移除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返回的是被移除的元素。 ArrayList集合: java.util.ArrayList 集合数据存储的结构是数组结构。元素增删慢,查找快,由于日常开发中使用最多的功能为查询数据、遍历数据,所以 ArrayList`是最常用的集合。 LinkedList集合: java.util.LinkedList 集合数据存储的结构是链表结构。方便元素添加、删除的集合 LinkedList是一个双向链表

numpy np.sort()函数(指定对某一轴进行排序,返回数组的排序副本)(成对数组不要用这个排,用哪个啥lexsort()或argsort()都行)

Deadly 提交于 2020-02-25 19:27:41
指定对哪一层进行排序,如果需排序的是多维数组,特别是那种np.sort()貌似不太友好 from numpy\core\fromnumeric.py @array_function_dispatch ( _sort_dispatcher ) def sort ( a , axis = - 1 , kind = None , order = None ) : """ Return a sorted copy of an array. 返回数组的排序副本。 Parameters ---------- a : array_like Array to be sorted. axis : int or None, optional Axis along which to sort. If None, the array is flattened before sorting. The default is -1, which sorts along the last axis. 要排序的轴。 如果为None,则在排序之前将数组展平。 默认值为-1,它沿着最后一个轴排序。 kind : {'quicksort', 'mergesort', 'heapsort', 'stable'}, optional Sorting algorithm. The default is 'quicksort'.

C# 通过实现`IComparable`和`IComparer`接口从而使用List.Sort()方法对用户类/类型进行排序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20-02-25 19:15:03
要让 List 的内置 Sort() 方法对某个类排序,只需让这个类实现 IComparable<T> 接口,并增加一个 CompareTo() 方法。 实际上 IComparable<T> 接口只有 CompareTo() 一个方法: 以下是系统定义: // // 摘要: // 定义由值类型或类实现的通用比较方法,以为排序实例创建类型特定的比较方法。 // // 类型参数: // T: // 要比较的对象的类型。 public interface IComparable < in T > { // // 摘要: // 将当前实例与同一类型的另一个对象进行比较,并返回一个整数,该整数指示当前实例在排序顺序中的位置是位于另一个对象之前、之后还是与其位置相同。 // // 参数: // other: // 与此实例进行比较的对象。 // // 返回结果: // 一个值,指示要比较的对象的相对顺序。 返回值的含义如下: 值 含义 小于零 此实例在排序顺序中位于 other 之前。 零 此实例中出现的相同位置在排序顺序中是 // other。 大于零 此实例在排序顺序中位于 other 之后。 int CompareTo ( T other ) ; } ``` 先看一个例子: class Human : IComparable < Human > { public int Age {

LeetCode刷题笔记——#18.四数之和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20-02-24 19:00:58
难度:中等 一、题目描述: 二、解题: 排序+指针:   通过分析题目可以发现,这道题几乎没有限制条件,此外给定的数组可能是乱序,如示例所示。   暴力解法其实就不需要太多技巧,就不多赘言了。   为方便解题,先用排序将数组从小到大排序,成为一个有序数组。排序的好处除此之外就是将相同的数放在了一起,这一点就是针对 不重复 这一个要求。此外还要注意一点,当数组不满足四个数,就不用计算,直接返回。   说到这就会发现,这和上次的 LeetCode刷题笔记——#15.三数之和 几乎是一样的。其实这就是它的升级版。我们边看代码边分析。   我们需要四个指针p, k, i, j class Solution : def fourSum ( self , nums : List [ int ] , target : int ) - > List [ List [ int ] ] : nums . sort ( ) n = len ( nums ) ans = [ ] p = 0 # p, k, i, j while p < n - 3 : # 如果最小的数,和次小的数的三倍的和都大于目标值,那肯定没有符合的数了 if nums [ p ] + 3 * nums [ p + 1 ] > target : break # 最大数的三倍加上那个刚好能大于目标的数,就是p的位置

对数组进行排序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0-02-22 23:47:23
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String [ ] args ) { ArrayList < Student > list = new ArrayList < > ( ) ; list . add ( new Student ( "小明" , 18 ) ) ; list . add ( new Student ( "bb" , 20 ) ) ; list . add ( new Student ( "cc" , 12 ) ) ; System . out . println ( "排序前:" + list ) ; Collections . sort ( list , new MyComparator ( ) ) ; System . out . println ( "排序后:" + list ) ; } ``` 来源: CSDN 作者: 一个胡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020657/article/details/104450977